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神经内分泌激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内分泌激发实验,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中枢5-HT功能状态。方法:对78例精神分裂症、18例正常对照进行帕罗西汀激发实验研究,以皮质醇和催乳素作为激发实验的应答指标。同时,对病人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测查。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组催乳素基础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帕罗西汀激发实验后催乳素释放增高,曲线下面积(AUC)与对照组无显著关异。病人治疗前皮质醇基础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帕罗西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d—芬氟拉明激发试验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芬氟拉明激发试验探讨急性精神分裂症的5-HT功能,符合RDC和CCMD-2诊断标准的16例精神分裂症和16例正常人,口服30mg d-FF后,以放射测定连续5小时的血浆激素水平。经d-FF激发的两组受试者,血浆催乳素、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促甲状腺素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对58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利培酮治疗至少6个月后,检测性激素水平及利培酮血药浓度。并与30名健康女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研究组催乳素(PRL)、睾酮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雌二醇、孕酮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溢乳组PRL水平显著高于无溢乳组(P<0.01),ROC曲线显示,当PRL≥98.0μg/L时溢乳的危险性升高。结论 ①利培酮治疗后可见血催乳素、睾酮水平升高,雌二醇、孕酮水平降低;②催乳素≥98.0μg/L时发生溢乳的危险性升高。探讨利培酮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做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d-芬氟拉明激发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d-芬氟拉明(d-FF)激发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把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氯氮平治疗前、后行d-FF激发试验,同时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混合型患者治疗前基础皮质醇(COR)值、治疗后d-FF激发的COR值及治疗前、后d-FF激发的催乳素(PRL)值均显著高于阳性型。症状评分与激素反应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与中枢5-羟色胺/多巴胺(5-HT/DA)功能失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和神经内分泌激素变化。方法难治性抑郁症患者(TRD组)、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NTRD组)、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各6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HAMD量表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测患者血清胰岛素、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TSH)等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并进行治疗前后各组上述指标的统计学处理。结果 TRD组血清胰岛素、CORT、ACTH、T3、FT3、T4、FT4、TSH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血清胰岛素、CORT、ACTH、FT4与NTRD组存在显著差异;NTRD组血清CORT、ACTH、T3、FT3、T4、FT4、TSH等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TRD组胰岛素、CORT、ACTH、FT3、FT4、TSH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而NTRD组CORT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TRD患者HPA轴功能亢进、HPT轴功能低下等较NTRD患者更为严重,药物治疗后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慢性精神分裂症神经内分泌功能与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内分泌的研究一直是精神分裂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近年来中枢5-HT功能异常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和病理发展中的作用又引起重视,一些研究进行了中枢5-HT功能的神经内分泌激发试验,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本研究以选择性5-HT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为探针,通过激发实验,测定血浆泌乳素、皮质醇水平,以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中枢5-HT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抗精神病药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统抗精神病药 (APD)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副作用 ,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而且也是治疗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而APD对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对此 ,我们就有关内容进行综述。一、性激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据报道 ,与男性相比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如下特点 :起病晚、阴性症状少、病程相对良性、药物疗效好及家族发病率高[1] 。这些性别差异 ,主要是由于各种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 (E)作用的影响。Magharious等[1] 通过复习文献提出 ,性激素以两种方式对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产… 相似文献
8.
