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爱无语     
雨露 《当代护士》2006,(11):44-45
盛夏的一日清晨,当一袭白衣的我正汗流浃背地在病房里忙碌着做各种治疗时,同事喊有我电话,话筒的那一端传来了父亲关切牵挂的声音:“玲,最近好吗?孩子怎么样?一段时间没你的电话,我总觉得不放心,现在年龄大了,总是在想你……”以前和父亲也通过无数次电话,传递过数不尽的关心和牵挂,可唯独这次感觉不同,因为在记忆中父亲从未在我面前用语言表达过自己的爱。一种无言的感动顷刻包围了我,从心底升腾起一股暖流,像有什么东西堵在喉部,两行泪水顺着脸颊无声地淌下……  相似文献   

2.
滴嗒滴嗒……脉管里,我不知道是咸是淡,只有簌簌,簌簌的轻微的感觉。我闭上眼睛,谋略用眼脸挡住几欲夺眶而出的泪水,但眼泪还是止不住她淌了出来……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背景     
父亲年老了,蹒跚他向前走去。但背影却留在我视线里,依旧是那祥亲切那样熟悉,让我想到童年记忆中一次见到父亲背影的情景。  相似文献   

4.
父爱润无声     
又是一个炎热的午后,我出门上班去,因感觉不早了,便急匆匆地赶路。忽然听到有人叫我,抬头一看是一个熟悉的面孔,哦,竟然是父亲!我很是意外,父亲不是在胶州的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父亲依然是从前的父亲,只是头上多了几缕白发,散布在凌乱的发间,额头的皱纹里写满了疲惫,让人好生心疼。可以想象这个年纪的父亲,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的劳累。  相似文献   

5.
感动     
这是一个泪水越来越少的幸福时代。然而,在我断断续续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时间里,有太多的时候,太多的真实故事牵萦着我的心灵,它使我感动,使我时常一掬热泪的沉思!  相似文献   

6.
李琴 《当代护士》2004,(6):61-61
转眼父亲已离开我们3年十多了,在这3年里女儿无尽的思念与愧疚之情常常困扰着我,父亲患病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就在眼前,如果时光能倒退,我愿用生命换回他的健康,只要父亲健在,我一定竭尽全力让父亲开心舒畅。  相似文献   

7.
祖母的硬币     
朱芳 《家庭护士》2007,(12):23-23
小时候我经历了一场后来被称之为“哥伦布纪念日的暴风雪。”室内冷得像个冰害。我蜷缩在我的棉衣里,挨着哥哥姐姐坐在客厅,等着父亲将壁炉烧旺。父亲往炉膛里塞进了足够多的柴木,火便热烈地纠缠在一起。等父亲一转身,我们几个孩子便一拥而上,紧紧地挨着壁炉站着,期望能迅速暖和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桑米 《当代护士》2005,(9):56-57
对于死亡,我有很深切的体验:我一岁多一点点,我的父亲自己结束了才36岁的生命,父亲的命运是反右时代的一个悲惨的例证:那年,我母亲28岁,我姐姐5岁,我哥哥3岁,我弟弟以6个月的胎龄,睡在我母亲的肚子里。可惜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扔下这么多的责任、义务与亲情而撒手人寰,但长大后听母亲说,如果父亲不自己死,也会受折磨而死。  相似文献   

9.
生生世世情     
陈婧 《当代护士》2005,(9):53-55
每月会有一次,延续一年了,一般在深夜两点钟左右,严洁抑郁的声音从电话里传过来:"灵,又打扰你了,我睡不着,陪我说两句话吧,心里好难受."她知道我有深夜写东西的习惯,这个美丽的女人,我最好的朋友,一位真真正正的白衣天使,她不知道她有多么牵动我的心,有时接到电话后我恨不能放下手中的一切,立即过去,敲开她的门,让她敞开她的心扉,吐尽心中的苦水.那一次我真去了,她开门见是我,泪水奔涌而出,我无声地环住她的肩,心中涌起一种责任感神圣感,她有一份生生世世情,需要有人分担那沉沉的重量,抚慰那刻骨铭心的伤痛……  相似文献   

