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进一步探讨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的适应证。方法 :117例妇科急腹症手术治疗的病例 ,5 3例行腹腔镜手术 ,6 4例行开腹手术 ,两组疾病的构成比相似 ,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手术成功率均为 10 0 %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 ,术后恢复时间 ,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腹组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 (P <0 0 1) ,但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腹腔镜适于诊治各种妇科急腹症 ,较开腹手术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7例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和 4 5例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 ,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腹腔镜组 (15 8min± 36 7min)长于开腹组 (99min± 2 4 3min) (t=8 714 ,P <0 0 1)。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 (16 4ml± 5 8ml)多于开腹组 (12 6ml± 2 8ml) (t=3 883,P <0 0 1)。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腹腔镜组 (2 6 4h± 6 3h)短于开腹组 (31h± 4 7h) (t=- 3 784 ,P <0 0 1)。术后病率腹腔镜组 (4 37)低于开腹组 (17 4 5 ) (χ2 =6 4 0 0 ,P <0 0 5 )。 结论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后恢复快 ,术后病率低 ,但与开腹组相比手术时间长 ,术中出血多。随着手术技能的提高、经验的积累 ,可以克服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不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加门 -奇静脉阻断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随机将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 5 0例分为 2组 ,2 5例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加门 -奇静脉阻断术 ,2 5例行开腹手术 ,比较 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术后住院时间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术后并发症 ,术前及术后 1~3d每日晨血清胃动素、C反应蛋白 (CRP)、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动态变化。结果 :2 5例手助腹腔镜脾切除加门 -奇静脉阻断术获得成功 ,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与开腹组比较 ,除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外 ,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手助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 ,术后胃动素高峰值提前肛门排气时间早 ,术后并发症少 ,术后住院时间短 ,开腹组术后第 1天和 (或 )第 3天CRP、IL 6、TNF均较术前升高 (P <0 0 1) ;手助腹腔镜组创伤反应比开腹组低 (P <0 0 1)。结论 :手助腹腔镜脾切除加门 -奇静脉阻断术安全可行的 ,且比开腹手术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下良性卵巢肿瘤剥除术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卵巢肿瘤剥除术,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辅助下卵巢肿瘤剥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例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良性卵巢肿瘤剥除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且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无金属残留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评价无金属残留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比较无金属残留 (超声刀 +圈套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传统 (电刀 +钛夹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各项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无金属残留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其它两组明显缩短 (P <0 0 5 ,P<0 0 1) ;术后镇痛剂应用、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和腹腔盆腔脓肿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组 (P <0 0 1) ,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无金属残留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明显好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内翻缝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78例行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内翻缝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腹卵巢肿瘤剥除内翻缝合术和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术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内翻缝合组和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使用次数、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加内翻缝合组术后出血量及肠粘连例数均少于开腹组和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组(P<0.01)。结论: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加内翻缝合术在预防术后卵巢创面出血和减少腹腔粘连方面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3种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400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99例(A组),三孔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100例(B组),五孔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101例(c组),另外10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D组),比较各组手术及并发症情况。术后并发症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疼痛指数、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P0.05),但不同腹腔镜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OR=3.169,95%CI:1.136~8.839)和肺部疾病(OR=4.931,95%CI:2.618~9.288)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Ⅱ级及以上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临床疗效显著,为人员配备不充裕的医院开展腹腔镜直肠手术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体会。方法将180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传统开腹组。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与剖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价值。 方法 对 18例临床Ⅰb~Ⅱa 期宫颈癌施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腹腔镜组 ) ,其中Ⅰb 期 17例 ,Ⅱa1例。同期 19例早期子宫颈癌行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剖腹组 ) ,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等。 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 (2 72 8min± 80 3min)与开腹组 (2 2 6 5min± 6 6 8min)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t=1 92 1,P =0 0 6 3)。腹腔镜组平均切除淋巴结 15 6± 5 1个 ,开腹组 16 8± 5 7个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t=0 6 74 ,P =0 5 0 5 )。腹腔镜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 (34 2hvs.6 0 7h ,P <0 0 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3 3% (6 18) ,开腹组为 31 6 % (6 19)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812 )。 结论 腹腔镜与剖腹手术都可作为子宫颈癌根治术的术式之一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 2例行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组 ) ,与同期 138例经腹鞘膜内子宫切除术 (开腹组 )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 86 6 7± 18 89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 12 4 5 3± 5 3 2 2ml ;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 83 5 0± 14 72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 114 4 2± 5 0 36ml,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为 2 6 80± 4 6 3h ,术后最高体温为 37 5 1± 0 33℃ ,术后住院天数为 4 0 2± 0 89d ;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为 32 4 6± 6 2 3h ,术后最高体温为 38 0 9± 0 2 9℃ ,术后住院天数为 5 96± 1 0 3d ,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0 1)。术后病率 ,腹腔镜组无 1例 ,开腹组 7例 (5 % )。腹腔镜组 1例膀胱损伤 ,镜下修补 ,开腹组无损伤。结论 :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腹壁创伤小 ,术中出血少 ,术后康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较理想的子宫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交界性卵巢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卵巢生育功能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襄阳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予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的交界性卵巢肿瘤患者52例,分为开腹组27例、腹腔镜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月经及生育情况、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总妊娠率56.5%,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70.8%vs.40.9%,P0.05);总体复发率9.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342.0±60.9)vs.(422.0±69.8)ml,P0.05)]、手术时间短[(222.0±11.9)vs.(245.9±12.8)min,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26.3±7.5)vs.(41.6±6.4)h,P0.05]、合并感染少(8.0%vs.29.6%,P0.05)、住院时间短[(7.2±0.5)vs.(7.9±1.0)d,P0.05]。结论在交界性卵巢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中,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同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更重要的是能更好的保留交界性卵巢肿瘤患者的生育力。  相似文献   

12.
