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3.
委陵菜属Potentilla L.植物广布北温带,全球500余种,我国86种,全国均有分布。本属很多种类具有药用价值,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占有一定地位^[1]。据统计,本属中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20种或变种。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对委陵菜属植物的研究也较为广泛,现就本属植物的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7.
山柑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山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对山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归纳,并对该属植物主要的药理活性研究报道进行综述。结果山柑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硫苷、生物碱、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等;该属植物及其化学成分多具有镇痛、消炎、抗凝血、抗肿瘤、降血糖等药理活性。结论山柑属植物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应用其抗炎、镇痛及抗凝血活性,对其他药理活性的研究利用相对较少;该属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降血糖等,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对该属植物进行系统研究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荨麻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阐述,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方法结合近年来的30余篇相关文献,对近5年来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近5年从荨麻属植物中新发现多种化合物,如黄酮、木脂素、萜、有机酸等,对该属植物的降糖、抗前列腺增生、镇痛抗风湿作用也有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山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山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状况.山姜属植物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二苯庚烷类、萜类、糖苷、苯丙素等.有抗菌、抗氧化、抗癌、抗血栓、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止吐、镇痛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蓝盆花属植物隶属于川续断科(Dipsacaceae),全世界约100种,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南部和西部,中国有9种2变种,产东北、华北、西北及台湾等地。植物化学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酚酸类、萜类和香豆素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肝纤维化、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蓝盆花属植物大多数在国内外广泛作为民族传统用药,潜在药用价值较大。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蓝盆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青蒿所含化学成分丰富,药用价值高,药理作用广。随着科学技术和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对于青蒿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经过整理总结阐述青蒿中主要化学成分抗疟、抗肿瘤、抑菌杀虫、抗炎及免疫调节、抗纤维化、抑制脂肪变性等药理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为青蒿的合理使用以及临床新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石榴药用历史悠久,不同部位在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中应用广泛。近年来,有关石榴花的抗氧化、降血糖及调血脂等药理研究进展迅速,通过整理归纳并科学的分析石榴花的功效及其新的药理学研究成果,以期为石榴花的进一步研究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蜡梅属植物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镇痛等药理活性。然而,现今研究多关注其种质资源、品种分类、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缺乏分子生物学方向的系统总结。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基因组学、分子标记、分子鉴定、转录组学和功能基因克隆等方向的研究结果对蜡梅属药用植物的系统进化、遗传多样性、分类鉴定、次生代谢、抗逆机制及生长发育过程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并就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加快蜡梅属药用植物的深度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甘草多糖是豆科植物甘草的主要成分之一.经研究表明,甘草多糖的药理作用广泛,在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抑菌、抗炎和肠道菌群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检索近些年国内外有关甘草多糖的研究报道,对其药理学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甘草多糖日后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菘蓝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菘蓝属植物在中国药用历史悠久,其中菘蓝的根和叶即为板蓝根和大青叶。该属植物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包括生物碱类、硫代葡萄糖苷类、木脂素类、黄酮类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抗肿瘤、抗炎、免疫增强等药理作用。本文对近40年来国内外有关菘蓝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总结,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羊耳菊(Inula cappa)为汉族、傣族等多民族常用药,本文综述了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近40年来,已从羊耳菊中分离得到了100余种化合物,主要为倍半萜类、肌醇类、三萜类、黄酮类和酚类化合物。羊耳菊药理活性的报道较少,目前仅发现有抗氧化作用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