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入院接受尿液潜血检验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潜血检验以及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并将尿液分析仪检验结果作为A组,将显微镜检验结果作为B组,并对两种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检验阳性率,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阴性与不同强度阳性检查结果分布情况,结果显示A组结果阳性率普遍偏低。结论: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相比较,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弱阳性患者,极易误诊为阴性,因此为提高临床检验准确率,应合理联合镜检,以便为临床诊断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检验科收取的门诊检查尿液标本80例,同时进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与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测,对两种尿液红细胞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为15例,以镜检结果为标准,尿液分析仪假阳性的比例为11.76%,假阴性6.35%;以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为标准,镜检假阳性率为21.05%,假阴性率为3.28%。临床尿液潜血检验中镜检联合尿液分析仪相比单纯镜检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镜检存在差异,单纯仪器检验不能够完全确定尿潜血的阳性,需要进行镜检联合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为本院尿液检测分析患者的尿液样本,共200例,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对上述尿液样本分别开展尿液分析仪检验以及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对两种检测措施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的阳性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以及漏诊率比较,均未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结论尿液潜血检验中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测均有一定差异存在,临床具体使用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可以将上述两种检测措施联合使用,以此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的检验方法对尿液标本尿液潜血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64例尿液潜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2例,实验组采用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方法联合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验,对照组采用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检验准确率97.56%,对照组检验准确率为80.4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应用尿液分析仪检验尿液潜血准确性较低,与显微镜红细胞技术方法联合应用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尿液分析仪以及显微镜法在尿潜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检验科收治的接受尿潜血检验的患者55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液分析仪检查和显微镜法检查,对两种尿潜血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查尿潜血的阳性率为65.5%;显微镜法检查尿潜血的阳性率为67.3%,尿液分析仪检查尿潜血阳性率与显微镜法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检查尿潜血的过程中尿液分析仪检查与显微镜法检查的阳性率大致相同,两种检查方法均可以作为尿潜血的理想检查方法,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而在实际的临床检查过程中可以联合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病情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的及时、有效治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于临床上开展的尿液潜血检验工作,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检验科的200份尿液样本,根据检验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采用尿液分析仪检验的作为观察组,采用显微镜检验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尿潜血阳性率24.5%高于对照组的20.0%,但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显微镜检验结果作为尿潜血的判断标准,尿液分析检验的敏感度为89.5%,假阳性率为10.5%,假阴性率为10.5%,以尿液分析仪检验结果作为判断标准,显微镜检验的敏感度为72.5%,假阳性率为3.0%,假阴性率为24.5%。结论: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验在临床上开展尿液潜血检验,具有不同的临床价值,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采用两种检测方式联合检验。  相似文献   

7.
米海珍 《药物与人》2014,(12):123-123
目的:研究分析显微镜法尿液潜血检测和尿液分析仪尿液潜血检查在临床中检验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间就诊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对照组,传统组采用显微镜法检测尿液潜血,对照组采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潜血.结果:传统组显微镜阳性率为54.7%,对照组尿液分析仪阳性率为60.7%,两组结果相比,差异显著(P〈0.05);通过对传统组和对照组结果敏感率的对比,我们得出如果以显微镜检测所得的结果作为诊断标准,用显微镜检测阳性例数为82例,那么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出的阳性例数为135例,则尿液分析仪的潜血检测结果敏感率为90%,检测结果为假阳的检测率为10%.结论:采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潜血的方法准确率高、操作简单,若与显微镜法结合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联合用于尿液潜血检验的效果及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本单位接受尿液潜血检验的40例患者,先后为患者采取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验、尿液分析仪检验、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联合检验。将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作为金标准方法,计算尿液分析仪检验、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联合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作为对照,尿液分析仪检验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0.63%,诊断准确率为90%,漏诊率为12.5%,误诊率为9.37%。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作为对照,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6.67%,诊断准确率为97.5%,漏诊率为0,误诊率为3.33%。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尿液分析仪检验,漏诊率和误诊率均低于尿液分析仪检验。结论: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相比,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及尿液分析仪检验均有较高应用价值,且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结果的分析方法。方法对于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的30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回顾性的分析。300例就诊患者中,117例患者为男性,183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28-67岁,平均年龄为(46.7±1.8)岁。通过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以及尿常规检查对300例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检验。结果通过显微镜对尿液检验所得结果与通过尿常规对尿液检查所得的结果存在差异。结论显微镜检查与尿常规检查都是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的有效方法,为能够达到更为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医院应该对两种方法进行合理的联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李登位 《现代养生》2014,(24):124-125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检验方法在检测尿液潜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此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间来我院留取尿液标本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设为分析仪组和镜检组,每组90例,分析仪组标本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镜检组标本采用镜检RBC方案,分析两种检验方案得到的不同的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选取的18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中有132例标本为(—),20例标本为(+),15例标本为(++),9例标本为(+++),4例标本为(++++),分析仪组的潜血检验敏感度为81.01%,假阳性率为8.99%,假阴性率为10%;采用尿液分析仪分析尿液,结果显示为阳性而且镜检结果显示有红细胞的有151例,29例没有红细胞,采用尿液分析仪分析尿液,结果显示为阴性而且镜检结果显示有红细胞的有32例,148例没有红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对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的时候要将尿液分析仪和镜检RBC方案同时进行,这对提高临床检测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彭迎霞 《医疗装备》2013,26(9):33-34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月我院检验科收取的门诊检查尿液标本80例,同时进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与尿液分析仪隐血反应检测,对两种尿液红细胞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为15例,以镜检结果为标准,尿液分析仪假阳性的比例为11.76%,假阴性6.35%;以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为标准,镜检假阳性率为21.05%,假阴性率为3.28%。临床尿液隐血检验中镜检联合尿液分析仪相比单纯镜检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与镜检存在差异,单纯仪器检验不能够完全确定尿隐血的阳性,需要进行镜检联合检查。  相似文献   

12.
