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116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住院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在B超引导下行肾活检,标本分别行直接免疫荧光、光镜和电镜检查做病理分型,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分型进行分析。结果:116例患者中,男性占14.7%,女性占85.3%。病理类型中,Ⅳ型最多,占50.9%;其次是Ⅴ型、Ⅱ型和Ⅳ+Ⅴ型,分别占15.5%、12.1%、11.2%。Ⅲ和Ⅵ型相对少见分别占4.3%、0.9%。Ⅱ型多表现为隐匿性肾炎;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Ⅴ型和Ⅴ+Ⅲ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Ⅳ型和Ⅴ+Ⅳ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Ⅳ型、Ⅴ+Ⅲ型和Ⅳ+Ⅴ型SLE-DAI积分和AI较高,Ⅳ型、Ⅳ+Ⅴ型、Ⅴ型和Ⅴ+Ⅲ型CI较高。结论:综合分析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型、临床表现、活动性病变和慢性病变情况,可以指导临床医师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68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行肾活检,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各病理类型中,Ⅳ型所占比例最多,其次为Ⅱ型、Ⅴ型。Ⅱ型、Ⅲ型主要表现为蛋白尿,且Ⅲ型患者血尿重于Ⅱ型。Ⅳ型和Ⅴ+Ⅳ型高血压、血尿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最高。Ⅴ+Ⅲ型与Ⅴ型蛋白尿均高于Ⅲ型,Ⅴ+Ⅲ型血尿重于Ⅴ型和Ⅲ型。Ⅳ型补体C3下降率、抗dsDNA阳性率及活动性指数(AI)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指数(CI)以Ⅳ型及Ⅴ型为高,而肾小管间质病变(TIL)以Ⅲ型及Ⅳ型为重。结论Ⅳ型是最常见、活动性最高、临床表现最突出、预后最差的一种类型,需要积极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相关性,所以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要和病理结合起来共同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59例狼疮性肾炎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与免疫学指标的相互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肾活检中59例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与免疫学指标的特点及关联.结果:本组患者中,男8例,女51例,男女比为1:6.3.肾活检时男平均年龄为(28.6±10.6)岁,女平均年龄为(37.3±10.3)岁.本组59例LN肾活检中,以Ⅳ型最多,占55.9%,依次为Ⅲ型(11.9%)、Ⅴ型(10.2%)、Ⅱ型(8.4%)、Ⅳ+Ⅴ型(8.4%)及Ⅲ+Ⅴ型(5.1%).隐匿性肾炎、肾炎综合征型以Ⅱ、Ⅲ型为主;肾病综合征型者以Ⅳ、Ⅴ、Ⅳ+Ⅴ及Ⅲ+Ⅴ型为主;肾功能不全型LN,则以Ⅳ、Ⅳ+Ⅴ为主,与其它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Ⅳ型LN患者血尿发生率较高,而Ⅳ、Ⅳ+Ⅴ型LN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Ⅳ、Ⅴ及Ⅳ+Ⅴ型LN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Ⅱ型及Ⅲ型(P<0.05).Ⅳ型AI评分最高,与其它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学指标中,以血补体C3水平下降、抗dsDNA及ANA阳性发生率较其它免疫学指标高,Ⅳ型LN血补体C3水平降低最为明显,与其它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N病理类型与临床资料间有一定对应关系,因此根据临床资料有时可以推测病理类型,对于未开展肾活检的医院有一定的指导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2006~2008年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144例,在B超下行肾活检,进行病理分型。标本分别做直接免疫荧光、光镜和电镜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44例患者中,Ⅳ型最多,占55.6%;其次是Ⅴ型和Ⅲ型,分别占17.4%和15.3%;Ⅱ型、Ⅲ+Ⅴ型和Ⅳ+Ⅴ型相对少见。Ⅱ型多表现为隐匿性肾炎;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症;Ⅴ型和Ⅳ+Ⅴ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症;Ⅳ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Ⅱ型荧光沉积部位以系膜区(Ms)为主,Ⅴ型和Ⅳ+Ⅴ型荧光沉积部位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GCW)为主,Ⅲ型和Ⅳ型荧光沉积部位以GCW+Ms为主。Ⅳ型和Ⅳ+Ⅴ型的AI和CI评分要高于其他类型。