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情况及联用药物对其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进行肠吸收实验,研究药物浓度、肠段及联用药物硝苯地平、尼莫地平、氨氯地平、卡维地洛和胺碘酮对替米沙坦肠吸收的影响。结果:替米沙坦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浓度的增高,替米沙坦的Ka和Papp值显著性增大。乙胺碘呋酮和硝苯地平对替米沙坦在空肠段的Papp和Ka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但卡维地洛、尼莫地平和氨氯地平未见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替米沙坦肠吸收机制可能以被动扩散为主,其转运过程可能受P-gp等外排泵的影响,且在全肠道吸收良好,无特定吸收部位。合并用药可能影响替米沙坦的肠吸收。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西替利嗪在小肠的吸收特征.方法:采用离体肠外翻法,以HPLC法测定不同浓度西替利嗪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量,并分别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考察P-糖蛋白(P-gp)抑制剂地高辛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抑制剂丙磺舒对西替利嗪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西替利嗪在各肠段均有较好的吸收,Ka和表观渗透系数按空肠、十二指肠、结肠和回肠依次下降.各肠段累积吸收量与浓度呈非线性关系,高浓度时吸收加快.P-gp抑制剂地高辛使西替利嗪的吸收明显增加,而Mrp-2抑制剂丙磺舒对西替利嗪的肠吸收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西替利嗪的转运受P-gp介导,临床应用中需注意P-gp及其底物对西替利嗪体内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牡荆素鼠李糖苷(RHV)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RHV在肠循环液中的药物浓度;采用UV法测定肠循环液中酚红浓度;以大鼠原位灌注模型考查RHV的肠吸收动力学情况.结果 RHV 浓度为20、10、5μg·ml-1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0416、0.0478、0.0312 h-1;肠循环液pH4、6、8时RHV的Ka分别为0.0253、0.0478、0.0588 h-1;RHV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时的Ka分别为0.0479、0.0308、0.0322、0.0305 h-1.结论 RHV 浓度对RHV的Ka无显著性影响;在pH4~8时,随肠循环液pH的增大,RHV的Ka增加;RHV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P>0.05);RHV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4.
硫酸沙丁胺醇大鼠在体肠吸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硫酸沙丁胺醇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回流法进行动力学试验,从吸收部位、药物浓度、pH值等方面对药物在体内的各个肠段的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硫酸沙丁胺醇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不受药物浓度、回流介质pH值等的影响,在分肠段试验中,吸收速率常数Ka(1/h)依次为十二指肠0.052,空肠0.046,回肠0.042,结肠0.030,结肠的吸收显著低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段;在pH5.4~7.8回流介质中吸收无显著差异,在50~200μg/mL浓度范围内,药物吸收量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结论硫酸沙丁胺醇在大鼠体内各肠段均有吸收,吸收机制以被动扩散为主,适于制成Tlag<5 h的口服迟释制剂。  相似文献   

5.
Xue CF  Guo JM  Qian DW  Duan JA  Shu Y 《药学学报》2011,46(4):454-459
为了研究黄葵黄酮类成分的肠吸收机制,进行了黄葵醇提物不同浓度、不同肠段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循环液中药物浓度,分析了黄葵6种黄酮类成分的肠吸收,开展了P-gp抑制剂对黄葵黄酮类成分吸收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黄葵各黄酮成分在不同浓度下,Ka值没有明显差异(P>0.05),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提示为被动扩散吸收;各黄酮成分之间的吸收有差异性,苷类成分的Ka值小于苷元类成分;各成分在不同肠段均有吸收,金丝桃苷和杨梅素的最佳吸收部位分别为空肠和十二指肠;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可促进异槲皮苷、金丝桃苷、杨梅素和槲皮素3'-O-葡萄糖苷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奥硝唑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及奥硝唑两手性对映体在大鼠不同肠段吸收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法,以HPLC手性色谱柱法测定奥硝唑在不同肠段的吸收量以及S-奥硝唑及R-奥硝唑的同一肠段肠吸收量,并分别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_(app)),同法考察了P-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和环孢素A)对奥硝唑肠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奥硝唑在不同肠段吸收均呈线性,符合零级药物吸收速率,吸收趋势为空肠>回肠>结肠。在空肠段两对映体以近于1∶1的比例同时吸收,吸收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供试液中奥硝唑质量浓度的上升,Ka呈线性增加(R~2>0.99),Paap基本保持不变,P-蛋白抑制剂对奥硝唑的肠吸收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奥硝唑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有差异,空肠部位是吸收的最佳部位(P<0.05),S-奥硝唑与R-奥硝唑在肠道中吸收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吸收以被动扩散机制为主,奥硝唑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  相似文献   

7.
