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聚丙烯网片治疗前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6月~2016年5月因前盆腔脏器脱垂(POP—Q)Ⅲ期及以上患者18例,我院采用聚丙烯网片(简称网片)行前盆底重建术,并对患者定期随访。观察应用网片进行前盆底重建手术并发症及临床效果。结果:前盆底重建术均顺利完成,无大出血及严重感染、血肿、严重损伤等,经随访,出现网片暴露1例;术后发生轻度压力性尿失禁1例;无明显疼痛等,无盆腔脏器脱垂,对性生活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聚丙烯网片治疗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无严重并发症,近期效果良好、复发率低。但长期疗效及并发症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2.
秦岳  刘蓉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7):827-829
目的:探讨聚丙烯补片在全盆底重建术(保留子宫)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16例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脏器脱垂患者行全盆底重建术。结果:16例患者术后恢复好,无感染发生。所有病例穿刺顺利,未见血肿,血管及脏器损伤。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盆底结构正常,相关症状消失。1例患者术后5周复查时发现有网片侵蚀。结论:全盆底网片悬吊术是治疗复杂型盆腔器官脱垂的微创手术。能实现全盆底解剖和功能重建。短期疗效稳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聚丙烯网片在全盆底重建术(保留子宫)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我院妇科2010年11月~2011年10月收治9例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脏器脱垂患者行全盆底重建术。8例患者存在三个部位的缺陷,1例患者存在两个部位的缺陷。结果 9例患者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85±4.3)min,术中出血量150~400 mL,平均(200±10.1)mL。9例患者术后恢复好,无感染发生。住院天数5~9 d,平均(6±0.7)d。所有病例穿刺顺利,未见血肿,血管及脏器损伤。术后随访1~12月,患者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后5周复查时发现有网片侵蚀。结论经阴道全盆底悬吊术是一种能治疗多区域、复杂型盆腔器官脱垂的微创手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重建。短期疗效稳定,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的后路阴道壁悬吊术和Gynemesh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妇科于2003年1月-2005年12月对88例因盆腔多个部位缺陷导致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行改良的后路阴道壁悬吊术(A组),于2008年1月-2009年12月对76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Gynemesh全盆底重建术(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近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残余尿量分别为(95.0±29.7)min、(187.5±113.1)mL及(32.5±41.2)mL,均显著小于A组的(126.0±47.5)min、(236.0±152.0)mL及(46.1±23.2)mL,且B组的手术路径更简单,对于子宫(穹隆)脱垂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A组(P<0.01).结论 应用Gynemesh聚丙烯网片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更有效,方法可行,临床易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阴道高位骶韧带阴道穹隆悬吊联合阴道前后壁网片加固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器官解剖和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从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在我院及省内十余家医院,对98例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知情同意下施行本手术。术后每3月随访1次,随访要求接受妇科检查,手术前后器官脱垂按照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POP-Q)分度。通过询问有无阴道脱出物、坠胀感及大小便和性生活不适来了解盆底器官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2-27月,平均20月,穹窿及阴道后壁复发率为0%,膀胱膨出复发率为3%。1例直肠损伤,无输尿管损伤和梗阻。3例网片侵蚀。术后大小便、性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经阴道高位骶韧带悬吊阴道穹隆悬吊联合阴道前后壁网片加固对盆腔器官脱垂能实现盆底重建,达到解剖复位及大小便、性功能改善,短期效果满意。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网片侵蚀是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技术对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疗效评价,为临床提供疗效评估。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治疗的盆腔器官脱垂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每组65例。通过盆底超声对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手术前后超声监测的相关指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能有效监测出患者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如Valsaval动作:膀胱后壁距离术前(-34.08±15.88) mm、术后(-3.56±10.34) mm等指标的变化。结论盆底超声可用于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疗效的初步评估,可为盆腔脏器脱垂的诊断、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聚丙烯网片在老年妇女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35例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脏器脱垂老年女性患者行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结果:35例患者术后恢复好,无感染发生。所有病例穿刺顺利,未见血肿,血管及脏器损伤。术后随访8~18个月,患者盆底结构正常,相关症状消失。结论:全盆底网片悬吊术是治疗老年人、复杂型盆腔器官脱垂的微创手术。能实现全盆底解剖和功能重建。无复发、并发症少,并可保留子宫,在临床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解剖及功能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资料,通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评价解剖疗效,生活质量问卷评价功能疗效,分析性生活问卷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由相同医师完成,未发生膀胱、直肠、大血管损伤,无输血病例.