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由Smoker于1986年命名, 是一种罕见的动脉疾病, 以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和弯曲为特征, 发病率为0.05%~18.00%[1]。VB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 其病理机制可能涉及到血管内部弹性层退化, 网状纤维缺乏以及平滑肌萎缩等[2]。VBD临床表现复杂, 以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 其次为脑神经和脑干进行性压迫、脑出血、脑积水等, 临床表现具有高度的变异性[3]。目前影像学检查是诊断VBD的主要手段[4]。高分辨率MRI(high resolution MRI, HRMRI)对于判断颅内动脉附壁血栓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本文报道1例在HRMRI指导下抗凝治疗的VBD患者, 旨在提高临床工作者对VBD诊断和治疗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延长与扩张症(IADE)亦称扩张性脑动脉病, 表现为一支或者多支颅内动脉长度和直径增加, 受累的动脉明显扩张延长, 甚至蜿蜒迂曲。IADE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主要依据颅内动脉的直径及弯曲度。IADE可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积水、出血性卒中等。文中就IADE的概念、诊断标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独立的后循环血管变异性疾病,表现为基底动脉或椎动脉颅内段的扩张、延长与迂曲,继发供血区域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邻近结构颅神经、脑干或第三脑室相关刺激或压迫症状。VBD的发生发展被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发生率较低,一旦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治疗仍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dolichoectasia, VBD)是临床少见的一种脑血管病,以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和(或)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的管壁扩张、管道冗长且走行迂曲为主要特征。VB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缺血性卒中,此外还可出现脑干或脑神经受压、脑积水、颅内出血等非特异性症状。该病预后差且尚无特效治疗手段,确诊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得益于检查技术的进步,近些年来该病的检出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本文主要针对近些年来关于VBD的诊断和治疗取得的进展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与心源性栓塞(CE)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BAO)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自2018年3月至2022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和盱眙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血管内治疗的104例ABAO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TOAST病因学分型为LAA型或CE型, 比较LAA型与CE型患者间一般资料、手术信息及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差异, 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104例患者中LAA型组51例(49.0%), CE型组53例(51.0%);96例(92.3%)的闭塞血管成功再通, 35例(33.7%)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与CE型组患者相比, LAA型组患者的心房颤动史比例更低、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低、基底动脉中下段闭塞比例更高、手术时间更长、术中行补救性支架成形术比例更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2组患者间血管成功再通比例、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术后90 d预后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O...  相似文献   

6.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目前正处于研究阶段、病因尚不明确的颅内血管变异性疾病。Denh等在2008年提出VBD是脑卒中独立的、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将就VBD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指椎基底动脉血管异常延长、扩张、迂曲或成角改变的血管畸形,发病较为罕见,总体发病率低于0.05%,目前正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该病于1986年由Smoker等正式定义,既往也曾命名为巨大延长扩张病、巨大基底动脉变异及梭形动脉瘤、动脉瘤样畸形、椎基系统迂曲等。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致死及致残率较高,且起病隐匿,易造成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的首选取栓策略对栓塞性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AVBAO)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行血管内治疗的44例栓塞性AVBAO患者, 根据首选取栓策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支架取栓组(27例)和抽吸取栓组(17例), 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相关特征、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的发病至穿刺时间、靶血管闭塞部位、术中使用补救措施者所占比例、靶血管成功再通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抽吸取栓组比较, 支架取栓组患者中间导管使用率较低, 取栓次数较多, 靶血管首次取栓再通率较低, 穿刺至再通时间较长, 新发栓塞的发生率较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管破裂、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及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栓塞性AVBAO患者, 首选抽吸取栓可取得与支架取栓相近的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良好率, 同时具有再通时间短、新发栓塞并发症少、首次取栓再通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Cobb’’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非遗传性疾病, 表现为同一椎体节段内发生的可同时累及皮肤、椎体、脊髓甚至内脏组织的脊柱脊髓血管畸形。Behrenbruch在1890年首次报告了1例脊柱脊髓血管畸形合并相对应的椎体皮肤血管瘤患者, 1915年Cobb[1]阐述了同一椎体中皮肤血管瘤与脊柱脊髓血管畸形的关联, 故后人将之称为Cobb’’s综合征。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23年8月收治了1例累及颈7~胸3椎体节段的Cobb’’s综合征患者, 笔者现将该例患者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以期提高临床同道对这一罕见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颅内动脉瘤(IIA)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感染性病变, 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后的细菌性栓塞,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动脉瘤破裂后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 具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IIA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 但因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动脉瘤大小、形状、位置、是否破裂等存在差别, IIA患者的治疗方案也需个体化实施。笔者现主要围绕IIA不同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IIA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克莱恩-莱文综合征(Kleine-Levin Syndrome, KLS)又称"睡美人综合征", 其典型三联征为反复性周期嗜睡、贪食和性欲亢进, 可伴有行为或认知功能异常、情感障碍等, 间歇期各项功能均完全正常。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利于诊断的辅助检查以及有效治疗方案尚不明确。由于不同地区及人群可能存在基因差异等原因, 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极易导致误诊。