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人工肛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 iles术后患者由于排便部位的改变,心理上承受不同程度的创伤,若人工肛门护理不当,还会造成生理上的困扰,增加患者痛苦。现将人工肛门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讲解结肠造口手术就是将排便出口由肛门移至左下腹部,对消化功能无影响。术后鼓励患者做好造瘘口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婴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行肠造瘘术患儿8例,巨结肠根治术患儿41例.肠造瘘术患者术前采取心理护理,肛管排气,术后造瘘口护理等护理方法;巨结肠根治术患者术前给予回流灌肠,术后肛门护理,扩肛指导等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 48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其中3例在住院期间发生肠穿孔.结论 对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应根据病情及术式采取恰当的护理方法,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高位一穴肛矫治术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7例高位一穴肛患儿行肛门矫治术治疗,同时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支持疗法、保暖、肠道给药、术前准备以及术后一般护理、营养支持、会阴管道护理、造瘘口护理、肛门护理、并发症的护理、排便功能训练等。[结果]患儿均行一期造瘘术和二期矫治术,术后2d或3d开始恢复肛门功能,均顺利出院,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加强高位一穴肛矫治术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总结12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行直肠阴道瘘修补、肛门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患儿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后做好肛门创面护理,定期扩肛,加强肛门排便功能锻炼,及时予以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嘱咐家长带患儿定期复查.11例(92%)手术获得成功.术后排便顺利,无黏膜外翻、瘘管复发及大便失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术前饮食护理、肠道准备、术后肛门护理、定期扩肛和随访指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76例直肠癌患者行Miles手术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维持足够的营养和做好肠道准备等;术后做好结肠造口的护理及管道护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保证管道畅通,注意观察护理并发症,如造瘘口出血、水肿、狭窄、肠梗阻、便秘等;同时做好健康教育,进行日常生活指导.本组病例未发生并发症,恢复良好出院.认为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Mile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11例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根治术加回肠代膀胱、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做好肠道护理和心理护理,术后通过加强回肠代膀胱造瘘口、化疗和各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积极预防感染。围手术期未见明显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无尿漏、排尿梗阻、肠梗阻和造瘘口感染等发生。认为对膀胱横纹肌肉瘤患儿在围术期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由于无法保留肛门,往往需要在腹壁上另造一人工肛门,它不但给造口者带来心理上的抑郁,还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因此提高造口者的生活质量,掌握造口护理知识,做好底位直肠癌造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现结合我院2005年5月至2006年 8月16例造口病人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结肠造口应注意哪些问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结肠造口虽然是小手术 ,但若不重视 ,发生并发症 ,将影响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下面谈结肠造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术前的教育工作术前手术者及护士应对造口病人及其家属耐心做好解释、说服工作。肠造口虽是救命的措施 ,但因其对肉体和精神都是一个创伤 ,术前病人多不易接受 ,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反复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现国内已有专职的肠造口治疗师 (enterostomalthera pist ,ET)或造口护士做以上工作 ,使病人认识到造口手术只是将排粪的出口处由原来肛门移至左下腹部 ,对消化功能无大影响 ,只要学会如何护理造口 ,如何正确使用造口器材 ,…  相似文献   

9.
总结26例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腹壁造口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重视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30例先天性无肛患儿肛门成形术后造瘘的护理体会,包括造瘘口护理、瘘口周围皮肤护理及生活护理等造口护理措施.认为术后造瘘予患儿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是防治并发症,保证患儿身体康复的必要条件,适当的造痿口护理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肠造口病人的特殊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肠造口病人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前造口定位,术后指导患者做好肠造口的护理。并对患者的生活起居及饮食给予建议和指导。结果:减轻了造口病人的心理障碍,缩短了适应期,减少了并发症。结论:加强肠造口病人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做好肠造口的护理指导,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树立重返术前生活的信心,尽快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造口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提高对造口患儿的护理质量。方法: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造口的相关疾病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健康宣教,加强对造口产品选择,造口护理方法,合理喂养,日常生活的指导,并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患儿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及造口的治疗方法,掌握了基本的护理方法。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为二期手术做好准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琼瑶  任翠  陈娟 《当代护士》2006,(12):85-87
分别从手术前、手术后、康复期3个阶段分析了39例肠造口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术前加强访视,做好造口定位和疾病知识宣教工作。护理要点为术后适时进行有效的护患交流,认真观察和分析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和躯体变化,给予心理指导和造口护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康复期做好出院宣教,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使其解除后顾之忧,尽快回归社会。肠造口术患者入院后不同时期均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良好的心理指导和生活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和营养支持,术后做好常规护理、肠造口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本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对肠造口满意率为100%。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张玮 《天津护理》2014,(2):117-118
总结15例鞍上池蛛网膜囊肿患儿神经内镜造瘘术的手术前后护理。术前充分做好患儿家长的健康指导、心理护理以及患儿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出院前的健康指导,教会患儿家长学会观察患儿颅压增高的症状,保障患儿顺利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5例接受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直肠癌病人术前行心理护理和细致的皮肤、肠道准备,术后仔细观察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各种引流物的性状以及量的改变,通过保持肛门清洁,调节饮食,指导坐浴和缩肛运动和造瘘口的护理,本组患者术后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存在,造瘘口生机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是治疗直肠癌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此类手术需进行乙状结肠造口。笔者总结了102例行该类手术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即术前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充分做好肠道清洁和肠道灭菌准备;术后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尤其是对造瘘口的护理,对患者进行造瘘口护理知识的宣教,加强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因护理不当造成的并发症。患者离院时,均能自行更换造口袋。  相似文献   

18.
总结24例小儿先天性膀胱憩室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术前护理中要勤观察小患儿的各项体征,反复耐心地询问年长患儿有何不适表现,以便配合医生及早防治尿路感染;注意尿潴留的观察与护理,使患儿的不适症状得到尽早解除;做好膀胱造口及造瘘管的护理与出院指导.本组24例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报道1例臀部、会阴、肛周巨大黑痣及肛周肿物患儿的护理体会。本例患儿住院2次,第1次住院先行结肠造瘘术,再行肛门、会阴、臀部巨大黑痣及肛周肿物切除、皮瓣转移、异体真皮及自体皮移植术及肛门成型术。针对患儿病情其护理重点包括:术前饮食管理及肠道准备,结肠造瘘术后输液管道、胃肠减压管、尿管等管道管理及造口护理,植皮手术后防止创面受压取俯卧位,肛门成形术后行扩肛治疗及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后继续行扩肛治疗及护理2个月。患儿于出院后第3个月末,发生肛门瘢痕挛缩引起排便困难,再次入院行肛门瘢痕松解肛门成型术,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后继续行扩肛治疗及护理2个月,患儿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刘静 《天津护理》2010,18(6):327-328
总结46例先天性肛门闭锁舟状窝瘘患儿行瘘管移植肛门成形术的护理,术前做好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纠正营养不良,充分进行肠道准备;术后妥善固定各种管路,保持会阴部及肛周清洁干燥,加强肛门护理和坚持正确的扩肛方法,对患儿父母做好宣教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