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肺炎喘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静滴阿奇霉素,并给予对症治疗。5~8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消失、肺部啰音吸收、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在小儿肺炎喘嗽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肺炎喘嗽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阿奇霉素),观察组加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连续用药7天。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症状消退时间、肺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天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低,肺功能指标均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在小儿肺炎喘嗽患儿中,疗效确切,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临床症状恢复,改善肺功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用于小儿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法,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经过治疗与观察、记录,对比两组不同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高热、咳嗽等症状治疗所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上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柴慈杰  朱燕 《黑龙江医药》2021,34(2):332-333
目的:观察头孢地尼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头孢地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检测比较两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82.00%,两组之间比较(P<0.05).研究组患儿的咳嗽、肺部啰音、发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的血清CRP、WBC水平经过治疗后均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地尼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满意,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肺化痰方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肺炎喘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贴敷温肺化痰方治疗。比较2组的肺部体征消失时间、胸片渗出影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88.33%),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胸片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温肺化痰方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在减轻肺部体征、促进胸片渗出影吸收及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韩旭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5):175-175
目的 探讨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共80例,上述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和多巴胺.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紫绀、烦躁、奔马律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能够显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涤痰化瘀法辅治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60例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手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输入丹参注射液并在肺俞穴敷涤痰化瘀贴。比较分析2种方法治疗痰瘀的结果及对小儿肺炎喘嗽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观察组的咳嗽时间、喘促时间、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胸部X线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医对症治疗时联合中药涤痰化瘀能更有效的从痰瘀方面对小儿肺炎喘嗽进行论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低流量吸氧,并采用西药进行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麻杏石甘汤加减,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周,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麻杏化瘀汤加减治疗在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患者66例,根据床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杏化瘀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8.79%,治疗后的积分(2.37±2.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46±3.51)分,患者主要症状消失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中,麻杏化瘀汤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口服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并与博利康尼加酮替芬作对照,观察近期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对照组近期疗效无差异,治疗组复发率2.5%;对照组复发率37.5%,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8例出现夜不入寐,3例出现小便频数。结论采用口服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肺炎喘嗽基本方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47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肺炎喘嗽基本方,并随症加减。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总有效率90.7%,2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咳嗽和干湿性啰音消失时间上经t检验,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肺炎喘嗽基本方治疗小儿肺炎具有临床症状改善快、肺部啰音消失早、疗效好等优点,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患儿以及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治疗组咳嗽消失、啰音消失以及胸片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满意率为80.0%,对照组为5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可以有效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增加患儿的满意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宇 《江西医药》2023,(5):614-616
目的 探究三子养亲汤基方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嗽患儿(风热闭肺型)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94例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患儿临床资料(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其中47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为西药组,47例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三子养亲汤基方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为中药组,比较2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95.74%较西药组78.72%高(P<0.05);中药组发热、肺部啰音、咳嗽、喘息等症状消失时间较西药组短(P<0.05);治疗后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较西药组低(P<0.05);治疗后中药组血清IL-6、CRP、TNF-α水平较西药组低(P<0.05)。结论 三子养亲汤基方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嗽患儿(风热闭肺型)效果显著,可有效促使症状改善,减轻机体炎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推拿+穴位贴敷在小儿肺炎喘嗽病痰热壅肺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小儿肺炎喘嗽病痰热壅肺证患儿,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推拿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及症状消失时间、胸部X线片复常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6.11±1.03)d,咳嗽消失时间(6.58±0.92)d,痰壅消失时间(5.14±1.05)d,均短于对照组的(10.49±1.68)、(11.44±1.61)、(9.16±1.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X线片复常率86.00%高于对照组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喘嗽病痰热壅肺证治疗中应用推拿结合穴位贴敷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儿的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痰壅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胸部X线片恢复正常,说明该治疗方案适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江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5,(3):133-134,13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肺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呼吸道症状缓解、肺部哕音消失及体温恢复均较对照组所用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可显著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小儿肺炎患儿应用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就诊的小儿肺炎患儿中随机抽取97例,将患儿分为对比组(n=48)和探析组(n=49),对比组患儿接受常规止咳、退热、化痰等基础性治疗,同时应用阿奇霉素口服治疗,探析组患者在对比组患儿用药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结果探析组患儿肺部湿啰音、哮鸣音、咳嗽以及发热等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比组,住院时间短于对比组,2组各观察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12%,对比组总发生率为6.25%,比较分析2组患儿不良反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儿应用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将乐县中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使用抗生素治疗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患者总有效率、最大呼气压、最大吸气压、呼气峰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胸部X线渗出性完全吸收占比高于对照组,吸收70%、吸收50%、吸收30%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发热退却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每日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炎症因子水平,发热、咳嗽、咳痰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通气情况,减轻炎性反应,缓解疾病症状,有效率高,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4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2组患儿均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组患儿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1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95.2%,对照组为7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前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CD4+水平明显增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息、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有效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治愈率为45.0%(18/40),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治愈率为37.5%(15/40),总有效率为77.5%(31/4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在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