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谵妄是一种急性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对谵妄生物标志物进行研究,有助于探讨谵妄病理生理机制,预测其发生,及时明确诊断,评估严重程度和预后.本文从基因、神经递质、炎症因子、激素、生化因子、谵妄产物6个方面对谵妄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脑损伤(TBI)的病理生理进程复杂,机制尚不明确,但神经炎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BI后诱导一系列炎症反应,释放大量损伤相关分子、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激活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诱导循环免疫细胞的迁移.TBI后神经炎症的生物学功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加重继发性脑损伤,另一方面可清除细胞碎片等有害物质.因...  相似文献   

3.
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动脉破裂在脑质形成非创伤出血,在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如能及时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治愈率可大大提高,预防脑出血后遗症的发生,现将如何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变,可导致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如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可影响As及其并发症进程。作为机体炎症反应指标的多种生物标志物,与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关注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在CVD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估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阐明临床抗炎治疗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杨娟  许佼 《实验与检验医学》2020,38(1):46-49,155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总结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炎性标志物、脂质标志物、出凝血标志物及基因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并对上述研究的应用进行展望.AS是脂蛋白代谢异常、炎性因子作用、单核/巨噬细胞黏附和血小板活化作用及基因异常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S相关的炎性标...  相似文献   

6.
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卒中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指因卒中引起的由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至痴呆程度的各种综合征.科学研究表明,PSCI是可逆的,通过检测患者PSCI相关生物标志物可早期预测及发现PSCI并进行干预,文章中总结了近年来对PSCI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它是发达国家第三大死亡原因,也是全球致残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1 500万人遭受卒中的困扰,在这些卒中患者中,致死率约占1/3,致残率约占1/3,给全球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其中,由脑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致脑缺血引起的卒中约占80%~85%。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炎症反应在卒中发生时发挥关键作用。脑缺血后,炎症介质的产生、血脑屏障的破坏、炎性细胞的活化及浸润等均可诱发及加重炎症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引发脑损伤。现就缺血性卒中与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晚期阶段,患病率和病死率始终居高不下,HF患者的诊治工作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传统生物标志物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N-terminal pro-BNP,NT-proBNP)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却易受其他因素影响,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寻找其他有效生物标志物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炎症反应在HF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此过程伴随着循环中一系列炎性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作为HF发生风险及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与传统生物标志物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HF患者临床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与炎症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祥建  祝春华 《临床荟萃》2004,19(21):1210-1212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存活患者常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目前研究证实,ICH后脑组织内存在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炎性因子参与的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脑水肿形成的重要原因,而脑水肿是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减轻脑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是最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当前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涉及一系列的免疫炎症反应,这与血细胞密切相关。近年来基于血常规的各类新型免疫炎症标志物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预后及并发症的评估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干预治疗有着重要价值。本文就基于血常规的新型免疫炎症标志物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现代研究表明,炎症和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中起关键性作用。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了解,一些新的炎症生化标志物可作为临床评价患者心血管病的危险固素,其中C—反应蛋白可有是目前作为评价炎症的金标志物。本文作者对动脉硬化炎症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何梦  何正光 《系统医学》2023,(20):190-193
重症肺炎是呼吸系统急危重症之一,通常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和感染性休克,尽管治疗手段不断更新进步,但病死率仍较高。临床上及早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方式,将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因此,有效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在疾病评估、预后判断和临床干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重症肺炎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脑震荡属于轻型脑损伤的一种,在美国每年由于运动和娱乐活动导致脑震荡的患者有1 600万~3800万[1]。脑震荡的定义:由于非穿透性生物力学导致,影像学无异常表现,但病理生理过程影响大脑并导致脑功能改变[2]。目前脑震荡出现临床表现的原因尚未明确,以及没有任何血清学或者体液指标可用于诊断脑震荡。本文就脑震荡相关的神经元、轴突、少突细胞、星形细胞、血脑屏障损伤、神经组织炎症和能量危机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肾损伤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感染、毒素、局部缺血、高血压等。这些因素诱发的急性肾损伤临床定义为突然的肾功能减弱或尿量减少[1],肾脏结构或功能改变持续3个月可发展为慢性肾脏疾病(CKD)。尽早确定肾损伤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是临床诊治的首要目标。生物标志物可评估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或检出机体的异常,常用于病理状态的诊断和检测,预测疾病的进展,或评估疗效。与一些在疾病中发挥作用的危险因素不同(如年龄、肥胖、吸烟等与疾病有关的因素),生物标志物不需要参与疾病的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张云  刘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2):1130-1133
近年来研究表明,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损伤不仅是由于血肿的占位效应及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直接破坏,继发性脑损伤也是出血后脑损伤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是肺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且是慢性肺移植物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肺移植受者术后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因此,具有较高灵敏性和/或特异性的细菌感染监测标志物对于肺移植患者移植后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干预以及预后改善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细菌感染监测标志物较多,但对肺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监测尚无统一且确定的指标。本文将对肺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相关的部分常见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急危重症,致残致死率高。早期脑损伤(EBI)及迟发性脑损伤(DBI)是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随着对EBI及DBI病理生理机制的不断研究,学者们认为二者可能是疾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具体机制有很多相似之处。炎症反应已经被证明贯穿SAH的发生发展,且炎症反应的程度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在动物实验中,炎症反应抑制剂的使用也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炎症反应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疾病,其中 80%死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即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等特点,给社会和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1].因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且与其他疾病(如颈椎...  相似文献   

19.
脓毒症被定义为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脓毒症总体病死率为20%?40%,仍然是全世界医疗系统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快速和准确的诊断可以尽早制定针对性的治疗策略,这是进一步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先决条件[2].近年来发现,内皮细胞的损伤和激活可能是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的核心环节,在脓毒症的病...  相似文献   

20.
陈少伯  王东琦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0):1123-1124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关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如脂质浸润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和免疫学说等,但在这些学说的指导下应用调脂、抗凝、扩血管等治疗,并没完全遏制冠心病的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