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尿液标本不同的放置时间对尿常规检验中的尿沉渣以及红细胞结果的影响。方法 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选出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尿液标本,检验室温下尿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0、1、2、4、6 h)的尿沉渣(管型以及红细胞、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的计数)以及红细胞形态特点(大红细胞和溶解红细胞计数)。结果 不同放置时间的上皮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变化不明显(P> 0.05);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管型、红细胞计数和大红细胞计数逐渐降低,溶解红细胞计数逐渐提高(P <0.05),其中放置时间为0、1、2 h时,管型、红细胞计数、大红细胞计数和溶解红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当尿液标本放置时间为4、6 h时,管型、红细胞计数、大红细胞计数会有明显降低,而溶解红细胞计数会有明显提高(P <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验中,尿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对尿沉渣和红细胞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建议在标本采集后的2 h内完成检验,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液标本放置温度及时间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106例行尿常规检查患者的尿液标本,20 ml/份,每份尿液标本分为两份,10 ml/份,一份放于室温下,另外一份放置于温度4℃的冰箱里保存.比较不同放置时间在常温下和温度4℃下尿常规[总蛋白(TP)、尿红细胞计数(URBC)、尿肌酐(Ucr)]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聂丽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8):70-70
日常工作中因各种原因许多待检尿液标本无法及时送检,尤其是病房标本,在患者清晨留取后未能及时送检,因放置时间长致使其检测结果发生改变,从而失去了其临床参考价值[1]。国内有学者提出尿液标本必须新鲜,并在2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4.
聂丽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6)
日常工作中因各种原因许多待检尿液标本无法及时送检,尤其是病房标本,在患者清晨留取后未能及时送检,因放置时间长致使其检测结果发生改变,从而失去了其临床参考价值[1].国内有学者提出尿液标本必须新鲜,并在2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尿沉渣和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院采集的200例尿液样本,对所有尿液样本进行尿沉渣检查和尿常规检查,比较分析两项检查的结果。结果两项检查的结果均显示为阴性的180例(90%),两项检查的结果不相符的有20例(10%)。结论在尿液检验时,不管是采用尿沉渣检查,还是采用尿常规检查,均不能保证完全准确,只有两项检查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尿常规检验过程中尿液标本不同放置条件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12月本院检验科采集的61份健康体检人员的尿液标本(每份20mL).将每份标本均分为两小份,各10mL,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环境中保存待测,对照组室温保存、观察组4℃冰箱保存,比较两组采样即刻、1h、2h、4h尿常规生化指标(肌酐、尿钠、尿...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指南》2019,(20)
目的评价并分析尿沉渣检验和尿常规检验在尿液检验当中应用的临床价值,以便于为临床的检验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进行尿液常规检验的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本研究选择其中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选择采用显微镜检的方法进行尿沉渣的检验,同时为患者选择采用Uritest-150型尿11项分析仪为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评价,这两种检查方法对于患者检查的检查结果,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本研究对于两种不同方法的检查可以看出,两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的患者92例,两组检查结果不腐的病例有8例,经差异性检验,P>0.05,无差异。结论在临床上进行尿液检验的过程中,选择采用尿沉渣和尿常规检验都是重要的检验方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尿常规检验和尿沉渣检验最好进行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检验效果。避免通过选择尿常规检查对传统尿沉渣检验进行替代,只有综合应用两种检验方法才能提高临床尿液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指南》2019,(36)
目的关于尿沉渣检验方法和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尿液检验当中应用的相关性调查,以方便为临床的尿液检验工作提供可行的研究参考。方法本文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所收治的相关病症患者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样本采用迪瑞H-800型分析仪分析,做好尿常规的检验工作,并且选择显微镜对尿液尿沉渣进行检验,评价两种不同检验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差异性,并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于两种不同检验方法的评价能够得出,在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时候,阳性率为4.65%(4/86),尿沉渣检验的阳性率为23.26%(20/86),因此得出尿常规检验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尿沉渣检验,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尿常规检验的阴性率为95.35%(82/86),尿沉渣检验的阴性率为76.74%(66/86),尿常规检验的阴性率明显高于尿沉渣检验,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等阴性状况和阳性状况进行检验,两种检验方法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尿液检验过程当中尿沉渣和尿常规检验的相关性表现为:两种检验方法均可以获取重要的检验价值和检验意义,能够为尿液检验提供可行的检验指标,所以在尿液检验过程中,需要联合两种检验方法进行检验,优势互补,才能够提升临床检验的准确率,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指南》2020,(2)
目的调查并研究采用尿沉渣检验和尿常规检验在尿液检验当中应用的临床价值,以便于为临床的检验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相关疾病的患者,选择患者的尿液样本作为研究资料,本研究选择80例尿液样本进行检查,对于所有样本均选择采用Untest-200B型分析仪进行尿常规的检查工作,同时选择采用显微镜对于尿液的尿沉渣进行检查,对于两种方法所检查结果的差异性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结果对于两种检查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得出,尿常规检查出的阳性为3例,而尿沉渣所检验出的阳性率数为18例,所以尿常规检验要明显比尿沉渣检验更低,两组存在差异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尿常规检验的阴性例数为77例,尿沉渣检查的阴性例数为62例,两组存在有差异性,尿常规主要比尿沉渣组明显更高,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尿蛋白等的阴性情况和阳性情况进行检测,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选择采用尿常规检查和尿沉渣检查进行尿液检验工作是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检查,这能够在尿液检查当中提供可行的检验指标,在进行尿液检查过程中需要联合尿常规和尿沉渣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尿液检验的临床准确概率,以便于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差异。方法选取接受尿液检验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行尿沉渣检验和尿常规检验,分析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尿沉渣检验结果显示:红细胞阳性率为23.61%,阴性率为76.39%;白细胞阳性率为16.67%,阴性率为83.33%;尿蛋白阳性率为11.11%,阴性率为88.89%。