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与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PFS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在该院就诊的106例PFS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予以盆底肌肉锻炼,观察组(53例)予以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观察盆底综合肌力恢复情况、治疗前后性功能,评估治疗效果、性生活质量、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围绝经期女性(年龄40~60岁),通过BECK抑郁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排除心理因素后,将采用2000年国际公认的《女性性功能评价表(BISF-W)》调查表确诊为性功能障碍的97例患者纳入该研究。按自愿入组的原则,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在盆底康复师指导下,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治疗方案,对照组行Kegel训练,每天2次,每次15 min。通过《女性性功能评价表(BISF-W)》调查表评价治疗前后女性性功能改善情况,并测定盆底肌肉肌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盆底肌力明显改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交疼痛的改善,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可有效改善其性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结合阴道哑铃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探讨该疾病的最佳物理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该院确诊为围绝经期性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结合阴道哑铃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结合Kegel训练的治疗方案。每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继续使用阴道哑铃巩固;对照组继续进行Kegel训练巩固。在治疗开始前、治疗一半时、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分别应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问卷评价女性性功能改善情况,检测盆底肌力。结果治疗组在治疗一半时、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时以及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性生活质量、盆底肌力均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3个月、6个月时盆底肌力均较治疗结束时明显下降(P<0.01),而治疗组盆底肌力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安全有效,联合阴道哑铃起效更快、疗效更优,且长期使用阴道哑铃有助于保持盆底肌力和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女性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重视的同时,女性性健康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探索.国内外学者对产后女性的性功能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其影响因素多种多样,相互交叉,如:生理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也带来一些具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对以上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介绍,旨在为预防和干预产后女性性健康问题提供思路,改善女性产后性健康,促进女性身...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雌激素和Kegel训练法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疗效及对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本院妇产科就诊的围绝经期FSD患者80例,随机数据表法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阴道内局部应用雌激素联合Kegel训练法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对两组治疗前后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盆底肌力分级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FSF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FSFI评分(31.18±2.31分)及盆底肌力分级均高于对照组(23.34±5.08分),SAS评分(44.06±3.35分)和SDS评分(45.81±5.22分)均低于对照组(53.54±2.39分、57.10±3.61分)(均P<0.05)。结论:围绝经期FSD患者局部应用雌激素基础上联合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和Kegel训练法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性功能和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盆底肌训练和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和性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和性功能障碍(FSD)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盲抽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提肛锻炼,观察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  相似文献   

7.
8.
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发病率较高,国内妇女达70%左右,国外妇女为20%~50%.90%FSD为心理因素引起[1].不孕症(infertility)近年来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有10%~20%为不明原因的不孕症[2].在临床工作中,女性不孕因素以排卵障碍及输卵管因素为主,对女性性功能障碍很少提及.为揭示不明原因的不孕症是否与FSD有关,现就女性性功能障碍及其与不孕之间的相互关系综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非常多见,但其诊断方法和标准不一,治疗效果各异。随着社会文明和性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性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对FSD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诊断和康复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对FSD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女性性功能障碍是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性功能障碍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的研究表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女性社会心理因素、生理及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同时,对女性性生理、女性性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和理解,也为女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女性盆底肌力通过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前后的变化、治疗效果,探索其变化机制。方法选取产后42 d复诊时经筛查发现存在重度盆底肌力减退的产妇130例,其中顺产70例、剖宫产60例。顺产组及剖宫产组受试者用数字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接受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者为研究组,对照组在家中自行缩肛提肛运动康复训练。产后42 d用PHENIX检测仪量化评估盆底肌力后,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16次,在产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再次检测产妇盆底肌力情况。结果顺产组和剖宫产组重度盆底肌力减退患者Ⅰ类肌力和Ⅱ类肌力评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产后42 d)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比较,治疗前盆底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产后3个月两组Ⅰ、Ⅱ类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及12个月顺产组的Ⅰ、Ⅱ类肌力评分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Ⅰ、Ⅱ类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重度盆底肌力减退疗效显著,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均有影响,盆底肌电刺激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普林格尔YS-P400多系统治疗仪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产后门诊收治的20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普林格尔YS-P400多系统治疗仪进行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运动方式进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便失禁发生率、盆腔疼痛发生率及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和阴道静息压的不同。