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笼小品     
<正> 【黄精】《搏物志》:“黄帝问天老曰:天地所生,岂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老曰: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太阴之草,名曰钩吻,不可食,入口立死。人信钩吻之杀人,不信黄精之益寿,不亦惑乎?!”为百合科植物的根茎,别名甚多,最习用之别名为玉竹。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肥大肉质,黄白色,略呈扁圆柱形。性味甘平,入脾、肺、肾经。补中益  相似文献   

2.
<正> 自然界有四时更替及六气的不同,人类须劳动饮食而又有七情五志的变化,这些均可引起发病。《素问·经脉别论》云:“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又云:“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这里所谓的“过用”,就是超过了正常,违反了事物固有的正常规律,从而导致疾病的发  相似文献   

3.
食物疗法,又称食治学,或称食疗学,皆指以食物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而言。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山海经》一书就记载了不少食疗方面的知识,如“杜衡食之已瘿”,“苦辛之实食之已疟”,当时已用麦曲治疗胃肠病,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叔展曰:“有麦曲乎? 曰:无,有山穷乎?曰:无。何鱼腹疾奈何?”后来医生认为酿母  相似文献   

4.
张元素诊病     
<正> 河间刘完素病伤寒,八日头癌脉紧,呕逆不食,不知所为。元素往候,完素面璧不顾。元素曰:“何见待之卑如此哉!”既为诊脉,谓之曰:“脉病云云”。曰:“然”。“初某药用某味乎?”曰:“然”。元素曰:“子误矣!某味性寒下降,走太阴,阳亡汗不能出。今脉如此,当服某药则效矣。”完素大服,  相似文献   

5.
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禳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蓄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厥而死.” 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 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趺,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镵石、挢引、案抏、毒熨;一拔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  相似文献   

6.
叶天士母病     
<正> 叶天士,苏州人,名医也。其母老矣,偶患病,天士自治之不效。遍延城内外医家治之亦不效,病日甚,天士忧之,问仆曰:“此间医士,尚有学问深而名未著者乎?”仆曰:“后街有章某,平日自夸技术过主人,然求其诊视者亦寥寥也”。天士骇然曰:“能为大言,当有实学,速请之”。仆奉命往,章细问:“病势何如:主人何所为而急迫?”仆曰:“太夫人服药无效,病势日增,主人终夜彷徨,口中惟道,‘黄连’二字不己”。章默识之。至门,延入诊视毕,章索向日所服方观之,沉吟良久,曰:“药与症合,理宜奏效,但太夫人病由热邪郁于心胃之间,药中须加黄连,始能愈也”。天士跃然起,曰:“吾久欲用此,因家母年高,恐灭真火,故不敢耳”。章曰:“太夫人两尺脉长而有神,本元坚固,且有病则病受之,用之何害?”天士大是之。一剂而安,再投而愈矣。  相似文献   

7.
述医     
<正> 周官载医掌养万民之疾病,盖凡受疾者,举可治也,唯久之不治,遂革以死,未见其有治疾而不可者也。巴楚之地,俗言巫鬼,实自古而然。当五气相沴,或致疠疫之苦,率以谓天时被是疾,非医药所治能攻,故请祷鬼神无少暇,鸡豚鸭羊之荐,唯恐不丰。迨其不能,则莫不自咎事鬼神未至;或幸而愈,乃曰:“由祷之勤也,荐之数也,不然,乌能与天时抗乎?”又有治之不早,其疾之毒日相熏灼,一家之人皆至乎病,故虽亲友之厚,百步之外,不敢望其门庐,以至得病之家,惧相迁染,子畏其父,妇避其夫。  相似文献   

8.
“会通六合”一语,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对于这段文字中“六合”的解释,唐代王冰尝注曰:“谓十二经脉之合也,《灵枢经》曰:太阴、阳明为一合,少阴、  相似文献   

9.
一、腹痛案 许生泳堂母病请治。据云,因食豚肝、面饼后偶触怫郁,致患腹痛。自用麦芽、蔖曲、香砂、二陈不应。因其痛在少腹,以为寒凝厥阴,加吴萸、炮姜服之益剧。予问痛处可按乎?曰:拒按。又问来日便乎?曰:未也。切脉沉细,视舌苔黄、中心焦燥。故谓生曰:此下症也。生曰:连服温消诸剂不验,思亦及此,因家母平素质亏,且脉沉细,故未敢下。予曰:痛剧脉伏,此理之常,素虽虚,而病则实,书称腑病,以通为补。仲师云:“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又云:“舌黄来下者,下之黄自去”。今痛满拒按,舌黄焦燥,下证悉俱,  相似文献   

10.
养生秘籍     
黄帝问天老曰:天地所生,岂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老曰: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太阴之草,名曰钩吻,不可食,入口立死。人信钩吻之杀人,不信黄精之益寿,不亦惑乎(晋·张华撰)。  相似文献   

