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在大街上,当我们看见两张幼稚的面孔很亲热地结伴同行时,相信第一感觉就是早恋。面对越来越多家长的忧心和为此付出的努力,教育学专家们却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种文化的交融,孩子早恋现象有增加趋势,,但仍只是极个别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的这种被老师、家长称为“早恋”的行为,只是一种介于友情与爱情之间的行为,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感情和心理上的一种正常需求。不能定义为“早恋”。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规定父母应制止未成年人早恋行为 8月底,黑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黑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进行了修订,在修订中增加了有关未成年人“早恋”内容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子女或者被监护的未成年人进行批评、教育、制止和矫正。”此法规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不少人质疑:学生早恋是否应该纳人法规监管?它是否具有实际操作性?一纸法规对早恋引发的社会问题究竟有多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福厚 《家庭医学》2005,(10):40-41
扔错纸条酿成“早恋”风波 在如今这竞争激烈的社会,孩子一升入初三,家长、老师和学生就进科“倒计时”。可我那淘气的儿子,在这紧要关头偏在上课时“飞”了一张纸条。这一飞就飞出了一场“非典型早恋”。那是初三上学期的一堂物理课,被午后的阳光和种种力学原理弄得头昏脑胀的小强趁老师转身写板书时,给角落的“死党”小林飞了一张纸条。  相似文献   

4.
早恋是一个老话题,时下又呈现出新特征。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人们又使出新招数对付早恋。国外更是奇招迭出,的确收到了一定效果。 早恋:“道高一尺” 早恋越来越早 江西波阳男子程爱于去年在无锡打工时结识了安徽女王佳,两人认识后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去年12月两人过起了同居生活。直到今年5月28日,王佳的父亲  相似文献   

5.
刘海香 《家庭医学》2006,(14):40-41
“孩子早恋是许多家长最怕发生的事情。处理不好。不仅会耽误孩子的学业,还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因此。如何带领孩子走出美丽的错误.已成为家长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日前,一位遭遇孩子早恋的母亲。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希望她的处理方式能给更多的父母带来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黄毒”作为精神鸦片在社会上的客观存在以及对青少年的危害早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又是那么的艰难。在我国,尽管“扫黄打飞”斗争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法律的威慑力得到充分体现,但我们注意到,随着社会的发展,“黄毒”不仅仍处于蔓延之中,而且“黄毒”的类型、特点及其危害的程度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近年来,不少花季少女汇人卖淫大军,更多的少男少女在早恋过程中“失身”,  相似文献   

7.
新闻回放: 2009年7月14日全国学校性健康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四方会谈”的学生、家长、老师、专家齐聚一堂,讨论“早恋”话题——  相似文献   

8.
不懂得尊重他人隐私,不懂得平等看待生命,任何整治行动都难免被未成年人视为“过分”而事倍功半 网络时代,夺人眼球的新闻层出不穷。山东聊城某高中开展“早恋专项整治”,整治通知进了网络贴吧,即刻传遍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某报纸刊登了一位父亲别出心裁的“性教育方案”:15岁的儿子对班上一位女生产生了好感,老爸带儿子上街看美女,以此对儿子进行“疏导”,使儿子明白了早恋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0.
林枫 《健康人生》2008,(5):16-16
那年,16岁,正读高一的我,终于经不住一位同窗女孩的勇武情攻,早恋了。僧面佛面都不看的老师,一个电话把“御状”告到了爸妈那里。  相似文献   

11.
王子雷 《药物与人》2007,20(7):70-71
近几年,中学生早恋的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据统计,约有10%~15%的中学生出现过早恋的性行为,其中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特别是家庭不和睦,亲子关系紧张的学生早恋倾向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和回避的社会问题。对于如何看待中学生早恋的问题,家长、学生、老师、教育学家和青少年心理学家观点不一,本刊列举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希望能给这些羞答答的玫瑰,以健康的阳光的指导,让他们早日走出“早恋”的阴影。  相似文献   

12.
“早恋的问题”其实不只是初中生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发育得比较早,成熟得也比较早。在小学毕业班里就经常会有,尽管孩子们并不是真的在“恋爱”,尽管他们只是对异性产生了好感,可他们毕竟也面临着情感的困惑,  相似文献   

13.
早恋是人生必经的恋爱“初潮”,尽管多以潜意识的形式存在,但也需要长者的及时帮助和指导。早恋者长期的闭锁心理和不切实际的虚幻单思,过度的情感压抑和持续的内心冲突,往往容易导致个体自我的心理失调,诱发各种精神症状或病态人格的发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相当危害。因此,需要教师、家长、社会长者对青少年进行早恋诊治。对于受黄色文化和家庭粗俗文化影响而使早恋外显化,以致出现不良早恋的青少年就更需要进行及时的临床诊治了。我认为诊治应从如下十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冯桃莉 《家庭医学》2007,(17):19-19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个“大”,究竟要大到什么样的程度呢?通常认为,结婚年龄男性不要旱于22周岁,女性不要早于20周岁。但并不是说到了这个年龄非得结婚不可。从生理、心理角度来看,早恋早孕不利于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最近常有男生和女儿聊天,我担心她‘早恋’,于是趁她去洗手间时偷看她的微信聊天记录,结果被她撞见了。女儿和我大吵一架,已经一周没跟我说话了……”一位初中二年级女生的妈妈着急地来青春健康俱乐部咨询。许多家长发现青春期孩子与异性交往后,往往精神紧张,如临大敌,存在诸多担心:青少年与异性交往是“早恋”,会影响学业,他们还可能会“偷尝禁果”。  相似文献   

16.
儿子早恋了     
古峰 《家庭医生》2008,(18):30-31
上初中的儿子早恋了。老婆知道这个消息后,先是瞪大了眼睛,然后一脸懊恼,仿佛天马上要塌下来了。老婆命令我一定要好好教训儿子,让他即刻“悬崖勒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7.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随着性意识的萌发,逐渐产生了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多数学生能够理智地把这种感情转化为学习、立志、塑造自我人格的动力,但也有部分学生放松了理智的闸门,使这种感情上升为“爱情”,导致了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高曼 《家庭健康》2014,(7):27-27
去年秋天,儿子刚上高三。老师将我们夫妻俩请到学校,很直接地说:你儿子在和班里一个女生谈恋爱,早恋了。我听得出老师话里的意思,她在指责儿子不分轻重。儿子谈恋爱的事我们其实知情,而且能理解,十七八岁,青春萌动、血气方刚的年龄,谁没有过对爱情的憧憬呢。为此,丈夫和儿子进行了一次“男人间的对话”,达成了协议:谈恋爱不能耽误学习,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要对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  相似文献   

19.
青春期早恋,青春期孩子对异性同学有关注,是再正常不过的。青少年早恋怎么办?家长该怎么办?作为家长,总担心孩子在青春期早恋影响学习,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就会苦口婆心地规劝,殊不知,效果不佳,有时候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当学生们遇到早恋时,老师和家长都很紧张,但是紧张是没有用的,要讨论出对策;早恋是青少年在青春期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的反映,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孩子能够充分地理解,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早恋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影响健康和发育,已引起学生家长和教育界的关注。一些报刊也曾报导由于学生时期过早地谈恋爱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精神受到刺激,甚至产生变态心理和犯罪行为。为此,我们于1986年11月至1987年2月对长春市五所中学49名早恋学生和44名一段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 1 男女生早恋情况我们调查了15、16、17岁三个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