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重组T7噬菌体疫苗,并检验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免疫活性。方法:将人VEGF165基因与T7Select10-3b噬菌体基因重组,构建T7Select10-3b-VEGF噬菌体疫苗。将疫苗免疫C57BL/6J小鼠。免疫4周后,用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VEGF抗体滴度。结果:疫苗组血清产生较高水平抗VEGF抗体。结论:异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重组T7噬菌体疫苗可打破机体对自身VEGF的免疫耐受,诱导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VEGF抗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KDR基因重组的T7噬菌体疫苗以及探讨其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克隆KDR的膜外Ⅱ区基因,构建KDR基因重组T7噬菌体疫苗,免疫小鼠,免疫四次后接种Lewis肺癌,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14 d后脱颈椎杀死小鼠,眼球取血、取出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观察抗肿瘤效果。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KDR抗体滴度。结果:实验组抑制程度明显,肿瘤生长速度最慢,肿瘤重量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噬菌体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抑瘤率可达57.0%,远大于空白噬菌体组(16.0%)。小鼠血清稀释至1∶500,小鼠特异性抗人源KDR抗体仍呈阳性。结论:KDR基因重组的T7噬菌体疫苗对小鼠Lewis肺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用人源KDR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通过免疫交叉反应可以打破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
4.
Liu D  Tang L  Zhou CC  Tan LS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0):728-732
目的构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噬菌体疫苗,并观察其抗肿瘤效果。方法将鸡源EGFR膜外部分的5个基因片段插入T7噬菌体表达系统中,EGFR蛋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在噬菌体的外壳蛋白10B上,从而构建成噬菌体疫苗。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噬菌体壳蛋白的EGFR表达,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EGFR抗体。分离免疫小鼠脾细胞,检测淋巴细胞对靶细胞A431的细胞毒作用。C57BL/6J小鼠经过4次免疫,接种Lewis肺癌细胞,记录肿瘤的生长情况,评价疫苗的抗肿瘤效果。结果成功构建5种鸡源EGFR噬菌体疫苗REPV-C1、REPV-C2、REPV-C3、REF-C4和REPV-C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噬菌体壳蛋白上有EGFR表达。经免疫的小鼠血清中可检测到抗EGFR抗体。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对EGFR受体高表达的A431细胞具有杀伤作用,效靶比为10:1时,最大杀伤率可达45.74%±7.21%。肿瘤生长曲线显示,免疫后的C57BL/6J小鼠Lewis肺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论重组EGFR噬菌体疫苗具有抗肿瘤效果,利用噬菌体表达技术构建噬菌体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KDR基因重组的T7噬菌体疫苗以及研究其对小鼠异位移植肿瘤(Lewis肺癌)的免疫治疗。方法 克隆KDR的膜外Ⅱ区基因,构建KDR基因重组T7噬菌体疫苗,免疫小鼠,免疫4次后接种Lewis肺癌,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14d后眼球取血,脱颈椎杀死小鼠,取出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观察免疫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抑制程度明显,肿瘤生长速度最慢,肿瘤重量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噬菌体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抑瘤率可达57.0%,远大于空白噬菌体组(16.0%):结论 KDR基因重组的T7噬菌体疫苗对小鼠Lewis肺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用人源KDR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通过免疫交叉反应可以打破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小鼠Lewis肺癌肿瘤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uEndostatin)对小鼠Lewis肺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寻找其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每只小鼠剃毛背部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待肿瘤长至100 mm3左右时,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次分别注射rhuEndostatin 5 mg/(kg·d), 15 mg/(kg·d)或30 mg/(kg·d),每天1次,连续21 d。同时设置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注射用环磷酰胺\[100 mg/(kg·d)\]治疗对照组。于第22天断颈处死小鼠,称皮下肿瘤的重量,并取脑、肺、肝、脾和肾切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 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组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小于肿瘤对照组(P<0.01)。病理切片检查显示,治疗组肿瘤有大面积的坏死,瘤周毛细血管消失。结论:rhuEndostatin可明显抑制小鼠Lewis肺癌肿瘤的生长(高剂量组可达588%)、转移和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Hou JM  Liu JY  Yang L  Zhao X  Tian L  Lei S  Mao YQ  Wen YJ  Wei YQ 《癌症》2005,24(4):391-396
