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在临床中以水沟、足三里为必选穴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疗效较好,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刺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5例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75例以针刺面部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配合少阳经穴加隔姜灸。结果:治疗组75例中治愈38例,显效26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3%,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综合疗法对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6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治疗对于疗效及疗程的影响。方法:治疗组60例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发病7日内)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60例用激素治疗。结果:针刺组痊愈率78.3%,对照组58.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针刺组疗程短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69例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取患侧颊车、地仓、攒竹、迎香、承桨、牵正、风池,治疗组加健侧合谷穴,针刺。结果:痊愈率治疗组91.43%、对照组7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合谷穴对周围性面瘫有明显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面瘫以口眼歪斜,肌肤麻木为特征;其病因,主要是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中医学认为:面瘫是因正气不足,风寒之邪侵袭而致阳明经阻络气滞血瘀,脉络失营,经气痹阻之故。 相似文献
6.
面瘫 ,中医又称“口眼斜” ,现代医学将本病称为面神经麻痹 ,一般认为本病是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笔者运用针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98例 ,疗效较好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98例均为单侧周围性面瘫患者 ,其中男性 4 0例 ,女性 5 8例 ;年龄最大 6 8岁 ,最小 1岁 ;右侧面瘫4 3例 ,左侧面瘫 5 5例 ;发病 1~ 7d者 4 8例 ,8~ 15d者35例 ,16d以上者 15例 ;病程最长 1年 ,最短 1d。2 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的面瘫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突然口眼斜 ,面部感觉异常 ,并有头痛 ,鼻塞 ,颈项不适 ,颜面肌肉抽动。3… 相似文献
7.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周围性面瘫或称Bell麻痹,是茎乳突内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面神经炎,以冬春两季发病较多,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几年来采取分期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15 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75例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 75例以针刺面部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配合少阳经穴加隔姜灸。结果 :治疗组 75例中治愈 38例 ,显效 2 6例 ,好转 9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为 97.3% ,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针刺综合疗法对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10.
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时效关系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Bell′s麻痹)开始的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78例面神经炎所致Bell′s麻醉的病人,按开始针刺治疗的时间分为3组:发病2周内开始针刺治疗175例,2^ -4周开始针刺治疗97例,1^ -6个月开始针刺治疗45例。每组病人均根据病程分期治疗。结果:病程2周内开始针刺治疗痊愈率最高(77.2%),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而且早期针刺治疗还可以减少激素的使用。结论:早期恰当的治疗是本病快速完全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耳针治疗周围性面瘫10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耳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 10 5例 ,并与采用体针治疗的 4 0例作对照观察 ,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为 81.90 % ,对照组总治愈率 5 5 %。经统计学处理 ,X2 =11.30 ,P <0 .0 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13.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 ,部分患者伴有同侧舌前 2 / 3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常规治疗方法疗程长、后遗症较多。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 5 6例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 6例病人均系我院门诊病人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 2组。观察组 30例 ,男 1 9例 ,女 1 1例 ;年龄 1 7~ 76岁 ,病程最短l天 ,最长 7天。对照组2 6例 ,男 1 5例 ,女 1 1例 ,年龄 5~ 68岁。两组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2 .1 观察组 取双侧翳风穴超短波治疗 2 0分钟 ,再针刺患侧主穴 :翳风、… 相似文献
14.
15.
周围性面瘫临床发病率较高 ,祖国医学称之为口眼歪斜 ,多为经络空虚 ,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之脉 ,以致气血瘀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面瘫。我们用针刺加推拿的方法治疗此病 ,疗效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 2 4 6例 ,其中治疗组 1 86例 ,采用针刺加推拿治疗。对照组 60例 ,单用传统针刺疗法。所有患者中男性 66例 ,女性 1 2 0例 ;年龄最小者 7岁 ,最大者 68岁 ,平均 2 0~ 40岁 ;左侧面瘫 1 0 6例 ,右侧面瘫 80例 ;病程最短者 3小时 ,病程最长者 1年。2 治疗方法 ①取穴。主穴 :阳白透鱼腰 ,下关透颧 ;颊… 相似文献
16.
面瘫即周围性面瘫,中医称“口眼喎斜”,是针灸科的常见病种。作者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采用针刺治疗面瘫,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采用针刺治疗本病,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提高治愈率,使后遗症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急性期能否应用针刺疗法,临床上尚有争议。近年我们对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急性期即采用针刺治疗,均收到满意效果,而未发生病情加重及其它不良变化。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24岁。发病多因受风、着凉而致,少数患者自觉原因不明。39例患者除口眼歪斜外无其它症状,7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耳后疼痛及患侧面部水肿。1.2 诊断标准 ①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病前有耳后、耳内及面部不适感;②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周围性面瘫,可 相似文献
18.
针刺加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瘫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自 1 998年以来 ,采用针刺加微波热疗治疗周围性面瘫 2 0例 ,获得满意疗效。1 一般资料 2 0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1 6例 ,女性 4例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61岁 ,平均年龄 36.5岁 ,病在左侧 1 1例 ,右侧 9例 ,病程最短 4天 ,最长 3个月。2 治疗方法2 .1 针刺 主穴取百会、风池、阳白、下关、地仓、颊车、迎香 ,配穴取鱼腰、颧、合谷、翳风。合谷取双侧 ,其余穴位除急性期酌情取健侧外 ,均取患侧 ,其中地仓与颊车 ,阳白与鱼腰可采用透刺法 ,每次取4~ 5穴 ,主配穴交替使用。选用 1~ 2寸毫针 ,刺入所选穴位 ,得气后 ,施以… 相似文献
19.
杨艳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14):131-132+138
目的 探究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则采用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多伦多(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现气血顺通、鼓腮正常、眼睑闭合正常、前额高度一致的总显效率为91.43%(32/35),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P<0.05)。结论 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针刺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面部肌肉活动能力和血液循环情况,加速痊愈,防止后遗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为“口眼蜗斜”.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麻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冬季和夏季,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西医学认为本病大多与病毒特别是EB病毒感染、局部受风或寒冷刺激,引起面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局部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组织水肿,使面神经受压而出现炎性变化.[1]中医学认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