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比较浅表性膀胱癌惠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和丝裂霉素(MMC)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2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HCPT组(42例)和MMC组(40例),于术后1周分别采用HCPT 15 mg或MMC 40 mg膀胱内灌注,随访2年,观察肿瘤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年肿瘤复发HCPT组6例(14.3%),MMC组14例(35.0%),HCPT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MMC组(x2=4.76;P=0.029);不良反应HCPT组7例(16.7%),MMC组15例(37.5%),两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3 P=0.033).结论 浅表性膀胱癌术后以HCPT膀胱灌注降低肿瘤复发的疗效优于MMC,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3种药物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经济学效果。方法:126例经尿道行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30 mg吡柔比星溶于40 mL生理盐水、20 mg羟基喜树碱溶于40 mL生理盐水、20 mg丝裂霉素溶于40 mL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总疗程12个月。随访3~24个月,观察复发率,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THP、HCPT、MMC组复发率分别为18.18%、21.43%、20.00%(P>0.05),医疗总费用分别为15 924.36、12 018.36、8 580.36元。结论:MMC组方案较佳。  相似文献   

3.
龙益军  汤华章  邓长柳  李龙  兰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553-3554,3556
目的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BCG-PSN组38例和吡柔比星(THP)组36例。两组定期进行膀胱灌注,随访12-3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BCG-PSN组膀胱癌术后复发率为18.4%(7/38),出现不良反应9例(23.7%);THP组复发率为19.4%(7/36),出现不良反应24例(6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G-PSN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T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CG-PSN及THP都是有效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药物,但BCG-PSN膀胱灌注后不良反应明显小于THP组,是理想的膀胱灌注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联合热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浅表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观察组采用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联合体外热疗。比较两组复发情况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观察组6个月、1年、1.5年、2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51%vs 19.30%,10.53%vs24.56%,14.04%vs 29.82%,14.04%vs 35.09%);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72%vs 73.68%)。结论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联合热疗能有效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及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THP(58例),另一组膀胱灌注卡介苗(54例),各组均灌注6-48个月,期间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THP膀胱灌注组复发率为12.3%,18.96%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卡介苗膀胱灌注组复发率为9.25%,31.48%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两组比较BCG组疗效高于THP组,而BCG膀胱刺激症状亦高于THP组。结论THP及卡介苗均是有效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药物,卡介苗膀胱灌注后患者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THP组,但局部反应较大,可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应用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及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THP(52例),另一组膀胱灌注卡介苗(47例),各组均灌注6~48个月,期间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THP膀胱灌注组复发率为11.5%,无全身不良反应例子;卡介苗膀胱灌注组复发率为21.2%,68.1%患者出现膀胱刺激症状,两组比较THP组略好于.结论THP及卡介苗均是有效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药物,THP膀胱灌注操作简单,全身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膀胱局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4例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羟基喜树碱(HCPT)20mg/50ml作膀胱内灌注,疗程为每周1次,连续8次后,改为2周1次,连续8次。以后每月1次,连续用药3年。结果随访3个月~3年,随访期间膀胱肿瘤2年内复发3例,复发率为8.82%,3年复发5例,复发率为14.71%。结论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THP)两种膀胱内灌注方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灌注,每次THP灌注剂量40 mg,每周灌注1次,连续8周,再改为每月灌注1次,至术后1年。灌注前实验组THP用蒸馏水80 mL稀释,对照组THP用蒸馏水40 mL稀释。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2年,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HP 40 mg+蒸馏水80 mL膀胱灌注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肿瘤患者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曾翔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264-265
目的对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67例浅表性膀胱癌者术后分别采用吡柔比星(n=33),丝裂霉素(n=34)进行膀胱内灌注,随访时间2年,观察肿瘤术后复发率。结果吡柔比星组、丝裂霉素组复发率分别为15.2%,17.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膀胱癌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吡柔比星、丝裂霉素能有效预防肿瘤术后复发,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保留膀胱术后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23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等保留膀胱手术,病理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1,Ta),术后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组)(85例),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组)(65例)、丝裂霉素(Mitomycin,MMC组)(80例),进行膀胱内灌注,进一步对比肿瘤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术后2年的肿瘤复发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用药后的化学性膀胱炎发生率、血尿发生率、尿道狭窄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用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THP、EPI膀胱内灌注治疗,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应用MMC膀胱灌注,术后复发率较前两者高,但费用低廉,临床上根据病情适当选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二次气化电切联合盐酸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已行第1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给予盐酸THP 30 mg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10周。