结论 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均有一定的特点,这对于狼疮性肾炎的分型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莫维光 《微创医学》2003,22(6):825-828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各种类型病变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171例狼疮性肾炎肾穿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根据WHO1982年标准进行病理分型,并分别进行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CI)和肾小管间质病变(TIL)评分.结果病理类型以Ⅳ型LN最多,占52%,其次是Ⅱ型(22%)和Ⅴ型(16%),Ⅵ型最少(0.6%).各型病变中以Ⅳ型最重,皮肤浮肿是各型L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有相关性,Ⅳ型和Ⅴ型LN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Ⅰ、Ⅱ、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病理特点、分析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狼疮性肾炎患者56例病历资料,在B超下行肾活检,进行病理分型.标本分别做直接免疫荧光、光镜和部分送检电镜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Ⅱa、Ⅱb、Ⅲ、Ⅳ、Ⅲ+Ⅴ、Ⅳ+Ⅴ、Ⅴ型各占3.6%、12.5%、10.7%、42.9%、8.9%、7.1%、14.3%.Ⅱ型多表现为隐匿性肾炎;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症;Ⅴ型和Ⅳ+Ⅴ多表现为肾病综合症;Ⅳ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症和肾炎综合症.Ⅳ型和Ⅳ+Ⅴ型的AI和CI评分要高于其他类型.结论 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有一定的联系;肾活检对判断疾病活动性,指导治疗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住院LN患者60例在B超下行肾活检及常规实验检查并进行病理分型。结果:60例LN病人中病理类型以Ⅳ型最多,占58.3%,其次是Ⅴ型(35.0%),Ⅳ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Ⅴ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及肾病综合征,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治疗LN的主要药物。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复杂,肾脏是主要受累器官。LN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有一定关系,肾活检对判断疾病活动性、指导治疗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171例狼疮性肾炎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维光 《医学文选》2003,22(6):825-828
目的 分析狼疮性肾炎各种类型病变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171例狼疮性肾炎肾穿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根据WHO1982年标准进行病理分型,并分别进行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CI)和肾小管间质病变(TIL)评分。结果 病理类型以Ⅳ型LN最多,占52%,其次是Ⅱ型(22%)和Ⅴ型(16%),Ⅵ型最少(0.6%)。各型病变中以Ⅳ型最重,皮肤浮肿是各型L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 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有相关性,Ⅳ型和Ⅴ型LN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Ⅰ、Ⅱ、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71例狼疮性肾炎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病理与临床特点,了解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LN病人的病理类型与临床特征。结果Ⅱa、Ⅱb、Ⅲ、Ⅳ、Ⅴ、Ⅵ型各占14%、25%、17%、30%、5%、9%;Ⅱb、Ⅳ型血尿发生率较高,Ⅳ、Ⅴ型肾病综合征(肾综)发生率较高,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在Ⅳ型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所有病例肾脏病理均有活动性病变,但其中有21%病人血清补体及SLEDAI评分正常。