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袁林  王姝 《海南医学》2014,25(6):847-849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病毒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60例病毒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期和40例恢复期患儿以及40例健康儿童血清Eotaxin水平,比较三组儿童的血清Eotaxin水平,分析病毒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息反复发作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急性期血清Eotaxin水平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血清Eotaxin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有20例患儿喘息反复发作,其血清Eotaxin水平为(139.45±41.631pg/ml。有特应质性疾病史、家族遗传史和体重肥胖患儿血清Eotaxin水平显著高于无特应质性疾病史、家族遗传史和体重正常患儿,组间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Eotaxin在病毒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参与了喘息复发和其他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易喘息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性(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将观察组患儿按病情程度分为轻、中度和重度毛细支气管炎两组,其中轻、中度组32例,重度组16例,对照组的研究对象为我院18例无喘息病毒性肺炎患儿。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血清和痰中的Eotaxin水平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对治疗前后的轻、中度组及其重度组患儿的血Eotaxin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轻、中度组患儿血清和痰液中的Eotaxin水平比较,肺炎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的Eotaxin水平在轻、中度组和重度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轻、中度组痰中Eotaxin水平比较,重度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恢复期血清中的Eotaxin水平比较,肺炎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和痰中Eotaxin水平在毛细支气管患儿中会显著偏高,因此Eotaxin是毛细支气管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鼻咽分泌物(NPS)中白介素-5(IL-5)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RSV毛支患儿急性期、恢复期NPS中IL-5、Eotaxin的含量。结果RSV毛支患儿急性期NPS中IL-5、Eotaxin的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P<0·001)。结论NPS中IL-5、Eotaxin含量可以作为衡量RSV毛支患儿呼吸道炎症的一个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测定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38例过敏哮喘患者、28例非哮喘过敏体质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Eotaxin水平.结果哮喘患者血清Eotaxin水平较非哮喘过敏体质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显著增高(P<0.01).哮喘急性发作患者Eotaxin水平较哮喘稳定组患者明显升高(P<0.001);哮喘急性期血清Eotaxin水平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总数正相关(r=0.4196,P<0.001).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负相关(r=-0.3746,P<0.001).结论Eotaxin可能通过对过敏性炎性细胞的激活和从血中向支气管粘膜浸润过程的调控,与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尤其与哮喘急性发作和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Eotaxin有可能成为哮喘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研究白细胞介素-5(IL-5)是否对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具有直接的趋化和激活作用。方法:将人重组IL-5经纤维支气管镜直接注入哮喘患者(8例)右中叶或左舌叶的肺段支气管,而将生理盐水注入对侧肺段支气管作为对照。24h后复经纤支镜于相应的肺段支气管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支气管粘膜组织。然后计数BALF中的EOS数并测定其中嗜酸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以免疫组织学技术显示粘膜组织中总EOS(BMK-13+)细胞及活化EOS(EG2+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IL-5组BALF中EOS和EC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IL-5组BMK13+和EG2+细胞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IL-5不但可以趋化EOS浸润到哮喘患者的气道,还可促使其活化。提示IL-5在哮喘气道的炎症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急性期哮喘患儿20例,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p0诊断标准,无合并呼吸系统其他病史.选择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别取健康儿童、急性期哮喘患儿静脉血5mL,立刻置入含EDTA试管中混匀抗凝,静置30min,150r/min离心10min,留置血浆冻存下于-80℃待检.采用SELISA分别测定血浆中IL-8和eotaxin值.试剂盒为美国Pierce公司原装试剂盒.敏感度为0.5ng/L.采用酶标仪(美国Molecular Devices 340PC型)以450nm波长读盘.结果:急性期哮喘患儿IL-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131.6±10.9)ug/L vs(6.3±0.8)ug/L(P〈0.05);eotaxin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急性期哮喘患儿20例,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3]诊断标准,无合并呼吸系统其他病史.  相似文献   

8.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维琳 《华夏医学》2006,19(6):1288-1290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聚集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气道Eos性炎症是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Eos是哮喘支气管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关键效应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Eot)在选择性地诱导Eos在气道粘膜的粘附、募集和脱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是否存在相同的发病机制。方法比较分析32例毛细支气管炎、35例哮喘及3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IgE水平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情况。结果毛细支气管炎发作期血清IgE水平及外周血EOS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1),但低于支气管哮喘组(<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存在相同的变态反应性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0.
马洪明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9):2075-2075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是Gibson等于1989年首先定义的一种疾病诊断,表现为慢性干咳或晨咳少许黏痰,痰嗜酸性粒细胞〉3%(0.03),肺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的证据,峰流速变异率正常,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一个重要原因,大约占慢性咳嗽的10%一20%。吸人糖皮质激素后短期内咳嗽减轻,痰嗜酸性粒细胞下降,但长期效果尚不确定。尽管EB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未获得公认,但其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以及自然转归都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1.
