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内窥镜下侧脑室前角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为临床开展神经内窥镜下的侧脑室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2 1例成人尸头标本进行前角入路侧脑室的解剖观测 ,并对 9具新鲜尸头分别进行内窥镜下眉上前额入路及冠状缝前入路的解剖学观察。结果 :侧脑室前角、前下角到室间孔距离为 (3 0 .5± 2 .4)mm、(9.9± 2 .1)mm ,室间孔长、宽径为 (5 .4± 1.2 )mm、(2 .7± 0 .9)mm ,侧脑室在前角、室间孔以及侧脑室体中部的顶宽及内、外壁高度分别为 (18.7± 3 .1)mm、(15 .1± 3 .5 )mm、(2 4.0± 4.6)mm和 (16.0± 1.8)mm、(14 .0± 1.9)mm、(2 3 .1± 2 .5 )mm以及 (12 .1± 1.7)mm、(8.9± 1.3 )mm、(15 .2± 1.6)mm ,眉上及冠状缝前穿刺点到脑室、室间孔距离分别为 (2 9.5± 2 .5 )mm、(5 5 .3± 2 .6)mm和 (2 8.4± 2 .8)mm、(5 4.4± 3 .0 )mm。前额眉弓上入路及冠状缝前入路内窥镜下均可看清前角及体部结构 ,但硬镜下后者操作空间稍小 ,而软镜甚至可看清三角部结构。结论 :在内窥镜下前角入路进行侧脑室手术有一个理想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2.
内窥镜下侧脑室后角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临床开展神经内窥镜下的侧脑室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2 1例成人头部防腐标本进行经后角入路侧脑室的解剖观测 ,对 9具新鲜尸头在神经内窥镜下进行后角入路侧脑室的解剖学观察。结果 :侧脑室后角到前角、颞角及室间孔的距离分别为 (86.0± 6.9)mm、(5 9.5± 6.7)mm、(5 7.3±5 .4)mm ,侧脑室三角部脉络丛球到室间孔距离为 (4 0 .5± 2 .3 )mm ,脉络丛球与室间孔之间侧脑室底弓形隆起的高度为 (9.9± 1.6)mm ,三角部的最大宽度 (9.1± 2 .1)mm ,三角部上、下方宽度分别为 (8.5± 2 .0 )mm、(9.3± 1.8)mm。神经内窥镜进行侧脑室后角入路手术时 ,硬镜下可看清侧脑室三角部及体部的后半部分 ,而软镜甚至可看清室间孔及前角结构 ,颞角结构硬镜下观察困难 ,软镜可看清局部结构。结论 :内窥镜下后角入路侧脑室手术可有一个理想的侧脑室后半部分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3.
经脉络裂人路治疗第三脑室病变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胼胝体和经额中回两种途径达到脉络裂的优劣,为临床医师经脉络裂入路治疗第三脑室病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0例成人头颅标本,在放大10倍手术显微镜下分别依照经胼胝体一侧脑室-脉络裂入路和经额中回-侧脑室-脉络裂入路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脉络裂是位于丘脑和穹隆间的自然裂隙,经上述两种人路均可经侧脑室和脉络裂体部打开第三脑室顶部.胼胝体厚度为(7.2±0.8)mm,室间孔前后缘长度为(4.89±1.35)mm,室间孔前缘至静脉角的长度为(11.79±3.43)mm.结论经胼胝体-侧脑室-脉络裂人路优于经额中回-侧脑室-脉络裂入路,经胼胝体-侧脑室-脉络裂入路具有损伤小,术野清晰的优点,是处理第三脑室病变的一个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临床开展神经内窥镜下的第三脑室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8例尸头用断层解剖的方法进行解剖观测,测量确定手术入路各项目的数据。采用相同的方法在300例MRI上进行观测。经统计学处理,得出三脑室手术入路的参考数据。结果:①≤9岁年龄组第三脑室手术入路参数均值的95%可信区间分别是:乳头体前缘与室间孔连线的延长线与头皮的交点(B)、正中线与眦耳线线的交点(A)到正中线与经双侧外耳门的连线在颅顶的交点(C)的距离的比值(BC/AC)值为0-315-0.334;入颅点旁开中线距离(L)为1.93~2.65cm;入颅深度(H)为5.10-6.51cm;内窥镜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a)为21.8°~23.0°。②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各年龄组该入颅参数均值的95%可信区间是:BC/AC的比值分别为0.315-0.340,0.320-0.341,0.322-0.340,0.322-0.340,0.320-0.337,0.325-0.343;入颅点旁开中线距离(L)分别为2.30~2.85,2.40~3.10,2.40-3.00,2.40~3.23,2.40~3.10,2.50~3.10cm;入颅深度(H)分别为5.82~7.30,5.70~7.00,5.80--6.80,6.00-7.10,5.90-6.95,5.70-7.00cm;内窥镜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0)分别为19.5~21.5°,19.0~20.5°,20.0~21.0°,19.5~20.2°,18.9-21.0°,19.0-21.0°。结论:该入路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经神经内窥镜侧脑室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神经内窥镜下侧脑室手术相对安全的穿刺路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模拟神经内窥镜手术,分别从侧脑室的额角、颞角、三角区和枕角4种入路对固定后的成人颅脑标本进行解剖观测,分析比较不同手术入路的优劣.结果:E2点与脑膜中动脉和大脑上静脉毗邻;N1~N3点与脑膜中动脉毗邻;N4点的体表定位点位于颞上回,深部正对颞横回;Z1~Z3点穿经视辐射,Z3点距角回最近,Z5、 Z6与大脑上吻合静脉毗邻.结论:(1)额角入路相对于来说比较安全,只是定位准确,在穿刺过程中不会伤及血管和重要的神经中枢;(2)经颞角入路进行穿刺时,有损伤脑膜中动脉的危险;(3)三角区入路不常用,并且易损伤听辐射;(4)枕角入路利于手术中多部位的探查.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窥镜下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手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神经内窥镜下侧脑室、第三脑室的解剖结构和影像学特点,为临床开展神经内窥镜脑室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例成人尸头和25例脑积水第三脑室底造瘘手术病人神经内镜下观察侧脑室、三脑室在内镜下的解剖结构,并录象作记录和研究之用。结果:额角入路可以观察到侧脑室额角和侧脑室体部,且可以通过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室间孔的Y形结构是脑室内观察和定位的重要标志。枕角、三角区和颞角入路分别可观察到侧脑室相应部位和脉络丛。结论:侧脑室额角入路是观察侧脑室和三脑室的最常用入路,观察侧脑室范围最大,也是第三脑室底造瘘的最佳入路,枕角入路便于对侧脑室三角区和侧脑室体后部病变的观察和治疗,三角区和颞角入路很少用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第四脑室底的显微解剖,为选择切开第四脑室底进入脑干的手术入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10例国人成人脑标本的第四脑室底进行显微测量,其中7例进行了切片染色,对部分脑干背侧的重要神经核团及神经纤维束进行了观察测量。结果 1.第Ⅳ脑室底长(32.08±3.02)mm,宽(18.64±1.94)mm的菱形结构。2.获得了部分脑干背侧重要神经核团及神经纤维束的资料。结论 通过对第Ⅳ脑室底显微解剖的观察,认为切开第Ⅳ脑室底可选择的手术入路有:中线切口,中部最宽区横行切口和面丘上纵行切口。  相似文献   

