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体会。方法:对50例患儿采用了中药口服、光疗及对症治疗方法。结果:经治疗后,疗程缩短,不良反应减少,总有效率达9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减少核黄疸的发生率,对围产医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t=6.23,P<0.05),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治疗组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t=3.74,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5.
基层医院由于受条件所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治疗棘手。笔者采用中医西结合的方法 ,对 3 2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及小婴儿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茵陈蒿汤 ,获较好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我科 1 996年 1月~ 1 999年 1 2月收治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3 2例。其中男 1 8例 ,女 1 4例 ,日龄 1 .5d~ 5 8d ,平均 2 9.75d ,出生体重 (2 86 0± 5 0 0 )g。病因 :ABO溶血 2例 ,血管外溶血 1 2例 ,红细胞增多症 2例 ,母乳性黄疸 1 8例 ,其中早发性 5例 ,晚发性 1 0例 ,感染因素 1 0例 ,围产因素 7例。1 .2 治疗方法1 .2 .1…  相似文献   

6.
罗洁珍 《热带医学杂志》2004,4(4):467-468,48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5例,应用酶诱导剂、激素、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退黄汤;对照组25例,采用酶诱导剂、激素、丙球、白蛋白。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88%,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比单纯西医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对77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应用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天.结果:治疗前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分组为255~277mol/L和134~205.2mol/L,治疗后有明显的下降,皮肤黄染逐渐消退,未有核黄疸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较单纯西药治疗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速度快,皮肤黄疸消退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入院当日即采静脉血测定胆红素值,对照组常规给予西药及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退黄中草药。药物组成:菌陈5g,栀子3g,柴胡3g,丹参2g,甘草1g。水煎服,日服1剂。共4~6剂。两组病例均在治疗72小时采静脉血测定胆红素值、记录肉眼观察皮肤黄疸消退时间。结果: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72小时血清胆红素水平经统计学处理P〈0.05。对照组皮肤黄疸消退(血胆红素值〈85μmol/L)时间8.15±1.68天.治疗组5.87±1.75天,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较单纯西药治疗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速度快,皮肤黄疸消退时间短,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为住院及门诊病人,诊断参考《实用新生儿科学》拟定的有关标准。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8例中,男23例,女15例;37-42周足月儿,体重2500~4000g34例,35-37周早产儿小于2500g4例。年龄4~16天20例,15~28天18例。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与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东莞市常平医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3年间收治的92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其病因或相关疾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男女=2.31,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25.8%),感染因素(21.9%),ABO溶血病(15.9%),母乳性黄疸(14.1%)及G6PD缺乏(7.8%).把全部病例按户口所在地分为外来组及本地组,对上述病因进行比较后,发现在围产因素中外来组的比例(28.8%)高于本地组(19.4%)P<0.005,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在感染因素中外来组的比例(27.1%)高于本地组(10.5%)P<0.05,有显著性差异;ABO溶血病二组的比例为15.5.7%,无显著性差异;母乳性黄疸本地组的比例(18.0%)要高于外来组(12.3%)P<0.025,有显著性差异;G6PD缺乏组的比例本地组(12.2%)高于外来组(5.6%)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济条件较差,思想观念陈旧,不重视围产期保健及居住地的卫生条件差,可使围产因素及感染因素引起的黄疸发病率增高.地区及遗传因素是G6PD引起新生儿黄疸发病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2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疗、输血浆或白蛋白、口服酶诱导剂、静滴茵栀黄等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2例。结果 :治愈58例 ,好转20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95.1 % ,住院时间平均5.10±1.50天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39例临床疗效。治疗组3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单独西医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每周化验一次肝功能,以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总胆红素升降确定无效、有效。结果为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6.92%、54.76%,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94.87%、98.57%,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早期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肝病重症化有明显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黄疸的发生规律,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诱发原因。方法:研究对象为2000年6月 ̄8月份我院母婴同室新生儿206例,采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定生后7天内的胆红素值。对出现高胆红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生后24小时内胆红素大于85umol/L(5mg/dl)者32例,其中有8例在未来一周内出现高胆红素血症。7日内胆红素高于正常值者共43例,有17例母乳分泌少,婴儿排便次数少,有12例孕周大于40周,并伴有羊水少或胎盘钙化。本组病例胆红素出现的峰分值时间多为生后4 ̄5天,平均峰值174umol/L(10.2mg/dl),无一例在生后第一天出现峰值。结论:生后24小时内胆红素水平较高(>85umol/L)的新生儿应引起重视。孕周大于40周,且其母亲胎盘功能减退者应注意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125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5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进行病因分析,其中感染所致47例(37.5%),母乳性黄疸37例(29.6%),围产因素22例(17.5),感染因素所致黄疸出现早,胆红素下降快,病程短;母乳性黄疸出现时间晚,胆红素下降慢,病程长。  相似文献   

18.
黄疸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疾病,血清中高水平未结合胆红素对患儿神经系统的损害,可因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重者甚至死亡,应尽早明确病因,并进行干预[1].为此,本文总结了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788例,对其病因和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绮虹 《广西医学》2002,24(12):2084-2086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 ,当胆红素异常增高时可并发核黄疸及听力异常等损害 ,笔者对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住院的新生儿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 )的 1 71例患儿进行病因临床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我院共收治新生儿 2 0 4例 ,其中新生儿高胆 1 71例 ,占86.8% ,符合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 ( 1)。1 71例中男98例 ,女 73例 ;足月儿 1 36例 ,早产儿 1 3例 ,过期产儿 2例 ;入院日龄从产后 30分钟至生后 2 8天 ,顺产 1 32例 ,剖宫产 2 6例 ,胎头吸引 1 3例 ,体重<2 5 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病因、相关因素及治疗原则。方法:对628例高胆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率男高于女,多在1周内发病,感染因素为病因首位。光疗效果明显优于非光疗(P<0.01)。结论:加强图生期保健,减少并发症,预防感染是预防高胆的主要途径,治疗以光疗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