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八股腘绳肌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利用8股绳肌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9月~2003年5月,对43例陈旧性ACL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利用8股绳肌肌腱双束四隧道法重建ACL:采用4股半腱肌肌腱重建深束、4股股薄肌肌腱重建浅束。利用微型钢板纽扣对移植物进行悬吊式固定。按照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Lysholm和Tegnar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8~30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最后随访时,41例患者(95.3%)Lachman试验阴性,KT-1000检查显示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3mm;1例患者Ⅰ度阳性,1例患者Ⅱ度阳性,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分别为4mm和6mm。41例患者轴移试验阴性,2例患者Ⅰ度阳性。按照IKDC膝关节检查表,42例患者(97.7%)分级评价正常或接近正常。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从术前(41.4±6.3)分提高至随访结束时的(95.7±3.1)分,Lysholm评分从(48.2±6.4)分提高至(94.1±2.5)分,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初次受伤前Tegnar评分平均为(6.9±0.7)分,伤后术前为(3.5±0.3)分,最后随访时为(6.5±0.6)分。结论关节镜下采用8股绳肌肌腱双束重建ACL是一种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比较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与不保留残端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7月~ 2011年6月收治连续的68例选用自体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的ACL断裂患者,其中31例保留ACL残端行鞘内重建,37例未保留ACL残端(对照组).术前体查前抽屉试验、Lackman试验及轴移试验均为阳性.术前及术后3、6、9、12个月及末次随访通过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及膝关节韧带损伤专用的Marshall评分比较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KT-2000关节测量仪评价关节松弛度.[结果]保留残端鞘内重建组30例、对照组35例获1年以上完整随访.患膝关节不稳症状均消失,鞘内重建组轴移试验、Lackman试验均为阴性,对照组Lackman试验均为阴性,轴移试验阳性一例.测量患侧及健侧KT-2000,侧-侧差值<3 mm,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侧-侧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Lysholm评分及IKDC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末次随访时膝关节韧带损伤专用的Marshal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体腘绳肌腱解剖鞘内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够建立具有高度稳定性的膝关节,有助于腱骨愈合及本体感觉的重建,并能早期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并利用Mitek可吸收钉固定的手术方法,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利用Mitek可吸收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21例。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分别进行Lysholm功能评分和SF-36自我评分,以及Lachman和KT-2000客观体征评价,部分患者行MRI检查。结果21例全部获得随访,Lysholm功能评分和SF-36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2例Lachman征阳性,轴移试验均为阴性,KT-2000测试结果2例双侧差距超过5mm。结论自体四股腘绳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Mitek可吸收钉固定可提供良好的初始稳定,无排异反应,对MRI检查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Ridigfix与Intrafix组合固定自体半腱肌加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意义。方法对56例ACL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使用Ridigfix与Intrafix组合固定自体半腱肌加股薄肌重建ACL,观察术前、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无感染、韧带断裂、韧带松动等并发症。5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48个月。参照敖英芳临床判断标准:优40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89.3%。Lysholm评分术前40.57分±8.78分,术后90.35分±3.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Ridigfix与Intrafix组合固定自体半腱肌加股薄肌重建ACL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在关节镜下取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保留残端重建38例ACL断裂患者。记录术后并发症、膝关节屈曲活动度,采用Lysholm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个月。术后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腘动脉血管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韧带二次断裂、关节失稳等严重合并症。术后1例下肢皮肤痛觉减退,给予营养神经等治疗5 d后逐渐恢复,考虑为术中使用止血带引起的神经损伤。Lysholm评分:术后6个月、1年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保留残端重建ACL手术破坏性小,术后可以早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研究比较应用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4股腘绳肌腱(4HTG)移植重建治疗急性期前交叉韧带损伤(ACL)的早期疗效。