既往关于KLS患者进食异常的报道中贪食者约占66%, 而我国KLS患者中厌食者更为常见。本例为11岁KLS男性患儿, 其病程中前10个月发作期表现为厌食, 半年随访中转变为贪食, 我们分析了其详细病史、诊疗过程和鉴别诊断, 以期为后续完善KLS临床特征及诊断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并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并脑干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颅多普勒(TCD)、CT动脉造影(CTA)及MRI观察其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和影像学特征。结果(1)3例患者椎-基底动脉高度、位置偏移度及最宽直径的测量值均符合VBD的诊断标准;(2)TCD检查显示3例患者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降低;(3)头颈CTA显示椎-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的扩张、延长及迂曲,形成“S”形或“C”形;(4)头MRI显示急性脑梗死病变在延髓或中脑部位;(5)3例患者经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治疗后好转。结论 VBD合并脑干梗死可能存在椎-基底动脉形态和结构的变异及后循环血流动力学障碍。VBD常并发脑干梗死,对脑干梗死的治疗应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附4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 报道4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病例,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结果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确诊有赖于影像检查,目前尚无针对性治疗措施.结论 应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VB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均有动脉粥样硬化,均有后循环缺血症状,均行CT血溶造影或DSA确诊。1例患者DSA检查后突发意识更新丧失、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另1例CT血管造影确诊后9个月,病情突然恶化,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该病,目前对该病没有特殊的治疗手段,但影像学证实椎基底动脉管壁有附壁血栓者,均应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基底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首通效应(FPE)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197例基底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现FPE将患者分为FPE组与非FPE组, 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向前法), 确定FPE的影响因素。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 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分)与预后不良组(mRS>3分), 同样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向前法), 评估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FPE组(133例)患者比较, FPE组(64例)中女性患者占比高, 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低, 后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pc-ASPECTS)和基底动脉CT血管成像(BATMAN)评分较高, 心源性栓塞、基底动脉上段闭塞以及首选血栓抽吸者占比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女性(OR=2.27, 95%C...  相似文献   

16.
近期研究发现人体内高水平胆红素与精神分裂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新生儿时期高水平胆红素可增加成人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 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更重。与其他类型精神疾病患者和正常人群相比,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胆红素水平普遍更高, 并且这些较高水平的胆红素与精神分裂症的急性发作、阳性症状及不良预后相关。本文现综述胆红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及其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 以期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及辅助诊断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症状性和无症状性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方面的差异。方法对本院2011年至2015年行头颅CT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的11例确诊的VBD,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为头晕2例,肢体麻木2例,肢体乏力1例,周围性面瘫1例,构音障碍1例,舌咽神经痛1例,无症状4例(体检发现)。既往有高血压3例,糖尿病1例。3例患者经CT血管成像(CTA)、7例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1例经磁共振增强提示VBD。结论 VBD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变异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主要导致的疾病为脑梗死,有较高的致残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与代谢综合征和脂蛋白(a)[Lp(a)]的关系.方法 根据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将269例脑梗死患者分为VBD组(28例)和非VBD组(241例),另外选择8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出现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因素和高Lp(a)的比率,分析其与VBD的相关性.结果 VBD组与非VBD组的年龄、烟酒史、脑卒中史、伴代谢综合征及高血压病、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总胆固醇、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高低密度脂蛋白、高Lp(a)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VBD组的年龄、伴代谢综合征及高血压病、高Lp(a)的比率明显高于非VBD组(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VBD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OR=20.161,P=0.001)、年龄(OR=4.884,P=0.003)、代谢综合征(OR=5.579,P=0.010)、高Lp(a)(OR=4.605,P=0.019).结论 高龄、伴有代谢综合征和高Lp(a)可能在VBD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相对少见, 但可危及患者性命的累及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免疫介导性疾病, 常由感染诱发。其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的对称性迟缓性瘫痪, 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 很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损害。通常可根据临床症状作出诊断, 腰椎穿刺和电生理检查可协助诊断, 并帮助进行亚型分类。目前较公认的关于GBS的发病机制为分子模拟学说, 即病原微生物诱导产生针对神经节苷脂的交叉抗体。GBS的治疗方案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以及一般的临床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数周至数月基本恢复, 少数患者遗留持久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并积累一定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5例典型VBD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54岁,急性起病,以头晕为首发症状,并伴有其他脑干缺血的症状及体征,其中2例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影像学检查均符合相应诊断标准。经过治疗,2例基本痊愈,3例好转。结论 VBD的病因尚不明确,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VBD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动脉夹层的关系复杂,可通过影像学确诊,目前该病尚缺乏明确的治疗方案,抗血小板治疗对多数患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