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英  黄雪珍  吴晖  何鸿鸣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82-1483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PGML )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病理确诊的 38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本组病例临床表现多样 ,无特异性 ,术前误诊率 87.5 %。2病理类型 B细胞型占 94 .7%。3全组 1年生存率 78.7% ,3年生存率 70 .3% ,5年存活率 6 7.4 %。 4无 B症状、早期、B细胞型患者预后优于有 B症状、晚期、T细胞型患者。5 38例病例中单纯手术 8例 ,单纯化疗 2例 ,手术加化疗 2 8例 ,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2 .1%、5 0 .0 %、6 6 .4 %。结论 :PGML误诊率高 ,病理类型以 B细胞型为主 ,预后与全身症状、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2例PGML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X线钡透误诊率89.5%,胃镜及病理活检误诊率82.5%,肿瘤切除率95.5%,根治性切除68.2%,姑息性切除27.3%,1例剖腹探查,无手术死亡,术后化疗14例。术后随访:根治性切除组5年生存率60.0%。结论PGML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治疗应积极,全胃切除指征可适当放宽,根治性切除肿瘤和术后化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PGML)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PG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中,发生于胃28例(58.3%),小肠2例(4.2%),回盲部14例(29.2%),结肠4例(8.3%),术前经活检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9例(18.8%),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术后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B细胞性46例、T细胞性2例。结论 PGM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极易误诊。发病率以胃部最高,其次为回盲部,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及术后辅助放、化疗是提高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7月期间 12 9例小于 1岁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 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2 6例 ( 2 0 2 %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97例 ( 75 2 % ) ,6例简单动脉导管未闭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 全组死亡 11例 ,死亡率 8 5 % ,其中复杂畸形 7例。小于 6月患儿 4例 ,死亡率 12 5 % ( 4 3 2 ) ,大于 6月患儿 7例 ,死亡率 7 2 % ( 10 97) ,相差显著 (P <0 0 5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死亡率为 3 1% ( 3 97)。结论 低月龄和畸形复杂是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可作为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应用于简单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5 3例 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5 3例高龄患者中 41.5 %术前合并其他疾病 ,其中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4.12 %、63 .15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3 5 .2 9%、2 1.0 5 % ,术后病死率分别为 5 .88%、5 .2 6%。两者手术切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6.2 3 66,P <0 .0 5 ,但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均 >0 .0 5。结论 高龄患者术前虽有较多并存病 ,但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 ,手术治疗仍是提高高龄食管癌、贲门癌切除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预防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可以导致肺梗死 ,威胁病人的生命及造成血栓后综合征 ,影响生活质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因不同手术而异。普外手术为 19% ,神经外科为 2 4 % ,而骨关节手术最高可达到 4 8%~ 6 1%不等 [1 ] 。高危人群如果没有预防措施患小腿深静脉栓塞的机会 4 0 %~ 80 % ,下肢近侧深静脉栓塞的机会为 10 %~ 2 0 % ,致命性的肺梗死为 1%~ 5 % [2 ]。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外科系统在整体护理中实施预防优于治疗 ,从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手术例数 319例 ,手术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的早期诊断、手术时机选择及外科综合治疗。方法 回顾 1998~ 2 0 0 3年 3 5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CT检查结果 ,早期明确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本组总治愈率为 80 % ( 2 8/3 5 ) ,6例死于严重的并发症 ( 17.1% ,6/3 5 ) ,1例猝死 ( 2 .9% ,1/3 5 )。 12例行两次以上手术。结论 适时手术并综合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CT可助明确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彭民浩 《广西医学》2004,26(9):1241-1241
肝胆外科及血管外科属普通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包括肝脏、胆道、胰腺、脾脏等器官外科疾病学及周围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和研究,它与其它临床学科一样,近2 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肝脏外科切除肿瘤已无“禁区”,作为人类疾病第二杀手、曾一度称为“癌王”的原发性肝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30 %~4 0 % ,小肝癌达6 0 %~70 %。在大的医疗中心,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手术,为部分肝癌病人带来了福音。复杂的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高位胆管癌切除率由以往的10 %上升到6 0 % ,而手术病死率在5 %以下。曾被认为…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19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力菲  方剑 《河北医学》2001,7(10):912-912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lymphoma,PGML )不多见 ,临床表现又无特异性 ,易误诊。我院自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收治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 19例 PGML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本组 19例中 ,男 12例 ,女 7例 ,男女比例 1.4 4∶ 1。年龄 17~ 65岁 ,平均 4 0 .9岁。1.2 诊断标准 :本组 19例 PGML均按 Dawson[1] 诊断标准 :1全身无病理性浅表淋巴结肿大 ,2胸片无纵隔淋巴结肿大 ,3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 ,4手术时证实病变局限于胃肠及其引流区域淋巴结 ,5肝脾正常。