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结合药物综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ll缶床效果。方法:消化科自1996年7月~2007年6月,收治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36例,均采用EVL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及奥美拉唑治疗。结果:生长抑素及奥美拉唑联合内镜套扎治疗36例肝硬化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短期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EVL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及奥美拉唑综合治疗,近期止血成功率高、再出血发生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生长抑素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5例,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3)采取常规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n=42)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EVL,比较两组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EVB(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同内镜治疗方法的对EVB消除的疗效。方法选取67例EVB患者,分为三组;研究组采用EVL+EVS方式治疗,对照组A、对照组B分别单用EVL与EVS方式治疗,比较三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如近期出血率、晚期出血率、死亡及其他不良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82.6%,对照组A治愈率为81.0%,对照组B治愈率为69.6%;研究组不良情况整体发生率明显更低;研究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 EVB采用EVL与EVS联合的内镜治疗方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隽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118-119
目的观察哌唑嗪联合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63例经内科治疗缓解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哌唑嗪和普萘洛尔,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对两组患者对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哌唑嗪联合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疗效较为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肝硬化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67例肝硬化患者行EVL治疗的资料。结果通过改良手术方式,加强术前准备和积极的术后处理,无1例患者出现术后早期再出血,提高了生存率。结论EVL是治疗EVB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EVL术后服用哌唑嗪可降低门静脉压力,降低食管静脉曲张复发、EVB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一级预防中的疗效。方法:将95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既往无出血史)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接受普萘洛尔治疗30例,胃镜套扎术(EVL)治疗30例,普萘洛尔联合EVL治疗35例,比较三组患者3个月、6个月、1年、2年首次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的情况。结果:3个月和6个月内三组首次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EVL组首次出血率低于普萘洛尔组(P〈0.05),1年和2年内普萘洛尔联合EVL组首次出血率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联合EVL在肝硬化EVB一级预防中疗效最好,EVL次之,单用普萘洛尔最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预防性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肝硬化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急诊内镜下硬化剂(1%聚桂醇)治疗出血停止后患者45例,分为愿意接受套扎治疗23例(治疗组)和不愿意接受套扎治疗22例(对照组),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分别观察疗效(本组资料仅有B级、C级的患者).结果 治疗组1年内B级患者无1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级患者则有2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死亡1例;2年内B级患者有2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级患者则有4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并死亡2例.对照组1年内B级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例死亡2例,C级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例次,死亡4例;2年内B级患者有8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死亡仍是2例,C级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12例次,死亡6例.结论 套扎治疗最大限度地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再出血或延缓了再次出血的时间,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内镜下套扎联合普萘洛尔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就诊的10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套扎联合普萘洛尔的方法,选取同期就诊的10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内镜下套扎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内镜下套扎联合普萘洛尔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止血率高,再出血率低,能够减轻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结论内镜下套扎联合普萘洛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与凝血酶夹心联合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活动性出血的临床疗效,并与内镜下硬化治疗术(EIS)进行比较。方法65例食管静脉曲张活动性出血的肝硬化患者被随机分为EVL与凝血酶夹心联合法组(治疗组)34例,EIS组(对照组)31例。治疗组先用套扎法每条曲张静脉结扎两点,再于两结扎点曲张静脉内注射凝血酶250U(加生理盐水5ml),对照组用硬化剂注射法进行治疗,直到出血停止为止。结果治疗组控制活动性出血的止血率为97%,而对照组为80%(P<0.01);输血量治疗组(3.4±1.2)U明显低于对照组(4.6±1.8)U(P<0.01);1个月再出血率治疗组为18%,对照组为35%(P>0.05)。结论EVL与凝血酶夹心联合法控制食管静脉曲张活动性出血在有效性、合并症方面优于对照组。我们认为在控制食管静脉曲张活动性出血时,EVL与凝血酶夹心联合法作为推荐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急症 ,近年来开展的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 (EVL)是有效的止血方法之一 ,我们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共行EVL2 7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全部为确诊的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 ,男2 5例 ,女 2例 ,年龄 2 5~ 75岁 ,肝硬化病程 4~2 5年 ,平均 5年。肝功能按Child分极 ,A级 2例 ,B级 1 7例 ,C级 8例。内镜下静脉曲张IV°1 0例 ,V°1 7例。套扎时 1 2例有活动性出血 ,1 5例72小时内有过活动出血。治疗方法 :6例采用单发式食管静脉套器 ,1 5例采用五连环套扎器 …  相似文献   

