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后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收集了我院 1996年 1月~ 1998年 8月对后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连续病例 72例 (72只眼 )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未经选择的后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黄斑裂孔除外 )的连续病例 72例 (72只眼 )。男 47例 ,女 2 5例 ,年龄 17~ 73岁 ,平均 5 0岁。无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眼各 2例 ,外院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失败者 10例。病程 2~ 2 40 d,平均 40 d。而 6 0例我院首诊为视网膜脱离者 ,病程为 2~ 90 d,平均 2 7d。第 1组 :采取常规视网膜脱离手术 31只眼 ;第 2组 :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并混合气…  相似文献   

2.
人工晶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 ,由于晶状体皮质残留 ,囊膜增殖及人工晶状体像差等因素的影响 ,眼底特别是周边部视网膜检查困难 ,不易发现视网膜裂孔。常规的巩膜扣带手术成功率低。现将我们近年来 ,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 60例 60眼人工晶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的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及方法1 一般情况 :本组病例 60例 60眼 ,男性 37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4 5~ 78岁 ;视网膜脱离距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时间为 2 0天~ 5年 ;所有病例在植入人工晶状体前 ,均无视网膜病史 ,其中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5例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5 5例。后囊完整的5 0例 ,人工…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2000年10月~2005年11月接诊11例(11只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老年性白内障9只眼,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其中1只眼后囊膜破裂。外伤性白内障2只眼,1只眼后囊膜破裂植入悬吊型人工晶状体,1只眼为玻璃体切除术后,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时间: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为术后1~48月,外伤者分别为术后36~48月。对6只眼裂孔较小未出现明显PVR的患者行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冷凝裂孔,巩膜外环扎加外垫压。5只眼作玻璃体切除术,其中1只眼联合环扎术,4只眼注入硅油,2只眼取出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2月~5年,视网膜均复位。结论对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应散瞳详细查找裂孔,并根据裂孔大小、数量及PVR程度分别采用外路和内路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 1月~ 1998年 12月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现代闭合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2 0例 (2 1只眼 ) ,年龄 43~ 76岁 ;男 2例 (2只眼 ) ,女 18例 (19只眼 ) ,病程 2~ 10个月。全部患者均有中度以上近视 ,术前视力 0 .0 2以下者 14只眼 ,0 .0 2以上者 7只眼。术后随访时间 6~ 18个月。按 1983年美国视网膜协会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分级方法 ,PVRC38只眼 ,C2 5只眼 ,C…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切割术后的白内障或联合晶状体摘出术后的无晶状体眼实施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较为复杂。近年来我们治疗 32例 32眼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2例 32眼 ,男 2 6例 ,女 6例 ;年龄 8~6 2 a;病程距玻璃体切割术 3~ 12 mo,注入硅油者均已取出 ;术前视力 :手动 8例 ,眼前数指 6例 ,0 .0 2~ 0 .1者 13例 ,0 .2~ 0 .5者 5例 ;其中白内障 17例 ,无晶状体眼 15例 ;随访时间 6 mo~ 2 a。原发病为单纯性玻璃体出血者 2 0例 ,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复杂性眼外伤和视网膜脱离者12例。1.2 手术方法 常规麻醉…  相似文献   

6.
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延芳 《眼科新进展》2004,24(4):307-308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的白内障手术特点、术式选择及手术方法技巧。方法 对 30例 33眼玻璃体切割术后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观察术后视力、眼底情况的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33眼中 ,术后视力≥ 0 .5者 3眼 ,0 .3~ 0 .4者 12眼 ,0 .1~ 0 .2 5者 11眼 ,数指~ 0 .1者 7眼 ;并发症 :玻璃体出血 1眼 ,后囊膜破裂 1眼 ,脉络膜脱离 1眼 ,视网膜脱离复发 1眼。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后的白内障 ,选择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8年~2002年4年间经行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及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治疗的16例(16只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巩膜外加压 冷凝 放液术)12只眼;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联合巩膜环扎术4只眼。随访3月~1年,视网膜复位12只眼(占75%),术后视力提高10只眼,不变4只眼,下降2只眼。16只眼均未行人工晶状体取出。结论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具有发展迅速、眼内病情复杂、眼底周边部检查困难、裂孔发现率低,易致严重PVR,诊断及治疗难度加大等特点。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PDR)患者晶状体明显混浊 ,手术中需同时切除晶状体 ,现就其手术中保留完整囊膜或晶状体对术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1 对象和方法对象 :本组对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6月在我院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 、 型 PDR患者 ,共 72例 (83只眼 )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男 2 7例 ,女 4 5例 ,年龄 2 7~ 71岁 ,平均年龄 5 4岁 , 型 13例 , 型 5 9例。方法 :术前检查 PDR程度 : 期 2 1只眼 , 期 2 8只眼 , 期 34只眼。手术方式 :保留晶状体 2 3只眼 ;行囊外摘出 ,即…  相似文献   

9.