Sarli L  Villa F  Marchesi F 《Surgery》2001,129(5):530-536
BACKGROUND: The laparoscopic repair of unilateral primary groin hernia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is randomized study evaluates the outcome of the laparoscopic technique in hernia repair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imultaneou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and compares laparoscopic repair with tension-free open groin hernia repair. METHODS: Sixty-four low-risk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chronic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and synchronous unilateral primary inguinal hernia were randomized to undergo either 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mesh hernia repair (TAPP) and LC or LC and open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RESULTS: The operating time was longer in the TAPP and LC group (mean +/- SD = 121 +/- 32 minutes) than in the LC and open group (95 +/- 27 minutes) (P <.01). The mean operating costs were higher in the TAPP and LC group ($1235 versus $1080) (P <.03). The intensity of postoperative pain at rest was greater in the LC and open group at 24 hours (P <.01) and 48 hours (P <.05), with a greater consumption of pain medication (P <.01).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2 groups were found in term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disability period before return to work, or hernia recurrences. CONCLUSIONS: The totally laparoscopic procedure does not result in a significant benefit other than improved comfort in the first 2 postoperative days. However,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is considerably more difficult to perform than open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Thus, the totally laparoscopic approach should be performed only by experienced laparoscopic surgeons with special expertise in hernia surgery.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B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C组行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1周及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复发率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B组和C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复发率及并发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相比,C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各时段VAS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比较发现,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恢复迅速,可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就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和手术时间而言,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更优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96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双镜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治疗)和腹腔镜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每组各48例。应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和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腔镜组相比,双镜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时间、手术前后胆囊壁厚度差、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孔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手术(NP-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庆油田总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5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手术(TAPP)组患者53例,NP-TAPP组患者32例,观察记录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腹壁瘢痕满意度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8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P-TAPP组术后疼痛程度、腹壁瘢痕满意度均优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P-TAPP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能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术后腹壁切口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76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气腹腹腔镜手术,观察组行经腹壁皮下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免疫功能、卵巢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2~3.337,P0.01);术后第3天,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316~4.191,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雌二醇、孕酮水平低于对照组,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3~2.458,P0.05)。结论: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有助于减轻手术创伤,保护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术后卵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切除胃间质瘤的手术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6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择期手术治疗,其中观察组50例行双镜(腹腔镜+内镜)联合切除术,対照组56例行腹腔镜切除木,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病理检査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腹腔镜、双镜联合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相似,但相较单纯腹腔镜手术,双镜联合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1月124例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和同期90例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年内妊娠率、痛经缓解率、复发率等。结果: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手术成功率98.39%,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开腹组1例术中分离时损伤一侧输尿管,2例因肠粘连致不完全性肠梗阻,6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后痛经缓解率、术后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妊娠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期卵巢功能破坏率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理想术式,具有安全、微创、美观、术后康复快、妊娠率高等优点。但需掌握手术技巧,以免破坏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快通道"外科指导下腹腔镜手术与单纯应用腹腔镜手术及应用"快通道"外科理念的常规开腹手术治疗6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估"快通道"外科理念联合腹腔镜手术促进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协同作用。方法:将94例6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开腹(open surgery,OP)组、开腹+快通道(open surgery plus fast-track surgery,OPFT)组、腹腔镜(laparoscopy surgery,LAP)组及腹腔镜+快通道(laparoscopy surgery plus fast-track surgery,LAPFT)组。比较患者基线特征、手术效果、术后安全性指标。结果:LAP组与LAPFT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方面均优于OP组、OPFT组(P0.05),而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1)。OPFT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OP组(P0.05)。LAP组、LAPFT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OP组、OPFT组(P0.01),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0 d内死亡率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中应用"快通道"外科指导的围手术期处理可加快术后康复且不增加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评价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确诊的12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拔除胸管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开腹手术相比,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出血量少、切口小、术后患者康复快,且并发症少,推荐应用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