手术时间(63±19)min(40~100min),出血(143±72)ml(50~300ml).除1例术后尿潴留外,其余均1~2 d恢复自主排尿.3例(14.3%)术后病率.3例(14.3%)网片侵蚀.12例有性生活者,术后新发性交痛及性交困难各2例.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过度活动症各1例.评分显示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00),而性生活质量降低(P=0.044).解剖治愈率95.2%(20/21),患者主观满意度85.7%(18/21).结论 全盆底重建术用于纠正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解剖恢复率高、功能恢复不及解剖恢复.网片侵蚀、新发下尿路症状、性交痛及性交困难等并发症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运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的解剖和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24例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进行全盆底重建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随访一年的结果,以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反应解剖疗效,以生活质量问卷反应功能疗效.结果:手术由同一医师完成,2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1.2±21.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9.1±31.8)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2.9)d.解剖治愈率为91.7%,患者主观满意度为87.5%.结论: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运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手术安全,其解剖治愈率和主观满意度均较高,但功能治愈率略低于主观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ProliftTM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XC  Zhu L  Lang JH  Shi HH  Gong XM  Wang WY  Li L  Li B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1):2907-2910
目的 评价ProlifiTM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3例复发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穹隆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资料,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为指标评价解剖学疗效,生活质量问卷为指标评价功能学疗效,性生活问卷为指标评价性生活情况.年龄平均(60±9)岁,均为绝经后患者,体质量指数平均(25.6±2.9)kg/m2.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无膀胱、尿道、直肠、大血管损伤.无输血病例.手术时间(61±18)min,出血(155±84)ml,术后病率7.7%(1/13).中位随访19个月.1例术后尿潴留1周,其余均1~2 d自主排尿.1例(7.7%)网片侵蚀.新发性交痛、性交困难及膀胱过度活动症各1例.术后问卷评分显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1),而性生活质量降低(P<0.05).解剖学成功率92.3%,患者主观满意度84.6%.结论 ProliftTM全盆底重建用于纠正复发性重度盆腔器宫脱垂手术安全、客观疗效满意,但主观满意度低于客观解剖成功率,对性功能的不良影响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龄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行全盆底重建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对46例压力性尿失禁及Ⅰ~Ⅲ度盆腔脏器脱垂的高龄患者施行全盆底重建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65.56分钟,术中出血平均108.30ml,平均住院时间8.75天;5例术后出现尿频、尿急症状,1例出现网片侵蚀症状,经治疗后均消失.随访6~36个月,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消失,盆腔器官脱垂症状改善率100%.结论 对高龄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选择合适的盆底重建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全盆底重建术在盆腔器官脱垂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采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婴保健院收治的85例有不同缺陷的POP患者进行全盆底重建术.将网片(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自制裁剪成蝶形及T形两部分,前区用蝶形网片铺垫于膀胱-阴道间隙,后区用T形网片铺垫于直肠-阴道间隙,并将网片固定在子宫主骶韧带和肛提肌板上,从3个水平对POP进行修复,使子宫、膀胱和直肠恢复至正常解剖位置而完成全盆底重建.根据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的主观症状、大小便恢复情况,以及术后2、24个月患者的复诊资料,采用POP定量(POP-Q)分度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单纯全盆底重建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7.5±23.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8.5±28.1)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9±2.3)d.除1例出现肛周疼痛不适外,余患者均无明显不适主诉,大、小便均正常.患者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0.9±6.3)个月,阴道前壁膨出Ⅰ度1例(1.2%),子宫脱垂Ⅰ度2例(2.4%),网片侵蚀1例(1.2%),阴道前后壁粘连1例(1.2%),阴道狭窄1例(1.2%),子宫脱垂Ⅱ度2例(2.4%).结论 采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POP安全、有效,短期疗效肯定,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经阴道改良式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阴道改良式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我科收治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58例,年龄42~82岁,孕次1~9次,产次1~8次,发病时间1~360个月.按照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法(POP-Q)进行分期,阴道前壁膨出Ⅳ期22例,Ⅲ期20例,Ⅱ期10例,Ⅰ期6例.