Hui Y  Wang L  Huang W  Han Q  Wang Y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0):598-602
目的 探讨白内障合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 ,PDR)患者的玻璃体手术中 ,同期行白内障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intraocularlens,IOL)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年 2月至 2 0 0 1年 10月本院连续住院 ,并经同一手术医师治疗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37例 (44只眼 )。其中男 12例 ,女 2 5例 ;13只右眼 ,17只左眼 ,7例双眼 ;年龄36~ 76岁 ,平均 5 7岁 ;患有糖尿病史 1~ 30年 ,眼病史 4 0d至 10年。手术中经平坦部做白内障摘除术 ,保留前囊并吸刮上皮层。在完成玻璃体手术和眼内激光光凝后 ,做角巩膜缘切口 ,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前囊上 ,然后环形切除前囊中央直径 5mm组织。术前患者视力为光感、眼前手动和指数者分别为 5、14和 11只眼 ,0 0 2者 6只眼 ,0 1~ 0 2者 8只眼。结果 术后随访 3个月至 4 5年 ,平均 (16±13)个月。患者视力改善 4 1只眼 ,不变 2只眼 ,下降 1只眼 ;其中 0 1~ 1 0者 35只眼 ,占 79 5 %。术后视力低下者多伴有明显的黄斑水肿、硬性渗出或视网膜广泛缺血。术后 2~ 5d ,有 6只眼发生轻度角膜水肿 ;术后 5个月 2只眼分别发生角膜溃疡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 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玻璃体手术中 ,同期施行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 (acute retinal necrosis,ARN)晚期并发全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例 (4只眼 ) ARN晚期并发全视网膜漏斗状脱离、周边融合性视网膜坏死、蜂窝状裂孔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 ,术中彻底切除玻璃体 ,并经巩膜外顶压切除基底部玻璃体 ,36 0°切除坏死视网膜 ,复位赤道部视网膜 ,在正常视网膜上做 36 0°3~ 5排眼内光凝 ,注入硅油。3只眼联合行晶状体切除。4只眼均未行巩膜外环扎及加压。结果  4只眼随诊 6~ 34个月 ,术后视力 0 .0 2~ 0 .2者 4只眼 ,视网膜在位。随访期间 3只眼已行硅油取出术。结论 视网膜脱离是 ARN晚期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玻璃体手术是该类视网膜脱离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56例(56只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27只眼),女29例(29只眼)。年龄7-77岁,平均47.5岁。病史2 d-6个月。所有视网膜脱离患者均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前视力:光感-指数者34只眼,0.02-<0.1者10只眼,0.1-<0.2者6只眼,0.2-<1.0者6只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分级:PVRB级37只眼,PVRC1-C3级16只眼,PVRD级3只眼。术前26只眼发现明确视网膜裂孔(其中黄斑裂孔或黄斑裂孔合并有周边孔的5只眼,其余21只眼)。33只眼后囊膜完整,23只眼后囊膜不完整或悬韧带离断(4只眼伴有人工晶状体偏移)。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9只眼,占16.1%。单纯玻璃体内注气1只眼,占1.8%。玻璃体切割手术46只眼,占82.1%,其中硅油填充38只眼(67.9%),长效气体C3 F8填充8只眼(14.3%)。玻璃体手术中5只眼术中人工晶状体取出。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最终矫正视力:光感-指数者25只眼,0.02-<0.1者16只眼,0.1-<0.2者8只眼,0.2-<1.0者7只眼。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的9只眼中8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再次行玻璃体手术并硅油填充后复位。单纯玻璃体内注气的1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玻璃体手术并硅油填充的38只眼中3只眼术后2周内硅油进入前房,行前房穿刺部分硅油取出后前房仍有硅油滴,3个月后硅油完全取出。最终12只眼取出硅油,其中11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硅油注入后视网膜仍复位不良硅油维持。26只未取出硅油者4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其余患者硅油未见明显乳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玻璃体手术并C3 F8填充的8只眼中,7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再次硅油填充复位。一次手术后50只眼(89.2%)视网膜复位良好(34只眼为硅油填充状态)。最终51只眼(91.1%)视网膜复位良好(24只眼为硅油填充状态)。