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某三甲医院护士营养学知识、态度和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护士的营养学知识、态度、行为和营养知识来源的现况,为护理营养学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滨州市某三甲医院556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士营养知识得分较低,与学历、教育程度、从事护理工作的科室有关;重症监护室护士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最高;急症科护士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手术科室护士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高于手术科室,差异有显著性(P<0.05);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得分均优于营养学知识,且主要来源于报纸、杂志、他人经验传授及护理学课程.结论:护士的营养学知识欠佳,临床护理人员营养学继续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临床护士对人文素质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人文素质的认知状况 ,为护理学继续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三级甲等医院 2 75名临床护士进行人文素质认知状况调查 ,对其影响因素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临床护士对人文素质的认知得分为66.0 7分± 12 .44分 ,不同职称、不同学历护士认知水平不同 ,对人文精神的认知水平高于人文知识 (P <0 .0 5 )。 [结论 ]临床护士对人文素质认知的总体水平有待加强 ,人文知识的薄弱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护士的营养学知识、态度、行为和营养知识来源的现况,为护理营养学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滨州市某三甲医院556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士营养知识得分较低,与学历、教育程度、从事护理工作的科室有关;重症监护室护士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最高;急症科护士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手术科室护士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高于手术科室,差异有显著性(P〈0.05);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得分均优于营养学知识,且主要来源于报纸、杂志、他人经验传授及护理学课程。结论:护士的营养学知识欠佳,临床护理人员营养学继续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护士血液标本采集认知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400名护士血液标本采集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除血液标本处理和血液标本采集量外,护士血液标本采集认知正确率为75.75%以下。不同年龄、职称和学历及科室护士血液标本采集认知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血液标本采集知识较缺乏。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技术和相关知识培训,建立和健全检验质量管理的标准与质量要求,可确保检验前标本的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影像学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制调查问卷对120名在职护士进行影像学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调查.[结果]120名护士普遍对影像学相关知识缺乏认识,影像学相关知识10个条目平均得分较低;不同护龄、学历护士对影像学相关知识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士普遍对影像学相关知识缺乏认知,需进一步加强临床护士影像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及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6.
某院护理人员对癌痛认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某医院的护理人员对癌痛相关知识的认知及管理现状,以提出有效的癌痛管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癌痛认知状况调查表对本院13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学历、职称、科室的护士对癌痛的认知状况不同;护士对癌痛管理的态度和行为较积极,但缺乏相关的知识与培训。结论建议开展多种形式的癌痛管理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护士在癌痛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影像学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制调查问卷对120名在职护士进行影像学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调查。[结果]120名护士普遍对影像学相关知识缺乏认识,影像学相关知识10个条目平均得分较低;不同护龄、学历护士对影像学相关知识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士普遍对影像学相关知识缺乏认知,需进一步加强临床护士影像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及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年轻护士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 利用横断面调查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郑州市4所三级医院273名20~30岁的神经内科护士进行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水平的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年轻护士的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水平普遍偏低.不同学历、不同职称年轻护士以及亲友有无罹患脑卒中对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无显著影响.不同专业年限、科室是否开展康复护理对年轻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的认知有显著影响.结论 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亟需寻找对年轻护士进行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护士姑息护理知识掌握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姑息护理知识问卷(PCQN),对北京市石景山区2所综合医院共8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各科护士对姑息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对姑息护理的哲理与原则掌握最低,对心理社会精神支持方面次之,对疼痛和症状控制方面的掌握最好;不同年龄、职称、科室的护士在总得分或某个维度上得分有差异;护士对姑息护理知识的掌握与科室、学历有关,与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婚姻无关;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职称可以预测总得分,职称学历可以预测疼痛与其他症状控制维度得分,学历可以预测心理社会支持维度得分。结论护士姑息护理知识掌握结构上存在不足,不同年龄、职称、学历、科室等护士在姑息护理知识掌握上有不同,并可预测总得分或某维度得分,应针对护士的不同背景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增加其姑息护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室、ICU临床护士加速康复外科(ERAS)知识水平与ERAS理念认知状况,比较不同特征护士ERAS知识掌握水平。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室、ICU共9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脏外科、手术室、ICU护士对ERAS知识答对率以及三个科室总答对率分别为75.9%、69.9%、70.9%和72.2%;不同学历护士ERAS知识掌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0%的护士认为学科协作,医护一体是ERAS成功的关键;37.3%的护士认为医院行政推动可促进ERAS的临床应用。结论:相关科室护士对心脏外科ERAS知识及理念认识不足,但对于实施心脏外科ERAS模式的态度较好,应加强规范化培训,加强学科联合。  相似文献   

11.
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叶良玉  秦枫 《护理学报》2001,8(4):20-22
目的 探讨目前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明确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方向。方法 应用自设调查表,向全院护理人员发调查问卷341份,了解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全院护理人员法律知识欠缺,不同毕业年限的护干掌握法律知识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同不层次的护士掌握法律知识有明显的差异。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是通过学校教育,自院,讲座,结论 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可以通过加强在职教育,加大卫生地规教育力度,医院狠抓卫生法的贯彻,执行,进一步加强学校法律知识学习,使护理人员尽快掌握法律知识,并能运用法律来保护病人及护士自身的利益,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海峡两岸护理人员组织承诺的相关因素,为指导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不同年龄、学历、职务、工作年限、科室护理人员对组织奉献心力的程度和对组织认同度。结果台湾护理人员对组织奉献心力的程度高于内地护理人员,内地护理人员对组织认同程度高于台湾护理人员;不同年龄、学历、职务、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对组织奉献心力的程度和对组织认同度不同。结论内地与台湾护理人员组织承诺情况存在差异,应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不断提升海峡两岸护理人员对组织的奉献程度和认同度。  相似文献   

13.