方法笔者自2014-01—2014-12诊治单纯ACL损伤60例,其中,选用LARS人工韧带30例,4HTG 30例,分别在术前与术后6、12、24个月对患者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系统、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KT-2000测量稳定性、等速测量下肢伸屈肌峰力矩4项指标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 LARS组较4HTG组术后6、12个月时在IKDC评分系统、Lysholm膝关节评分、下肢伸屈肌PT上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个月时在KT-2000测量稳定性上有优势,术后24个月时屈肌PT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RS韧带在治疗急性ACL损伤患者中较4HTG尤其是稳定性上更具优势,可以获得更好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半腱肌(semitendinosus, ST)与半腱肌-股薄肌(semitendinosus-gracilis, STG)腱肌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治疗的82例ACL损伤患者,其中男66例,女16例;年龄15~45岁,平均(28.25±7.30)岁。41例采用单根ST肌腱重建(ST组),男34例,女7例;另41例采用STG肌腱重建(STG组),男32例,女9例。临床评价包括主观标准: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主观评分;重建前交叉韧带再断率;功能评估测试: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单脚跳测试、胫骨内旋角度、站立屈曲角度;膝关节屈曲肌力评估。结果 82例患者随访1年,均未出现重建前交叉韧带再次断裂情况。两组术后Lysholm评分、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关节镜辅助下应用自体半腱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手术的体会。方法对30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术后定期随访,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30例6~24个月获随访,无化脓性关节炎、移植物断裂、螺钉松动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前抽屉试验均阴性,发生后抽屉试验阳性1例,Lachman试验阳性1例,侧方应力试验阴性。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术前Lysholm评分(22.3±4.6)分,术后(83.2±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劳动能力功能满意。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手术损伤小,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使用腘绳肌腱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部分重建、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的疗效差异。方法 本研究共包括56例ACL重建病例,其中部分重建11例,单束重建25例,双束重建20例。所有患者术前及随访时均进行IKDC2000、Tegner和Lysholm评分以及常规KT-2000和后推KT-2000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19.84±5.03个月(13~22个月)。对三组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的配对t检验显示,术后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比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后推法KT-2000测量显示,ACL双束重建可以比单束重建获得更好的膝关节稳定性,ACL部分重建组膝关节的稳定性优于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组。但常规KT-2000测量无法辨别三种术式之间膝关节稳定性的差异。结论 ACL双束重建可以比单束重建更好地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ACL部分重建的临床效果优于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后推KT-2000测量在ACL双束重建和部分重建的术后稳定性评估上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秀峰  杨光  徐铁峰  刘铁民 《中国骨伤》2012,25(11):891-894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采用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45例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分别行前交叉韧带解剖双束重建(双束重建组)和自体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单束重建组)。双束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27.04±3.68)岁;运动损伤3例,交通损伤19例。单束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8.16±4.76)岁;运动损伤2例,交通损伤16例。按照IKDC、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及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及KT-1000评估疗效。结果:双束重建组22例、单束重建组18例均获随访,时间12个月。单束重建组IKDC评分从术前(41.40±6.30)分提高至(95.70±3.10)分;Lysholm评分从(47.20±6.30)分提高至(94.20±2.40)分,双束重建组IKDC评分从术前(40.90±6.10)分提高至(96.10±3.40)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从术前(48.10±6.50)分提高至(95.10±2.49)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中均有1例Lachman试验I度阳性,1例轴移试验阳性。双束重建组KT-1000值(1.5±1.2)mm,单束重建组KT-1000值(1.9±1.5)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自体骨-腱-骨(BPTB)和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效果。方法对59例ACL断裂患者采用自体BPTB重建ACL 29例(BPTB组),采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 30例(LARS组)。按Lysholm、Tegner、IKDC评分系统和KT-1000检查评估功能。结果 59例均获随访,时间30~36个月。术后BPTB组和LARS组Lysholm评分分别为92.90分±9.10分和94.00分±6.87分;Tegner评分分别为5.76分±1.12分和6.07分±1.14分;KT-1000检查松弛分别为2.63 mm±2.16 mm和2.36 mm±2.08 mm。术后IKDC评分:BPTB组正常14例,接近正常11例,不正常4例;LARS组正常18例,接近正常8例,不正常4例。两组各项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BPTB和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均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比较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使用自体腘绳肌腱(HTAG)与LARS人工韧带作为移植物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科采用HTAG重建ACL 33例,采用LARS韧带重建ACL 29例。