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泊酚不同靶控输注浓度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及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丙泊酚最佳靶控输注浓度,为临床使用丙泊酚提供研究根据。方法:将30例重度颅脑损伤拟行开颅手术的病例随机分为3个观察组(每组10例)。实施丙泊酚TCI,目标浓度A、B、C组,分别为3、5、7μg/ml。麻醉诱导后,给予目标浓度。分别于术前(T0)、手术1h(T1)、手术2h(T2)及术毕(1r3)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及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O2)、乳酸含量差(Da-jvL)。结果:丙泊酚不同靶控浓度下脑氧代谢均下降,且随丙泊酚血浓度升高,代谢进一步降低,并没有发现代谢失衡现象。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能降低脑代谢,无氧供需失衡发生,脑代谢下降程度与丙泊酚浓度升高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不同靶控输注浓度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及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丙泊酚最佳靶控输注浓度,为临床使用丙泊酚提供研究根据。方法:将30例重度颅脑损伤拟行开颅手术的病例随机分为3个观察组(每组10例)。实施丙泊酚TCI,目标浓度A、B、C组,分别为3、5、7μg/ml。麻醉诱导后,给予目标浓度。分别于术前(T0)、手术1h(T1)、手术2h(T2)及术毕(T3)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及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O2)、乳酸含量差(Da-jvL)。结果:丙泊酚不同靶控浓度下脑氧代谢均下降,且随丙泊酚血浓度升高,代谢进一步降低,并没有发现代谢失衡现象。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能降低脑代谢,无氧供需失衡发生,脑代谢下降程度与丙泊酚浓度升高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流动力学及脑氧摄取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患者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经右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获得血流动力学参数,经左颈静脉球部留置导管取颈静脉血,获取氧代谢参数。结果:第1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和体循环血  相似文献   

4.
鹿中华  孙昀  李惠  郑瑶  汤艳 《安徽医学》2012,33(6):666-668
目的探讨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脑氧代谢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ICU治疗的27例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集其颈静脉与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及血葡萄糖测定,计算脑氧利用率(O2Ucc),以及颈内静脉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V-APCO2)、血乳酸差(V-ALac)、血糖差(V-AGlu)的绝对值和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根据近期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V-ALac显著降低(P0.01),O2Ucc、V-APCO2、SjvO2明显升高(P0.01),而V-AGlu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存在脑氧代谢异常,O2Ucc、V-ALac、V-APCO2、SjvO2等指标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辅助及血压调控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5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3〈GCS≤8),随机分为两组(n=28):对照组(Ⅰ组)和治疗组(Ⅱ组)。行气静复合全身麻醉,术毕回ICU,Ⅰ组按颅脑损伤常规治疗,Ⅱ组加用机械通气及血压调控治疗。观察患者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抽取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处血液行血气分析,根据Fick公式计算脑氧摄取率(ERO2),并在伤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积分(GiasgowOutcome Scale,GOS)判定病人预后。结果Ⅱ组患者的脑氧摄取率在术后6、12、24、48、72 h比Ⅰ组显著降低(P〈0.01);Ⅱ组患者伤后3个月死亡率比Ⅰ组明显降低(P〈0.05),生存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机械通气辅助及血压调控可使脑氧摄取率明显降低,3个月的预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罗大山  邓峰 《西部医学》2007,19(5):821-82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摄取率(CEO2)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42例,于伤后24小时至第7天内经颈内静脉球部及股动脉同步抽取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出CEO2。结果伤后24小时内,全部患者CEO2明显升高(t=0.48±0.19),2~3d后开始下降。存活组下降幅度较小(t=0.33±0.16)。死亡组下降幅度较大,5~7 d时达到最大(t=0.2458±0.1524),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EO2反映了脑细胞的功能状态和氧的利用能力,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时对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状态指数的影响并寻找其在全麻诱导中的合理剂量.方法:44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4组,丙泊酚初始靶浓度设为1.5 mg/L,每4min增加0.5 mg/L,待MOAA/S为1分时1组输注生理盐水,2、3、4组泵注瑞芬太尼,泵入剂量分别为0.1 μg/(...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丙泊酚不同的给药方式对老年患者行全身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4例,采取随机分配方式分组为丙泊酚靶控输注组(Ⅰ组)和丙泊酚手控输注组(Ⅱ组)。麻醉过程中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于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切皮即刻(T4)、切皮后5min(T5)以及拔管即刻(T6),7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心血管指标进行组内比较:患者的SBP和DBP值在诱导后T1比诱导前T0显著降低,(P<0.05);手控输注组患者的SBP与DBP值在插管时T2和拔管时T6显著高于诱导前T0(P<0.05);手控输注组患者的HR值,在插管时T2和拔管时T6显著高于诱导前T0( P<0.05),而诱导后T1的HR数值明显低于诱导前T0( P<0.05)。组间比较:在插管时T2,手控输注组患者的SBP和DBP值明显高于靶控输注组患者( P<0.05)。结论: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技术对老年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的麻醉诱导时血液动力学更平稳,麻醉过程更平稳,安全性更大。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剂量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镇静镇痛、血流动力学及脑氧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择颅脑损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60例。