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经鼻胆管引流术(ENBD)引流的胆汁培养阳性的细菌种类、比例及其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旨在指导胆道感染时正确选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消化内科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行ENBD的患者,对胆汁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8例患者中,180例为良性疾病,28例为恶性疾病,共112例(53.8%)胆汁培养阳性。最常见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46.8%)、屎肠球菌(15.9%)、肺炎克雷伯杆菌(10.3%)和奇异变形杆菌(4.8oA)等。14例为多种微生物生长。无论患者疾病的良恶性、是否术前诊断急性胆管炎、是否术前已使用抗生素,其胆汁培养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8.9%比71.4%,51.7%比67.9%,54.5%比52.9%,P〉0.05)。有无胆道手术史患者,其胆汁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09/6比49.7%,P〈0.01)。革兰阴性菌对泰能等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等敏感。结论胆道手术史(包括ERCP及胆肠吻合)是胆道细菌生长的危险因素之一。胆道微生物的种类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药物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尧颖  王园园  胥莹  王辉  高建鹏  程宇  徐智媛 《肝脏》2016,(2):127-129
目的对50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方法观察分析50例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各项生化指标和组织学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PBC患者中女性与男性之比为5∶1,平均年龄(53.2±15.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64%)、乏力(60%)、尿黄(52%)、纳差(48%)、皮肤瘙痒(25%)。大多数患者碱性磷酸酶(ALP)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升高,32例患者(64%)胆红素有不同程度升高。16例患者(32%)血清IgM升高。64%的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及AMA-M2亚型抗体阳性。共有28例患者行肝穿刺病理检查,早期(Ⅰ、Ⅱ期)占14.2%,晚期(Ⅲ、Ⅳ期)占85.8%。结论 PBC主要累及中年女性,最常见的症状为黄疸,部分早期患者可无症状,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升高及抗线粒体抗体和(或)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肝活检病理学检查可用于进一步确诊该病及组织学分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连续预后评分系统对不同分期的中国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预后评估效能,以期为不同分期的患者选择适合的评分系统。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63例PBC患者,根据病理分期及治疗前是否发展至肝硬化失代偿期进行分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连续预后评分系统的预测效能。结果失代偿期患者中GLOBE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UK-PBC风险评分(P=0.026)。除1~2期患者外,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在各组中均具有较大的ROC曲线下面积。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和Fibrosis-4指数(FIB-4)不适用于3~4期患者以非移植生存为终点的预后评估。Mayo风险评分在治疗前预后评估中具有较大的ROC曲线下面积。结论不同分期的中国PBC患者在非移植生存预后评估中,应根据预后评分系统的评估效能与优势选取最佳评估标准。1~2期患者治疗前预后评估应选取Mayo风险评分,治疗1年预后评估选取GLOBE评分或UKPBC风险评分均可;ALBI评分与GLOBE评分分别为3~4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年预后评估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胆囊病变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PBC患者超声检查胆囊病变情况。结果 83.6%PBC患者发现胆囊壁毛糙,42.7%有胆囊炎,40.0%有胆囊壁增厚,22.7%有胆囊结石,19.1%有胆囊息肉,18.2%有胆囊壁水肿;44例伴胆囊壁增厚的与66例不伴胆囊壁增厚的PBC患者白细胞计数分别为【(4.3±1.8)×109/L和(5.2±2.3)×109/L,P<0.05】,血红蛋白为【(96.4±25.8) g/L和(122.1±18.2) g/L,P<0.05】,血小板计数为【(122.3±101.7)×109/L和(178.2±81.8)×109/L,P<0.05】,总胆红素为【(71.1±81.1) μmol/L和(26.4±34.3) μmol/L,P<0.05】,白蛋白为【(31.2±6.1) g/L和(41.2±6.1) g/L,P<0.05】,胆碱酯酶为【(3247.8±2058.9) U/L和(6829.3±2698.9) U/L,P<0.05】,总胆固醇为【(3.6±1.4) mmol/L和(4.8±1.5) mmol/L,P<0.05】,门静脉内径为【(11.9±1.8) mm和(11.3±1.6) mm,P<0.05】;不伴胆囊壁增厚组腹水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伴胆囊壁增厚组的68.2%(P<0.05);前者胆囊炎占4.5%,显著低于后者的100.0%(P<0.05),前者无胆囊壁水肿,后者为45.5%(P<0.05),前者胆囊壁毛糙占100%,显著高于后者的59.1% (P<0.05),前者肝功能B/C级占19.7%,显著低于后者的68.2%(P<0.05)。结论 胆囊病变为PBC患者的常见表现,胆囊壁毛糙、胆囊炎和胆囊壁增厚为最常见的3种胆囊病变类型,应加强临床分析,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10):2269-2271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大约50%的患者伴有乏力和瘙痒,20%的患者伴有抑郁或者情绪的改变。近年有研究证明,PBC患者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瘙痒以及认知改变等症状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存在联系。通过大脑影像学改变及早期发现临床前期的PBC患者,可能成为该病早期诊断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方法 2015年5月~2021年9月我院诊治的PBC患者164例,其中胆管炎组70例,肝硬化组94例。收集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BC患者疾病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肝硬化患者年龄为(58.6±13.0)岁,显著大于胆管炎组【(53.4±11.1)岁,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分别为49.7(27.5,80.2) U/L、62.6(44.9,114.7) U/L、156.8(126.5,230.5) U/L和31.5(17.6,88.4)μmol/L,显著高于胆管炎组【分别为39.3(23.9,66.0) U/L、36.4(26.8,63.4) U/L、126.5(94.8,187.3) U/L和14.6(10.0,24.3)μmol/L,P<0.05】;肝硬化组血清抗核抗体和抗gp210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5%和43.6%,显著高于胆管炎组的80.0%和25.7%(P<0.05);肝硬化组血清IgG、IgA和IgM水平分别为...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于中年女性。疾病进展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熊去氧胆酸和奥贝胆酸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唯一批准的一、二线用药,但是约有40%的患者对熊去氧胆酸应答不敏感,多种二线用药如贝特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的研究正在开展,而肝移植是终末期PBC治疗的唯一手段。本文就PBC近年来的治疗研究进展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PBC-40量表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情况进行评估。