背景与目的:生物鄄化学治疗是生物治疗与化疗相结合的一种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新动向之一。抗肿瘤血管形成已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一种策略。本实验观察以重组鹌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quail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鄄2,qVEGFR)作为肿瘤疫苗,联合化疗药物顺铂抑制小鼠LL/2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在C57BL/6小鼠建立LL/2肺癌模型,接种瘤细胞7天后将小鼠随机分成qVEGFR联合顺铂组(简称联合给药组)、qVEGFR组、顺铂组、生理盐水对照组4组。实验中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以及小鼠的存活情况和不良反应,并检测小鼠抗自身VEGFR鄄2抗体产生情况、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等。结果:联合给药组肿瘤明显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其中有3只小鼠肿瘤完全消退;在接种肿瘤细胞后第70天,联合给药组小鼠存活率为90%,明显高于qVEGFR组(60%)、顺铂组(0%)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0%)。显微镜下计数结果显示,联合给药组与qVEGFR组所产生的分泌抗qVEGFR抗体的B细胞数量分别为(156.8±19.3)/106个脾细胞和(143.6±18.6)/106个脾细胞。联合给药组肿瘤MVD为11.4±1.3,qVEGFR组为16.4±1.6,顺铂组为33.5±4.5,生理盐水对照组为45.5±4.5,联合给药组MVD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8.
肺癌是恶性肿瘤中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发病率呈日渐上升趋势,而治疗效果却不令人满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肺癌治疗的主要靶点之一,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从VEGF及其受体家族的构成,在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的发生、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目前针对VEGF及其受体的治疗和研究现状作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重组EGFR噬菌体疫苗并且观察其抗肿瘤效果。方法将鸡源EGFR膜外部分的5个基因片段插入到T7噬菌体展示系统中,EGFR蛋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展示在噬菌体的外壳蛋白10B上,从而构建成噬菌体疫苗。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噬菌体壳蛋白上是否有EGFR表达。利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EGFR抗体。分离免疫小鼠脾细胞,检测淋巴细胞对靶细胞A431的细胞毒作用。C57小鼠经过4次免疫,接种Lewis肺癌,记录肿瘤的生长情况,评价疫苗的抗肿瘤效果。结果本实验成功构建5种鸡源EGFR噬菌体疫苗。Western blot。显示噬菌体壳蛋白上有EGFR表达。免疫后的小鼠血清中检测到抗EGFR抗体。体外分离脾细胞证明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对EGFR受体高表达的A431细胞具有杀伤作用。靶细胞和效应细胞的比例在1:10时,最大杀伤率可达(45.74±7.21)%(P<0.001)。肿瘤生长曲线显示免疫后的C57小鼠Lewis肺癌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的噬菌体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方法。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与实验性肿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Wang G  Wang N  Liu T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163-166
选择在肿瘤血管形成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为靶,进行抗肿瘤形成的实验研究。方法应用亲和层析纯化的有中和活性的VEGF抗体进行实验性肿瘤的抑制研究。结论VEGF抗体对肿瘤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肺癌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Chen GY  Hong X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8):449-451
许多研究表明,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对原发实体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肿瘤侵袭转移的必须条件。同时,肿瘤的淋巴转移也是影响许多实体肿瘤发生、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肺癌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生长以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现就VEGF的结构功能特点与肺癌之间的关系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侵袭、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NSCLC组织58例及正常肺支气管黏膜组织25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VEGF 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58例肺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为43.1 %,明显高于正常肺支气管黏膜组织(14.3 %)(P<0.01)。VEGF表达与NSCLC组织的分化程度、肿瘤组织类型无关,与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期密切相关(P<0.05或P<0.01)。结论 VEGF表达可能是NSCLC发生的一种生物学标志,VEGF的表达检测是判断NSCLC侵袭转移及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 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14例NSCLC和87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VEGF水平,计算VEGF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析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对其近期疗效的影响以及VEGF与CYFRA21-1和CE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1)NSCLC组血清VEGF平均水平为203.70ng/L,对照组为76.21ng/L,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负荷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无负荷组(P〈0.001)。(2)VEGF以200.6ng/L为医学参考值上限,VEGF对NSCLC诊断的灵敏度为69.7%,特异度为96.4%;有负荷组患者灵敏度可达到81.9%,而无负荷组仅为33.7%,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3)NSCLC患者随着血清VEGF平均水平的升高,其疗效逐渐降低(P〈0.05)。