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手足癣足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手癣指皮肤癣菌侵犯指间、手掌、掌侧平滑皮肤引起的感染;足癣则主要累及足趾间、足跖、足跟和足侧缘.皮损多由一侧传播至对侧,足癣多累及双脚,手癣常见于单侧,根据临床特点不同,可以分为3型: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1].祖国医学认为皮肤浅部癣之病因,总由生活、起居不慎,感染真菌,复因风、湿、热邪外袭,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致.病发于脚趾,则为脚湿气;发于手掌部,则为鹅掌风,统称为手足癣[2].黄莺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知名皮肤科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皮肤科临床、教学20余年,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各种皮肤病,尤其对中医的辨证施治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现将吾师治疗手足癣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已故著名中医学家、伤寒大家李培生教授,系全国第一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70余年,学验颇丰,擅长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李老用药以轻灵平稳见长,在脾胃病的治疗上有其独到之处。笔者有幸作为李老学术经验整理者之一,现将李老运用药对辨治脾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吕培文教授在治疗中医外科疾病时,经常针对某些特定疾病、证候、症状、体征甚至是化验检查异常等,使用一些独具特色的药对,常常能够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吕培文教授临床常用的部分药对,在解析时多引用中医古籍和吕培文教授出诊带徒过程中讲述的原话,通过中医理论阐释鸡血藤-首乌藤等十二组药对的功用主治、配伍特点、临证思考、药症对应、用法用量、使用技巧等经验,最后附以治疗疑难病(大动脉炎)的验案一则,进一步对吕培文教授乃至燕京中医外科学术流派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临床思维体系进行思考和整理,挖掘其临证时独具特色的用药经验传承。 相似文献
4.
5.
施杞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医已40年余.临床上善于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特别是对颈椎病的治疗,颇多心得[1].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在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累及相应的神经和/或血管,而引发的有着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2]. 相似文献
6.
7.
8.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含有多种免疫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功能.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常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免疫异常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该病痛程长,需长期用药,特别是长期或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副作用较大,远期疗效欠佳,撤药时的反跳现象也十分棘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黄莺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增效减毒的新路,患者生存质量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介绍张冰教授临床运用药对治疗脾胃疾病的经验。黄连伍吴茱萸治泛酸,原方比例为6∶1,但无明显寒热者比例调整为3∶3,遇冷泛酸者为1∶6,或佐海螵蛸、煅瓦楞子制酸止痛;麦冬伍玉竹治胃脘嘈杂;红藤伍败酱草治下腹坠胀;枳壳伍砂仁、丹参治痞满,血瘀气滞轻症三药用量比例为1∶1∶1,重症调整比例为1∶1∶3;生甘草伍炙甘草治胃痛。 相似文献
14.
蔡荫庭(1914—1999)生前系广东省名老中医,潮州市中医医院名誉院长。蔡老上世纪三十年代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从医60多年,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其辨证精确,用药灵活,尤其是在药物的配伍运用上别具巧思。兹将其最常用的几个药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白癜风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易诊难治,影响美观,对患者容貌和心理有较大影响.杨志波教授善于辨证论治并使用各种中药药对治疗该病.根据疏风和营、行气活血、健脾补肾三种治法分别列举杨志波教授治疗白癜风的常用药对经验,以供皮肤病专科临床用药借鉴. 相似文献
18.
周平安教授运用药对治疗外感高热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平安教授是东直门医院热病科主任 ,多年来致力于外感热病的研究 ,尤其对外感高热的治疗 ,用药精练 ,疗效显著 ,主张“清、透、下”三法合用 ,绝大多数病人一剂见效 ,两剂热退。余有幸侍诊案侧 ,颇有所得 ,现将周教授治疗外感高热常用药对总结如下。1 麻黄配杏仁与石膏麻黄辛温 ,宣降肺气 ,祛寒散邪 ,使毛窍开通 ,阳气达表 ,汗液外泄 ,病邪有外达之路 ,杏仁辛开苦降 ,助麻黄宣肺卫之郁以祛邪 ,降肺气之逆以平喘。麻杏相配 ,一宣一降 ,顺乎肺之本性 ,故周教授治疗外感高热常用此药对。周教授认为近年来外感高热症 ,单纯伤寒者甚少 ,多为表… 相似文献
19.
20.
周维顺教授认为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邪正相争的过程,本虚标实为病机,痰瘀毒热虚为主要病因病理,临床上应该注重中医辨证论治,突出中药药对在中药方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