术后6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继续采用盐酸THP膀胱灌注化疗,治疗组患者行第2次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术后采用盐酸THP膀胱灌注。随访2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膀胱肿瘤的复发率[14.71%(5/34)]较对照组[35.29%(12/34)]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截止时,治疗组继续随访肿瘤复发率[27.27%(9/33)]显著低于对照组[71.88%(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进展为肌层浸润肿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二次气化电切联合THP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可显著降低肿瘤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防治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将5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观察组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丝裂霉素C( MMC)膀胱灌注治疗,随访1年评价两组复发率,观察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随访期内总复发率为10.3%,对照组总复发率为2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80,P<0.05);观察组毒性反应发生率为24.1%,低于对照组的2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P>0.05);Ⅱ~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6.8%,对照组为1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60,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可以有效地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且毒副作用小,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膀胱灌注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将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采取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对照组术后采取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两组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术后18个月时,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TUR-Bt术后的效疗与安全性.方法 将47例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TUR-Bt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作膀胱灌注,定期复查膀胱镜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 吡柔比星组2例(8.7%)复发,丝裂霉素组4例(16.7%)复发,复发率吡柔比星组明显低于丝裂霉素组(P<0.05);膀胱刺激症,吡柔比星组2例(8.7%),丝裂霉素组3例(12.5%);其他副作用方面吡柔比星出现排尿困难1例.结论 丝裂霉素及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安全性相似,与丝裂霉素相比,吡柔比星具有膀胱内化疗药保留时间短、疗效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丝裂霉素C(MMC)与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对膀胱癌复发的预防作用及治疗毒性.方法 筛选13个临床研究,包括416例进行MMC、595例进行HCPT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分析.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作为评价疗效及毒性差异的指标.统计软件为RevMan5.结果 Meta分析显示,HCPT膀胱灌注治疗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显著优于MMC(P<0.01).MMC组膀胱刺激症状、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CPT组(分别为P<0.01).结论 HCPT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作用优于MMC,且治疗毒性低于MM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乌体林斯联合吡柔比星与单独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电切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临床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常规行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乌体林斯联合吡柔比星,另一组只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门诊定期复查,持续2年。结果:联合灌注组肿瘤复发率为38.7%,单独灌注组肿瘤复发率为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期肿瘤,联合灌注组的复发率为25.0%,单独灌注组的复发率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期肿瘤,联合灌注组的复发率为47.4%,单独灌注组的复发率为68.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a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乌体林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疗效优于单纯吡柔比星灌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两种疗程膀胱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39例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1~2周始两组患者均使用吡柔比星20mg加5%葡萄糖溶液40mL膀胱内灌注,保留2h。长疗程组(70例)每周1次,8次后改为每月1次,共30次(约2年);短疗程组(69例)每周1次,共12次(约3个月)。结果:肿瘤复发长疗程组13例(18.57%),短疗程组12例(17.39%),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严重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肯定,但治疗间隔时间长、疗程长者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8.
刘宁  刘世学  谢斌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083-2085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表浅性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表浅性肿瘤电切(TUR-BT)治疗的56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膀胱灌注药物浓度不同分为高浓度组25例,低浓度组31例。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灌注剂量30 mg,高浓度组为1.0 g/L,低浓度组为0.6 g/L。术后每周灌注1次,8周后,每月1次,至术后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CT)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QC30)以及表浅性膀胱癌患者特异性量表(QLQ-BLS24)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随访(17.6±1.2)个月。其中高浓度组随访期内1例复发,复发率为4.0%(1/25),复发时间为术后(12.4±0.8)个月;低浓度组随访期内3例复发,复发率为9.7%(3/31),平均复发时间为(9.8±0.6)个月。两组复发率以及平均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石泓哲  田军  李长岭 《中国医药》2013,8(5):655-656
目的评价八宝丹辅助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均采用保留膀胱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术后行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预防肿瘤复发辅助口服八宝丹胶囊(0.6g/次,3次/d),对照组28例术后仅行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治疗。在2年随访期内观察患者肿瘤复发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2年内复发8例,复发率为28.6%;5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为17.9%。观察组2年内复发7例,复发率为25.0%;3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为10.7%。观察组2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宝丹可以辅助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并可能降低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