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属祖国医学鼻渊范畴,传统的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宣通鼻窍在本病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但急性期若失治误治,转为慢性,则正虚邪恋,缠绵难愈.笔者认为本病慢性期宜从内痈论治,临床应用《医学心悟》透脓散加味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举一例.  相似文献   

2.
总结周凌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经验。其认为儿童慢性鼻窦炎多因患儿饮食不节或久病体虚,复感邪毒,肺卫不固,清阳不升致浊涕积聚。周凌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以益气通窍排脓为治法,内服汤药侧重补益肺脾之气,予以益气通窍饮;外治法侧重通窍排脓,以鱼腥草注射液行鼻腔负压置换为治疗手段,及时排脓,并以面部揿针为辅通经活络开鼻窍。内外兼施,标本兼治,可减轻患儿疾病痛苦,治疗效果甚佳。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孟欣  张晓敏  韩雪 《新中医》2024,56(10):175-179
总结贾六金教授治疗儿童鼻窦炎的临证经验。根据儿童鼻窦炎的病程、证候特点等,将鼻窦炎分 为三期辨治,即急性发作期、反复迁延期、慢性复发期,相应治法予以散邪气、清肺热、补脾气、通鼻窍,称 之谓四法。急性发作期的主要病机为外邪犯肺、肺热熏蒸,治宜散邪气、清肺热;反复迁延期以外邪留恋、余 热未清、肺脾气虚为主,治宜散余邪、清肺热、补脾气;慢性复发期则为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湿浊蒙窍,治 宜补脾气为主。同时,通鼻窍治疗应贯穿整个病程的始末。  相似文献   

4.
基于燮理五脏并消风宣窍法探究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因机证治。结合“清阳清窍”学说及五脏辨证,认为鼻渊病位在鼻,又与五脏清升浊降之病机密切相关,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临证审机,辨证论治,其一为燮理五脏,重清阳升散之源泉,着眼于五脏不足或枢机不利之处,和合五脏;其二为脏时同调,以四时六气为根本,关注小儿脏腑娇嫩,使饮食运动不失其度,合于四时以御外风;其三为消风宣窍,祛伏风、化痰浊以成清升浊降,“消风”重在引经、疏散以升清阳,“宣窍”重在治痰、祛湿以化浊阴,从而切实改善患儿鼻塞、流脓涕等不适,使其复归于清升浊降畅然往复,五脏合和,九窍通利。  相似文献   

5.
鼻窦炎方治疗慢性鼻窦炎9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建胜 《新中医》1995,27(12):24-24
应用自拟方鼻窦炎方治疗97例慢性鼻窦炎,结果治愈18例,显效35例,有效3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认为本病乃因感受外部,失于调治,邪毒久留,致肺脾两虚,湿浊聚于鼻窍而成,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以益气健脾祛湿,排脓通窍,标本兼治,因而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宋文焕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1):695-696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属祖国医学鼻渊范畴 ,传统的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宣通鼻窍在本病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 ;但急性期若失治误治 ,转为慢性 ,则正虚邪恋 ,缠绵难愈。笔者认为本病慢性期宜从内痈论治 ,临床应用《医学心悟》透脓散加味治疗本病疗效满意 ,现举一例。女 ,2 9岁 ,1 997年 2月 6日诊。患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6年 ,久治不愈 ,遇外感则发。 1周前感冒风寒后又作头痛 ,流黄浊涕 ,发热 ,乏力气短 ,食欲不振 ,二便正常 ,舌淡红有齿痕 ,苔黄腻 ,脉滑数。静滴青霉素、甲硝唑无效。辨为正气亏虚 ,毒热蕴结 ,肉腐为脓 ,法当托里排脓 ,祛腐生肌 ,…  相似文献   

7.
<正> 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脑漏的范畴。临床以鼻塞不通,鼻流浊涕,经久不止,头额胀病为主要表现。就病因病机而言,本病常因外感而诱发,与肺脏密切相关。故一般报道多从肺从痰论治。然外邪犯鼻,肺气失宣,迁延日久,邪毒留滞,脉络受阻,壅塞鼻窍,证见流涕脓稠,鼻膜暗红水肿,又当配合活血化瘀治疗。若素体气血虚弱,复感外邪而成鼻渊者,亦当从血论治,治宜养血活血,可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作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小儿慢性鼻渊之本,当责肺脾两虚,营气血难地上布鼻窍,鼻窍失养,加之肺虚难以祛邪外出,邪毒易于滞留,致鼻渊日久绵绵不愈。2、慢性鼻渊之标,常因风热痰湿,痰湿与风迷邪存在着间接的因果关系,湿痰内阻、鼻窦失宣,致风热之易于滞留,因此,风热痰湿之间是互为因果,相互为病。3、慢性鼻渊之治,主以固本0祛邪,本病病理特点本虚标实,固本祛邪是治疗本病大法,作者常用疏风清热法、清热化痰法  相似文献   

9.
康鼻灵丸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鼻窦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鼻窦炎中医称之为"鼻渊".是外感风寒邪毒,阻塞鼻窍或脾气虚弱,湿浊不化,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邪毒蚀窦而致.我们根据临床经验,结合中医药学理论,研制了康鼻灵丸用于临床.通过2002年1月~2003年2月148例患者观察,治疗急慢性鼻窦炎,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鼻渊”系因邪聚鼻之窦窍,灼腐肌膜,致鼻流浊涕为特征的常见、多发病。症见鼻流浊涕,头痛,不辨香臭,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鼻窦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并不鲜见于小儿。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气候寒冷干燥,变化无常;而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藩篱不密,易受邪侵;加之鼻窍的生理解剖特点为开口较大,防御能力相对较差,且病位隐蔽,引流受限,致病势往往缠绵难愈。  相似文献   

