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健康大鼠为药动学研究模型探究苯甲酰芍药苷静注或灌胃给药的代谢差异。方法:大鼠灌胃或静脉注射苯甲酰芍药苷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分别测定血浆中苯甲酰芍药苷的浓度并计算出药动学参数,研究并比较苯甲酰芍药苷两种给药途径下的药动学。结果:苯甲酰芍药苷峰面积和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20.99),提取回收率在92.3%~103.4%之间,精密度、准确度和基质效应均符合相关指导原则。苯甲酰芍药苷口服的生物利用度只有1.67%。结论:苯甲酰芍药苷口服吸收不佳,宜开发为静脉注射给药的新药。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4,(2)
目的研究菟丝子生品与盐炙品提取物中槲皮苷在大鼠血浆的药动学特征,比较炮制对其吸收代谢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生菟丝子和盐菟丝子提取物,于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HPLC-UV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槲皮苷的质量浓度,所得数据用DAS2.1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血浆中槲皮苷在0.14829.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7 0,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相对回收率在83.11%29.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7 0,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相对回收率在83.11%103.58%,准确度、精密度均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生菟丝子和盐菟丝子提取物灌胃后血浆中槲皮苷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t)=(10.419±0.376)μg/mL·h,AUC(0-∞)=(10.745±0.393)μg/mL·h,C max=(5.398±0.202)μg/mL,t1/2=(1.157±0.156)h和AUC(0-t)=(16.485±0.351)μg/mL·h,AUC(0-∞)=(18.354±0.715)μg/mL·h,C max=(11.465±0.274)μg/mL,t1/2=(1.914±0.299)h。结论槲皮苷药动学行为符合二房室模型,盐炙能促进槲皮苷在体内的吸收,并能延缓其体内消除过程,为阐明菟丝子盐炙增效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5,(8)
目的:通过比较大鼠分别灌胃血府逐瘀汤全方、血府逐瘀汤缺桔梗和(或)牛膝方后芍药苷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初步研究桔梗和牛膝的引经作用。方法: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清中芍药苷浓度,DAS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芍药苷药代动力学房室模型为一室模型。大鼠灌胃血府逐瘀汤全方、单缺桔梗方、单缺牛膝方、缺桔梗牛膝方后芍药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0.363±0.080,0.065±0.020,0.099±0.033,0.099±0.020)mg/L,Tmax=(0.276±0.084,0.583±0.342,0.555±0.228,0.317±0.033)h,t1/2=(0.501±0.038,1.021±0.522,0.853±0.377,1.227±0.402)h,AUC0-∞=(0.381±0.022,0.130±0.085,0.166±0.066,0.185±0.059)mg/L·h。结论:桔梗、牛膝不影响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清除率。桔梗、牛膝配伍使用显著增大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Ka、Ke、Cmax和F;显著降低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半衰期和表观分布容积。桔梗、牛膝单用一味降低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Ka、Cmax、F、t1/2、V1;增加了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Ke、Tmax。  相似文献   

4.
当归芍药散入血成分的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大鼠口服给药当归芍药散后体内的入血成分及其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灌胃给予当归芍药散提取物后,以HPLC-DAD-MSn分析含药血清中药物成分,并建立主要入血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以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大鼠灌胃给予当归芍药散提取物后血清中检测到7个原型成分和1个代谢产物,并对大鼠血浆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和藁本内酯进行了测定。方法学考察了线性范围(0.025-5.60μg·ml-1)、定量限(0.022-0.18μ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10.1%)、准确度(92.5%-111.5%)和回收率(>80%)。结论:芍药苷硫酸酯、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川芎内酯I、藁本内酯和丁烯基苯酞为当归芍药散主要的入血成分。对大鼠血浆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血药浓度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的方法,并对大鼠灌胃给药黄芩苷纳米混悬剂(BL-NSPS)后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LC-MS/MS方法,色谱柱:Waters ACQUITY UPLC~HSS C_(18)柱(1.8μm,2.1 mm×50 mm,美国Waters公司);柱温:30℃;流速:0.3 mL/min;进样量:5μL;流动相: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以卡马西平为内标,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进行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447.09→270.80(黄芩苷)、m/z 237.10→193.80(卡马西平,内标),测定大鼠灌胃给药BL-NSPS后黄芩苷的血药浓度,并用Win Nonlin 6.0版药动学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黄芩苷在24.75~4 950.0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中内源性物质无干扰,LC-MS/MS方法回收率、基质效应、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BL-NSPS和黄芩苷原料药(BL-Bulk)的C_(max)分别为(3 329.10±499.10)ng/mL、(1 257.84±158.21)ng/mL。BL-NSPS的C_(max)较BL-Bulk有了显著提高(P0.05),BL-NSPS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0.97±47.78)%。