方法对37例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确诊并持续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进行PBC-40量表调查,并结合患者基线生化指标及病理分期等,对量表"症状""瘙痒""乏力""认知""社会""情感"六大模块的得分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瘙痒得分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乏力得分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 PBC-40量表中症状得分(16.5±4.3)分,瘙痒(5.2±3.3)分,乏力(26.4±8.3)分,认知功能(15.3±5.1)分,社会功能(25.4±8.4)分,情感(8.1±2.7)分。以50岁和60岁为节点进行分层分析,发现瘙痒得分在不同年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0,P=0.016)。BMI≥24 kg/m2的PBC患者症状得分和认知得分较BMI 24 kg/m2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22,P=0.025; t=2.255,P=0.030)。抗着丝点抗体阳性PBC患者乏力程度显著升高(t=3.453,P=0.001)。"瘙痒"模块得分与ALP(R2=0.325,P=0.049)和GGT(R2=0.402,P=0.014)呈正相关。结论 PBC-40量表可用于我国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高ALP和GGT水平可能预示较差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程良斌教授系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首届中青年知名中医、昙华林名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肝病联盟理事长,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师从于张赤志教授;为王伯祥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学术经验继承人、负责人。程良斌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肝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肝病,尤其擅长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胆汁病原菌感染特点。方法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江苏省泰州地区6家综合医院诊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878例,取胆汁行细菌培养及药敏鉴定。结果2010年共获细菌培养529份,革兰阴性菌占63.14%,革兰阳性菌占35.16%;2011年共获细菌培养576份,革兰阴性菌占58.16%,革兰阳性菌占39.76%;2012年共获细菌培养572份,革兰阴性菌占55.07%,革兰阳性菌占43.53%;2013年共获细菌培养537份,革兰阴性菌占51.96%,革兰阳性菌占45.44%。革兰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主要以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感染较少,只有白色念珠菌、假丝酵母菌检出。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胆汁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居多,但革兰阳性球菌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增加。在临床上应加强感染监测,重视药敏结果,警惕多重耐药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AND AIM: Secondary infection of pancreatic necrotic tissue and peripancreatic fluid is a serious complication of acute pancreatitis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out the spectrum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and their antibiotic sensitivity patter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 All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were studied prospectively.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bacterial infections and their antibiotic sensitivities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infection. These investigations included cultures of various body fluids, throat swabs, indwelling cannula and catheter tips. Pancreatic tissue was obtained by using needle aspiration or at surgery for Gram's stain, culture and sensitivity. All cultures were repeated until the presence of infection was confirmed or excluded. RESULTS: A total of 169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were studied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January 1997 and June 2000 (mean age 41.3 years; 116 males and 53 females). Of the 169 patients, 63 had infections at various sites. A total of 80 cultures were positive, and 12 different bacterial isolates were cultured from samples taken from these 63 patients. Polymicrobial infection was seen in 32% of patients. Twenty-four patients had a confirmed pancreatic infection. Blood cultures had a growth of organisms in 19 patients, with evidence of ongoing or worsening pancreatitis, thus raising a strong suspicion of infected necrosis in them. The commonest organisms were Escherichia coli from 20 cultures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from 18 cultures. The antibiotic sensitivity pattern showed that most bacteria were sensitive to thi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and quinolones; notably among them were cefotaxime, ceftazidime, and ciprofloxacin. CONCLUSION: Bacterial infections were seen in 37%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The commonest organisms wer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Escherichia coli. Most bacterial isolates were sensitive to thi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and quinolon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与老年痴呆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在微生物菌株培养的菌群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敏感性方面进行比较,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收治的53例老年痴呆合并CAP患者,和同期入住在该院老年痴呆科病房的79例老年痴呆合并HAP患者,共132例。所有老年痴呆合并肺炎患者痰液标本留取后,立即送检,培养出微生物菌株,分析在病原学、治疗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132例患者中,老年痴呆合并CAP组53例(40.2%),合并HAP组79例(59.8%)。菌株分布显示,CAP组前3位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HAP组前3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性方面,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较高的抗生素为阿米卡星、氨曲南,对肺炎克雷伯菌抗菌活性较高的抗生素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抗菌活性较高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HAP组病情较CAP组严重,合并症、死亡率均高于CAP组。