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确定创伤脊柱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标准值。方法采用病历回顾、现场考核和问卷调查确定创伤脊柱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标准值。结果获得20项创伤脊柱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标准值。结论依据临床实际,采取不同计算方法确定不同性质与来源的指标数值是科学、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专科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临床调研、专家会议和德尔菲法对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论证。结果确立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3级,共设3项一级指标(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13项2级指标和10项3级指标。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在于科学评价专科服务效果,改进服务措施。规范服务行为,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专科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理论研究、临床调研、专家会议和德尔菲法对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论证.结果 确立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3级,共设3项一级指标(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13项2级指标和10项3级指标.结论 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在于科学评价专科服务效果,改进服务措施,规范服务行为,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性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临床应用效果,提升创伤脊柱损伤的专科护理质量。方法将128例创伤脊柱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创伤脊柱外科护理;实验组以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规范临床护理。结果实验组护士发现病情变化7例次,对照组1例次;实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恢复早期功能锻炼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应用创伤性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指导、规范创伤性脊柱损伤临床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缩短抢救和住院时间,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脊柱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提高脊柱骨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检索基础上,根据"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式结合相关标准及指南等初步构建脊柱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依据专家咨询结果进行修订。结果形成以"结构-过程-结果"为基础的脊柱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其中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7项、三级指标34项。结论构建的脊柱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可信度较高,可为护理管理者进行脊柱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客观、可量化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护理技能操作评价标准,为护理技能操作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临床调研、专家访谈的方法初步拟定护理技能操作评价标准,应用德尔菲法对12位专家进行3轮咨询确定评价标准,并将评价标准运用于教学实践。结果确立的护理技能操作评价标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均赋予相应权重值,新的评价标准应用后护生及护理对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该评价标准研究结果可靠,可为护理技能操作的质量评价提供客观的依据,有助于提高护生护理技能操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对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入住脊柱外科的65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2010年3~8月入住脊柱外科的632例患者(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包括无缝隙护理人文关怀,病情记心中,加强交流沟通,加强基础护理,深化护理内涵等.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基于循证的脊柱侧凸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医院脊柱侧凸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质量管理与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根据循证法初步拟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Up To Date、Cochrane Library、RNAO、OVID、Medline、Web of Science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12月,排除与本研究无相关、无法获得全文或会议摘要、信函和通知、数据不完整或不可用,研究内容及方法重复、研究方法有缺陷、数据统计存在问题的文献,采用约翰霍普斯金循证护理实践(JHNEBP)模型中的证据评估工具实施证据评价,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初级条目池。以Donabedian模式为基本理论框架,初步拟定脊柱侧凸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及百分权重法确立各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脊柱侧凸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评价指标(结构—过程—结果)、8项二级评价指标(护理措施、药物设备管理、手术室环境、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患者结局)、14项三级评价指标。两轮专家函询的专家判断系数分别为0.78及0.90,熟悉系数为0.84及0.92,权威系数为0.81及0.91,协调系数为0.301~0.38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构建的脊柱侧凸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形成单病种多部门联合质量监控的模式,基于数据化指导可更科学地进行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在连续成功举办九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脊柱脊髓复合型损伤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基础上,将于2016年8月20—21日再次举办学习班。学习班邀请了国内著名脊柱外科、创伤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腹部外科、麻醉科以及护理等领域专家授课,采用理论讲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气管切开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其护理质量。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初步拟定气管切开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套,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应用德尔菲法对15名重症监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等相关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遴选专家积极系数为100%,平均权威系数为0.877,专家对所有指标意见的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483、0.833(均P0.01)。经过两轮咨询,构建了气管切开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及终末质量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38项三级指标并设置了不同的权重。结论两轮专家咨询的结果具有一定可靠性,所构建的评价指标能够科学有效地对气管切开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予以评价,对提高其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具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