8.
金保哲 《医学信息》2006,19(3):90-93
三脑室区肿瘤的手术入路根据病变部位有适用于前部病变的经额叶皮质入路、经胼胝体前部入路、经终板入路,主要适用于中部病变的脉络丛下入路、经脉络裂入路和脉络裂下经中央帆入路,主要适用于后部病变的枕部经小脑幕入路、幕下小脑上入路、经胼胝体后部入路及经侧脑室三角区入路。解剖和临床研究表明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到达三脑室最近、术后并发症少,掌握该入路路径中扣带回、胼周动脉、胼胝体、穹隆、前连合等重要神经结构的显微解剖学知识,有利于术前手术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手术。  相似文献   

9.
神经内镜下侧脑室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侧脑室、第三脑室的重要解剖学结构,为神经内镜下治疗脑室病变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具成人尸头分别采用冠状缝前侧脑室前角、三角区及后角3种入路在神经内镜下观察脑室结构并测量数据。结果 (1)侧脑室前角入路可清晰显示侧脑室前角和体部,室间孔的Y形结构,且可以通过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2)冠状缝前穿刺点到侧脑室、室间孔距离为(28.7±2.6)mm、(55.1±2.8)mm,侧脑室前角到室间孔距离为(30.8±2.3)mm,室间孔长、宽径为(5.6±1.4)mm、(3.2±1.1)mm,中间块长径、宽径为(6.3±1.8)mm、(3.4±1.2)mm。(3)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入路可以观察到侧脑室体部结构及脉络丛。结论 (1)冠状缝前侧脑室前角入路是处理侧脑室、室间孔区及第三脑室病变的理想入路;(2)侧脑室后角入路是治疗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病变的理想入路;(3)侧脑室三角区入路应用价值低。  相似文献   

10.
内窥镜下经口咽至中下斜坡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至中、下斜坡局部解剖学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为临床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交替使用手术显微镜和0°、30°硬质内窥镜研究10例成人尸头,测量与入路相关的60具成人颅骨标本数据。结果斜坡常规开窗20 mm×30 mm,对应脑干侧前方的解剖结构为:口咽→咽后壁软组织→骨性标志(枕骨大孔前缘→下斜坡→咽结节→中斜坡)→硬脑膜→非骨性标志(VI~X II颅神经、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以及其之间解剖毗邻关系);切牙孔、前鼻棘、后鼻棘、卵圆孔、破裂孔、颈动脉外口及舌下神经管外口的内侧缘至咽结节及后四项至中线的距离分别为:71.0±4.1、78.3±4.3、33.7±4.3、27.2±2.1、13.2±2.0、25.7±2.3、19.7±1.3、23.3±2.1、10.5±2.0、25.2±3.7、17.2±2.7 mm。结论应用内窥镜经口咽入路可完成中下斜坡脑干腹侧部位病变的手术治疗,以处理椎基底动脉瘤及体积较小且血供一般的病变为佳。  相似文献   

