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32例(DHS组),PFNA内固定24例(PFNA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术中透视时间、下床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下床负重时间以及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优于DHS组,但DHS组术中透视时间少于FPNA组。结论 DHS和PFNA均是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PFNA能提供早期的负重及功能锻炼,更适合骨质疏松、不稳定骨折合并外侧壁骨折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联合重建锁定钛板治疗累及外侧壁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35例累及外侧壁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31-A3.3)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按是否重建外侧壁及内固定方式分为PFNA组(未重建外侧壁)、PFNA联合重建组(使用重建锁定钛板复位重建外侧壁联合PFNA内固定),通过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发生。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4.4个月。所有骨折骨性愈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PFNA联合重建组1例出现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并发症、Harris评分PFNA联合重建组均优于PFN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联合重建锁定钛板治疗累及外侧壁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虽然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较PFNA组多,手术创伤较PFNA大,但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髋关节功能等均优于PFNA组,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减少卧床并发症及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粗隆式股骨柄(GTF)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8年3月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病人8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GTF组45例,采用大粗隆式股骨柄髋关节置换治疗;PFNA组43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负重时间以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 88例病人均得到随访,时间1.2~6年,平均3.3年。GTF组负重下床活动时间较PFNA组短,手术切口长度较PFNA组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PFNA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TF组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TF与PFNA均为治疗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术式,GTF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对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103例中接受PFNA治疗62例患者做为观察组,将接受DHS治疗41例患者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Harris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两组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相对于DHS,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5.
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手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分析61例65岁以上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DHS(32例)和PFNA(29例)内固定的疗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61例围手术期均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PFNA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负重时间较DHS组短,术后失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Harris评分优良率(93.1%)明显高于DHS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疗效较好,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内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2-08—2015-09间收治的11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成2组,各56例。AFHR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HR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HR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早期负重功能活动、明显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2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01诊治的7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PFNA组和ALP组,分别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失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1年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结果 71例均获得随访12~24(16.8±2.6)个月。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失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PFNA组优于A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随访期间未发现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股骨头颈切割及髋内翻等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ALP组则出现1例股骨头颈切割、髋内翻2例,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ALP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01诊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1例,采用PFNA内固定31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30例。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颈干角丢失情况和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与锁定钢板组相比,PFN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例均获随访10~18个月,平均12.6个月,X线片均显示骨折愈合;PFNA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锁定钢板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及颈干角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但PFNA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牢靠、负重时间早,在治疗不稳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时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6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4例。观察组行PFNA内固定,对照组行DHS内固定,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PFNA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DHS短,可根据患者及医院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普通型骨水泥股骨头假体置换和锁定加压钢板(LC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笔者自2010-01—2014-01诊治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关节置换组、LCP组和PFNA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3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FN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LCP组及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时置换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LCP组及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置换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PFN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3组髋关节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型骨水泥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单的手术方法,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治疗周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强  冷燕奎  夏冰 《中国骨伤》2023,36(7):641-646
目的:探讨微创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6例,分别采用微创股骨头置换术(假体组)与PFNA内固定术。假体组35例,女24例,男11例,年龄(86.2±6.1)岁;PFNA组41例,女28例,男13例,年龄(84.6±5.3)岁。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6、12个月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17(14.3±1.4)个月。假体组手术时间长于PFNA组(P<0.05);PFNA组出血量少于假体组(P<0.05);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假体组明显早于PFNA组(P<0.05);术后1、6个月假体组的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体组并发症少于PFNA组(P<0.05)。结论: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微创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是一种良好选择,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属及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及患者围手术期输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接受PFNA治疗的10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骨盆双髋X线及CT平扫检查明确诊断,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基本资料的统计学分析,探究围术期输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对109例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P=0.013),骨折类型(P0.01),糖尿病病史(P=0.031)以及术前血红蛋白(P0.01)是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需要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输血与患者年龄(P=0.017),骨折类型(P0.01),糖尿病病史(P=0.023)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术前血红蛋白(P0.01)呈现负相关关系。而性别(P=0.297),高血压病史(P=0.318),手术时间(P=0.325)等因素与围术期输血无显著关系。结论:年龄,骨折类型,糖尿病病史以及术前血红蛋白是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需要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年龄越大,有糖尿病病史,骨折越不稳定,术前血红蛋白越低,越有可能需要输血,这可能为临床围术期输血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InterTan髓内钉和股骨近端仿生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bionic intramedullary nail,PFB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接受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3组。PFBN组25例,女16例,男9例,年龄69~79(73.67±5.16)岁;PFNA组55例,女38例,男17例,年龄68~80(74.23±5.57)岁;InterTan组40例,女26例,男14例,年龄68~79(73.45±5.34)岁。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6、12个月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3组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随访12个月以上。3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BN组...  相似文献   

14.