患儿家长感知护士支持程度与人口学特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万学荣  万学英  徐迎春  万婷婷 《护理研究》2006,20(14):1238-1240
[目的]了解患儿家长感知护士支持程度与人口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护士对患儿父母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患儿家长感知护士支持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女性家长满意度高于男性;不同职业患儿家长感知护士支持程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护士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患儿家长提供其所需要的支持,以满足其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下肢关节置换病人深静脉血栓预防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下肢关节置换病人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的现状及骨科护士对关节置换病人DVT预防的专科知识水平.方法 对广东省39家医院39名赴港骨科专科护士,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目前临床下肢关节置换病人DVT预防的现状及护士对下肢关节置换病人DVT预防的专科知识水平.结果 39名护士所属的不同的医院中,61.5%的医院没有DVT风险评估和预防方面的指引,也没有常规对关节置换的病人进行DVT的危险评估.在预防方面,只有17.9%的医院有使用弹力袜;20.5%的医院有使用间歇压力泵.69.2%的护士以前从未接受过DVT的专题培训课程.28.2%的护士在临床护理中根据医嘱来选择预防DVT的方法,71.8%的护士根据自己的经验来选择预防DVT的方法.护士的专科知识平均分为40分.结论 所调查的医院对下肢关节置换病人DVT预防的重视不够,没有对此类病人进行相关的危险评估,也没有对护士进行相关的培训.临床骨科护士对下肢关节置换病人DVT的专科知识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5.
护士营养学知识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为了解临床护士的营养学知识水平,对某医科大学2所附属医院的内科、外科185名护士的营养学知识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128例男性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护士对营养学知识掌握普遍不足,其中基础营养学知识掌握情况较临床营养学知识好(P<0.05);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营养学知识掌握情况较中专护士好(P<0.05);20.3%的18岁~49岁男性非危重住院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护士对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不了解或了解不会做分别占19.5%、46.5%。建议加强临床护士营养学知识的继续教育,以保证护理程序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基层护理人员营养知识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护理人员营养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方法 通过我院83名护理人员营养知识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对学习营养知识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基础营养知识和临床营养知识掌握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临床营养知识掌握好于基础营养知识;主管护师与护师营养认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护龄在1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掌握较好。结论 应加强护理人员对营养知识的培养,重视专业人员营养师的使用,提高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营养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17.
护士疼痛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53,自引:9,他引:53  
李漓  刘雪琴 《护理研究》2003,17(11):633-635
目的 :了解护士对疼痛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采用MargoMcCaffery的“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表”及自行设计的 4项疼痛处理实践内容 ,对 3 7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疼痛知识平均答对率为 3 8.9% ,仅 0 .5 %的护士及格 ;不同年龄、学历、职称、护龄的护士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肿瘤科护士得分较非肿瘤科护士高 (P =0 .0 0 1) ;另外 ,护士有效获取疼痛知识的途径有限 ,未能正确使用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 ,且不愿给病人用止痛药。结论 :护士疼痛知识缺乏 ,应加强对护士进行疼痛知识的教育 ,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疼痛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护士营养知识水平,以及医生、患者对护士营养知识水平的满意度,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在天津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各随机抽取的40名护士、50名医生和5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营养知识水平偏低(26.26±2.59),基础饮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临床饮食营养知识得分(P0.01),营养知识水平与职称、最高学历以及在校期间是否学习,工作后是否参加过培训有关(P0.01)。医生、患者对护士营养知识水平综合满意度得分分别为3.50±0.46、3.42±0.48,满意率分别为89%、83%。结论:天津市护士营养知识方面存在不足,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有待提高,应加强护士营养学在校期间的教育和继续教育,完善考核制度,提高护士营养知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继续教育的态度和课程的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58名在职临床护士进行继续教育态度和课程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 86.10%护士认为有必要开展继续教育。不同年龄、职称和工作年限的护士对继续教育必要性的认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希望的继续教育途径是短期业务培训;排在前3位的需求是专科知识、传染病知识和护理行为相关法律法规。结论继续教育管理者应针对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护士的特点制订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和有效的实施措施,采取多种培训途径有针对性地满足各层次临床护士的继续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20.
Observational studies have consistently revealed wide variation in nutritional practices across intensive care units and indicated that the provision of adequate nutrition to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s suboptimal. To date, the potential role of critical care nurses in implementing nutritional guideline recommendations and improving nutritional therapy has received little consideratio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nurses' nutritional practices include the lack of guidelines or conflicting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pertaining to nurses' practice,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guidelines that are not tailored to barriers nurses face when feeding patients, strategies to communicate best evidence that do not capitalize on nurses' preference for seeking information through social interaction, prioritization of nutrition in initial and continuing nursing education, and a lack of interdisciplinary team collabor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when decisions on how to feed patients are made. Future research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ies are required to correct these deficits and successfully empower nurses to become nutritional champions at the bedside. Using nurses as agents of change will help standardize nutritional practices and ensure that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re optimally f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