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温阳经方辨治癌性发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洁 《天津中医药》2011,28(6):478-479
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多反复发作.临床上对其缺乏特效的药物治疗.中医理论认为其发热病机为阳气亏虚,虚阳外越,治疗应立以温阳益气,调和阴阳为大法.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6,(3):334-335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平均心室率小于60次/分或R-R间期大于2.0s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自拟中药方以益气、养阴、温阳为治疗大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行常规心电图及24小时心电图检查,观察平均心率、R-R间期及心律失常变化情况。结果:中医以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为治疗大法可有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无明显致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3.
郭贞山 《陕西中医》1991,12(3):119-120
本文就痿证的常见治疗大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根据临床实际总结为清肺润燥、清利湿热、益气健脾、滋阴补肾、温阳散寒、理气活血、通腑泻热及消食导滞八法,值得医者在临诊时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朝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以"通督导气"为大法,以督脉论治,温阳为主,兼以益气、滋肾、化瘀、利湿为治疗大法。并将该病分为4个证型辨证论治:肝肾亏虚型、脾胃虚弱型、痰湿瘀阻型及气滞血瘀型,并配合整脊手法,临床疗效尚可。  相似文献   

5.
滋阴益气利水法治疗癃闭所致消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传统中医以肾虚水停作为癃闭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以温阳利水为主。然而对于消渴所致癃闭,阴虚贯穿其整个病机变化的始终。成都中医药大学亓鲁光教授用滋阴益气利水法治疗消渴所致癃闭,获得极佳临床疗效。本文从分析消渴所致癃闭的病因病机出发,指出对此类患者,应扶正祛邪,以滋阴益气利水为治疗大法;并提出在治疗上分别侧重以利水或滋阴益气为主,分清阶段,辨明主次以治之。  相似文献   

6.
通络法治疗疾病常用的药物主要为活血类药物、益气类药物、辛味药物、藤类药物和虫类药物。近年来,络脉理论深受学术界的重视,许多久病、痛病运用各种通络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络病的治疗均以"通络"为治疗大法,通络法总体可分为祛邪通络法如化瘀通络法、祛痰通络法、祛风通络法、祛寒通络法、祛湿通络法、理气通络法、清热通络法、解毒通络法与扶正通络法如益气通络法、养血通络法、滋阴通络法、温阳通络法两大类12种。尽管越来越多的医家重视通络法的临床应用,然而对通络法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还缺乏更全面、系统的研究,希望通络法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肖瑞崇教授运用温阳法治疗2型糖尿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肖瑞崇教授运用温阳益气法治疗老年性糖尿病及温阳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瘀血证经验。  相似文献   

8.
温阳益气法治疗产后尿潴留35例潍坊市妇幼保健院(261011)李国书齐玲玲关键词产后尿潴留温阳益气法疗效观察近年我们应用温阳益气法治疗产后尿潴留35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35例中,初产妇34例,经产妇1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39岁...  相似文献   

9.
肝气虚、肝阳虚,多因素虚久病、失治、误治致成。肝气虚治当益气补肝,以益气补肝汤为主方;肝阳虚治当温阳补肝,以温阳补肝汤为主方。其兼证尤多,当分别施治。确立肝气虚、肝阳虚证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完整阴阳学说和脏腑学说,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0.
陈炜  韩明向 《新中医》2014,46(6):19-20
介绍韩明向教授运用温法治疗痰饮咳喘的经验。韩教授认为,痰饮是哮病、喘证、肺胀等肺系疾病形成的病理因素,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候。其本在于脾肾虚寒,其标责之于外邪袭肺。基于肺喜温而恶寒的理论,宗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大法,运用温肺蠲饮、温脾益气、温肾化饮、温阳行瘀等温法辨治痰饮咳喘。  相似文献   

