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行为类型输卵管结扎受术者手术应激的焦虑情绪及血皮质醇和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83例输卵管结扎术受术者,用A型行为问卷评定后分为A型行为和B型行为两组,手术前1周和手术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焦虑情绪及检验血皮质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受术者手术后SAS评分及血皮质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手术前有明显增高,A型行为组增高更显著.结论行为类型影响输卵管结扎术应激的焦虑情绪及血皮质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行为类型青光眼病人手术应激的焦虑情绪和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68例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病人,用A型行为问卷评定后分为A型行为和B型行为两组,手术前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焦虑情绪和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后SA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手术前有明显增高,A型行为组增高更显著。A型行为组病人的前房恢复也慢于B型行为组。结论行为类型影响手术应激的焦虑情绪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情绪焦虑、皮质醇及术后前房恢复的影响.方法将入选住院病人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病人均给予常规降低眼压和青光眼手术治疗,治疗组同时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和放松训练等,观察治疗前后2组病人的焦虑情绪和血皮质醇变化及术后前房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焦虑情绪和血皮质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前房恢复较快.结论心理干预可降低手术应激引起的青光眼患者情绪焦虑和血皮质醇的分泌增加,促进青光眼患者术后的好转.  相似文献   

4.
实施心理干预对抗青光眼术后患者焦虑和皮质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情绪焦虑、皮质醇及术后前房恢复的影响。方法将入选住院病人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病人均给予常规降低眼压和青光眼手术治疗,治疗组同时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和放松训练等,观察治疗前后2组病人的焦虑情绪和血皮质醇变化及术后前房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焦虑情绪和血皮质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前房恢复较快。结论 心理干预可降低手术应激引起的青光眼患者情绪焦虑和血皮质醇的分泌增加,促进青光眼患者术后的好转。  相似文献   

5.
心理治疗对输卵管结扎术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治疗 输卵管结扎术 焦虑 疼痛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输卵管结扎术前、后对受术者焦虑和疼痛的影响。方法:300例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术前、术中分别进行心理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心理治疗,只进行一般性治疗。结果:观察组接受心理治疗的妇女心理焦虑程度、手术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心理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女性输卵管结扎术的焦虑和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聚焦解决模式对大肠癌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1例大肠癌患者采用掷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基础干预,实验组51例应用聚焦解决模式,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1d、8d应激指标。结果: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血浆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空腹血糖)明显高于实验组(P <0. 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可有效调整大肠癌患者术前心理状态,降低其不良情绪及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卢劲  杨惠 《广西医学》2010,32(6):704-705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前后实施心理治疗,可否有效控制受术者焦虑情绪,减轻人工流产副反应,以平稳渡过手术期,利于术后恢复。方法将247例人工流产术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心理治疗组124例(A组)和非心理治疗组123例(B组)。两组手术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判焦虑程度。A组术前术后实施心理治疗。B组按常规手术,不实施心理治疗。术后1周内观察阴道出血时间,B超观察子宫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受术者术前焦虑程度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治疗后A组SAS评分降低(P〈0.05),阴道出血时间短于B组(P〈0.05);1周内子宫恢复正常A组111例,B组为93例。结论心理治疗能降低人工流产术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受术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有利于心身康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接受输卵管结扎术妇女术前心理状态及其应对方式。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100例接受输卵管结扎术妇女术前进行评定比较。结果:1接受输卵管结扎术妇女术前的SCL-90焦虑、抑郁、躯体化及恐怖因子以及SCL-90总分均高于一般人群;2接受输卵管结扎术妇女术前的SAS与SDS评分均高于一般人群;313名妇女的SAS、SDS评分均超过分界值,其TCSQ提示多使用消极应对方式,而正常对照组则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结论:输卵管结扎术妇女术前存在较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其发生与消极应对方式有关,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应对方式,减少心理问题出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输卵管结扎术前后对受术者焦虑和疼痛的影响。方法:300例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术前、术中分别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结果:进行心理干预的受术妇女,其焦虑程度、手术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降低女性输卵管结扎术的焦虑程度及手术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
许丹 《右江医学》1996,24(1):47-47
输卵管结扎受术者的术前心理护理那坡县卫生局(533900)许丹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一种节育术,虽然属于简单、安全系数大的小手术,但由于手术是一种心理刺激因素,容易造成受术者高度的精神紧张和情绪行为反应,这种反应除了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有一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肌肉放松训练对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病人心理应激水平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行IVF-ET治疗的11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58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以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肌肉放松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完成胚胎移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使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估病人睡眠状况,采集病人静脉血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病人皮质醇水平;治疗后使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病人幸福感进行评估,在治疗后1个月行超声检查,确认病人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SDS和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前2组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前2组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观察组MUNSH量表负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正性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肌肉放松训练可有效减轻IVF-ET病人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病人睡眠质量以及幸福感,有效降低心理应激水平,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个体化护理访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个体化术前访视及术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指导,于术前1 d(T1)、进入手术室后(T2)及麻醉前(T3)观察患者心率、血压,测定患者血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并采用SAS评分评定患者焦虑程度。