11.
<正>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为肝硬化直接致死的主要原因。近20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内镜下硬化剂注射(EVS)联合套扎术(EVL)治疗EVB患者,临床效果明显。笔者通过总结129例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对EVL联合EVS治疗与二者单一治疗的疗效进行了比较,旨在为临床治疗EVB提供更有效治疗方法。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3月~2016年9月确诊的54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分成试验组(n=28)和对照组(n=26).仅试验组给予普萘洛尔口服.比较两组出血后1个月、6周、3个月、6个月、1年、2年内再次出血的情况.结果:口服普萘洛尔的患者出血后1个月、6周、3个月、6个月、1年、2年内再出血风险均低于未服用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服用普萘洛尔可降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何学敏 《中国医药》2012,7(6):722-723
目的 探讨肝硬化引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肝硬化引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Ⅰ组44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术后联合应用生长抑素(250μg/h)和普萘洛尔(30~60 mg/d,3次/d)治疗.Ⅱ组38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术后未使用生长抑素及普萘洛尔.Ⅲ组20例,未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予生长抑素(250 μg/h)治疗.比较3组患者72 h止血率,3个月内、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再发率及再出血患者Child-Pugh分级.结果 72 h止血率:Ⅰ组、Ⅱ组明显高于Ⅲ组[95.4% (42/44),92.1% (35/38)比65.0% (13/20),均P<0.05],Ⅰ、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上消化道再出血率:Ⅰ组、Ⅱ组明显低于Ⅲ组[6.8%(3/44)、18.4% (7/38)比45.0% (9/20),均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再发率:Ⅰ组、Ⅱ组、Ⅲ组分别为[11.4%(5/44)、36.8%(14/38)和65.0%(13/2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ild-Push分级C级患者1年内再出血率与A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9%(14/21)比13.8% (4/29),P<0.05];C级与B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9%(14/21)比26.9%(14/52),P<0.05].结论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EVS)、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和EVL加序贯EVS 3种方法治疗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3组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并发症和远期复发出血率.方法 79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近期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年龄28~84岁,随机分为EVS组32例,EVL组22例,EVS EVL组25例.结果 并发症总发生率:EVS组43.8%,EVL组22.7%,EVS EVL组32.0%,EVS组高于其他2组,但3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3组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84.3%、81.3%、88.0%,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年、2年静脉曲张复发率:EVS组(12.5%、31.3%)和EVS EVL组(12.0%、34.3%)明显低于EVL组(36.4%、65.2%)(P<0.05),EVS EVL组静脉曲张复发率与EVS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治疗较单一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远期复发率低,而EVL EVS在减少并发症和预防再发出血优于EVS治疗,是一个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比较食管静脉曲张硬化(EVS)治疗术、套扎术(EVL)及联合治疗术三者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对516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患者分别采用EVS、EVL治疗及二者联合治疗。其中EVS治疗251例,EVL治疗189例,EVS与EVL联合治疗76例。通过食管曲张静脉(EV)消失率、EV复发率以及再出血率等指标衡量、比较三者的疗效。结果3组EV消失率分别为58.57%、52.38%、80.26%;EV复发率分别为18.83%、21.21%、7.4%,EV消失前再出血率分别为4.38%、4.76%、2.6%,EV消失后再出血率分别为9.74%、10.1%、3.75%,联合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单纯EVS或EVL组(P<0.05)。肝功能状况与疗效关系密切,Child—Pugh为C级者各项指标均低于A级和B级者(P<0.05)。合并肝癌疗效明显低于未合并肝癌者(P<0.01)。结论EVS和EVL为治疗EVB疗效可靠的首选方法,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普萘洛尔和奥美拉唑维持治疗对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疗效。方法:8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42例:普萘洛尔,Ⅱ组43例:联合普萘洛尔和奥美拉唑。维持治疗6个月并随访1年。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出血的复发率及胃黏膜的改善情况。结果:Ⅰ组和Ⅱ组食管胃静脉曲张加重程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2组再出血的复发率分别为35.0%和15.0%,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内镜下胃黏膜恢复总有效率Ⅱ组为92.5%,Ⅰ组为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维持治疗可有效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  相似文献   

17.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我院内科急诊自2006年7月-2008年2月,应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结合药物救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16例,均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例患者,男13例,女3例,年龄28~66(524-10)岁,均经紧急胃镜确诊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与普萘洛尔联合EVL治疗对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长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66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86例)。对照组实施单独EVL治疗,研究组采用普萘洛尔联合EVL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5年生存率及死亡原因。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静脉曲张度、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终止,对照组患者发生静脉曲张出血17例(21.3%),肝肾综合征6例(7.5%),肝性脑病3例(3.8%),自发性腹膜炎4例(5.0%),肝腹水11例(13.8%);研究组患者发生静脉曲张出血22例(25.6%),肝肾综合征11例(12.8%),肝性脑病4例(4.7%),自发性腹膜炎6例(7.0%),肝腹水12例(14.0%)。两组患者静脉曲张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肝腹水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  相似文献   

19.
吴莉莉  覃刚  蒋锐  邹晓霞  陈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4):2176-2177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46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4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EVL组),22例采用药物治疗(药物组)。结果 EVL组患者均完成全部结扎治疗,共完成45次、351个结扎点,平均每例结扎1.9次、14.6个结扎点,急诊止血率为91.7%(22/24),近期再出血率为8.3%(2/24),曲张静脉根治率为83.3%(20/24);药物组无曲张静脉消失或缩小,急诊止血率为77.3%(17/22),近期再出血率为27.3%(6/22)。结论 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曲张静脉消失快、并发症较少、再出血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及硬化等联合治疗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内镜下套扎(EVL)后追加硬化剂注射(EV S)即EVL EV S联合序贯治疗与单纯EVL及EV 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1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各为46例、38例、36例分别接受EVL、EV S、EVL EV S治疗。对三组治疗后急诊止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再发出血率、静脉曲张复发率、总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急诊止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均在90%以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再发出血率、静脉曲张复发率三组比较,EVL组明显高于EV S及EVL EV S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三组中EV S组明显高于EVL及EVL EV S组(P<0.05)。结论EVL EV S疗效优于单纯EV S、EVL,是目前治疗EVB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