A组给予0.3 μg·kg-1·h-1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B组给予0.5 μg·kg-1·h-1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C组给予0.7 μg·kg-1·h-1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比较3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0 h、12 h、24 h、72 h比较3组血流动力学[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ion rate,R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及脑氧代谢[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 of jugular vein bulb,SjvO2)、颈内静脉血氧分压(jugular venous oxygen pressure,Pjv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arteriovenous oxygen content diference,AVDO2)、脑氧摄取率(cerebral O2 extraction rate,CERO2)]指标。比较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B组、C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A组,C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5)。3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HR、RR、MAP均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 B组、C组HR、RR、MAP水平低于A组,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pO2水平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Ramsay评分呈降低趋势,VAS评分和GCS评分呈升高趋势,B组和C组Ramsay评分、VAS评分低于A组,GCS评分高于A组,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jvO2呈明显升高趋势,AVDO2、CERO2呈明显降低趋势, B组和C组SjvO2明显高于A组,AVDO2、CERO2明显低于A组,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中给予0.5 μg·kg-1·〖JP〗h-1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可明显发挥术后镇静镇痛效果,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增强脑氧代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9月期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前的各项氧代谢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后10 min的氧代谢指标水平,治疗组的CERO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CjvO2和Da-jv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前的各项血动力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后10 min的血动力指标水平,治疗组的Qmean和Wv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DR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麻醉的实践过程中,采用瑞芬太尼的临床整体效果较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改善作用明显,是临床实践过程中理想选择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宋磊军  朱雅萍  耿素娟 《海南医学》2021,32(12):1571-1574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快通道心脏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7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10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快通道心脏麻醉,对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效应室靶浓度的丙泊酚对老年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程度,以及镇静和麻醉时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适宜设置值。方法21例老年患者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的设定从0.5μg/ml开始,当效应室靶浓度上升到血浆靶浓度水平时,将血浆靶浓度调高0.5μg/ml,使丙泊酚血浆靶浓度阶梯式上升,直到效应室靶浓度达到3.5μg/ml。记录每个效应室靶浓度水平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测定值,并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与BIS值呈高度直线负相关(r=-0.9906,P<0.01)。在7个靶浓度水平的观测中,HR和STR改变不明显,ACI降低仍在正常值范围内,CI和LCWI的降幅分别为11.3%~22.2%(P<0.05)和23.2%~48.1%(P<0.01)。效应室靶浓度为1.0μg/ml时,90%的患者镇静评估达到3~4级,MAP降幅未超过基础值的20%,CI降幅为基础值的13%。效应室靶浓度达到2.5μg/ml时,BIS值下降到45左右,MAP降幅维持在28%以内,CI降幅为基础值的22.2%。结论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与BIS值呈负相关,可以用其评估镇静深度。对于老年患者,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在1.0μg/ml时已获得良好镇静效果,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2.0~2.5μg/ml时达到全麻诱导镇静水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丙泊酚诱导过程中,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效应室浓度与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后GCS评分为9~15分,拟行急诊开颅手术的患者19例。所有患者入室后行BIS及心电图、上臂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以丙泊酚靶控输注进行诱导,靶控效应室浓度从0.5μg/ml开始,当效应室达到设定浓度后增加0.5μg/ml,直到3.5μg/ml,记录基础值及每个浓度稳定时的BIS值、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结果效应室靶控浓度与BIS呈直线负相关(r=-0.63,P<0.01),回归方程:BIS值=81.2-11.47×丙泊酚效应室靶控浓度。效应室靶控浓度达到3.5μg/ml时,MAP降幅达到基础值的34.7%。结论丙泊酚效应室靶控浓度与BIS呈负相关,可用于评估镇静深度。当效应室靶控浓度>3μg/ml,对轻中度颅脑损伤的MAP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132-136
目的研究不同吸痰深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氧代谢改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气管切开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130例,监测咳嗽能力不同的患者在不同吸痰深度下吸痰前后HR、MAP、SPO_2、和RSO_2四个指标的实时数据,并且在体位转换过程中监测主要包括血流动力学参数、脑组织氧分压、脑组织血氧饱和度等等比较两组的结果。结果深部吸痰组:HR和MAP水平在T_2、T_3、T_4均高于T_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_2水平在T_2时低于T_1,T_4、T_5、T_6时高于T_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O_2水平在T_2、T_3、T_4、T_5、T_6时均高于T_1。浅部吸痰组:HR和MAP水平在T_2、T_3均较T_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_2水平在T_2时低于T_1,T_5、T_6高于T_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O_2水平在T_2、T_3、T_4、T_5、T_6时均高于T_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护理模式监护下不同吸痰深度对SBI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显著的影响,对于咳嗽能力好的患者,建议选择浅部吸痰;对于咳嗽能力差的患者,深部吸痰在RSO_2和SPO_2的改善情况更好,因此建议选择深部吸痰。  相似文献   

16.