结论LN中血尿多出现在以增生性病变为特征的Ⅱ、Ⅳ型;表现为肾综、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的以Ⅳ型居多;对于部分血清补体正常、SLEDAI评分正常的病人肾脏病理仍可能有活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病理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99例LN患者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LN病理类型以Ⅳ+Ⅴ型最为常见,占38.10%,其次为Ⅳ型26.30%,Ⅴ型为16.20%,Ⅱ型最少,占3.03%;临床肾损害主要以肾病综合征型(51.52%)、肾炎综合征型(36.36%)为主。最常见的肾外临床表现为血液系统损伤(80.81%),其次为浆膜炎(56.57%),而神经系统损伤少见(5例)。Ⅳ+Ⅴ型血肌酐最高,Ⅲ+Ⅴ型24 h尿蛋白定量最高,Ⅳ型血红蛋白最低,Ⅱ型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比其他各病理类型低(P0.05)。SLEDAI评分Ⅳ型最高,Ⅱ型最低,且Ⅳ型、Ⅳ+Ⅴ型评分明显高于Ⅱ型(P0.05)。结论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肾活检术对于判断肾脏病变程度、活动性,指导进一步诊治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肾活检在非典型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活检在非典型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3例非典型L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肾活检前均未达到ACR诊断标准,其中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3例,慢性肾炎4例.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膜性肾病各2例;所有病例经肾活检确诊为LN,病理分型为:Ⅱ型2例,Ⅲ型3例,Ⅳ型6例,Ⅴ型11例,Ⅲ型±Ⅴ型1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肾脏病理分型多为Ⅴ型和Ⅳ型,慢性肾炎综合征者病理分型呈多样化。结论非典型LN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误治,肾活检对非典型LN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评价激素联合静脉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对Ⅳ型及Ⅳ+Ⅴ型狼疮性肾炎(LN)的治疗作用。方法:总结我院6年来收治Ⅳ型及Ⅳ+Ⅴ型LN各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激素联合静脉CTX冲击治疗。结果:治疗后Ⅳ型LN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血沉(ESR)、血清补体C3及狼疮活动分数(SLE-DAI)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Ⅳ+Ⅴ型LN组除24h尿蛋白定量外,其他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两治疗组总有效率相似(P>0.05)。结论:激素联合静脉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对Ⅳ型LN及Ⅳ+Ⅴ型LN均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不同病理类型、肾脏病理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CI)和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1年2月-2014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进行肾活检的96例LN患者病例资料,对LN患者的AI、CI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积分(SLEDAI)进行评分,回顾性分析其病理特点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①依据2003年ISN/RDS分型方案,96例LN患者中Ⅰ型0例(0.00%),Ⅱ型9例(9.38%),Ⅲ型9例(9.38%),Ⅳ型67例(69.79%),Ⅴ型11例(11.46%)。②不同病理类型的LN患者间AI、CI、SLEDAI是明显不同的,LSD检验结果显示Ⅳ型LN患者的AI评分均高于Ⅱ型、Ⅲ型、Ⅴ型(P<0.001)。Ⅳ型LN患者的CI评分均高于Ⅱ型(P<0.05),Ⅳ型LN患者的SLEDAI评分高于Ⅱ型、Ⅲ型(P<0.05)。③随着LN患者SLEDAI的增高,肾脏病理AI分数逐渐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469,P<0.001)。不同SLEDAI组患者LN间的CI是没有差别的(F=0.442,P=0.724)。④Ⅳ型LN患者尿蛋白明显高于Ⅱ型、Ⅴ型LN患者(F=1.348,P=0.002;F=0.894,P=0.022);Ⅳ型LN患者的血尿酸高于Ⅱ型、Ⅴ型LN患者(F=98.396,P=0.011;F=72.063,P=0.040)。⑤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N病理上的AI和SLEDAI积分、尿蛋白、Upr24、ANA、ACL、抗C1q呈正直线相关(P<0.05),和补体C3、C4、HB呈负直线相关(P<0.05);而CI和尿蛋白呈正直线相关(P<0.05),和24 h尿尿酸呈负直线相关(P<0.05)。 结论 LN患者病理分型及AI、CI积分与临床指标密切相关,SLEDAI积分和补体C3可间接反映LN病理AI水平。   相似文献   

14.