结果 T1时两组心率、血压、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两组心率、血压、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SAS评分均较T1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指标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个体化护理访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及应激反应,利于患者手术管理及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结构式心理干预在围术期乳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在围术期乳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接受乳癌根治手术的早期(Ⅰ~Ⅱ期)乳癌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未干预组,干预组手术前给予45min的结构式心理干预,未干预组不实行心理干预,用Zung焦虑量表(SAS)、Zung抑郁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特制应对量表(TCSQ)、皮肤电测试仪,在入院后和手术后对患者心理状况、交感神经紧张度进行测试,并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血检测氢化可的松(Cortisol)水平。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SCL-90量表得分及消极应对(NC)得分均低于未干预组(P<0.01),SES、积极应对(PC)得分、皮肤电阻(PI)数值明显高于未干预组(P<0.01,P<0.01,P<0.05),Cortisol水平低于未干预组(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Cor-tisol水平呈下降趋势,而未干预组术前术后Cortisol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结构式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乳癌患者的心理、行为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焦虑状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入院第2天、术前1天、术后第3天的SAS的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术前(T0)、胎儿娩出时(T1)、术毕(T2)的MAP、HR、COR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术前1天,但干预组术后第3天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T1时点MAP、CORT水平均较T0时点明显上升,但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T1时点MAP、COR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缓解其焦虑心理,降低应激反应,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泊酚镇静辅助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6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择期行回肠造口关闭术患者, 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镇静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镇静组静脉给予丙泊酚负荷剂量0.6 mg·kg-1·min-1,警觉/ 镇静(OAA/S)评分达2~3分时调整为维持量3 mg·kg-1·h-1,手术结束时停用丙泊酚;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使用状态焦虑 量表(SAI)于术前1 d和术后第1天分别评定患者术前和术中焦虑程度;记录入室安静5 min(T0)、椎管内穿刺时(T1)、穿刺完成 平卧位时(T2)、给静脉药后20(T3)、40(T4)、60(T5)s、手术开始后2(T6)、4(T7)、6(T8)、8(T9)、10(T10)、40(T11)min患者的MBP、HR、 SpO2、OAA/S评分以及脑功能状态指标:小波指数(WLi)、焦虑指数(ANXi)、舒适指数(CFi)和疼痛指数(Pi)。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于术后第1天调查患者的麻醉满意度。测定麻醉前和术毕血清皮质醇浓度,计算△皮质醇浓度=麻醉前皮质醇浓度-术毕 皮质醇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S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组患者术中SAI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镇静组患者T6~T10时间点的MBP、HR、SpO2和T6~T11时间点的OAA/S、WLi、ANXi、CFi、Pi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两组其余时间点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镇静组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较高(Z=2.07,P<0.05)。镇静组 患者△皮质醇浓度为正值,说明患者皮质醇浓度术毕较麻醉前低,而对照组患者△皮质醇浓度为负值,说明患者皮质醇浓度术 毕较麻醉前高,两组间△皮质醇浓度有统计学差异(t=4.75,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时辅以丙泊酚镇静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相 比,能够降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应激,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对麻醉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减轻全麻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120例全麻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术前访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进入手术室后和手术后1d焦虑自评量表(SAS)、状态焦虑询问表(S-SI)评分,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期躁动反应发生率和舒适度评分.结果 干预组入室后和术后1d时点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入室后干预组S-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入室后干预组收缩压(S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显著(W=3227.50,Z=-2.224,P=0.026).舒适度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01,P=0.004).结论 术前心理干预有利于术中循环功能保持稳定,改善患者术后由应激反应导致的心理反应,减轻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有利于患者安全顺利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7.
曹胜清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1):581-583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围术期机体应激反应及状态焦虑的改善效果。方法手术患者100例,按手术日期不同随机分为音乐组和常规组,音乐组除常规护理外,术中播放背景音乐;常规组术中仅常规护理。观察2组干预前和干预后血压、心率和状态焦虑。结果音乐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状态焦虑分值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均〈0.05);常规组干预后收缩压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后舒张压、心率和状态焦虑分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前音乐组和常规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音乐组血压、心率和状态焦虑分值显著低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音乐干预能有效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减轻状态焦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20例冠心病、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双心医学模式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压、Zung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分、B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皮质醇、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NFα/IL-10比值.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压、SDS评分、SAS评分、BNP、JNFα LVEF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后2组患者的IL-10水平均有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血皮质醇在治疗后均有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双心医学模式治疗可提高冠心病、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整体临床疗效,其内在机制可能与血皮质醇作用以及体内促炎、抗炎机制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住院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各30例。术前对干预组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健康教育、松弛训练。观察两组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血压、心率、术后疼痛评分、恶心呕吐及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SBP、HR与入院时比较入手术室即刻和切皮时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在入手术室即刻、手术开始40min、术后1.5h血浆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浓度均高于干预组(P<0.05,P<0.01)。术后镇痛评分、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干预组<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地活动时均早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够减轻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