强迫症的神经内分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探讨强迫症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状态及强迫症与抑郁症的生物联系,作者对30例未服药的强迫症患者的基础血浆皮质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及氯丙咪嗪治疗前后的血催乳素含量进行测定,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皮质醇、DST和血催乳素测定值作对照。结果显示:强迫症患者基础血浆皮质醇和基础血催乳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但DST无一例呈脱抑制反庆;患者经氯丙咪嗪治疗后,血浆催乳素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与躁狂发作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 方法:以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3例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患者(混合组)、54例躁狂发作患者(躁狂组)和38名正常人(对照组)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 结果:混合组血浆Cor及ACTH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而躁狂组与对照组血浆Cor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CTH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混合组血浆Cor浓度明显高于躁狂组(P<0.05),但ACTH浓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混合组T3浓度显著较高,T4浓度显著较低(P<0.05),而TSH浓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狂组T3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TSH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混合组T3、T4浓度均显著低于躁狂组(P<0.05或P<0.01),TSH浓度明显高于躁狂组(P<0.05). 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及躁狂发作均存在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改变,但二者的改变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治疗早期神经认知功能受损的程度和范围.方法 采用成套神经心理测验工具,包括连线测验A、颜色连线测验、《韦克斯勒记忆量表(第3版)》空间广度测验、《韦克斯勒量表(第3版)》(WAIS-Ⅲ)符号搜索和数字符号、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沟槽钉板测验和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PASAT)测试77例16 ~ 28岁的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病例组)和8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学习和记忆、精细动作、信息处理速度以及执行功能,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有21项评价指标的效应值>0.80(P <0.001),整体受损效应值在0.47 ~3.41个标准差;病例组沟槽钉板测验完成时问[利手(84.77±31.55)s,非利手(97.95 ±42.30)s]均显著长于对照组[(59.00±7.57)s,ES =3.41,F=43.28;(66.84±10.74)s,ES =2.90,F=35.75;P均<0.001],连线测验A[(50.88 ±27.45)s]、颜色连线1完成时间[(54.59±25.62)s]和颜色连线2完成时间[(117.38±52.66)s]显著长于对照组[(27.25±8.49)s,ES=2.78,F=42.66;(29.64±9.49)s,ES =2.63,F=58.82;(66.34±15.06)s,ES =3.39,F=60.51;P<0.001],PASAT尝试数[(36.43±9.88)个]和正确数[(31.11±11.09)个]显著低于对照组[(46.85±3.42)个,ES=-3.04,F=72.52;(44.15 ±5.08)个,ES=-2.57,F=81.10;P均<0.001],WAIS-Ⅲ数字符号得分[(59.81 ±15.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91.13±10.87)分,ES=-2.88,F=179.33,P<0.001],病例组BVMT-R测试各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结论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全面受损. 相似文献
11.
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帕罗西汀激发试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中枢 5 羟色胺 (5 HT)系统的功能 ,以及氯氮平对神经内分泌激发试验的影响。方法 无重大躯体疾病、既往未服过药物治疗的首发分裂症患者 2 4例 (患者组 ) ,另选择与患者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 15名正常人为对照组。口服 4 0mg帕罗西汀作为激发剂 ,每隔 1 5h共 5次 (包括试验前 )连续抽取静脉血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皮质醇 (COR)及催乳素 (PRL)浓度。患者组分别在氯氮平治疗前后各做 1次激发试验 ,对照组仅做 1次激发试验。氯氮平的平均日剂量为 (2 6 8± 75 )mg ,疗程为 12周。结果 治疗前患者组血浆基础PRL及COR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PRL、COR对帕罗西汀的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氯氮平治疗后 ,患者组PRL、COR对帕罗西汀反应明显迟缓 ,与对照组的反应的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氯氮平显著提高了外周血COR浓度 (P <0 0 5~ 0 0 1)。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 5 HT功能可能存在亢进。 相似文献
12.
喹硫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发作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抑郁发作患者分为喹硫平组和帕罗西汀组各75例,疗程8周,使用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两组MADRS、HAMD量表评分相当(P均0.05),喹硫平组有效率为49例(65.3%),帕罗西汀组有效率为48例(65.8%);喹硫平组无转躁患者,而帕罗西汀组转躁4例;喹硫平组头晕、口干、便秘、体重增加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帕罗西汀组。结论喹硫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发作的疗效相当,无转躁现象,但前者头晕、口干、便秘、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较多见。 相似文献
13.
万拉法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比较万拉法新和帕罗西汀治疗门诊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万拉法新及帕罗西汀治疗,治疗时间为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0%和87%,在疗效和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万拉法新是一种疗效好而安全的抗抑郁药,适用于门诊抑郁症病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研究组)21例和帕罗西汀组(对照组)22例,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第1、2、4、6、8周末两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第1、2周末研究组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6、8周末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0%,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与帕罗西汀相当. 相似文献
15.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性神经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对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74例患者分别以帕罗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两组疗效、减分率无显著差异,但帕罗丁汀副作用少而轻,服药简便,依从性好,结论:帕罗西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抑郁剂。 相似文献
16.
17.
18.
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1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阿米替林组31例。帕罗西汀组30例。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帕罗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治疗前后HAMD和CGI-SI分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减分相比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帕罗西汀组副作用明显比阿米替林组轻,在植物神经,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方面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副反应小,服用方便,依从性好,是治疗抑郁症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9.
噻奈普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噻奈普汀(商品名达体朗)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噻奈普汀组与帕罗西汀组,治疗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后噻奈普汀组和帕罗西汀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和82%,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6周后两组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噻奈普汀组主要不良反应是嗜睡、口干等,与帕罗西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噻奈普汀是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