狼疮性肾炎130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连云  郭明好  刘云  张燕 《中外医疗》2010,29(22):6-7,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狼疮性肾炎患者128例病例资料,在B超下行肾活检,进行病理分型。标本分别做直接免疫荧光、光镜和电镜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中,以Ⅳ型最多62例占48.44%;其次是V型和II型,分别为21例、12例,占16.41%和9.38%,III型、III+V型和Ⅳ+V型相对少见,分别为13例、8例、7例,占10.16%、6.25%和5.47%。Ⅱ型多表现为隐匿性肾炎;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IV型和V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Ⅱ型荧光沉积部位以系膜区(Ms)为主,V型和Ⅳ+V型荧光沉积部位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GCW)为主,Ⅲ型和Ⅳ型荧光沉积部位以(GCW+MS)为主。Ⅳ型和Ⅳ型的AI和CI评分要高于其他类型。结论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均有一定的特点,这对于狼疮性肾炎的分型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80例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特点、肾脏病理类型和免疫学异常的联系。方法:1995年8月~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经临床检查及肾活检病理诊断为LN的患者共180例。肾活检病理类型按照2003年ISN/RPS分型方案,临床资料来自病史记载,实验室指标取自首次肾活检时的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理类型分布、各病理类型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结果:180例患者LN患者肾外脏器损害临床表现中,以发热症状最常见,共124例(68.9%);合并高血压者56例(31.1%),血肌酐升高者(Scr≥133umol/l)47例(26.1%)。病理以Ⅳ型最常见,共76例(42.2%);Ⅱ型70例(38.9%),Ⅲ型16例(8.9%),Ⅴ型12例(6.7%),Ⅰ型4例(2.2%),Ⅴ型2例(1.1%)。LN不同肾脏病理类型的肾外表现中,Ⅱ型患者发热、皮肤粘膜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病理类型(P〈0.05),Ⅳ型浆膜炎发生率高于其它病理类型(P〈0.05)。血清ANA阳性与发热、低C3血症相关(P〈0.05),血清A-sm阳性与皮肤粘膜损害相关(P〈0.05),血清A-dsDNA阳性与贫血显著相关(P〈0.05)。结论:本组LN病理类型以Ⅳ型为主,Ⅱ型患者肾外表现较为突出,以发热、关节痛、皮肤损害等多见,LN不同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反映了不同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9(TLR9)、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狼疮肾炎(L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6例LN患者(病理分型:Ⅲ型12例,Ⅳ型23例,Ⅴ型11例)和12例正常对照的肾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LR9、Mcp-1在肾组织的表达,通过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法对表达定量化,比较各组间差异,分析各组表达量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LR9、Mcp-1在狼疮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狼疮组内Ⅳ型表达最高,Ⅴ型次之,Ⅲ型最少.其主要表达于肾小管间质,少量表达于肾小球,且表达量与24 h尿蛋白、肾小管间质病理评分、SLEDAI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与血清C3呈负相关性(P<0.05),与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LR9、Mcp-1在LN肾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作为治疗LN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不同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肾穿刺活检、免疫荧光、组织化学以及临床检验(尿检,SCr,ANA,dsDNA,C3)等方法对75例LN病人临床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分析和观察。结果 75例LN中,急性肾炎综合征(AG)占48例(64%),Ⅲ型LN占26例(34.67%),二者为LN最多见的临床和病理类型;Ⅳ型LN各项临床检测指标异常(尿改变、ds-DNA阳性以及补体C3降低等)明显高于其他类型LN。