尿常规检验结果显示:红细胞阳性率为20.83%,阴性率为79.17%;白细胞阳性率为13.89%,阴性率为86.11%;尿蛋白阳性率为8.33%,阴性率为91.67%。两种检验方法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阴性率及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与尿常规检验都是尿液检验中应用情况良好的检验方式,其检验结果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并不显著,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将两种检查方式合理的结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有效降低漏诊和误诊的几率,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尿沉渣和尿常规应用于尿液检验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我院的180例尿液样本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尿沉渣和尿常规检查,对比这两项检查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接受检查后,其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的阴性率和阳性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常规和尿沉渣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两种检查方式结合使用,能够提高检出率,降低误诊和漏诊几率,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尿沉渣、尿常规检验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8例因肝胆、血液、全身性等疾病引起尿液改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采集所有患者的尿标本后,实验组予以尿沉渣检验,对照组予以尿常规检验.对比两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蛋白质(PRO)、亚硝酸盐(NIT)、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指南》2019,(25)
目的研究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查的患者360例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给予尿沉渣镜检的120例患者作为A组,给予尿常规干化学法的120例患者作为B组,给予两种方法联合检查的120例患者作为C组。结果 A组患者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患者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患者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与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为患者提供尿常规检验的过程中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干化学法均为常用方法,各有一定的优势,而两种方法的联合运用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检验,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尿沉渣镜检、尿常规于化学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尿常规检验,均在清晨使用一次性的洁净容器取约20mL尿液作为检验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采用干化学法检测;研究组120例,采用尿沉渣镜检联合干化学法检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阳性率检验结果,包括白细胞、黏液丝、尿蛋白、结晶及管型等.结果 研究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黏液丝、红细胞、尿蛋白、结晶及管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尿沉渣镜检、尿常规干化学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均具有一定的检验价值,两种方法能起到互相弥补作用,采用两者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指南》2017,(33)
目的探究尿沉渣检测与尿常规检测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6年10月我院门诊采集的5000例尿液样本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些样本进行尿沉渣以及尿常规检测,最后对所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测在尿液检验过程中的相关性。结果经过对尿液样本尿沉渣以及尿常规的检验,二者的白细胞、红细胞以及尿蛋白的阴阳性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且尿沉渣检验结果准确率与尿常规组差异不大(P>0.05),而其简便性低于尿液常规组。结论在临床医学中,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测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不能将二者相互代替,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尿液检测的准确度更为精确,值得临床医学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液检查中尿沉渣与尿常规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采集的200例尿液标本,优利特URIT-500B型尿液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查,并与显微镜检测尿沉渣结果对比。结果尿沉渣与尿常规均阳性有17例、均阴性有122例。尿常规阳性总例数为25例(12.5%)、尿沉渣阳性总例数70例(35.0%),二者差异率为22.5%;而尿常规阴性总例数为175例(87.5%)、尿沉渣阴性总例数为130例(65.0%),二者差异率为22.5%,这表明尿常规与尿沉渣检查结果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这也是造成临床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诊断时,建议进行尿常规与尿沉渣检查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3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行生化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基准为1、4、8h后,分别实施生化检测,对7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其具体的变化情况。结果检查基准为采血1h,血液标本放置时长达到4h后,从检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其血糖与谷丙转氨酶同标本放置1h内的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时间达到8h后,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钾离子、γ谷氨酰转肽酶、血糖与谷丙转氨酶与1h内的生化检测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顺序的安排对于检测结果了产生较大影响,若检测项目具备不稳定因素,则测定工作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可避免检测结果出现太大误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沉渣和尿常规在尿液检查中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采集的400例尿液样本,采用Mejer-600型尿11项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查,同时,通过显微镜检测法,进行尿沉渣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的有360例(90.0%),两种检查结果不相符的有40例(10.0%)。结论尿液分析仪的尿常规检查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尿沉渣检查,在临床尿液检查中,应做到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才能确保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检验是整个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检测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于采血后1h、3h、6h对检测项目进行测定,做好记录。结果如果以采血1h测定的结果为基准,本次研究检测结果表明血液标本放置3h结果差异有显着性的项目有GLU(血糖);血流标本放置6h结果差异有显着性的项目有GLU(血糖)、BUN(尿素氮)、TBIL(总胆红素)。结论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的诊治意义重大,而血液样本放置时间是对于生化检验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所以要进行妥善处理,以防止耽误时间导致的生化检验结果的不准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