Bronchiolitis caused by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is a commo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us disease of young children.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on the link with bronchiolitis and asthma are paid more attention increasingly, especially on those with atopy. This review focus on the epidemiology, immunopath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asthma after bronchiolit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bronchiolitis may be involved.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乌鲁木齐地区合胞病毒(RSV)感染的现状和临床特点,取鼻咽分泌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82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RSV。检测结果,阳性260例,阳性率为31.4%。表明取材宜早,发病5d内取材阳性率最高。本组6个月以下婴儿占73%,男女之比为2.61∶1,低热和正常体温者共65.4%,平均热程7.8d。咳嗽100%,喘憋68.5%,肺部哮鸣音71.2%,胸片斑点状、斑片状渗出阴影60.4%,下呼吸道感染94.6%。治疗用抗病毒药加干扰素及给氧、止咳、解痉、平喘等。病程7~21d,平均13.5d,痊愈90.8%,好转9.2%,无一例死亡。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通过检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GRα、GRβ水平,探讨GR亚型表达对RSV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和比较不同程度RSV毛细支气管炎组(轻度42例,重度24例)和对照组(48例)患儿血清中GRα、GRβ水平变化,同时对RSV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与GRα/GRβ比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度和重度RSV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GRα、GR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轻度组比较,重度RSV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GRα、GRβ水平显著升高(P<0.01);GRα/GRβ比值在重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P均<0.01),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相关分析发现,RSV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与GRα/GRβ比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588,t=5.816,P<0.05)。结论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表现为血清GRα、GRβ水平的高表达,在重度患儿中表现更为明显;GRα/GRβ比值则在重度RSV毛细支气管炎中明显降低,而且RSV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与GRα/GRβ比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方法对急性肺炎患儿行多病原联合检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新鲜痰液中RSV抗原,细菌培养检测细菌,并采用潮气呼吸分析法测定肺炎患儿的流速容量环及其各项指标。选取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24例为研究对象,20名同龄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治疗后TBFVL呼气降枝趋于圆润,t-PTEFt、-PTEF/t-E、25/PF较治疗前增高,PTEF、PTEF/t-PTEF、RR、PTEF/Ve较治疗前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但只有PTEF和RR同健康婴幼儿比较无差异性,t-PTEF、t-PTEF/t-E、25/PF、PTEF/t-PTEF、PTEF/Ve仍然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治疗后肺炎患儿肺功能,主要是小气道功能,仍然存在异常。VT/kg、ME、MI、ME/MI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没有显著意义,表明RSV肺炎主要表现为小气道的阻塞,对于大气道影响不大。结论RSV肺炎短期内肺功能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潮气呼吸分析法对于评价RSV肺炎患儿病情轻重、疗效判断、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呼吸道合胞病毒对支气管哮喘的诱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SV与哮喘发病的可能关系。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4例哮喘患者的血清进行RSV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44例哮喘患者,RSV感染20例,占45%,其中发热5/13例为RSV感染,哮喘反复发作2/9例为RSV感染,1例半年内发作2次,两次住院均为RSV感染,另1例1年之内发作3次,两次为RSV感染。春夏季节发病RSV阳性4/17例,秋冬季节发病RSV阳性16/27例(x~2=5.34,P<0.05)。结论:哮喘的发作或加重与RSV感染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与病毒感染损伤呼吸道粘膜、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国成  王瑞华 《医学争鸣》1989,10(5):323-327
用ELISA双夹心法、病毒分离和IFA法,平行检测了7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原,结果诊断RS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72.2%(52例)、81.9%(53例)和81.1%(44例)。同病毒分离比较,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4%,92.3%和87.57%,IF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4.6%、100.0%和79.2%。患儿年蛉,病情和标本采集时间等因素,对ELISA敏感性有一定影响。ELISA检测RSV抗原特异、敏感、快速(收到标本后7 h内可获得结果),适用于婴幼儿,尤其9月龄以内小儿RSV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但感染后与其他呼吸道感染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X线胸片特征,不易鉴别。因此,需要快速准确的方法诊断RSV感染,这将有助于感染的控制,改善预后。目前实验室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利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转印法对本室分离到的武汉地区1988年~1993年的72株呼吸道合胞病毒进行了分型,可将其分为A、B两型和B_1、B_2亚型;其中,A型株占29.2%,B型株占70.9%。流行病学分析显示,本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株5年中有4年以B型株为主;A、B两型的分布还具有局灶化特点;两型在性别、发病年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