11.
总结宋桂华教授基于“浊邪害清”理论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经验。“浊邪害清”源于《温热论》,认为湿温上蒙可致清窍壅塞。宋桂华教授提出儿童腺样体肥大与“浊邪害清”密切相关,认为腺样体肥大的核心病机为肺脾亏虚,痰、湿、瘀、食等浊邪与热搏结凝于鼻窍,临证应以“治主当缓,治客当急”为治则,培补不足、行气活血、苦寒清化等为主要治法,同时注重日常养护,以期浊邪消而窠囊散。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对清阳之气与五官七窍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强调"上窍"的生理功能必须依赖清阳之气的温煦濡养,失之则会浊阴不降,九窍不通。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范畴,特点为"浊涕下不止",发病部位在鼻窍中之窦窍,病机为肺、脾胃、肝胆功能失调,气机不畅,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浊邪壅滞窦窍。古今医家在《黄帝内经》清阳理论指导下,以调畅气机、升清降浊为鼻渊治则,制定了很多鼻渊方,但未被重视与使用。笔者查阅了历代古籍和当代中医名家著作,汇集了75个鼻渊方,总结了其组方用药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13.
鼻窦炎是指病发于鼻窦,以鼻流浊涕,鼻塞,或头痛为主症的一种疾患,属中医"鼻渊"、"脑漏"范畴。笔者认为鼻属清阳之窍,为血脉多聚之处,其呼吸之畅通,嗅觉之灵敏全赖气血阴阳的充养。而鼻窦炎多由外邪胶结于清窍,导致清阳不升;或因脏腑虚损,升清无力而致浊邪滞留。因此浊邪不降、清阳不升是本病的关键,升清降浊是治疗中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癫痫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易发而难愈.本病病位在脑窍,涉及心、肝、脾、肾四脏,病理性质为邪实正虚.发作期以痰瘀内扰、肝风妄动邪实为主,休止期以气阴亏虚、痰浊内伏正虚为重.  相似文献   

15.
胀病的病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厥气,即逆气;二是寒气,泛指浊阴之邪。其病机为:逆气下行,寒气上干,营卫滞留,营血得寒则凝,卫气上行受阻,真邪相持,脏虚,入脏而互结,腑虚则入腑,所以五脏六腑皆令人胀。治疗当根据脏腑之不同,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16.
高军 《江苏中医药》2013,(11):13-14
孙浩老师为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至今行医已60余年,对内科、妇科、儿科等科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精于儿科。儿童急、慢性鼻窦炎是儿科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或清或脓性、头昏头痛、精力涣散、记忆减退等症,还有相当一部分患儿以反复咳嗽不愈而就诊。鼻窦炎属于中医学“鼻渊”范畴,《素问·气厥论》曰:“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是对鼻渊病因病理的初步认识。中医学认为本病虽病在鼻,但与脏腑虚弱,经脉失畅,气血不和有关,主要与肺脾两脏虚损关系密切。孙老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在各种类型的鼻窦炎中“肺气不宣”、“鼻窍不通”是基本的病理变化,而儿童患者因其“三有余,四不足”(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阳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阴常不足”)的病理生理特点,正气虚弱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贯穿疾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张琪教授长期从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药研究,它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从中医脏腑辨证病位在肺、脾、肾三脏,尤以脾、肾二脏极为重要,其他亦与心、肺二脏有关。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湿浊氮质贮留为病机关键。临床呈现病邪起伏,正虚邪实,虚实夹杂,寒热交错证候。治疗单凭一方一法难以应变,当以健脾补肾为主,兼以化湿浊泄、热解毒活血等诸法,正邪兼顾,方能恰中病机。然由于病者个体差异,治疗过程中疾病之演变及肾功能损害程度等不同因素,必须既要辨证又要识病。张琪教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证治规律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明显提高,慢性鼻窦炎目前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复发率仍高达15%~46%,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其经济负担。因此,有效防治慢性鼻窦炎一直是中西医耳鼻喉科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焦点。朱镇华教授认为风寒外袭,壅于肺系,肺失宣降,郁而化热,素体脾虚湿盛,湿热搏结,循经上犯鼻窍,熏蒸黏膜,为慢性鼻窦炎的主要病机特点。病理因素以“风寒”“热”“湿”邪为主,而皂角刺擅祛顽痰、祛风开窍、消肿排脓,泄血中风热,擅引药上行,直达病所,并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抑菌、提高免疫的作用。朱镇华教授运用皂角刺治疗慢性鼻窦炎有突出的疗效,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其临床及学术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肾病综合征,属于中医“水气病”范畴,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其制在脾、本虚而标实。本虚指肺、脾、肾三脏损。肺气不足,宣肃失司,小道不利;脾弱气虚,水湿失运,湿浊内蕴;肾虚不固,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是由水湿泛溢肌肤,周身浮肿,蛋白下泄而肾病,故治疗重在脾肾。临床辨证分为肾虚湿滞,脾肾阳虚,肾阴亏虚三类,且常互为因果。患儿正气本虚,简易感受外邪,使病情反复。表邪未解时,必须宣肺祛风行水消肿,祛邪治标为先,而病久缠绵,或失治累及肾本,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本虚标实,本虚指五脏虚,但以肺、脾、肾为主,标实主要体现在痰浊、瘀血、气滞、毒邪等痹阻于肺。基本病机为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肾气虚弱。从肺脾肾失调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变化,从而通过宣肺平喘、健脾祛痰、补肾纳气等方法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