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总结中医理念在外科手术当中的应用经验。方法我科1996年来将中医理念贯穿在外科手术当中,采用刮吸解剖法开展的普通外科手术10000余例,包括大肝癌切除、复杂胰腺癌切除、肝内肝外复杂胆道手术、胃肠肿瘤规范根治、巨大腹膜后肿瘤切除、复杂腹部外伤及急腹症手术、甲状腺癌根治术等。结果中医理念应用于外科手术当中,能使中医院外科突破传统中医外科的局限,提高手术技术,有利用现代中医外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在对普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12年80例在普通外科应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临床经验和体会。结果: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术中失血少,手术过程顺利。结论:应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配合普通外科手术,术野显露清晰,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患者痛苦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及刮吸解剖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PMOD对36例(42侧)良性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PMOD组),与常规方法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32例(38侧)患者(传统电刀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方面作比较。结果 PMOD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电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MOD及刮吸解剖法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和PMOD的应用情况.结果全组172例中,成功实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56例(90.7%),术中延长切口16例,除5例术后切口感染外未发生其它术中术后并发症,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者平均住院时间比同期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者缩短.结论使用PMOD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功能手术解剖器( PMOD)与普通电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普通外科手术共1184例,其中包括食管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小肝癌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及全叶切除术、复杂腹部外伤及急腹症手术等,随机平均分为二组:PMOD 组(实验组)与传统电刀组(对照组) 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方面作比较.结果 PMOD 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电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PMOD在普通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水刀联合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刮器(PMOD)在解剖性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回顾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所实施的77例解剖性肝切除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为螺旋水刀联合PMOD组,40例为单纯PMOD组。比较两组术中肝门阻断、肿瘤切除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螺旋水刀联合PMOD组需肝门阻断4例;单纯PMOD组需肝门阻断35例。螺旋水刀联合PMOD组在肿瘤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均优于单纯PMOD组(P<0.01)。两组患者术中视野清晰,肝内管道系统暴露充分,未发生管道系统误损。术后影像学监测未发现有重要血管损伤的表现;围手术期均无死亡病例。 结论 螺旋水刀在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能减少肝门血流阻断,减少肿瘤切除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9.
刮吸解剖法在腹部复杂手术中应用及技巧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刮吸解剖法的原理,摸索、总结刮吸解剖法的应用技巧。方法对1997年11月至2006年5月运用刮吸解剖法施行腹部复杂手术22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成功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种手术均顺利完成解剖分离,无大血管及胆管指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平均出血量105ml,平均手术时间3.6h;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率100%,胃癌根治术术中平均出血量75ml,平均手术时间2.3h,无一例需要术后输血。腹膜后肿瘤手术无一例发生大出血及副损伤。结论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以及延伸而来的刮吸分离解剖法在腹部外科手术中显示了优越性。并且具有独特的技术原理和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10.
12.
目的:探讨刮吸解剖法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刮吸解剖法施行急诊胆囊切除术72例.结果:72例手术均获成功,均无胆道损伤、胆瘘、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刮吸解剖法施行胆囊切除术能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操作更加精细,可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7):611-612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首届刮吸手术解剖法高级研讨会”于2002年11月13~16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举行。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教授到会祝贺,并作了题为“向Lance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进军”的主题演讲。本次大会主席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分析刮吸解剖法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技术要点。方法收集本治疗组应用刮吸解剖法之初(2000年12月-2001年7月)和应用后5年(2005年12月-2006年7月)两个前后不同时段运用刮吸解剖法进行的胃癌根治术,分为前治疗组和后治疗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根治切除率以及清扫的各站淋巴结数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治疗组23例胃癌患者,根治切除20例,均为D2或D2^+术,3例姑息性切除,根治率为87.0%;后治疗组30例,根治切除28例,其中27例行D2及D2+清扫,1例行D3^+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姑息切除2例,根治切除率达93.3%,后治疗组根治率较前治疗组稍高。前后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0±0.9)小时和(3.4±0.7)小时,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为(525.0±294.0)ml和(350.0±278.6)ml,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结清扫方面,进展期胃癌中第一站淋巴结数目两组分别是(14.7±2.5)个和(15.3±2.5)个,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清扫的第二站淋巴结为(6.6±2.6)个和(8.9±3.9)个,第三站淋巴结为(1.6±0.6)个和(2.9±2.4)个,两组中该两站淋巴结数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胃癌中各站淋巴结的清扫在两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刮吸解剖法应用于胃癌根治术,解剖精细、止血及时、视野清晰,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提高淋巴结的清除率,掌握刮吸解剖法的技术要点可以提高胃癌的根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手术视野的充分暴露是决定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功能手术牵开器,具有充分暴露视野,解放手术助手的拉钩工作以及方便术操作的功能,因而在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2000年我院先后购进多功能手术牵开器5套,现将其在手术中的应用情况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方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1538-1540
目的:探讨彭氏多功能解剖器(Peng’s multifunction operative dissector,PMOD)乳晕缘弧形切口切除乳房纤维腺瘤的可行性和美容效果?方法:对73例使用PMOD乳晕缘隐蔽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病例的切口选择?手术操作及美容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均显露良好,解剖清晰,操作便捷,手术平均28 min完成,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结论:PMOD使手术野易暴露,能更清晰?安全?可靠地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达到治疗及较好的美容效果,年轻未哺乳女性同样适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宫内节育器(IUD)作为一种安全、经济、简便、可逆的避孕措施,已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是目前我国应用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避孕方法。但由于某些原因所致的IUD嵌顿、断裂时有发生,使其取出较困难,应用B超可判断IUD的类型、宫腔大小、IUD嵌顿的部位等。采用多功能取环器能顺利取出IUD,避免受术者不必要的痛苦。现将多功能取环器在临床取器150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评价多功能投药器腹腔化疗对侵及浆膜的进展期胃癌术后预防腹腔转移的疗效。方法:1993年3月-1999年11月对82例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应用5-FU1000mg MMC8mg ADM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通过多功能投药器腹腔化疗,连用6W,4个月后重复,对照组42例应用5-FU、MMC、VCR外周静脉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0.5%、85.7%。治疗组无腹腔转移,对照组腹腔转移率为16.7%。结论:多功能投药器腹腔化疗可预防侵犯浆膜的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转移,是一种方法简单,安全可行,副作用少,可重复应用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口腔内手术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手术,过去多采用悬吊式无影灯,或立式反光灯,但由于体积大,光线往往来自手术者的头上方或外上方,经常受到手术者及助手头部和手部的阻挡,影响手术视野,造成手术者与助手之间配合不协调而延长手术时间。近年来,我们利用双头冷光源的特点,配备运用光纤手术床灯支架和口腔颌面深部照明器,经临床应用,效果较为理想,现将使用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