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永清  阮朝阳  项昶  张纲  朱群威  钱铮 《中国骨伤》2013,26(10):833-835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ur intramedullary nail,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6例高龄(80~93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54例(PFNA组),男22例,女32例;采用传统开放复位钉板内固定术32例(对照组),男12例,女20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2年以上的随访,PFN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PFN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5.
林鸿宽  赖草生  周之平  曾峰  王朝强 《中国骨伤》2022,35(11):1081-1086
目的:比较加长型股骨近端带螺旋刀片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 rotation,PFNA)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普通PFNA治疗AO-A3.3型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58例AO-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7例采用加长PFNA+MIPPO钢板重建外侧壁(A组),31例采用闭合复位PFNA固定(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 d、6个月股骨颈长度和顶尖距(tip apex distance,TAD),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10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8个月,术后切口愈合良好。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多于B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 d股骨颈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股骨转子间顺行髓内钉(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材料不同分为PFNA组(87例,采用PFNA治疗)和InterTAN组(54例,采用InterTAN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例数、输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例数、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等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PFNA组短于InterTAN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例数和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长于InterTAN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等级、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InterTAN均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选择,PFNA手术时间更短,而InterTAN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Tan)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法分为PFNA组(60例)和InterTan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臂机透视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22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臂机透视次数PFNA组均短(少)于InterTan组(P<0.001)。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InterTan组少于PFNA组(P<0.05)。结论PFNA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量更少,更适合一般状况差、手术耐受能力差的患者;InterTan稳定性好,术后并发症少,更利于不稳定骨折的固定及术前运动能力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不稳定转子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固定39例,切开转子部重建人工股骨头置换31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手术时间较内固定组手术时间长(P0.05);置换组术后负重时间明显较内固定组早(P0.05)。置换组有1例肺部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假体周围骨折;内固定组有4例肺部感染,3例内固定失败,3例脑梗,2例泌尿系感染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置换组Harris评分高于内固定组(P0.05),而术后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和股骨头置换均可治疗高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但股骨头置换后可以早期下地活动,改善生命终末期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内科共存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陈志祥  王传功 《中国骨伤》2020,33(11):1053-105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重建钛板重建外侧壁及股骨矩治疗Evans-JensenⅤ型转子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分析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采用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Evans-JensenⅤ型骨折患者3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16例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闭合复位组);14例行小切口切开重建钛板重建股骨矩及外侧壁PFNA内固定(切开复位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失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后康复(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内固定断裂、退出、螺旋刀片切出),术后12个月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观察比较颈干角丢失度数。结果:3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顺利愈合,切开复位组患者手术失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均明显大于闭合复位组(P<0.05)。切开复位组患者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颈干角丢失度数均优于闭合复位组(P<0.05)。。结论:使用重建钛板对股骨矩及外侧壁进行复位和固定,PFNA髓内固定治疗Evans-JensenⅤ型的转子间骨折,能够恢复股骨矩及外侧壁对股骨头颈的支撑,有利于提高手术以后骨折断端及内固定的稳定性,减少单独采用PFNA治疗以后骨折断端移位、内固定松动、切出甚至断裂等风险。缩短老年患者卧床时间,减少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为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