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相关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对696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操作和指导及细致的心理护理,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严格的护理操作和指导及细致的心理护理696例中有645例顺利完成检查,图像质量达到影像学评价标准,成功率92.7%,其中有31例(4.5%)因检查过程中过分紧张造成屏气不佳出现呼吸伪影而严重影响图像质量。另20例经含服倍他乐克25—50mg,平均心率仍〉100次/min而放弃检查。本组碘过敏试验均为阴性,679例均能一次性成功注射对比剂,虽有2例出现轻微造影剂渗漏,但不影响检查结果,无1例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结论】严格、有效的护理操作及细致的心理护理是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相关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对696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操作和指导及细致的心理护理,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严格的护理操作和指导及细致的心理护理696例中有645例顺利完成检查,图像质量达到影像学评价标准,成功率92.7%,其中有31例(4.5%)因检查过程中过分紧张造成屏气不佳出现呼吸伪影而严重影响图像质量。另20例经含服倍他乐克25~50 mg,平均心率仍>100次/min而放弃检查。本组碘过敏试验均为阴性,679例均能一次性成功注射对比剂,虽有2例出现轻微造影剂渗漏,但不影响检查结果,无1例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结论]严格、有效的护理操作及细致的心理护理是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利用64层螺旋CT获得可靠冠状血管影像的护理。方法:患者62例,行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MSCTCA),利用64层螺旋CT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59例患者均一次检查成功,有3例失败,其中2例未能屏住气,另1例是扫描过程中心率未控制好,波动明显。以上3例均重新检查,获得较佳图像,其余患者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64层螺旋CT行MSCTCA检查,能多角度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大的分支,费用相对较低、安全、无创,适用于高危人群的普查。护理操作贯穿检查的每一步,有效的护理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护理工作要变被动为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此项检查。  相似文献   

4.
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目的 探讨40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1月51例临床可疑冠心病及体检患者接受40层螺旋CT心电门控增强扫描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资料.使用PHILIP 40层螺旋CT机,经肘静脉以3.5 ml/s~4.5 ml/s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入优维显70~95 ml.在心电图R-R间期的75%、70%、45%、40%重建轴位图像,并进行容积成像、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后处理.结果 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用于诊断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性为84.3%,特异性为96%,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和95.5%.结论 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优良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其高质量的CTA图像可作为临床筛查冠心病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5.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初步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技术。材料与方法:5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不同心电相位窗,不同重建方法以及心率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在70%的R-R间期重建图像质量最高,横断面显示为最基本的方法之一,MIP、RT3D有较大的潜力,MPR、VE可作为补充。心率小于70次/分时,图像运动伪影较少,且心率的变化主要影响右冠远段和回旋支中段。结论:MS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较大的潜力,有可能成为冠心病非创伤性检查中极有价值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的成功在于冠状动脉内造影剂充盈的高峰位于扫描时期内[1] ,在该扫描期内患者能否顺利完成约4 0s屏气,是保证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重视MSCT CA检查术期的护理,患者可安全、顺利完成这一检查,同时得到清晰的影像,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1 临床资料  2 0 0 2年我们应用Philips公司M×80 0 0多层螺旋CT扫描机,对11例疑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或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男10例,即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术后复查1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并支…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1].作者总结了对816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16例,其中男550例,女266例,年龄30~82(48.2±5.1)岁.816例中门诊患者478例,住院患者338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725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9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9例患者的MS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原始数据以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技术显示冠状动脉并分析变异类型及临床价值。结果 720例受检者中检出冠状动脉变异患者49例,检出率6.8%。其中冠状动脉瘘2例(4.1%),冠脉发育不良3例(6.1%),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11例(22.4%),心肌桥32(65.3%)例,重复冠状动脉1例(2%)。结论 MSCT可无创性准确诊断各种冠状动脉变异,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造影检查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使用Siemems Sensation 64 MSCT对76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MSCTA检查,之后用Leonardo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3D成像软件进行重建.主要进行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MIP),薄层(MIP),多平面重建(MPR),...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先天性起源异常的多层CT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 581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检查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者41例,男性34例,女性7例,年龄3~81(54.3±15.6)岁.观察CTA横轴位薄层重建图像,再进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 MIP)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VR)后处理观察.结果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41例,发生率为0.9%.41例中,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9例,高位开口6例;左冠状动脉高位开口4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窦3例;左前降支与左旋支分别起源于左冠窦8例,左前降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2例,左旋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5例;左右冠状动脉共干起源4例.41例中23例有发作性胸闷、心悸,4例有心绞痛,其中2例有心源性休克.结论 多层螺旋CTA可无创性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及走行异常,应作为疑诊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5 ̄1997年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153例,分为糖尿病组(33例)、糖耐量减低组(IGT,23例)和非糖尿病组(97例),观察其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冠状动脉受累情况。结果:3组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 梗死发生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组冠状  相似文献   