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小便失禁发生率和盆腔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及阴道静息压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训练中,应用普林格尔YS-P400多系统治疗仪相对于传统运动方式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能有效减少小便失禁及盆腔疼痛发生率,提升产后盆底肌张力,减少盆底肌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盆底电刺激对产后骨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初产妇产后3周后进行骨盆底电刺激4周,观察产后12周盆腔器官脱垂(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生率、膀胱颈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1年后主观症状,并与常规处理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产后12周SUI、PO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膀胱颈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低于对照组(P0.01),1年后主观症状出现率少于对照组。结论骨盆底电刺激能有效的减少产后骨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老年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60例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盆低肌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排尿日记的最大排尿量(MVV)、总排尿次数(TOV)、总漏尿事件次数(LT)和ICI-Q-SF评分、最大逼尿肌不随意收缩压(MDUCP)、逼尿肌不随意收缩持续时间(DUCD)、Valsalva漏尿点压(PVLP)、最大尿道闭合压(MCP)和功能性尿道长度(SFL)。3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VV、TOV、LT、ICI-Q-SF评分、MDUCP、DUCD、PVLP、MCP、SF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VV、TOV、LT、ICI-Q-SF评分、MDUCP、DUCD、PVLP、MCP、SF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The classical conditioning of subjective and physiological aspects of female sexual arousal was examined. Experimental subjects were run in a delayed conditioning design, where an amber light was paired with excerpts from erotic videos. Control subjects received presentations of the same amber tight and videos, but these presentations did not overlap with one another. Dependent variables included subjective ratings of arousal to the light and the videos as well as change in vaginal pulse amplitude assessed during exposure to the different stimuli. Experimental subjects evidenced increased arousal to the light over conditioning trials, as assessed by subjective ratings of sexual arousal. This finding is suggestive of a learned effect. However, results failed to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Therefore, the increased arousal to the light evidenced by experimental subjects may not be due to classical conditioning.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se findings, clinical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8,(3):311-312
目的探讨早期行盆底肌功能康复锻炼对女性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自然分娩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干预组(102例)。对照组产后实施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产后进行早期盆底肌功能康复锻练。分别于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两组产妇进行随访,比较两组产妇的排尿状况、盆底肌收缩力和尿失禁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排尿状况评分逐渐递减,且干预组的排尿状况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逐渐递增,且干预组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存在尿失禁现象,且产后12个月的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产后3个月(P<0.05);干预组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尿失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进行产后早期盆底肌功能康复锻炼能够有效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增强盆底肌收缩力,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保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以及盆底肌表面肌电压作为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SUI女性进行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盆底肌表面肌电检测、SUI症状变化情况。结果:轻、中度SUI患者组内治疗前后盆底肌电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肉肌电值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总有效率81.0%,轻度和中度SUI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SUI无创、有效。盆底肌表面肌电压检测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进行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94例产妇,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n=53)和产钳助产组(n=41)。两组产妇均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压力、盆底肌力分布情况以及盆底功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自然分娩组的盆底收缩压、盆底静息压均高于产钳助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盆底肌力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自然分娩组的盆底肌力分布情况优于产钳助产组(P<0.05)。自然分娩组的盆底功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8%,低于产钳助产组的19.5%(P<0.05)。结论 与产钳助产相比,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对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林梅清  古艳 《现代保健》2014,(14):32-35
目的:了解经会阴3D超声探查产后妇女便秘的盆底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产后妇女,随机分为有便秘症状组和没有便秘症状组各20例,观察Valsalva动作前、后、中盆腔的情况,静息、Valsal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的变化。结果:有便秘症状组在盆底超声检查中出现盆底结构异常改变的例数明显高于没有便秘症状组,有便秘症状组无论是静息或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的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及周长均明显大于没有便秘症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3D超声探查产后妇女便秘的盆底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