使用VAS、IKDC、Lysholm、Tegner评分等评价临床效果,KT-2000测量膝关节稳定性。[结果]HTAG组重返运动的时间(20.21±5.40)周,而LARS组为(13.13±4.29)周,LARS组明显早于HTAG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75.31±7.70)个月。术前各项评分结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较,两组的上述各指标的差异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HTAG组与LARS组比较,VAS评分[(1.41±0.56)vs(1.38±0.62)],IKDC评分[(92.21±1.39)vs(92.29±1.71)],Lysholm评分[(92.36±3.56)vs(92.81±2.62)],Tegner运动评分[(6.06±0.30)vs(6.14±0.4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T-2000测量结果 [(3.16±0.35)mm vs(3.12±0.33)mm],HTAG组与LAR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AG和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均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与功能,两组中期随访效果相似。但LARS能够使患者更早期重返运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采用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技术和切开胫骨镶嵌骨块技术重建基于后十字韧带的多发韧带损伤患者术后的后向稳定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5年4月至2009年12月,共连续完成基于后十字韧带的多发韧带损伤重建修复手术135例,2年以上随访者88例.后十字韧带采用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技术重建57例(64.8%),切开镶嵌骨块技术重建31例(35.2%),合并损伤予同期重建或修复.随访时间平均(45.9±17.0)个月(24~77个月).采用KT-1000和Telos应力装置测量手术前后膝关节后向稳定性.采用Tegner、Lysholm、AAO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合并损伤和主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胫骨隧道组术前KT-1000两侧差值为(13.5±4.8) mm,术后为(2.4±3.4)mm;术前Telos两侧差值为(14.9±7.1) mm,术后为(4.6±4.0) mm.切开胫骨镶嵌骨块组术前KT-1000两侧差值为(13.7±5.2) mm,术后为(2.2±3.6)mm;术前Telos两侧差值为(14.9±5.9) mm,术后为(4.3±3.9) mm.两组患者KT-1000和Telos两侧差值手术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Tegner、Lysholm、AAO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两种技术重建基于后十字韧带的多发韧带损伤,两组患者术后的后向稳定性及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均可明显恢复膝关节后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35例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重建后进行了2~10年的随访。其中19例为ACL、PCL和后外侧不稳定,9例为ACL、PCL和内侧副韧带(MCL)不稳定,6例为ACL、PCL、MCL和后外侧不稳定,1例为ACL、PCL不稳定。所有ACL、PCL术前都为Ⅲ度松弛,术前术后都采用Lysholm、Tegner和HSS膝关节韧带等级评定、KT-1000关节活动度测量法、应力X线成像和体检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应用异体跟腱股骨双束双隧道同时重建后交叉韧带与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14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应用异体跟腱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且后交叉韧带股骨侧应用双束双隧道重建.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9.5 d.术后平均随访34.5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对患膝功能进行评估,通过KT-1000检查膝关节的前后松弛度.术前患者屈膝活动度(123.6±2.5)°,Lysholm评分(52.8±2.2)分,伤前Tegner评分平均为(5.9±0.5)分,术前为(1.2±0.9)分.结果 术后患者屈膝活动度(117.9±2.8)°,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P=0.14).术后Lachman试验阴性者13例(92.9%),后抽屉试验阴性者12例(85.7%).KT-1000屈膝25°双侧胫骨前后松弛度差值在2 mm以内9例,3~5 mm 4例,6 mm1例.屈膝70°差值2 mm以内10例,3~5 mm 3例,6 mm 1例.Lysholm评分术后提高至(92.9±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009,P<0.001).术后Tegner评分终末随访时平均为(5.4±0.8)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P<0.01).11例恢复到受伤前运动水平(78.6%),另外3例运动水平较受伤前有所降低.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异体跟腱股骨双束双隧道同时重建后交叉韧带与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股骨侧应用双束双隧道重建,更接近后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能够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较满意地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并利用Mitek可吸收钉固定的手术方法,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利用Mitek可吸收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21例。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分别进行Lyshol m功能评分和SF-36自我评分,以及Lachman和KT-2000客观体征评价,部分患者行MRI检查。结果21例全部获得随访,Lyshol m功能评分和SF-36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2例Lachman征阳性,轴移试验均为阴性,KT-2000测试结果2例双侧差距超过5 mm。