10.
一天夜里,就要熄灯睡觉时,我突然有些想家,想念千里之外年迈的父母。我拨通了那串解密思念的数码,接电话的是父亲,他着实为我的深夜来电吃了一惊:出了什么事儿?我赶紧说没事,刚才突然想家,想说说话。说什么话,深更半夜的,你妈睡着了。威呢?是不是也睡了?父亲肯定还是怪我的来电不合时宜,但言语中掩饰不住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11.
忘记还有你     
刘建群 《当代护士》2009,(10):53-54
阳光炙热得让柏油马路的味道弥漫开来——我一个人在滚烫的空气里奔跑。 我热情的拥抱了邮递员,怀揣着录取证不知所措,几秒钟后我以我最快的速度向父亲的车间跑去,一路上还满脑子想像着父亲喜悦的样子。然后天就变了,好像在一瞬间天就被裹住了,狂风大作……  相似文献   

12.
生命如诗     
陈绍龙 《当代护士》2004,(10):61-61
父亲生病住院,虽说无大碍,我每日还是去陪伴照料。几天中,我结识了一位不知名的朋友.这是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只有19岁。  相似文献   

13.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九年了,母亲去世也已整整二十年了。 这九年里,记不清有多少次看到别人带着孩子,拎着东西回父母家时,我也禁不住有回家一一回父母家的冲动,也盼望着有飘香的饭菜在等着我,有父亲—脸亲切的皱纹在等着我。看着别人从父母家进进出出,我常常忘了自己早已是没有“家”的人,心中感受着属于别人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最后的孝顺     
孝顺女在北京闯荡几年之后我的事业刚刚起步,公司虽然不大,但是业绩正蒸蒸日上,未来一片光明,我甚至已经对自己的未来做好种种设想。母亲,永远是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很小的时候,亲生父亲便离我们而去,我随母亲改嫁,在一个有着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和哥哥的家庭中,母亲日益劳作,在那些并不富裕的年月里,母亲总是勤勤恳恳,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  相似文献   

15.
祖母的硬币     
小时候我经历了一场后来被称之为"哥伦布纪念日的暴风雪。"室内冷得像个冰窖。我蜷缩在我的棉衣里,挨着哥哥姐姐坐在客厅,等着父亲将壁炉烧旺。父亲往炉膛里塞进了足够多的柴木,火便热烈地纠缠在一起。等父亲一转身,我们几个孩子便一拥而上,紧紧地挨着壁炉  相似文献   

16.
支撑自己     
偶尔,我会想起童年的生活。那时候,无论阴晴雨雪父母都会给我呵护。雨天,替我撑出一片晴空。跌倒了,父亲把我扶起,拂去我身上的灰尘,擦干我脸上的泪水。生病的日子,软软的躺在床上,浑身显得酸痛无力,但只要妈妈轻轻的一句:“别怕,孩子,有妈妈在。”一切恐惧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7.
老屋     
父亲打电话说,有人想买爷爷奶奶留下的那座老屋,父亲没有舍得卖。 我不禁想念起老屋来。老屋是太爷爷和爷爷亲手盖的,那时候爷爷还是小伙子,砌房子的石头是爷爷一块一块从山里搬回来,一块一块叮当叮当用凿子凿出来的。就在这座房子里,年轻的爷爷把娇羞的奶奶娶进了家门。爷爷总是骄傲地说:“这房子,结实着呢!”  相似文献   

18.
怀念父亲     
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到来了,如烟的苍茫中我又想起了您。天国里的父亲,您在那边还好吗?  相似文献   

19.
一个可怕的恶梦把我惊醒:四周是白茫茫的一片,我一个人躺在监护室里,觉得自己就像黑夜中狂风巨浪里的一条快沉没的小舟,是那么的孤立无援,此时我多么需要有人给予我一些热情、真诚和无私的爱;给我生的希望和与病魔抗争的勇气……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流了下来,感到一阵的冰凉…….梦醒时分,惊魂未定.此刻我完全体会到了一个病人的心情……  相似文献   

20.
阳惠 《当代护士》2007,(9):61-61
也许,我这一辈子最让我感动和牵挂的人应该是父亲。 也许,我这一辈子最让我自豪的是我用我的爱护理和挽救了无数患儿。读书时代,每天吃着父亲做的早餐,放学后感受他温暖的关怀,生病时得到他的悉心呵护,还记得那个寒风凛凛的冬天,他背着我,打着赤脚趟过乡村小河,为了保护我他全身都湿了,父亲冻得直打哆嗦,那是数九的寒冬啊!所以父亲对我朴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