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瘤患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例颅内黑色素瘤成功全切除,术后结合放疗,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颅内黑色素瘤临床较少见,影像学表现多变,术前易误诊,显微手术结合放疗可以降低恶性黑色素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素瘤的诊治与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结果、手术治疗与预后情况.结果 10例黑色素瘤患者中发生于颅内者8例,椎管内者1例,颅颈交界区1例.手术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2例.病理检查黑色素瘤8例,脑脊膜黑色素细胞瘤2例.随访3月至11年,6例死亡,其中1例术后综合治疗后存活了7年,后因并发症死亡,术后中位生存期1.1年.4例术后放疗,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但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较高.手术切除为首选,术后结合放、化疗,可延长生存时间,但总的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颅内原发性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治经验,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例颅内原发性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资料。6例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均行放疗。结果5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术后6例临床症状均改善。术后随访时间2~68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颅内原发性血管外皮细胞瘤易误诊,应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结果进行诊断,以手术为主,并辅助放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PCNSL)的外科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5年收治的16例PCNSL的临床特征、影像资料及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 16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术中全切9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11例手术患者于术后2周辅以放射治疗,6例病人予以化疗,采用CHOP方案.术后除1例因反复术野出血早期死亡外,其他病例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12例随访3-60个月,目前仍有3例存活,采用手术+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病例生存时间比单一治疗方法生存时间长.结论 PCNSL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无特征性,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手术病理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手术+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是延长病人生存时间的有效方法,手术仍为PCNSL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告1例原发性桥小脑角淋巴瘤并文献回顾。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的桥小脑角淋巴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桥小脑角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结果第1次手术全切除肿瘤,病理诊断为B细胞型淋巴瘤,术后1个月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全切除肿瘤,术后辅以化疗,随访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原发于桥小脑角的淋巴瘤少见,术后易复发,需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软骨肉瘤的起源、影像学特点、病理分型及治疗等,以梳理并巩固对此疾病的诊治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颅内软骨肉瘤的临床资料,行开颅手术切除。结果术后肿瘤全切除,病理提示右侧颞叶软骨肉瘤Ⅰ~Ⅱ级。术后病人恢复良好,行辅助放疗,随访3年,未见复发。结论颅内原发性软骨肉瘤病例罕见,影像学难以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疗可消灭残余病灶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颅内黑色素瘤发病率较低,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本文探讨颅内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病理诊断为颅内黑色素瘤的病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根据其影像学、病理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以占位效应、癫痫与局灶神经症状为主,CT与MRI表现多样,MRI典型表现只有5例,上皮样细胞是病理的主要类型共13例,溶解蛋白(S-100)的敏感性与人黑色素相关抗原(HMB-45)的特异性结合可以对诊断有所帮助。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瘤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2个月,继发性颅内黑色素瘤平均生存期为5个月。结论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手术大体所见与病理是确诊的主要手段,但患者总体预后较差,继发性颅内黑色素瘤较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瘤更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黑色素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颅内黑色素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额颞、颞枕、顶枕、远外侧或后正中入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病理证实均为黑色素瘤。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均无新的神经功能缺失。术后行放化疗3例,放疗2例。随访3~18个月,存活3例,死亡3例,均死于术后复发或转移。失访1例。结论颅内黑色素瘤发病率低,误诊率较高,预后差。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或伽玛刀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证实的颅内黑色素瘤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并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进行讨论.结果 头部CT及MRI多可见瘤周有点状或条索状卫星灶.典型的黑色素瘤MRI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该表现具有特异性.11例手术中,4例全切,6例近全切,1例多发性转移瘤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多在3-12个月内死亡,最长不超过2年,平均生存期不到6个月.结论 颅内黑色素瘤发病率低,误诊率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及免疫疗法仅可使部分患者受益,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0.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分析17例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方法和疗效.结果 17例中13例位于幕上,幕下小脑半球3例,颈髓1例.其临床表现及体征无特异性,GT和MRI无法明确诊断.手术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5例.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随访14例,均死于术后肿瘤复发,最短于术后1个月死亡,最长于术后14个月死亡,术后中位生存期6.5个月.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误诊率高,预后差,以手术切除为主,可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颅内黑色素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二例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探讨该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治疗手段。