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在既往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观察SAH后氏血管痉挛状态2和结构变化、血脑屏障(BBB)开放肮脏了水肿过程。发现SAH后颅底动脉出现间期为72h的痉挛过程,RCBF变化与之有显著的相关性;SAH后早期血管壁呈现强裂的收缩,无血管壁结构变化,晚期在血管壁扩张过各中有部分内皮细胞脱落,弹力膜断裂和平滑肌细胞退性变;SAH后早中期出现轻度BBB通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COMT)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后早期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 CVS)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67例自发性SAH急性期(<3d)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SAH患者COM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运用TCD判定SAH患者早期CVS的严重程度。运用Hunt-Hess分级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运用头颅CT的Fisher分级评估出血量的多少。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SPSS13.0软件)分析COMT基因分型结果等临床资料与CVS的相关性。结果 各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研究样本为遗传平衡群体。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CVS发生率(51.7%)明显高于G等位基因携带者(38.5%)。A/A基因型患者CVS发生率(66.7%)明显高于G/G(35.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等位基因、A/A基因型和Hunt 相似文献
3.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深入研究SAH后CVS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42只大鼠随机分 :A组 :正常对照组 ;B组 :注射 0 9%氯化钠对照组 ;C组 :采用 0 1、0 2、0 3、0 4、0 5ml自体动脉血注入大鼠枕大池制作CVS模型。观察大鼠的存活、临床表现、血压、血气分析、rCBF测定及病理学检查等。结果 :B组大鼠均存活 ,临床表现典型及和病理学改变轻微 ,与A组差异不明显。C4 :大鼠均存活 ,但反应迟钝 ,自洁性差 ,血压短暂升高 ,rCBF下降明显 ,持续时间长 ;颅底出血 ,颅底动脉管壁破坏、层次结构消失 ,与B组差别显著。C1~ 3组大鼠死亡率高。C5组大鼠临床表现肌病理改变不明显。结论 :注射 0 2ml时 ,大鼠存活率高 ,临床表现典型 ,rCBF降低和病理改变明显 ,而且与慢性出血性脑血管痉挛相一致 ,是最理想的CVS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中国汉族人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多态性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分析了 53名正常中国汉族人COMT基因 1 94 7位点的多态性 ;并对NIaⅢ内切酶酶切后有异常带出现的标本PCR产物直接进行序列分析。发现中国汉族人COMT基因的A 1 94 7位点的频率为 0 .2 8;基因型G/G、G/A与A/A的频率分别为 0 .51 ,0 .4 2和 0 .0 7;并发现了C1 883/G和G1 966/T 2个多态性位点 相似文献
5.
在既往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观察SAH后颅底血管痉挛状态和结构变化、血脑屏障(BBB)开放及脑水肿过程.发现SAH后颅底动脉出现间期为72h的痉挛过程,rCBF变化与之有显著的相关性(r=0.93,P<0.01);SAH后早期血管壁呈现强烈的收缩,无血管壁结构变化,晚期在血管壁扩张过程中有部分内皮细胞脱落,弹力膜断裂和平滑肌细胞退性变;SAH后早中期出现轻度BBB通透性增加和脑水肿,二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92,P<0.01);BBB通透性改变与血管痉挛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84,p<005).这些结果提示:SAH后rCBF变化是反映脑血管痉挛(CVS)状态的较好功能指标;SAH后CVS主要是由脑血管收缩功能改变所致而非血管壁结构改变所致;SAH后出现轻度的BBB开放和血管源性脑水肿,主要是由于CVS引起,但也可能间接部分地影响CVS过程。 相似文献
6.
7.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多见动脉瘤破裂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其患病率高达70%,其中17%~40%将并发神经功能障碍[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血管痉挛和SAH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使脑血管痉挛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大为降低.但引起脑血管痉挛的准确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明确SAH后脑血管痉挛的机制,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将SAH后引起脑血管痉挛的可能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 (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amorrhage SAH)两种严重并发症 ,病死、病残率高 ,本文对 1 94例 SAH病人进行临床总结 ,以期提高这两个合并症的诊治水平。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94例均经腰穿、CT检查确诊 ,为我院神经内外科及 ICU科住院病人 ,男 96例 ,女 98例 ,年龄 9~ 74岁 ,平均 50岁 ,39岁以下 1 0例 ,40~ 6 9岁 1 32例 ,70岁以上 1 2例。动态起病 82例 ,静态起病 1 1 2例。伴高血压病 2 6例 ,晚期妊娠 2例。 2 8例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确诊动脉瘤 1 6例 ,动静脉畸… 相似文献
10.