颅脑伤患者脑氧代谢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颅脑创伤患者病情复杂 ,CT、NMR只能反应形态结构上的损害 ,临床医生需要既行之有效又简便易行的方法来估计伤情及预后 ,并且指导治疗。许多学者发现颅脑创伤就象全身其他部位的创伤一样 ,伤后即可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一系列代谢紊乱 ,这些代谢紊乱可以造成继发性脑损害。代谢紊乱涉及的范围很广 ,如氧代谢、能量代谢、分解合成代谢 ,并且各器官的代谢紊乱又各具特点。因为发生继发性脑缺血缺氧的患者病死率和病残率均明显增高 ,所以多数学者认为 ,造成继发性脑损害最重要的病因是脑组织的氧代谢异常[1 ] 。另外脑的氧代谢指标在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在中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与麻醉维持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拟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中老年患者,年龄55~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风险评分(ASA) Ⅰ~Ⅱ级纳入本研究.纳入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丙泊酚依托咪酯联合组(L组),每组20例.P组采用丙泊酚靶控诱导与术中维持,E组采用依托咪酯靶控诱导与术中维持,L组采用依托咪酯靶控诱导后改用丙泊酚靶控术中维持.术中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调整药物输注速度,记录入室(T0)、插管前1 min(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5 min(T4),切皮(T5)、拔管(T6)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手术时间、停药后到患者苏醒睁眼的时间、停药后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每组20例.P组患者的MAP和HR在T1时明显低于T0时点(P<0.05),T3、T6时MAP和HR升高;E组和L组患者的MAP和HR在T1 ~T4时与T0时点比较无显著变化.E组拔管时间略有延长;所有患者均无肌颤、术中知晓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P组有9例(45.0%)出现注射痛,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E组有4例(20.0%)出现恶心呕吐,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结论 依托咪酯用于全麻诱导使中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趋于平稳,用于术中维持造成苏醒延长,更适合与丙泊酚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脑氧代谢、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4例)和观察组(亚低温治疗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分类者的GOS评分结果及治疗前后的脑氧代谢、脑血流指标。结果:观察组不同分类者的GOS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脑氧代谢、脑血流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并对患者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的改善也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治疗对脑死亡后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对32例首次判定脑死亡的患者采用早期3h内进行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治疗,分别于首次判断为脑死亡后开始液体复苏前(T0),液体复苏后3 h(T1),液体复苏后6 h(T2),首次判断为脑死亡12 h后(T3),通过桡动脉置管和Swan-Ganz...  相似文献   

20.
瑞芬太尼及丙泊酚联合TCI对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TCI麻醉维持对65岁以上高龄人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高龄病人在瑞芬太尼TCI1.5~2.5ng/ml,丙泊酚TCI2.0~2.5μg/ml诱导维持下,记录患者入室(T0)、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切皮时(T2)、手术探查时(T3)、术中最低(T4)、术中最高(T5)、手术结束时(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BIS值。结果:血流动力学变化:与T0相比,患者的DBP、SBP、HR在T1、T2、T3、T4、T5、T6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意识水平:与T0相比,BIS在T1、T2、T3、T4、T5、T6时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1、T2、T3、T4和T5各时点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TCI静脉麻醉能使老年人循环基本保持稳定,是可行的和较安全的一种麻醉维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