11.
补气温阳通脉法治疗胸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锐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160-161
探讨以补气温阳通脉法治疗胸痹的机理及方法。首先分析了胸痹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多实少,虚实并见,法当标本兼顾,并以振奋阳气为主,达到使血行瘀散、阴寒自消的目的。治疗当以补气温阳、温通心脉、标本同治为法。临床运用时,当随证加减,如:益气为主,温阳为辅;益气温阳,宣痹通络;益气温阳固脱;益气养阴,安神宁心;益气温阳,活血通腑;益气温阳,活血利湿。可收益气生血、气旺血行、脉通化瘀及振奋阳气而使阴闭自消之功。  相似文献   

12.
罗陆一  黄梦雨 《中医药学刊》2010,(12):2474-2476
冠心病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属虚劳的范畴,可运用《金匮要略》虚劳病篇的理法方药,通过建中益气、温阳补肾、滋养心肝、扶正化瘀、益气补血、祛风散邪的方法进行论治,常可收到良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散结泄水法治疗肺癌胸水的疗效及与胸腔灌注化疗的协同作用。方法选取肺癌胸水肺气虚和气阴两虚证住院患者50例,分层后随机分为具温阳益气、散结泄水治法的桂芪葶百汤联合胸腔灌注化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胸腔灌注化疗组(对照组)各25例,从胸水缓解、原发灶变化、生活质量变化、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对胸水的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原发灶的有效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减轻消化道反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益气、散结泄水法治疗肺气虚和气阴两虚型肺癌胸水有较好疗效,与胸腔灌注化疗联用有协同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胸腔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4.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 ,喜用生黄芪入汤剂 ,且多作主药 ,其用量与当今法定剂量相近。是书有关黄芪的“生用熟用”说、“发汗止汗”说及“配伍知母”说 ,颇有新意。张氏论述黄芪的主要作用有补气升气、补气生血、益气固表、保摄气血、温补肺阳、补气固崩、补气益阴、祛风驱邪、利水消肿。  相似文献   

15.
李文瑞论强直性脊柱炎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瑞教授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对内科疑难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为虚、寒、瘀共同致病。因此,提出补虚、散寒、祛瘀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并在临床运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该治法对临床攻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皮肉筋脉骨节出现疼痛、损害变形等症状与阳气、脑髓神机、脏腑经脉之间的关系着手进行分析,认为脾肾阳虚、寒湿痹阻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机关键,督脉阳虚、脉络瘀阻是本病发病的经络学基础,而督阳亏虚、脑髓神机运转失常则是疼痛发生的重要机制。故临证时,应注重温阳通督,温补脾肾,祛寒化湿;此外,针对疼痛症状则强调温运阳气,醒神养神,以促进脑髓神机运转,进而发挥安神镇痛、减缓皮肉筋脉骨节受损及关节变形之效。因此,温阳通督、安神镇痛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应用焦树德教授学术思想临证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导师焦树德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临证,体验补肾祛寒、补肾强督、养阴柔肝及温胃散瘀、理气养血等方法,分别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更年期综合征及溃疡病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8.
对<王旭高医书全集·环溪草堂医案>中以痰饮为主证的医案加以分析,归纳为:寒饮咳嗽,温肺蠲饮;溢饮阳衰,温阳利水;悬饮潴留,攻积逐饮;留饮阳微,健脾通阳;饮去正虚,调理善后.  相似文献   

19.
马晓燕教授认为“气机郁滞”是慢性肾病水肿的主要病理因素,气机调畅则各脏腑发挥正常功能;气机升降失调,出入失序,则百病丛生。提出遵循《内经》气机升降出入理论,论治过程注重气机变化,开宣肺气、提壶揭盖,温通心阳、化气利水,健脾化湿、行气利水,温肾助阳、利水消肿,疏肝理气、以助气化,刚柔相济,重在调畅气机,灵活辨证。  相似文献   

20.
治湿六法方药配伍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性重浊黏滞,临证治之应依据其轻重及部位选用甘淡利湿,清热利湿,芳香化湿,苦温燥湿,升阳除湿,通阳化湿六法,并适当配以健脾益气,温肾扶阳,清热泄热等,使湿从小便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