结论 AG和Ⅲ型LN分别为发病率最高的临床和病理类型;Ⅳ型LN的临床检查指标异常提示,LN免疫机制异常与病变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尿单核-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7例经肾活检证实为LN患者的尿MCP-1和TGF-β1水平进行检测,24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57例LN患者尿MCP-1和TGF-β1增高(P〈0.05),LN-Ⅳ型尿MCP-1和TGF-β1明显高于LN-Ⅱ和LN-Ⅲ型(P〈0.05),LN-Ⅴ和LN-Ⅵ型尿MCP-1无改变(P〉0.05),而尿TGF-β1增高(P〈0.05);在活动期和非活动期LN患者尿MCP-1和TGF-β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尿MCP-1和TGF-β1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P〈0.05);LN-Ⅳ型尿MCP-1和TGF-β1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呈明显正相关(r=0.621、0.711,P〈0.05;r=0.568、0.631,P〈0.05)。LN-Ⅱ、LN-Ⅲ、LN-Ⅴ、LN-Ⅵ型尿MCP-1和TGF-β1与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无明显相关性(P〉0.05);尿MCP-1水平与肾脏活动指数成正相关(r=0.681,P〈0.05),尿TGF-β1与慢性化指数密切相关(r=0.605,P〈0.05)。结论尿MCP-1和TGF-β1水平可作为反映LN病情变化,判断病理类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免疫吸附(IA)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免疫吸附对15例重症狼疮性肾炎、肾检病理类型为Ⅳ型(n=10)和Ⅴ+Ⅳ型(n=5)的患者进行治疗。100%患者入院时血清肌酐(Scr)升高[平均(330.5+207.2)umol/L(]女性12例,男性3例,年龄17-42岁),观察吸附治疗前、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补体C3、血沉、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1)免疫吸附治疗后患者ANA明显下降([1:1800)下降至(1∶200),P0.01],抗dsDNA抗体滴度明显下降[(38.9+10.3)IU/L下降至(20.1+9.6)IU/L,P0.05]、血沉明显降低[(75.0+12.0)mm/h下降至(24.0+8.0)mm/h,P0.05],补体C3明显升高[(0.65+0.22)g/L升高至(0.82+0.31)g/L,P0.05];(2)免疫吸附治疗后SLE-DAI显著下降([20.5+4.6)分下降至(11.9+1.2)分,P0.05];(3)血肌酐Scr均显著下降([330.5+207.2)umol/L下降至(260.4+59.1)umol/L,P0.05];(4)不良反应:一例出现过敏反应。结论免疫吸附能较好的清除狼疮性肾炎患者体内的多种自身抗体,使患者的SLE-DAI下降,肾功能好转。因此,它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一种特异性强、疗效可靠、安全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预处理对人胃液吸入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40只,体重230~300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实验对照组(ALI组)和低、中、高剂量利多卡因组(L1~3组)。5组大鼠均行气管切开和股动、静脉置管。采用经气管导管注入人胃液(pH=1.5,0.8ml/kg)的方法建立大鼠ALI模型。C组和ALI组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6.25ml/kg,并以每小时6.25ml/kg的速度持续泵入,L1~3组分别经股静脉注射利多卡因3.13mg/kg、6.25mg/kg、12.50mg/kg,并分别以每小时3.13mg/kg,6.25mg/kg,12.50mg/kg的速度持续泵入,10min后ALI组、L1~3组制备ALI模型,C组经气管导管注入0.9%NS0.8ml/kg。6h后以过量麻醉处死动物。于误吸后1h(T1)、6h(T2)取股动脉血样测IL-8,处死前取股动脉血样测血清蛋白浓度及血气分析。处死大鼠后立即行左肺灌洗,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WBC总数)、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白细胞(WBC)百分比及蛋白浓度,计算肺通透指数LPI(BALF总蛋白/血清蛋白),取右肺中叶测湿干重比(W/D),取右肺下叶光镜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与C组相比,ALI组和L1~3组IL-8、肺W/D、LPI、WBC总数明显升高(P<0.05);与ALI组相比,L1~3组IL-8、肺W/D、LPI、WBC总数及PMN/WBC显著降低(P<0.05);L1~3组各指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5组PO2和PCO2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观察:利多卡因预先给药各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较ALI组减轻。结论:利多卡因预处理可减轻人胃液吸入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但所设3种剂量利多卡因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预防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