[结论]建立的LC-MS/MS测定方法准确度强、专属性好,可用于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BLNSPS能增加药物的吸收速率,缩短了药物起效时间,提高药物体内生物利用度,可为黄芩苷制剂的进一步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口服白藜芦醇原料药和白藜芦醇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建立大鼠血浆中白藜芦醇的HPLC-UV检测方法。考察大鼠经口服给予白藜芦醇原料药和包合物后血药浓度变化。用DAS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白藜芦醇浓度在10~2 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定量下限为10 n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为3.26%~4.60%;准确度为97.26%~100.0%;提取回收率为96.6%~100.5%。大鼠经口服白藜芦醇原料药和β-环糊精包合物,白藜芦醇在大鼠体内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56±2.00)和(4.42±0.52)h;C_(max)分别为(473.3±200.8)和(1135.3±60.6)ng/mL;AUC_(0-t)分别为(514.7±117.5)和(1191.4±147.9)ng/mL*h。白藜芦醇口服制剂与原料药对比,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25.6%。结论:白藜芦醇原料药的口服制备成β-环糊精包合物后相对生物利用度有较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并用于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MS/MS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 RXB-C18(2.1 mm×100 mm,3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30∶70,V/V),流速0.3 m L/min,柱温30℃,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30 nm;定量离子对为:m/z 525→120.9(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m/z 433→224.8(内标物栀子苷)。8只雄性SD大鼠,给予6 g原药材/kg白芍汤灌胃,分别于0、5、10、20、30、45、60、90、120、180、360、540、720 min眼眶静脉取血0.5 m L,测定血药浓度,采用DAS V2.1.1药动学软件计算其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分别在40~8000 ng/m L和40~10 00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0.999 6和0.999 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2.33%~95.43%和88.65%~95.62%,基质效应分别为99.29%~107.86%和93.79%~104.05%,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主要药动学参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C_(max)分别为(8.50±2.01)、(4.13±0.72)μg/m L,t_(max)分别为(10.00±1.73)、(20.00±2.11)min,t_(1/2)分别为(142.98±30.11)、(127.68±35.74)min。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MS/MS方法简单可行、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应用于研究与分析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赤芍提取物中3种有效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氧化芍药苷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点。方法:色谱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 mm×100 mm,3.5μm),体积流量0.5 m L/min,流动相采用0.05%甲酸乙腈-0.05%甲酸水,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离子监测。大鼠一次性经皮注射赤芍提取物后,采用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胆汁、尿液、粪便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氧化芍药苷的含量,用药动学软件DAS 3.0分析3种成分的药动学特点。结果:3种成分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提取回收率在89.57%~111.21%之间,精密度、准确度、基质效应和稳定性均良好。结论: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具有吸收快,消除快的特点,氧化芍药苷半衰期稍长。这3种成分的主要排泄方式为粪便胆汁尿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测定大鼠灌胃给予白芍提取物后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时间-血药浓度,根据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00 ng·m L-1,2.0~2000 ng·m L-1,回收率均大于80%,日间RSD≤10%,日内RSD≤11%,RE在-4.9%~2.4%之间。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为(0.89±0.27)、(0.97±0.37)h;t1/2为(1.97±0.63)、(2.25±0.59)h;Cmax为(301.3±96.8)、(122.9±42.2)μg·L-1。AUC0-t为(1495.1±521.2)、(688.5±222.9)μg·h·L-1;AUC0-∞为(1541.1±548.0)、(720.1±241.0)μg·h·L-1。结论:该法简便、灵敏、特异,适用于血浆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浓度的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均符合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黄连解毒汤灌胃给药后黄芩苷在大鼠脑脊液中的分布。方法通过考察线性关系、精密度、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指标,建立基于黄芩苷单克隆抗体的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法;通过建立的icELISA法,检测大鼠灌胃给药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和4小时脑脊液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在大鼠脑脊液中建立的黄芩苷标准曲线为y=0.1069ln(x)+1.0144(R 2=0.9885),浓度范围为3.2~2000 ng/mL,在400、80、3.2 ng/mL三个浓度的精密度分别为13.14%、6.65%和6.04%(RSD≤15%),回收率分别为91.35%、87.04%和117.67%(SD≤15%)。