3种肿瘤标记物联合分析显示,随着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阳性数目的增多,无效患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当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阳性数目达到3种时,约87.5%的患者治疗无效。(4)血清VEGF水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与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结论:VEGF在NSCLC的发生、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用于NSCLC的辅助诊断或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测定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探讨手术对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32例正常人和58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血清VEGF水平,并比较4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VEGF水平。结果 血清VEGF浓度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有关,与乳腺癌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无相关;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Ⅳ期乳腺癌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期(P<0.01),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0.01),Ⅱ期明显高于Ⅰ期(P<0.01);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1)。结论 血清VEGF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程度关系,血清VEGF检测对乳腺癌患者病情判断、疗效和预后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 已有研究发现环氧化酶2(COX 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肿瘤组织中有高表达且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拟探讨肺癌组织中COX 2及VEGF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制成126例肺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标本中COX 2及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COX 2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生物学特点、患者生存时间等关系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 COX 2 阳性表达86例(68.25%)。COX 2在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T分期、N分期及疾病临床分期等具有密切关系(P<0.05)。VEGF同样在肺癌组织中有高表达(98/126,77.78%),且与COX 2的表达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正相关(χ2=6.72,P<0.05)。COX 2和VEGF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 COX 2与VEGF在人肺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两者能分别作为患者生存时间预测的单因素影响因子,且同是外科手术切除后的肺癌病例预后较差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nm2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后与nm2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对81例行手术治疗的NSCLV患者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nm23和VEGF的表达。检测nm23、VEGF使用抗-nm23及抗-VEGF单克隆抗体。结果 在术后半年出现转移的32例NSCLC中,nm23阳性率为43%(14/32),较术后未出现转移者(71%,35/49)明显减低(P=0.004)。在32例术后半年出现转移组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75%(24/32),在49例术后未出现转移组中,VEGF表达阳性率51%(25/4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31)。结论 NSCLC术后转移组nm23低表达,VEGF高表达。两指标联合应用可作为预测NSCLC预后的比较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小细胞肺癌诊治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关系密切,而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预后差,转移早,生存期短。本研究拟探讨VEGF在SCLC中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对SCLC患者诊治的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未经任何治疗的SCLC患者、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清VEGF浓度和SCLC患者血清前胃泌素释放肽(ProGRP)的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的浓度。结果SCLC患者血清VEGF浓度较健康对照及良性肺部疾病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SCLC患者血清VEGF的浓度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以血清VEGF的平均浓度489.1ng/L作为临界值,诊断SCL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32.8%和95.7%。SCLC患者血清VEGF与血清NSE、ProGRP的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221、0.217,P值均>0.05)。血清VEGF与血清NSE、ProGRP及三者的联合检测SCLC阳性率分别为54.1%、73.8%和78.7%。单变量生存分析和多变量生存分析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显示低水平组的平均生存期比高水平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SCLC患者血清VEGF浓度与其生存期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SCLC患者的一个预后因子。由于血清VEG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学的特点,可以考虑作为SCLC肿瘤标志物的一辅助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