结果 二例患者均实现手术全切,病理证实为颅内黑色素瘤,一患者术后11个月死亡,另一患者术后至今(2007年9月)存活。结论 神经系统黑色素瘤发病率低,术前误诊率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综合治疗有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血管肉瘤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原发性颅内脑膜血管肉瘤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随访情况,并检索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及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女,30岁,以"突发头痛伴左侧肢体麻木"就诊,颅脑影像学检查示:右顶叶占位。经过规范的手术治疗,术后放化疗以及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病理结果提示:血管肉瘤。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颅内脑膜血管肉瘤复发伴颅高压危象并出现肺部转移,再次行手术切除颅内病灶,于发病10个月后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原发性颅内血管肉瘤的发病率极低;临床表现主要与肿瘤所在的部位、大小等有关;确诊方法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手术切除是治疗颅内血管肉瘤的首选方法,术后放疗、替莫唑胺化疗以及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的效果仍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的影像学特点及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6例颅内HP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结果16例颅内HPC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6例患者术前被误诊为脑膜瘤,4例患者误诊为血管母细胞瘤。手术效果:肿瘤全切除者17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4例,无死亡患者。全部患者术后均行局部放疗。术后随访6~42个月,3例患者肿瘤复发。结论颅内HPC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仔细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根据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制定手术方案,以及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术中控制好出血,是提高颅内HPC全切除率和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一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脊膜黑色素细胞瘤,并通过相关文献复习,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等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罕见疾病进行探讨。结果本例患者病变位于颈7~胸1节段椎管内,为髓外硬膜下病变,术前检查完善后行颈7椎板切除、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切除、脊椎内固定术。术后病理检验结果提示脊膜黑色素细胞瘤。结论原发性脊膜黑色素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复发率,并可能向恶性黑色素瘤转变,临床需要与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黑色素瘤等相鉴别。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手术不能完全切除的患者,辅助放疗可以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颅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NT)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CNT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点和治疗方式,并进行随访。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大部分切除8例。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12例,4分12例,3分2例,1分2例。术后行标准放疗24例,随访12~120个月,平均38个月,GOS评分均达4-5分,无肿瘤进展和复发。结论CNT好发于侧脑室室间孔附近,具有较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显著,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为最佳治疗方式,总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炎性假瘤的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颅内炎性假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病人经活检明确诊断后行激素治疗;2例病人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病变全切后恢复良好1例,行大部分切除后出现重度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1例,经治疗后好转。平均随访18个月,1例活检病例未行影像学复查,2年后死于冠心病;2例手术病人均恢复良好,随访期间内无复发。结论颅内炎性假瘤的治疗应根据病变位置及病人自身特点来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颅内原发性纤维黄色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左侧额颞入路手术切除的颅内原发性纤维黄色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手术全切肿瘤,病理结果为脑膜起源的纤维黄色瘤.随访3个月,头颅MRI提示无肿瘤复发.结论 颅内原发性纤维黄色瘤罕见,病理学是目前惟一可靠的诊断方法,首选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及全切肿瘤对于本病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intracranial capillary telangiectasia,ICT)是一种罕见疾病,临床认识不足。本研究拟通过对临床上2例可疑病例的分析并结合文献回顾,提高对ICT的认识能力及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0~2007年我院收治的2例可疑大脑半球ICT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结合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符合ICT表现。结论 CT与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ICT 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起辅助作用,最终诊断应结合病理。有症状的大脑半球ICT可考虑手术治疗,应一期全切除,不宜活检及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19.
颅内黑色素瘤较为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9例颅内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行手术切除肿瘤,其中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1例仅行活组织检查术。术后病理学证实6例为转移性颅内黑色素瘤,3例为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瘤。无因手术死亡和发生严重并发症者。术后获随访7例,6例术后3~18个月死亡,1例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细胞瘤患者术后36个月死亡,平均生存期为6.8个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8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行单纯放疗4例,单纯化疗1例,放化疗1例。结果肿瘤全切4例,近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均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随访8例,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术后复发5例,中位复发时间8个月,其中死亡4例,中位生存期24.5个月,存活1例。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罕见,需通过病理确诊。治疗宜采用肿瘤全切除术,术后辅助放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