11.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并发症,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钙离子拮抗剂、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抗CD11/CD18单克隆抗体、脑脊液引流和基因治疗等是新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基底动脉PAR1表达与脑血管痉挛(CVS)之间的关系。方法7周龄清洁级SD
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SAH 3 d组、SAH 5 d组、SAH 7 d组,采取二次枕大池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观察动
物行为学改变,SAH模型大鼠按照分组于术后3、5、7 d 分别灌杀动物,显微镜下观察基底动脉组织学形态,并以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免疫组化检测基底动脉标本PAR1表达。结果SAH制模术后参照Endo 4分
制方法行神经功能评分SAH 3 d组中2分2只(33.3%),3分4只(66.7%);SAH 5 d组中1分3只(50%),2分3只(50%);SAH 7 d
组中1分4只(66.7%),2分2只(33.3%);正常组均为1分。CVS观察:正常组无痉挛,SAH 3 d组出现基底动脉痉挛,SAH 5 d组
基底动脉稍舒张,SAH 7 d组痉挛程度较3 d组加重,统计分析显示四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PAR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正常组未见明显表达,SAH模型制作后后3、5、7 d组基底动脉PAR1有
阳性表达。统计分析显示四组间PAR1平均光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显示正常组与SAH 3 d组、正常
组与SAH 5 d组、正常组与SAH 7 d组、SAH 3 d组与SAH 5 d组、SAH 3 d组与SAH 7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AH
5 d组与SAH 7 d组相比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AR1平均光密度与SAH后基底动脉横截面积
之间存在负相关(r为-0.779,P<0.01)。结论本实验中SAH大鼠模型基底动脉PAR1表达上调,并与CVS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
系,凝血酶受体PAR1在CVS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上调,提示凝血酶参与了SAH后CVS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SAH 3 d组、SAH 5 d组、SAH 7 d组,采取二次枕大池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观察动
物行为学改变,SAH模型大鼠按照分组于术后3、5、7 d 分别灌杀动物,显微镜下观察基底动脉组织学形态,并以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免疫组化检测基底动脉标本PAR1表达。结果SAH制模术后参照Endo 4分
制方法行神经功能评分SAH 3 d组中2分2只(33.3%),3分4只(66.7%);SAH 5 d组中1分3只(50%),2分3只(50%);SAH 7 d
组中1分4只(66.7%),2分2只(33.3%);正常组均为1分。CVS观察:正常组无痉挛,SAH 3 d组出现基底动脉痉挛,SAH 5 d组
基底动脉稍舒张,SAH 7 d组痉挛程度较3 d组加重,统计分析显示四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PAR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正常组未见明显表达,SAH模型制作后后3、5、7 d组基底动脉PAR1有
阳性表达。统计分析显示四组间PAR1平均光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显示正常组与SAH 3 d组、正常
组与SAH 5 d组、正常组与SAH 7 d组、SAH 3 d组与SAH 5 d组、SAH 3 d组与SAH 7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AH
5 d组与SAH 7 d组相比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AR1平均光密度与SAH后基底动脉横截面积
之间存在负相关(r为-0.779,P<0.01)。结论本实验中SAH大鼠模型基底动脉PAR1表达上调,并与CVS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
系,凝血酶受体PAR1在CVS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上调,提示凝血酶参与了SAH后CVS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显微分光光度测量技术,研究了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颅底血管壁和下丘脑部位内皮素样免疫反应物质(ET-LI)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正常对照和生理盐水对照大鼠颅底血管壁基底膜及平滑肌上存在少量ET-LI;SAH后早期颅底血管内皮、基底膜、平滑肌及丘脑下部第三脑室周围ET-LI明显增加,24h后无明显增加.揭示:ET可能是致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主要物质,可能来源于SAH后受刺激的下丘脑,并在脑脊液中从血管外膜面作用于颅底动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80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尼莫地平组各40例。均进行常规降颅压、止血、营养神经等治疗,尼莫地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1 mg/h微量泵入,2周后改为尼莫地平片剂30 mg,每天3次持续使用12~24周。并于治疗后24 h和72 h、7 d和14 d应用经颅多普勒观察伤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3个月后哥拉斯哥昏迷预后评分。结果:尼莫地平组脑血管痉挛程度及预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tSAH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明显,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及脑缺血性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非开颅法大鼠SAH模型,检测24h内血及脑组织中NO和ET-1含量,并测定脑微区血流(rCBF)和基底动脉管径。结果:大鼠SAH后30min基底动脉管径缩小,rCBF持续下降;血NO减少,ET-1增多;脑组织NO和ET-1均增加。结论:血NO减少,ET增多系SAH后CVS发生的原因之一;脑组织NO和ET增多则加重脑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氧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羟自由基清除剂1,2-烟酰胺丙烷(AVS)对实验性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时脑血流量(CBF)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枕大池注血法制作大鼠SAH模型,48h后经静脉方式分别持续给予SOD或AVS各1h,通过Laser-Doppler血流仪动态观察用药前后CBF的变化(%CBF)。结果与SAH组比较,SOD组CBF逐渐增加,至1h时为131.25±3.29(P<0.01);AVS组CBF无明显改变。结论SOD能够快速增加CVS时的CBF,AVS无类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1994~2007年国内发表的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SAH后CVS临床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利用M eta分析方法,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对符合标准的16项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同质性检验表明各试验具有同质性(P>0.05)。Meta分析结果表明尼莫地平注射液能够减少住院期间SAH后CVS的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001);不会引起再出血发生率的增加(P=0.17)。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显示尼莫地平能够有效防治SAH后CVS,降低病死率且未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浆与脑脊液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含量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 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后CVS兔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1、4、7d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和脑脊液中ADMA含量.结果 (1)SAH后脑脊液中ADMA浓度显著高于注血前正常水平(P<0.05),第4天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而血浆中ADMA水平在SAH前后变化不明显.(2)SAH后血管痉挛程度逐渐加重,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第4天达到最大值,其后逐渐减慢(P<0.05),与ADMA水平时相表达一致.(3)SAH后脑脊液中ADMA浓度变化趋势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SAH后CVS程度与脑脊液中ADMA表达含量密切相关,与血浆中水平无明显相关性,SAH后脑脊液中ADMA含量能反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发生血管痉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7)。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 d,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血管痉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血管痉挛指数均显著降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于预防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