银杏总黄酮苷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考察银杏总黄酮苷(TFG)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对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4个部位分别进行在体肠吸收实验,计算和比较TFG在各部位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2h的累积吸收量。结果 TFG在大鼠肠道各部位的Ka 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依次下降;在10 0~4 0 0mg·L-1浓度范围内,各肠段TFG的吸收量与浓度有良好线性关系(r>0 .994 4 ) ,Ka 值基本不变。结论 TFG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8.
在体肠灌流模型研究灵仙新苷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灵仙新苷在大鼠肠段的吸收特征。方法: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LC-MS/MS测定灵仙新苷在体肠灌流的浓度变化,研究灵仙新苷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灵仙新苷在大鼠小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有效渗透系数(Peff)是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且十二指肠的Ka和Peff值与其他肠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灌流液中同一肠段不同浓度灵仙新苷的Ka和Peff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盐酸维拉帕米和环孢素A均显著性降低对灵仙新苷的吸收(P<0.05)。结论:灵仙新苷在小肠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在十二指肠吸收最好,药物浓度对灵仙新苷的Peff和Ka值无影响,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灵仙新苷可能不是P-糖蛋白底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左卡尼汀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应用大鼠在体肠回流试验装置,应用UV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肠循环液中酚红和左卡尼汀的量。结果左卡尼汀在药物浓度为0.5、1、2 mg/mL时,全小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87 4、0.179 8、0.174 2/h;不同pH值(7.9、6.5、4.8)时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79 8、0.325 9、0.484 9/h;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80 5、0.209 8、0.209 7/h。结论不同的药物浓度、不同肠段对药物在肠道的吸收无显著影响;随着pH值的减小,左卡尼汀的Ka值显著增大;药物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0.
盐酸麻黄碱的大鼠肠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平  王柏 《药学进展》2010,34(7):319-323
目的:研究盐酸麻黄碱的肠吸收机制。方法:利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分别考察灌流速度、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不同肠段以及P-糖蛋白抑制剂对盐酸麻黄碱肠吸收的影响。结果:灌流速度对盐酸麻黄碱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有极显著影响(P〈0.01);灌流液中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对Ka和Papp无显著影响(P〉0.05);盐酸麻黄碱在小肠各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Ka和Papp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Ka值显著大于在结肠处的值(P〈0.05),而各肠段的Papp无显著性差异(P〉0.05),P-糖蛋白抑制剂对盐酸麻黄碱在各肠段的Ka和Papp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盐酸麻黄碱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不存在饱和吸收;其在全肠道吸收较好,吸收窗主要在小肠,且小肠内无明显的特定吸收部位;盐酸麻黄碱可能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  相似文献   

11.