给药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和4小时脑脊液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0.53±18.05)、(223.32±29.72)、(121.35±31.93)、(4.46±2.54)ng/mL。结论在脑脊液中建立的黄芩苷icELISA检测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回收率能够满足生物样品的检测要求,可以作为黄芩苷的检测方法。在脑脊液中可以检出黄芩苷,给药后2小时黄芩苷在脑脊液中的浓度最高,然后随时间逐渐降低,说明黄芩苷可以透过血脑屏障从而分布到脑脊液中,为黄芩苷治疗脑部疾病提供了直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霍晓光  王琨  冯心池  丁丽琴  邱峰 《中草药》2017,48(17):3582-3586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简便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及其代谢产物芍药内酯苷的暴露量,并研究单次ig给予大鼠低、中、高剂量(20、60、120 mg/kg)的芍药苷水溶液后,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以栀子苷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含0.1%甲酸)沉淀蛋白后,通过ACQUITY UPLC BEH-C_(18)柱(5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色谱运行时间为4.5 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扫描模式,以多反应监测方式(MRM)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2.00~400 ng/m L,定量下限均为2.00 ng/m L,2者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9.10%。芍药苷在低、中、高3个剂量给药组中的t_(max)分别为(1.56±0.62)、(1.13±0.35)、(1.28±1.92)h,Cmax分别为(85.45±47.49)、(390.75±139.26)、(1 223.5±420.15)μg/L;其中芍药苷水溶液低、中剂量组未检测到代谢产物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水溶液高剂量组芍药内酯苷的tmax为(1.81±0.53)h,C_(max)为(19.81±8.98)μg/L。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贾田芊  田曼  翟思成  任丽  孙静 《中国现代中药》2019,21(12):1625-1629
目的:采用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烟花苷的浓度变化,并计算其生物利用度。方法:通过灌胃和尾静脉注射2种给药方式给予大鼠烟花苷,DAS软件计算烟花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经灌胃与尾静脉注射2种方式分别给予烟花苷50、5 mg·kg~(-1)后,测得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灌胃给药组中烟花苷的C_(max)为(309.47±58.38) ng·mL~(-1),t_(1/2)为(19.78±11.01) h,AUC_(0~24 h)为(4 214.58±198.24) ng·h~(-1)·mL~(-1);静脉注射给药组中烟花苷的C_(max)为(63 227.46±6 993.18) ng·mL~(-1),t_(1/2)为(5.17±3.31) h,AUC_(0~24 h)为(24 601.86±3 833.42) ng·h~(-1)·mL~(-1)。烟花苷的口服生物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指导原则计算归一化后的基质效应用度为1.7%。结论:烟花苷的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
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苷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beagle犬血浆样品中金丝桃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Dikma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0 nm,流速1.0 mL.min-1,以普拉洛芬为内标,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选用6只健康beagle犬作为试验动物,口服贯叶金丝桃提取物胶囊后,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3,4,5,6,8,12,24 h取血,通过HPLC测定金丝桃苷的含量,并采用Kinetica 4.4软件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金丝桃苷线性范围为0.5~100 mg.L-1,日间、日内精密度<5.9%,在冷冻放置、冻融以及室温放置的条件下准确度均在91.23%~100.32%,回收率为89.95%~95.32%。金丝桃苷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max=(2.17±0.41)h,Cmax=(13.88±1.26)mg.L-1,AUC0-24=(68.52±12.96)μg.h-1.mL-1,AUC0-∞=(96.69±30.94)μg.h-1.mL-1,MRT=(8.28±3.79)h。结论:建立了金丝桃苷beagle犬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可用于金丝桃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高车前苷、高车前素浓度的方法,初步探索高车前苷口服吸收规律。方法以大豆苷元为内标,采用液-液2次萃取处理大鼠血浆样品。采用AgilentCT-C18(250mm×4.6mm,5μm)和汉邦C18预柱(1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25∶75);检测波长:335nm;流速:1.0mL·min-1;柱温:30℃。以150mg·kg-1剂量灌胃给药高车前苷,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体内高车前苷、高车前素的血药浓度。结果内源性杂质对样品测定无干扰。高车前苷在0.0433~2.163nmol·mL-1,高车前素在0.333~16.65nmol·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中高车前苷和高车前素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82.41%~84.27%、91.00%~93.4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7.58%~104.46%和95.41%~97.60%,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5.18%,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7.84%。样品冻融稳定性良好。灌胃给药高车前苷后,药物主要以高车前素的形式被吸收,高车前素的曲线下面积(AUC)为高车前苷的5.4倍。结论该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高车前苷、高车前素的含量。口服给药高车前苷,主要以高车前素的形式被吸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新型大豆苷元磺酸酯(DS)进行前体药物(以下称前药)筛选,考察该筛选前药中大豆苷元(DZ)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是否改善.