结论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由于术前裂孔发现率较低,机化囊膜及人工晶状体的影响,手术方案选择受到一定限制,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个体化方案,选择巩膜外垫压(或环扎)或玻璃体手术可以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视网膜脱离病例,分析其致病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人工晶状体眼继发视网膜脱离病例24例25只眼.其临床体征表现为晶状体后囊膜破裂、人工晶状体偏位、晶状体皮质残留、瞳孔不易散大和眼轴长等特征;视网膜脱离范围2象限至全脱离;3只眼行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22只眼行玻璃体手术.结果 24只手术眼视网膜复位良好,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手术并硅油填充.结论 白内障术后致玻璃体活动度增加是造成人工晶状体眼继发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高度近视、晶状体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及人工晶状体偏位等是继发视网膜脱离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早明确诊断,合理的手术治疗,会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复合性角膜穿孔伤施行联合手术处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的复合性角膜穿孔伤67例(67眼)根据角膜穿孔伤的程度及其合并症采取不同的联合手术处理。其中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 人工晶状体植入15眼;后段玻璃体切除 眼内异物摘出2 7眼;视网膜脱离复位 硅油填充8眼;虹膜修复或瞳孔成形术11眼;晶状体前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12眼。结果 出院时裸眼视力<0 .0 5者13眼(19.40 % ) ,0 .0 5~0 .2者3 0眼(4 4 .78% ) ,0 .3~0 .4者18眼(2 6.87% ) ,0 .5~1.0者6眼(8.96% )。本组除较好保住眼球形状,瞳孔恢复圆形或基本圆形外,视功能也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联合手术处理复合性角膜穿孔伤,一次手术可完成二联或三联甚至四联手术,可缩短病程,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视网膜脱离病例,分析其致病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人工晶状体眼继发视网膜脱离病例24例25只眼.其临床体征表现为晶状体后囊膜破裂、人工晶状体偏位、晶状体皮质残留、瞳孔不易散大和眼轴长等特征;视网膜脱离范围2象限至全脱离;3只眼行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22只眼行玻璃体手术.结果 24只手术眼视网膜复位良好,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手术并硅油填充.结论 白内障术后致玻璃体活动度增加是造成人工晶状体眼继发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高度近视、晶状体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及人工晶状体偏位等是继发视网膜脱离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早明确诊断,合理的手术治疗,会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有晶状体眼的全玻璃体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切除全玻璃体的可能性及其效果。方法 :对 4 8例 ( 50只 )有晶状体眼患者 ,做标准经睫状体平部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 ,同时将基底部和睫状体平部玻璃体一起切除。其中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1 4只眼 (包括巨大裂孔 3只眼 ) ,闭合性眼外伤 4只眼和开放性眼外伤 1 1只眼 (包括化脓性眼内炎 2只眼 ) ,黄斑部疾病 7只眼 ,各种原因玻璃体出血 5只眼 ,静脉周围炎 4只眼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3只眼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只眼。手术后定期检查视力、眼球前段、眼底和眼压 ,最后复诊时用压陷三面镜检查并在再次手术中探查睫状体平部。结果 :充分全玻璃体切除 38只眼 ,部分全玻璃体切除 1 2只眼。无巩膜穿刺孔玻璃体嵌顿和轻度嵌顿者占 86 % ,未发生前段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无咬伤晶状体和睫状体并发症。一次手术成功率是 90 % ,再次视网膜和玻璃体手术总的成功率是 94 % ,患者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 (P <0 .0 5)。主要并发症是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角膜上皮水肿、巩膜穿刺孔并发症、青光眼、视网膜再脱离和术中术后白内障。结论 :有晶状体眼全玻璃体切除术切实可行 ,能预防或减少与巩膜穿刺孔相关的并发症和前段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变性和裂孔区光凝对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预防作用。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因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无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在我院眼科就诊的患者,若屈光间质透明可行眼底检查及治疗,则纳入本研究,对高危眼变性区或裂孔区进行激光光凝治疗。