长春西汀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单向灌流技术考察长春西汀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性质.结果表明,灌流速度对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有极显著影响(P<0.01);药物浓度对Ka和Papp无显著影响(P>0.05);药物在全肠道吸收较好,吸收窗主要在小肠,且小肠内无明显的特定吸收部位;羟丙基-β-环糊精在1%~4%范围内对药物的肠吸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在体单向灌流法考察加巴喷丁的大鼠肠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加巴喷丁在小肠各段(十二指肠段、空肠段和回肠段)和结肠均有吸收.低、中浓度(1和10 mmol/L)时药物在小肠各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显著大于结肠段(P<0.05),高浓度(50 mmol/L)时十二指肠段的吸收显著大于结肠段(P<0.05).加巴喷丁浓度对其在小肠各段的吸收有显著影响,低浓度组小肠各段药物的Ka和Peff显著大于高浓度组(P<0.05),而药物浓度对结肠段的吸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溴吡斯的明在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不同浓度(25、50、100 mg.L-1)的溴吡斯的明在各肠段的吸收量,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并考察P-糖蛋白抑制剂(环孢素和维拉帕米)对药物吸收的影响。结果在25、50、100 mg.L-1溴吡斯的明条件下,Ka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依次减小,不同浓度溴吡斯的明对同一肠段的Ka无显著影响(P>0.05),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间的Ka无显著差异(P>0.05),在50、100 mg.L-1溴吡斯的明条件下,结肠的Ka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随着溴吡斯的明浓度增加,各肠段Papp显著降低,不同肠段间的Papp有显著差异(P<0.05,P<0.01)。P-糖蛋白抑制剂对溴吡斯的明吸收无影响(P>0.05)。结论溴吡斯的明在十二指肠有较好吸收,在空肠和回肠有一定吸收,在结肠中吸收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肠循环液中马鞭草苷及酚红浓度的HPLC/DAD法,探讨马鞭草苷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及不同药物浓度对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吸收试验,用HPLC对循环液中的马鞭草苷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8 nm(马鞭草苷)和430 nm(酚红),柱温为30℃。结果:在50~200μg·mL-1范围内,马鞭草苷在肠道内的吸收量与浓度成正比例关系,不同药物质量浓度(50,100,200μg·mL-1)条件下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84.7±5.6)、(86.7±7.3)、(84.4±8.0)h-1,Ka无显著性差异;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Ka分别为(0.054±0.006)、(0.050±0.005)、(0.052±0.004)、(0.049 2±0.002 3)h-1,Ka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马鞭草苷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马鞭草苷在整个肠道均有吸收,可以将马鞭草苷研制成缓、控释制剂。  相似文献   

15.
李恩  李燕 《药学学报》2008,43(4):361-365
本研究采用Caco-2细胞摄取和转运模型、大鼠小肠在体循环灌注、大鼠离体小肠翻转肠小囊模型及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和环孢素(cyclosporine A,CsA)研究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对布格呋喃(buagafuran)自肠道吸收的影响,UV-HPLC方法测定布格呋喃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布格呋喃可被Caco-2细胞转运和摄取,维拉帕米和环孢素可使布格呋喃由Caco-2细胞绒毛面(apical,A)向基底面(basolateral,B)的转运较对照组增加1.4和1.35倍,基底面向绒毛面的转运则减少为对照组的71%和75%。维拉帕米和环孢素可使低浓度布格呋喃摄取量分别增加4.4和3.4倍。布格呋喃自大鼠小肠吸收较快,灌流90 min后残留量仅为10%。维拉帕米和环孢素可加快布格呋喃吸收,以灌流后30 min最为明显(分别提高12.4%和21.5%)。在大鼠小肠翻转肠小囊内液中布格呋喃浓度可在10 min内下降86%。维拉帕米和环孢素均可使小囊液和小囊匀浆中布格呋喃含量明显升高。以上结果提示,布格呋喃是P-糖蛋白的底物,P-糖蛋白可阻碍布格呋喃在小肠的吸收。肠道P-糖蛋白的外排作用可能是导致布格呋喃生物利用度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单向灌流法研究姜黄素的大鼠在体肠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姜黄素在大鼠肠内的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段单向灌流模型,HPLC法对药物的质量浓度进行检测,分别研究药物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时间点以及吸收部位姜黄素吸收的情况.结果 姜黄素质量浓度对ka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对Kapp无显著性影响;姜黄素的肠吸收速率随时间出现周期性的波动,且在灌肠达到稳态后1h,ka的大小顺序为:40、20、80μg/ml;姜黄素在各肠段的ka和Kapp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各肠段的ka(h-1)为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Kapp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结论 姜黄索在吸收过程中存在高浓度饱和现象,初步判断姜黄素的吸收为主动转运.但姜黄素的浓度对其吸收的量影响不大;同时,姜黄素存在明显的肝肠循环;且在全肠道吸收较完全,无特定吸收窗也无明显吸收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