黄文娴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4158-4159
目的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应用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450例门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把患者留取的尿液标本分别给予尿液分析仪检验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检验结果具有一定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检验方法都是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的有效方法,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两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尿液标本使用显微镜进行检验,研究组给予尿液标本使用分析仪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检验方法的结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检验方法在检验结果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检验和分析仪检验尿液潜血,这两种检验方法都可获取理想的检验效果,为了使检验结果更精确,可将两种方法相互结合同时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尿沉渣检测的患儿尿液样本400份,分别采用显微镜观察法与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400例患儿的尿液样本进行分析检验,比较观察结果.结果:与显微镜观察效果相对比,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验显示白细胞假阳性率为3.2%,准确率高达96.8%,红细胞假阳性率为4.0%,准确率高达96%,管型假阳性率为7.4%,准确率为92.6%.结论: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效果显著,准确性较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临床用于检测尿液白细胞的价值。方法采用罗氏Urisys 1800尿液分析仪、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显微镜,随机对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的200例门诊患者尿样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方法检验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显微镜镜检白细胞阳性率24%,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阳性率30%,二者联合检验出尿样阳性者52例;显微镜镜检与罗氏Urisys 1800尿液分析仪联合阳性率30.1%,二者联合检验出尿样阳性者54例;罗氏Urisys 1800尿液分析仪与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二者联合检验出尿样阳性者35例;罗氏Urisys 1800尿液分析仪、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显微镜三者联合检测尿液白细胞阳性尿样仅19例。结论罗氏Urisys 1800尿液分析仪和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液白细胞虽然具有检测轻松、快捷等优点,但临床上并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尿液常规检查可对多种临床疾病进行初筛,既往的尿液红细胞显微镜检测存在过程较为复杂、检测周期长的不足,而尿液分析仪随着现代检验技术的发展逐渐应用至临床,本研究旨在对比研究尿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在尿液红细胞检测中的应用,以为临床疾病初筛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09-04-2017-09-04新蔡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收入的尿液检验样本230份,对其同时进行尿分析仪红细胞计数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测定尿液样本中的红细胞含量,以干化学试验、尿沉渣分析及镜检联合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尿液分析检验与显微镜检验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三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9,P=0.023;显微镜检验阳性检出率较尿分析仪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97,P=0.029;显微镜检验灵敏度(χ~2=18.743,P0.001)及特异度(χ~2=0.128,P=0.474)均较尿分析仪检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微镜检验Kappa值较尿分析仪高。结论尿液分析仪红细胞计数法相对操作简单,用时短,但其检验效果比较传统的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仍存在不足,在实际检验工作中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选择或结合使用,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00例病患的尿液进行检查,使用尿液分析仪器对采集的尿液样本进行常规项目的检测分析,所有操作均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使用显微镜对尿沉渣进行检测,将采集的尿液样本直接在片镜上进行涂抹。需注意要将新鲜的尿液进行均匀的混合,之后在载玻片上进行滴注,完成后将盖玻片盖于上面;还需对新鲜采集的尿液进行离心处理,将上层清液进行去除,保留下层的沉淀物质将样本制作成装片进行检测。结果在对所有采样的400例病患的样本进行观察,尿液分析仪行尿常规与传统的显微镜行尿沉渣都检测出有360例病患检查结果为阴性,占比90%。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显示不相符的有40例病患,占比10%。在尿常规检查中呈现阳性是错误的。经尿沉渣检查后证实此40例样本为阴性。结论使用尿液分析仪对样本进行检验,主要检测病患的红细胞、亚硝酸盐、白细胞以及蛋白等情况,对于有异常情况的样本采取尿沉渣显微镜检验,以实现低漏诊、误诊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行尿液检测人员3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所有尿液标本均采用日本OLYMPUS光学显微镜以及优利特500B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所有被检尿液检测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结果:采用尿液分析仪与镜检法对被检尿液进行检测,尿液分析仪检测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1.2%(74/350)、19.4%(68/350),而镜检法结果依次为37.1%(130/350)、10.3%(36/350),依该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镜检法,而红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镜检法,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镜检法相比,对尿液标本行尿液分析仪检测法,其敏感性较高,操作简单,节省人力,重复性好,适用于大批量的检验工作,但在肾和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查及诊断等方面,镜检法仍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检测工作中应联合两种方法,可以使两种方法互补,增加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尿液检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珍  杜娟  吕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752-3753
[目的]探讨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在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对我院门诊400例经尿液分析仪检验为阴性的标本,进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0例经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仪检验为阴性的标本,经显微镜检验,58例为异常,漏诊率为14.5%。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漏诊的58例患者中,51.7%的为白细胞阳性,22.4%的为红细胞阳性,17.2%为滴虫阳性,5%为霉菌阳性。[结论]干化学试纸法检查(包括RBC、比重)沉渣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临床上应用干化学法进行尿液分析时,应辅以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才能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查中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进行尿常规检查的300例患者,对患者同时进行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尿液分析仪红细胞阳性检出率16.7%,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1.3%;尿沉渣显微镜红细胞阳性检出率11.3%,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8.7%。两种检车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是尿常规检查中最为主要的检测方法,但与尿液分析仪相结合可显著提高检测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