结论 CAP组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多因老年痴呆表现而入院,而合并HAP组则以发热和突发身体功能状态或意识改变最为明显,应加强临床观察;提高微生物培养的送检率,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采取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胆囊结石患者胆汁、粘膜和结石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提供细菌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分子生物学汪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70例胆汁、粘膜和结石标本中5种需氧菌包括大肠埃氏杆菌、克雷伯杆菌、幽门螺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和4种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消化球菌、产气荚膜杆菌、梭形芽胞杆菌DNA进行检测.结果胆汁、粘膜、结石和门静脉血中需氧菌和厌氧菌DNA存在率分别为80%,86%,61%,36%和33%,50%,24%,46%;两类细菌DNA共同存在分别为29%,44%,16%,14%.结论胆汁、粘膜、结石中存在多细菌DNA,胆结石核心形成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院内感染的细菌分布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主要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结果(1)各种标本的合计阳性率为32.79%(424/1293),其中G^ 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36株),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31株)。肠球菌共18株,C杆菌246株,其中最多为大肠杆菌(60株),其次是不动杆菌(40株,鲍曼钙不动杆菌25株);假单胞菌35株(铜绿假单胞26株)。其他杆菌41株。(2)葡萄球菌产生β—内酰胺酶为93%~100%,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分别为60%和92%。肠球菌1例为VIE。大肠杆菌产生ESBLs最多,为10株(24.4%),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株(19%),铜绿假单胞菌为1株(4.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抱他啶敏感率(87%)比亚安培南(78%)高,大肠杆菌除对亚安培南敏感外(100%),对其他抗生素敏感率在70%以下。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结论 在新疆地区夏季细菌培养种类中球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其中以耐药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种类与全国情况相似,但产生ESBLS以大肠埃希氏菌最多,铜绿假单胞菌对头抱他唉的敏感率比亚安培南高,其他所有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安培南均有很高的敏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东省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广东省2016年1—12月32个结核病耐药监测点12323例临床确诊的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了分枝杆菌培养检测,其中1224例阳性,涂阴培阳率为9.9%。经菌种鉴定,1177例(96.16%)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47例(3.84%)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对确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1177株菌株进行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卡那霉素(Km)、氧氟沙星(Ofx)、卷曲霉素(Cm)、丙硫异烟胺(Pto)、对氨基水杨酸(PAS)等9种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 12323例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进行培养,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为29.57%(348/1177),耐多药率为2.38%(28/1177),广泛耐药率为0.08%(1/1177),单耐药率为17.42%(205/1177),多耐药率为9.77%(115/1177)。男性耐多药率(2.94%,25/849)高于女性(0.91%,3/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20,P=0.040)。多耐药谱有52种类型,其中耐INH+Sm者最多,占20.87%(24/115);其次为耐Sm+Km者(9.57%,11/115)。结论 广东省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有较高的耐药率,应加强监测与管理,减少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炜  蒋捍东  马红 《山东医药》2006,46(34):10-11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的药敏情况,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对82例3次痰培养为PA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进行药敏分析。结果VAP耐药率最高,COPD、支气管扩张症相似;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美洛培南及亚胺培南。结论下呼吸道感染PA耐药率高,且VAP高于COPD及支气管扩张症。  相似文献   

18.
胆道疾病患者胆汁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观察胆道疾病患者胆汁中菌群分布状态,分析胆汁培养细菌药物敏感谱的变异,用以指导临床选择用药。方法:选择胆道疾病患者156例,通过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深插管收集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其中48例另进行血培养。结果: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2.8%;革兰阴性菌占81.6%,革兰阴性细菌占18.4%。和以往相比,绿脓杆菌(40/114)和革兰阴性细菌(21/114)比例明显增加。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仅为4.2%。10种药物敏感谱发生变化,西司他丁钠、舒普森(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头孢哌酮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等抗菌效果好于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钠、头孢呋肟钠、阿洛西林钠(P<0.01)。结论:胆道疾病患者胆汁细菌检出率高,血培养阳性率低,应重视胆汁培养。胆汁中菌群分布较文献报道变化较大,药物敏感谱亦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山东省胸科医院的肺结核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129例,采集合格痰标本分别接种至血琼脂、巧克力琼脂及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采用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将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等共计18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数据进行耐药性分析.数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软件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29例患者中共分离出138株鲍曼不动杆菌,2009年25株(18.1%),2010年32株(23.2%),2011年39株(28.3%),2012年42株(30.4%).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逐年上升,其中耐药率上升最快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2009年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4.0%(1/25)、12.0%(3/25);2010年分别为9.4%(3/32)、18.8%(6/32); 2011年分别为26.6%(10/39)、28.2%(11/39);2012年分别为50.0%(21/42)、45.2%(19/42).结论 与2009年相比,2012年结核病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比率明显上升,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也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