11.
第三脑室底部造瘘区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临床更好地应用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择4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头部标本,采用动脉和静脉内灌注染料的方法分辨血管,另选8具标本不作染色,暴露和观测在第三脑室底部以及脚间池内liliequist膜。结果:视交叉到漏斗的距离为(3.5±1.4)mm(2.5~5.3mm),漏斗隐窝到乳头体的距离为(8.6±2.3)mm(6.9~11.4mm),漏斗隐窝与鞍背在同一垂直方向,以鞍背为解剖标志,切开鞍背后方6.9mm以内范围是安全的;liliequist膜间脑叶构成脚间池和动眼神经池的前上壁,呈网膜样,上有大小不一的孔洞;基底动脉在基底池分出左、右大脑后动脉P1段,P1段向后方发出丘脑穿动脉及大脑脚支,穿入脑实质,没有分支向前发出。结论:正确地选择第三脑室底部造瘘口的位置,可以做到保护下丘脑、基底动脉及相关结构,切开liliequist膜间脑叶可促进脑脊液的流通。  相似文献   

12.
内窥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瘤鞍区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为临床开展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对 2 5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进行蝶鞍区的解剖测量 ,并对 9具新鲜尸头进行内窥镜下经鼻蝶至蝶鞍的解剖观察。结果 :鞍膈高度(5 .5± 0 .6)mm ,鞍膈孔前后径 (6.2± 1.3 )mm ,鞍膈孔左右径 (6.5± 1.5 )mm ,鞍膈孔前缘到鞍结节 (3 .4± 1.3 )mm ,鞍膈孔前缘到垂体柄 (2 .5± 1.1)mm ;视神经出视神经颅口宽 (5 .0± 0 .4)mm ,两侧内缘间距 (13 .7±2 .3 )mm ,视交叉前缘距视神经间沟中点 (6.8± 1.3 )mm ,视交叉宽 (11.5± 1.4)mm。结论 :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应熟悉蝶鞍底及窦内的解剖标志 ,并充分利用鞍膈等解剖结构有序地做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3.
内窥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瘤手术中蝶鞍的解剖定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为临床开展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对 2 5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进行鼻道及蝶窦底的解剖测量 ,并对 9具新鲜尸头进行内窥镜下经鼻蝶至蝶鞍的解剖观察。结果 :鼻柱根部到蝶窦口 (65 .3± 3 .1)mm ,鼻根到蝶窦口 (4 5 .4± 2 .4)mm ,蝶窦口到蝶筛隐窝顶 (7.1± 3 .4)mm ,鞍底到鼻柱根部与中鼻甲下缘连线的垂直距离 (12 .1± 2 .0 )mm ,蝶窦口长径 (3 .3± 1.5 )mm ,蝶窦口宽 (1.3± 0 .5 )mm ,蝶窦口上端距中线 (3 .0± 1.0 )mm ,蝶窦口下端距中线 (3 .9± 1.2 )mm。结论 :借助观察到的蝶窦口等解剖标记 ,内窥镜能够较好的定位蝶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测量鞍区及颅中窝底骨性结构的解剖位置,为神经内窥镜和显微神经外科在该区的直接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2例成人尸头标本鞍区及颅中窝底骨性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比较翼点入路和额下入路到该区的解剖距离。结果:额下入路到鞍区的解剖距离最近是(45.63±0.78)mm(38.02~52.50mm)和(73.10±0.56)mm(65.24~82.56mm),而翼点入路分别为(34.75±0.81)mm(24.08~50.58mm)和(67.99±0.68)mm(60.16~75.60mm)。翼点内板到颅中窝底的各个孔的最大距离是(62.46±0.57)mm(55.86~70.08mm),最大垂直角度是(39.82±1.52)°(29.6°~55.7°)。结论:鞍区和颅中窝底的骨性结构可为神经内窥镜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操作提供解剖标志,翼点入路比额下入路到鞍区的距离缩短约10~15mm两者具有明显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5.
A father and daughter with colloid cysts of the third ventricle are described. The nine previously reported examples of familial occurrence are reviewed, and the conclusion is reached that inheritance is likely autosomal dominant. The proportion of all cases which are genetic is not known. A plea is made for routine detailed and thorough family histories on all patients with such cysts and a high index of suspicion for non-specific symptoms in relatives such as headaches, migraine, depression, anxiety, nausea and vomi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