子宫脱垂Ⅳ期26例,Ⅲ期12例,Ⅱ期13例,Ⅰ期7例.阴道后壁膨出Ⅳ期18例,Ⅲ期15例,Ⅱ期Ⅱ例,Ⅰ期8例,0期6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5例.所有患者采用自行修剪补片替代Prolift进行全盆底重建手术.结果 手术时间59~200(114±40)min,术中失血量50~400(138±90)ml,术后尿管留置2~4(2.5±0.6)d,术后住院时间为4~8(3.5±1.4)d.术中未出现膀胱、直肠、尿道损伤,术后随访6~12个月,2例术后复发,手术治愈率为96.5%.2例发生补片腐蚀(3.4%),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无尿失禁发生.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PFIQ)明显降低[由术前(81.2±28.9)分降低至术后(15.3±8.3)分],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PISQ)无明显改变[术前(66.6±9.1)分,术后(68.0±8.4)分].结论 经阴道改良式全盆底重建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临床应用及基层医院普及价值.方法选择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诊断盆腔脏器脱垂的23例患者进行全盆底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23例患者因子宫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引起的不良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全盆底重建术保持了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完整性,具有疗效满意、术后复发率低、术后生命质量满意的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盆腔脏器脱垂的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是否保留子宫的疗效分析以及术后的中长期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因盆腔脏器脱垂而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匹配分为保留子宫组(UC)和切除子宫组(CH)两组,各38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术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36例盆腔器官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资料,通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评价解剖疗效,生活质量问卷评价功能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36例,无血管、膀胱直肠、尿道损伤。其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术后出现尿频、尿急、排尿不尽3例;肛门坠胀感1例;补片侵蚀1例;术后新发性交痛及性交困难2例。解剖治愈率94.4%(34/36),患者主观满意度91.7%(33/36)。结论:网片盆底重建术用于盆腔器官脱垂的治疗安全有效,解剖恢复率高。有尿潴留、排尿不净、网片侵蚀、性交痛及性交困难等并发症,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POP)的疗效。方法:以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分为疗效的客观评价指标,对21例盆腔器官中重度脱垂患者行改良盆底重建术,并分析围术期及术后12个月各项治疗评价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有效率100%;3例患者术后7个月发生网片侵蚀,1例发生术后排尿困难,术后复发率为20%。结论:改良盆底重建术是治疗PO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应重视其对术后性生活的影响,短期效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探讨聚丙烯网片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重建盆底功能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妇科2007年7月-2008年2月因盆底功能障碍应用聚丙烯网片进行全盆底重建患者18例,年龄50~71岁,平均(59.92±7.33)岁.阴道前壁膨出18例,子宫脱垂11例,阴道后壁膨出14例,阴道残端膨出7例.其中7例既往有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壁和(或)后壁修补术史.结果 18例患者总手术时间平均为(150.0±42.1)min(100~225 min),其中放置补片的时间平均21.3 min.术中出血平均(255.6±97.9)mL(100~500 mL),术中未发生周围脏器及重要血管神经的穿刺损伤.住院时间(7.61±1.3)d(6~11 d).平均随访(14.3±2.3)个月(11~18个月),除1例阴道顶端Ⅰ度膨出复发,2例网片暴露和1例患者诉术后性生活不适外,其他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聚丙烯网片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简单,短期随访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成网片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行盆底修复/重建手术病人共76例,其中46例不同程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的患者使用网片进行盆底重建手术(实验组),30例行传统的盆底修复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复发率等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随访2年,实验组无一例复发,2例术后半年出现网片侵蚀。对照组2例复发。结论:合成网片在女性盆底重建术中,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复发率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改良裁剪补片植入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9月对在我院收治的100例POP患者应用改良补片进行全盆底悬吊,采用悬吊双侧子宫主韧带、骶韧带、将补片植入膀胱阴道筋膜和直肠阴道筋膜而完成盆底三个平面的重建.合并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同时进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98min,出血量平均为140mL,根据POP-Q分度法,100例患者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症状全部得到纠正,术后补片暴露感染1例(1/100,1%),排尿困难1例,通过留置导尿管1个月内恢复.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患者的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改良补片进行全盆底悬吊是一种能治疗多区域、复杂型盆腔器官脱垂的微创手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重建.是一种安全、复发率低、疗效满意的术式,但术后网片暴露问题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