每6~12个月随访1次,每次详细记录视网膜病变情况。结果40例(63只眼)进行了预防性光凝,所有患眼均发生了玻璃体后脱离,其中完全性后脱离28例(39只眼)。31例(46只眼)进行了随访,其中27例(42只眼)痊愈,4例(4只眼)发生了视网膜脱离;最佳矫正视力( BCVA )<0.05者7只眼,0.05≤BCVA<0.3者13只眼,0.3≤BCVA<0.6者20只眼,0.6≤BCVA<0.8者4只眼,BCVA>0.8者2只眼。4例(4只眼)视网膜脱离是由于玻璃体后脱离进展和新的视网膜裂孔形成。结论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但光凝区病变进展和玻璃体后脱离的发展是预防治疗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探讨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 分析48例(48只眼)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原因及治疗方法,对术后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 48例(48只眼)人工晶状体视网膜既离术后随访半年至1年。单纯视网膜复位术(环扎 外垫压术)18只眼,14只眼复位(77.8%);视网膜复位术 玻璃体切割术 注气6只眼,5只眼复位(83.3%);视网膜复位术 玻切术 取出人工晶状体 注油或注气7只眼,7只眼复位(100%);视网膜复位术 玻切术 注油17只眼,15只眼复位(88.2%)。所有末复位眼中,除2例因年龄及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外,其余均行二次玻璃体手术获得成功。结论 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术前检查对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脉络膜缺损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眼底病 ,由眼泡胚裂闭合障碍所致。由于脉络膜缺损处视网膜发育不良呈变性萎缩状态 ,易出现视网膜裂孔或因玻璃体条索牵引而致视网膜脱离。以往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这类视网膜脱离成功率低 ,我们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这种复杂型视网膜脱离 9例 9只眼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 9例 9只眼 ,男 4例 ,女 5例 ;右眼 7只 ,左眼 2只。年龄 10~ 32岁 ,2 5岁以下者 8例 ,占 88.9%。病程 0 .5~ 3.0个月。术前患眼视力为光感~0 .15 ,视力在 0 .0 1以下 7只眼 ,占 77.8…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切割和眼后段晶状体超声粉碎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2年9月至2004年2月对11例(11只眼)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病例,先进行常规闭合式后段玻璃体切割,然后在重水辅助下行晶状体超声粉碎术,其中2例同时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5例同时行Ⅰ期睫状沟缝线固定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全部病例脱位的晶状体均顺利完成超声粉碎。随访3~1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1.0者3例,0.1~0.4者5例,0.1以下者3例。术后眼压均得到控制,其中1例锯齿缘截离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结论 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在设备条件允许下采用此项技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晶状体异位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珊娜  洪荣照  郑丽梅  杨俐 《眼科》2004,13(4):236-238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异位的相关因素及手术治疗。方法 :对人工晶状体偏位者 11只眼 ,瞳孔夹持者 13只眼 ,袢脱入前房者 3只眼 ,共 2 7只眼行人工晶状体复位术 ,2 6只眼行单纯复位术 ,1只眼行缝线固定复位术。观察其视力的变化 ,并回顾分析其病史、白内障手术的情况、人工晶状体的类型以及异位情况 ,以了解引起异位的相关因素。结果 :(1)病史 :老年性白内障 9只眼 ,非老年性白内障 18只眼 (外伤性白内障 8只眼、先天性白内障 5只眼、混合性白内障 4只眼、Marfan综合征 1只眼。合并青光眼者 4只眼、高度近视 3只眼、外伤性瞳孔裂伤 2只眼、糖尿病 1只眼 )。 (2 ) 13只眼白内障手术中 :开罐式撕囊 1只眼 ;撕囊口偏大者 (7~ 8mm) 2只眼 ,略偏中心 1只眼 ;玻璃体溢出 1只眼 ;瞳孔散大 (6~ 7mm)、变形 6只眼 ;植入的人工晶状体为C袢 ,夹角为 5~ 10°。 (3)人工晶状体复位术前裸眼远视力为 0 2 0±0 19,术后为 0 36± 0 2 4 (P <0 .0 0 1)。术后视力提高者 15只眼 ,不变者 11只眼 ,下降者 1只眼。结论 :人工晶状体异位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的病情、手术技巧及术后处理。关键要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人工晶状体复位术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