本组有 2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1281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明溶  劳学军  张红 《广东医学》2005,26(2):180-181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 12 81例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治疗的 12 8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 81例中 885例进行了剖腹探查 ,作肝段、肝叶切除术 30 0例 ,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肝动脉结扎、微波固化等共 197例 ,肝活检 388例 ;非手术介入治疗 396例。手术切除治疗后 1,3,5年存活率分别为 5 8 2 % ,2 6 7% ,17 2 %。 <5cm的肝癌切除后 1,3,5年存活率分别为 87 0 % ,5 4 5 % ,34 3%。术后存活 5年以上 35例 ,10年以上 11例 ,2 0年以上 2例。非手术介入治疗后 1,3,5年存活率分别为 4 5 4 % ,19 2 % ,1 3%。结论 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最佳 ,巨大肝癌规则性肝切除安全 ,疗效满意 ,微波固化后断肝 ,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3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32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T检查对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55.6%,胃肠钡餐对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为47.6%,胃镜对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仅有34.7%,而术前胃镜和胃肠钡餐联合应用可使胃淋巴瘤的诊断率提高到69.3%。病理类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B淋巴细胞性18例,T淋巴胞性3例,浆样细胞型1例,T、B双淋巴细胞性1例,5年生存率65.6%。结论: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低,联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malignant lymphoma,PGML)的临床及内镜表现特征,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总结17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表现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部不适及黑便、腹胀、贫血为主。病变多见于远端胃部,表现为溃疡型、肿块型及小结节或息肉型。3例为大B细胞淋巴瘤,13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瘤,检出1例套细胞淋巴瘤。13例(76.5%)幽门螺杆菌(H pylori)阳性。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下病变形态多样、范围广。内镜下多点、深凿取材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必要时及时复查、多次活检可提高内镜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978~1987年收冶的3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进行临床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和胃癌在临床表现及胃钡餐X线检查方面很难区分,但两者的手术切除率及预后不同,因而其鉴别有重要临床意义。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供临床鉴别:1.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年龄较胃癌轻。2.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全身状况较胃癌好,低蛋白血症和恶液质少见。3.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转移较胃癌晚。4.胃镜下活检要达到粘膜下层,阳性率较高。5.术中可见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瘤体较胃癌软,切面偏红,较易分离切除。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特点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杰民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4):2060-206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3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前误诊率高,极易误诊为胃癌,其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平行,全身状况相对较好,但胃内病变相对广泛且呈多中心、多形态改变,虽胃周淋巴结肿大较多但手术切除率较高,化疗疗效优于胃癌。结论提高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多种检查方法综合运用是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的关键,因其预后比胃癌相对较好,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PGML)漏诊和误诊的原因和对策,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患临床病理资料。结果:49例病变患镜下分类均为B细胞起源的恶性淋巴瘤。结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因起病隐蔽,易和胃肠其他恶性肿瘤混淆,诊断时需要从胃镜取材、X线诊断、病理分析等方面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6.
分析本院2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14/22)、腹部不适(5/22)及包块(3/22)。病变部位多见于胃(14/22)。2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证实良性病例占多数(12/22)。免疫组化酪氨酸激酶受体117(CD117)(+)73%,造血干细胞抗原(CD34)(+)73%,平滑肌肌动蛋白(-)73%,可溶性酸性蛋白(-)68%。随访至术后1~5年者18例,3例死亡。在行完全切除术的所有病例中,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因素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肿瘤大小、性质及是否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困难,手术切除是病理确诊和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胃瘫)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西南医院临床诊治25例施行腹部手术后发生术后胃瘫病人的外科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长期流出道梗阻或恶性肿瘤的病人,行不伴胃切除的胃空肠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发病率较高;诊断方法主要依靠胃镜、上消化道造影及核素胃排空试验;经肠外营养支持为主的保守治疗后18例(72%)胃肠动力在术后4周内恢复,22例(88%)术后5周内恢复,2例(8%)在手术7周后恢复者均为再次手术的病人。结论 采用肠外营养联合促胃肠动力药物的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术后胃瘫的有关手段,应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和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6年收治的35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及活检确诊率为31%(11/35),28例接受手术治疗,所有病人均接受CHOP方案化疗。总5年生存率为60%(21/35),ⅠE期86%(6/7),ⅡE期73%(8/11),ⅢE期和Ⅳ期41%(7/17)。结论内镜活检病理联合CT是诊断胃肠恶性淋巴瘤的重要手段,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罗守娟  苏波  傅露 《中国现代医生》2014,(6):93-94,F0003
目的探讨超声对胃肠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经超声检查且资料完整的胃肠穿孔患者96例,术前均行X线、超声检查。结果 70例患者超声显示出现腹腔游离气体,84例超声提示少到中量腹腔积液,96例患者中有84例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占87.5%,90例超声提示为腹部包块(胃穿孔20例,十二指肠穿孔62例,阑尾穿孔6例)。结论只有充分认识胃肠穿孔的超声特征,同时结合腹部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才能及时、准确地对胃肠穿孔疾病提供有效诊断。超声检查弥补了X线检查的不足,提高了胃肠穿孔的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方案,尤其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