结论自体四股腘绳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Mitek可吸收钉固定可提供良好的初始稳定,无排异反应,对MRI检查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4束自体腘绳肌腱与异体胫前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在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的42例单纯A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物的不同分为自体组(4束自体腘绳肌腱移植,22例)和异体组(异体胫前肌腱移植,2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发热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的差异;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表评估膝关节功能,KT-2000关节测量仪评估膝关节稳定性。结果自体组手术时间长于异体组,发热时间少于异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和异体组随访时间分别为(27±3)和(27±4)个月。随访期间两组均无移植物断裂松动、下肢深静脉栓塞、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两组Lysholm评分、IKDC分级、KT2000平移距离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束自体腘绳肌腱与异体胫前肌腱重建ACL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在缺乏自体韧带情况下,异体胫前肌腱是良好的替代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RetroButton-同种异体肌腱-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与近期疗效。方法 2009年6月-10月,于关节镜下采用RetroButton-同种异体肌腱-界面螺钉重建2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男15例,女8例;年龄19~46岁,平均32.5岁。左膝17例,右膝6例。致伤原因:运动伤13例,交通事故伤8例,坠落伤2例。急性损伤(<6周)7例,慢性损伤(>6周)16例。合并单纯内侧半月板损伤11例,单纯外侧半月板损伤6例,内、外侧半月板同时损伤3例,关节软骨损伤5例。患者均无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或后外侧结构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周~32个月。按照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主观评估;采用Lachman试验和KT-1000关节测量仪检查进行客观评估。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膝关节失稳症状明显改善。无高热、感染或明显排斥反应。1例患者术后发生顽固性滑膜炎,关节内反复积液,3周内经关节腔灌洗7次后稳定。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7个月,平均14.7个月。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Lysholm评分、Lachman试验及KT-1000检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RetroButton-同种异体肌腱-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操作安全、简便,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Wang J  Ao YF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98-100
目的 探讨采用Intrafix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12月采用Intrafix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35例,由同一术者完成,均采用4股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前交叉韧带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袢固定.3例患者失访,术后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15例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KT-2000及X线检查,11例患者术后行MRI检查;其余17例患者仅进行了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国际膝关节委员会(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平均91分(83~97分),15例膝关节检查IKDC分级为A级10例,B级5例(为术后膝关节伸屈角度略大所致).Lysholm评分83~93分,平均89分,其中优17例,良15例.术后优良率为100%.术后KT-2000结果 为30°133 N下平均1.2 mm(0~2.0 mm),90°133 N下平均0.5 mm(-0.5~2.0 mm).术后MRI可见重建韧带形态较好.术后X线片可见定位准确.结论 采用Intrafix固定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够恢复膝关节前向稳定性,术后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减张技术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9月,将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51例ACL断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6例采用关节镜下结合内减张技术解剖单束重建ACL,B组25例采用关节镜下解剖单束重建AC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侧别、体质量指数、关节软骨损伤患者Outerbridge分级、受伤至手术时间及术前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KT-1000测量值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3、6、12个月定期随访,进行KT-1000测量膝关节前向稳定性,采用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未发生关节内感染,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均行二次关节镜检查,见韧带连续性良好、组织覆盖良好,重建韧带无再次断裂发生,膝关节活动度无受限;复查MRI提示韧带与骨隧道均愈合良好。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KT-1000测量值、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两组间比较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优于B组(P0.05)。两组间比较KT-1000测量值除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术后6、12个月A组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对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手术时,采用内减张技术能够有效缓解重建韧带的牵张力,利于重建韧带的愈合及术后膝关节早期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