12.
陈晶  韩向君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02-1203,1165
目的 探讨MSCT影响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操作因素。方法应用SIEMENS Sensation16层螺旋CT对67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捡查,采用回顾性分析成像质量,并分析操作中病人心脏或呼吸本身状态及造影剂使用情况对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67例中,2例因药物控制心率无效而放弃检查,2例因心房纤颤、3例因呼吸位移造成成像模糊,余60例成像可用诊断评估。20例冠状动脉无异常,异常40例共检出软斑块钙化及狭窄等异常185处。结论M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与稳定的心率,规则的心律及呼吸控制直接相关。对比剂浓度与剂量,注射速度、扫描参数及后处理方法也与成像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对象 :10 4名病人 ,男性 80人 ,女性 2 4人 ,平均年龄 (74.2± 4.4)岁。临床诊断 :稳定性心绞痛 3 6例 (3 4.6% ) ,不稳定性心绞痛 2 2例(2 1.1% ) ,急性心肌梗死 2 7例 (2 6.0 % ) ,其它 19例 (18.3 % )。 2、方法 :(1)Allen试验 ;(2 )桡动脉穿刺 :置入 5F或 6F动脉鞘管 ;(4 )用药 :动脉鞘内注入 2 -5mg异搏啶或 2mg异舒吉 ;静脉注射肝素 5 0mg ;(5 )造影顺序 :右冠、左冠和左室造影 ;(6)造影完成后 ,立刻拨出鞘管 ,加压包扎 ,2小时后改为普通包扎。结果 :1、手术结果 :10 0例获得成功 ,成功率为 96.2 %。 4例失败的原因是 :2例因桡动脉穿刺和插管未成功 ,2例因锁骨下动脉硬化和迂曲而不能插管至冠脉开口处 ;2、造影结果 :13例冠脉正常 ,17例单支病变 ,3 3例双支病变 ,3 7例三支病变。 3、导管选择 :(1)右冠造影 :10 0例中 ,97例用Judkins右冠导管 ,2例用Amplatz右冠导管 ,1例用Amplatz左冠导管 ;(2 )左冠造影 :90例用Jud kins左冠导管 ,8例用Amplatz左冠导管 ,2例用Voda左冠导管。结论 :在老年病人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介入诊断新途径 ,具有止血容易、术后无须卧床休息、病人痛苦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冠脉造影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28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同时行选择性双肾动脉造影检查,对其临床资料与ARAS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28例患者中,ARAS患病率为1917%;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5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中,ARAS患病率为27.6%;51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中,ARAS患病率为49.0%。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顽固性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颈动脉粥样斑块、冠心病是ARAS的预测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年龄、顽固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斑块、冠状动脉3支病变是ARA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冠状动脉3支病变、年龄≥60岁、有顽固性高血压及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冠脉造影后应常规行肾动脉造影,以便早期发现ARAS。  相似文献   

15.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249例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49例病人术前均接受Allen试验检查,选择右侧桡动脉作为穿刺插管的部位,血管途径建立以后,置人造影导管,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造影成功者237例,成功率为95.18%;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24%(23例),主要是局部血肿(17例,73.91%),桡动脉闭塞(5例,21.74%),术后局部皮下出血(1例,4.3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广泛开展,对提高冠心病治疗水平有莫大裨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肾动脉狭窄(RAS)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462例诊断或疑诊冠心病的患者接受冠脉造影的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结果:RAS总体发生率15.8%,冠脉狭窄组高于冠脉正常组(23.0% vs 5.7%,P<0.01),年龄≥65岁组高于年龄<65岁组(20.9% vs 9.5%,P<0.01),高尿酸组高于非高尿酸组(24.8% vs 12.9%,P<0.01),高血脂组高于非高血脂组(19.5% vs 12.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AS与年龄、高尿酸、冠脉狭窄显著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尤其合并老年、高尿酸血症接受冠脉造影应常规进行肾动脉造影,以尽早发现RAS,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心病无症状人群的预后价值。方法连续录入392例健康体检患者,行冠状动脉CT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CTA)后,分析CCTA结果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将CCTA结果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为对照组,无特殊处理。B组为处理组,予强化药物治疗。随访6~12个月。结果392例受试者中共有278例(71%)发现斑块,82例为CCTA阳性。有梗阻性狭窄患者FRS评分显著高于非梗阻性狭窄患者FRS评分(11.76±4.55 vs 8.68±4.82,P=0.00)。ROC曲线FRS评分预测患者阳性斑块,线下面积为0.683。A、B两组之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CCTA对无冠心病无症状高危人群的短期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MSCTA)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7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同时行MSCTA和传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DSA(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将二者进行对照分析,了解MS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37例患者行CAG检查均能显示冠状动脉的各主支及其各段血管,与其相比,MSCTA检查可显示370段血管中的352段血管,显示率为95.2%.各节段冠脉重建图像中左主干、左前降支近中段和右冠近段显示率最高.经CAG证实,37例患者中确诊为冠心病者26例,冠脉未见明显病变者11例.行MSCTA检查有28例显示冠脉明显狭窄,9例未见冠脉明显病变.MSCTA判断冠状动脉狭窄假阳性者3例,假阴性者1例,敏感性96.2%,特异性72.7%,阳性预测值89.3%,阴性预测值88.9%,符合率91.7%.结论:MSCTA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有效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MSCT显示壁冠状动脉的价值和限度。方法 108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心肌缺血的患者做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其结果 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 本组108例病例中,30例患者CT和/或造影检出壁冠状动脉。MSCT显示壁冠状动脉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7%和91.8%;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2%和4.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9%和98.7%;符合率为92.6%。结论 在冠状动脉CT图像能够满足管腔评价情况下,MSCT显示壁冠状动脉的准确性很高。在壁冠状动脉的临床诊断方面,MSCT可以部分取代传统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狭窄性疾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6例以冠心病入院的患者进行了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采用Somatom Volume Zoom (4-detector-row, Siemens, Germany)进行扫描,并对冠状动脉的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了重建和诊断,其结果与金标准结果相对照,分析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多层螺旋CT所显示的1 512支冠状动脉中冠状动脉狭窄160支,正确诊断139支,漏诊21支,误诊9支,敏感性87%,特异性98%,假阳性率2%,假阴性率13%.其中,对左前降支发生的病变敏感最高,达到91%.结论: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可用于高危人群的普查筛选,并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前的常规检查手段.但由于运动伪影的影响其临床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