11.
试论“辛以润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以润之”,其旨蕴深,历代医家颇多阐发,其论纷繁。本文拟从其渊源及衍化,论其真要,旨在对临证有所启迪,管窥所及,祈请赐正。一、“辛以润之“的渊源“辛以润之”之说,出自《素问·脏气法时论》,原文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惟令人费解的是:辛味之药大多性偏温燥,何以能润?岂无以燥益燥之弊?此说则不与《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濡之”相悖乎?其实,所谓“辛以润之”,经文本身就已作了解释,辛味药物之所以能  相似文献   

12.
“神”在诊断、防治、预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内经》的重要内容之一。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 ,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征象。狭义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提到“神不使”这一术语 ,“帝曰 :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 ?歧伯曰 :神不使也”,何谓神不使 ?歧伯是通过用针石治疗疾病时不效的缘由来解释“神不使”的。“歧伯曰 :针石 ,道也 ,精神不进 ,志意不治 ,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 ,荣卫不可复收。何也 ?嗜欲无穷 ,而忧患不止 ,精气驰坏 ,荣泣卫除 ,故神去而病不除也…  相似文献   

13.
正仲景《伤寒论》有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内虚因作痞气。又曰:阳证下之早者,为结胸;阴证下之早者,为痞气。夫结胸、痞气,因下早而成,固人人能明之。独阴阳二字,未有能确辨之者,不能不致疑其间也。其阴阳,指表里之阴阳言乎?抑指风寒气血之阴阳言乎?抑指三阳三阴经脏腑之阴阳言乎?其言阳证阴证也,抑以阳邪之热为阳证乎?阴邪之寒为阴证乎?如以阴阳为表里之阴阳也,以病发于阳为阳证属表之证,不宜下,误下成  相似文献   

14.
“荥俞治外经,合治内腑”是《内经》原文,系针灸处方选穴的一项原则。但因历代诸家的注文,多有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提出来讨论。1 原文摘录《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曰:“黄帝曰:余闻五脏六腑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令何道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岐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腑者也。黄帝曰:荥输与合,各有名乎?歧伯答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黄帝曰:治内腑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合。黄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相似文献   

15.
六斤土     
<正> 陆丽京善医,遂藉以养亲,所验甚多。有人病亟,梦神告之曰:“汝病在肠胃,得九十六两泥可生也。”且以告其友,友默然,良久曰:“嗟乎?此陆圻先生也。圻字为斤为土,其姓为六之偕音,合之为九十六两也。”即迎丽京至,下药立愈。由是名闻吴越,争求其治疾,户外履无算。  相似文献   

16.
脚疮·矢伤     
<正> 盖闻里中有病脚疮者,痛不可忍,谓家人曰:“尔为我凿壁为穴”。穴成,伸脚穴中,入邻家尺许。家人曰:“此何意?”答曰:凭他去邻家■,无与我事。”又有医者,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禆将曰:“■在膜内者,须急治。”医曰:“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脚入邻家,然犹我之脚也;■在膜内,然亦医者之事也。乃隔一壁,辄思委脚,隔一膜,辄欲分科,然则痛安能■?责安能诿乎?  相似文献   

17.
浅谈灸法治面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景洋  常晓 《国医论坛》2004,19(4):50-50
面瘫也称面神经炎,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现代临床多偏重于针刺治疗,而忽视艾灸法的应用,近1 0多年来,在针灸医疗中,未见有报道。五十年代,陆瘦燕老前辈甚至提出治疗面瘫不采用灸法的主张。究其因,概皆源于《针灸大成·头不可多灸策》所云:“至于首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人之受病因多,而我之施宜别,若不察其机而多灸之,岂能免夫头目旋眩,还视不明之咎乎?不审其地而并灸之,岂能免失气血滞绝,肌肉单薄之忌乎?”然而,笔者认为,艾灸法也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一种重要方法。古人曰“头为诸阳之会”,“面为阳明之乡”,而“阳明多血多气”。在正常状态下,…  相似文献   

18.
明朝开国之初 ,太祖朱元璋召见二位老者 ,帝问他们事何业 ?一老者答 :“业医”。帝问 :“卿为医 ,可知蜜有苦而胆有甜乎 ?”答曰 :“蜂酿黄连花则蜜苦 ,猴食果多则胆甜。”帝曰 :“是能格物者。”擢升为太医院使。因为“能格物”就混了个太医院院长的官儿 ,太运气了。但朱皇帝择医的标准却是有道理的。因为岐黄之道就是从各种事物现象中推理、归纳而总结出来的 ,所谓格物致知是也。善能格物者 ,必然致知、多知。《素问·五运行大论篇》曰 :“候之所始 ,道之所生。”所谓“候”指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 ,如气候、物候、病候 ;“道”指事物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此语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其释义历代医家意见不一。杨上善注曰:“卫气之精,昼行六腑,夜行五脏,令五神清明,行四支及身,令筋柔弱也。”王冰注曰:“此又明阳气之运养也。然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软,以固于筋。”后世注者多以王冰为是。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兹述浅见于下,期就正于高明。《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他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阳气者,大  相似文献   

20.
乐极生悲     
源出《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威王大悦,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