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按100 mg/kg剂量灌胃给DS,于给药后1h内取血处理后分析以筛选前药.大鼠灌胃给予前药DS 50 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样本.采用建立的生物样品中药物浓度测定的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DS和DZ的含量,运用DAS"2.1.1"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拟合房室模型,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在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实验中,灌胃给予DS的大鼠血浆中能检测到明显的DZ.在临床前药物动力学实验中,该前体药以50 mg·kg-1灌胃给药后,DZ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t1/2为(5.44±14.11)h,达峰时间Tmax-为(0.37±0.36)h,DS中DZ的相对口服生物利用度只有原药的21.5 %.结论 DS是DZ的前药,前药中原药DZ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虽没有达到预期的改善,但其前药设计思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血虚证与芍药苷血药浓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健康和血虚模型小鼠口服三种白芍复方后血中芍药苷浓度的对比性研究,从辨证药物动力学角度探讨"血虚证"与白芍效应成分芍药苷药代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固定相:C18(250mm×4.6mm,7μm),流动相:甲醇-水(38∶62),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30nm的色谱条件下,比较小鼠灌胃1h后对照组(健康)和实验组(血虚证)血中芍药苷浓度的差异.结果:芍药苷与血浆中其它成分能很好分离,在5.0~250.0n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52%;最低检测浓度1.49 ng /μl.实验组芍药苷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117.84±6.35)、(94.60±5.92)、(105.09±6.99)ng/μ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血虚证小鼠血中芍药苷浓度较健康小鼠高,说明血虚证与芍药苷血药浓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芍萸复方对血虚小鼠芍药苷血药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健康和血虚模型小鼠口服芍萸复方后血中芍药苷浓度,探讨"血虚证"与白芍效应成分芍药苷药代动力学的关系.方法:失血法制备血虚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小鼠灌胃1小时后血中芍药苷的浓度.结果:芍药苷与血浆中其它成分能很好分离,在5.0~250.0n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52%,最低检测浓度1.49ng/μl.正常对照组小鼠平均血药浓度为63.8±2.45ng/μl,血虚模型组为117.84±6.35ng/μl.结论:血虚证鼠血中芍药苷浓度较正常小鼠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定量分析大鼠血浆中复方鹿角颗粒14种主要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马钱苷、淫羊藿苷、柚皮苷、橙皮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宝藿苷Ⅰ、红景天苷、特女贞苷、淫羊藿次苷Ⅱ、女贞苷),比较四种不同前处理方法的基质效应对其影响,并结合成分提取回收率选择适合的前处理方法。方法在大鼠空白血浆中加入低、中、高三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对照品溶液作为模拟血浆样品,瑞格列奈和地塞米松对照品分别为正、负离子内标。采用蛋白沉淀、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微固相萃取四种前处理方法,对最终测定的基质效应和提取回收率进行评价。结果采用微固相萃取法对大鼠血浆中复方鹿角颗粒14种主要成分高、中、低三种质量浓度的样品处理分析后,除橙皮苷、特女贞苷和中浓度女贞苷外,其余水平浓度样品的基质效应均在80%~120%范围间;除宝藿苷I和朝藿定A外,样品提取回收率均在70%以上。结论四种前处理方法中,采用微固相萃取法,样品基质效应对测定方法影响小,提取回收率高,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作为复方鹿角颗粒中14种主要成分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原料药、水飞蓟宾市售胶囊利加隆、水林佳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和药动学参数。方法:建立水飞蓟宾在大鼠血浆中的HPLC检测方法。考察大鼠给予水飞蓟宾原料药及市售胶囊后血药浓度变化。结果:水飞蓟宾质量浓度在10~10 0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10n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小于2.5%;准确度为100.2%~102.3%;提取回收率为82.3%~87.4%。大鼠灌胃给予原料药、利加隆和水林佳后,水飞蓟宾在大鼠体内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8.7±9.6)h、(10.0±5.6)h、(9.9±0.9)h,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_(0~12))分别为(1 459.0±321.2)ng·h/mL、(5 268.2±681.3)ng·h/mL、(8 179.3±1070.0)ng·h/mL,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61.8±11.2)ng/mL、(495.3±123.5)ng/mL、(5 895.8±2487.1)ng/mL。利加隆、水林佳与原料药相比,其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61.0%和560.6%。结论:水飞蓟宾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市售胶囊均显著提高水飞蓟素相对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简便的大鼠血浆中芍药苷定量分析的HPLC-MS-MS方法;研究大鼠灌胃给予通心络超微粉后的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的药物动力学,为评价其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大鼠以6g/kg剂量单次和多次灌胃给予通心络超微粉(相当于芍药苷24.52 mg/kg)后芍药苷的药物动力学。测定血浆中芍药苷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次和多次给予通心络超微粉Cmax分别为77.8,189.6 ng/ml,t1/2分别为(207.9±138.3)min,(224.3±120.4)min,AUC0-∞分别为31662,40493 ng·min/ml。单次给药芍药苷吸收缓慢,而多次给药(3次/d,第10次给药后检测)后吸收迅速,首次达峰为28 min,120 min后再次达峰。结论多次给予通心络超微粉后芍药苷在大鼠体内有累积作用;复方制剂及不同给药剂量可影响中药活性成分的吸收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