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在HBV感染相关肝衰竭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早期快速病毒学应答对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HBV感染相关肝衰竭患者152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予拉米夫定(LAM)或恩替卡韦(ETV)抗病毒治疗.根据抗病毒治疗第4周时患者HBV DNA是否转阴,将患者分为HBV DNA阴性组和HBV DNA阳性组,比较两组治疗基线情况、治疗第4周时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Alb、MELD评分及治疗终点时两组临床转归,对影响治疗转归的所有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在治疗第4周时,HBV DNA阴性组TBil水平较HBV DNA阳性组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HBV DNA阴性组PTA较HBV DNA阳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两组Alb、MEL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终点时HBV DNA阴性组好转率(74.2%)较HBV DNA阳性组(30.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8.15,P=0.0067).对可能影响治疗转归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病情分期和治疗第4周时HBV DNA转阴情况.结论 核苷类似物对病毒的快速抑制作用可提高HBV相关肝衰竭治疗的疗效,改善预后,治疗第4周早期病毒学应答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核苷类似物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自主选择原则,分为基础治疗组及抗病毒治疗组(包括拉米夫定治疗组、替比夫定治疗组、恩替卡韦治疗组),随访24个月,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18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4组患者基线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时各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reslow=4.475,P=0.215),但2、3、6、12和18个月时基础治疗组生存率均低于拉米夫定组、替比夫定组及恩替卡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3组抗病毒组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时,基础治疗组生存率仍低于拉米夫定组、替比夫定组及恩替卡韦组(Breslow 值分别为5.604、5.621、14.701,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个月时,拉米夫定组与替比夫定组的生存率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这两组生存率均低于恩替卡韦组,Breslow值分别为4.010、4.30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发现基线3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或MELD评分≤29或HBV DNA≥51og10 IU/ml的患者治疗1个月时,基础治疗组与抗病毒治疗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2、3、6、12、18、24个月时基础治疗组累积生存率则低于抗病毒治疗组(P<0.05);20%<PTA≤30%患者随访1个月至24个月基础治疗组累积生存率均低于抗病毒治疗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TA≤20%或MELD≥30%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至24个月累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线HBV DNA<5 log10 IU/ml的患者,治疗1、2、3、6、12、18个月时基础治疗组生存率与抗病毒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4个月生存率低于抗病毒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 reslow=4.055,P=0.044). 结论 核苷类似物能够提高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恩替卡韦更适合患者的长期治疗.早期、中期及HBV DNA阳性的患者均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苷类抗病毒药治疗对HBV DNA阳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及不同药物的疗效差异。方法:将入院时432例HBV DNA阳性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230例为抗病毒组(根据服用不同抗病毒药又分为3组),20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的生存率及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BV DNA转阴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不同抗病毒药物治疗12周的生存率差异和生化指标及HBV DNA阴转的差异。结果:①治疗12周生存率抗病毒组为70.70%,对照组为58.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12周HBV DNA阴转率,抗病毒组为69.06%(96/139),对照组为32.29%(31/9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不同抗病毒药物中12周生存率,恩替卡韦组为73.30%,拉米夫定组70.50%,替比夫定组67.70%,3种药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治疗12周时患者TBil、PTA、HBV DNA转阴率拉米夫定组分别为(83.63±99.47)μmol/L、(58.57±16.69)%、65.08%,替比夫定组分别为(102.33±113.58)μmol/L、(55.61±15.98)%、69.23%,恩替卡韦组分别为(70.66±108.86)μmol/L、(57.46±17.12)%、74.00%。3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预后及肝功能,常用的3种核苷类药物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核苷类似物及人工肝治疗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方法 292例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4组:A组为一般内科治疗组、B组为一般内科加核苷类似物治疗组、C组为一般内科加人工肝治疗组、D组为一般内科加核苷类似物及人工肝治疗组,研究这4组病例治疗8周的疗效。对治疗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分值(X1)、核苷类似物治疗(X2)、人工肝治疗(X3)进行赋值,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因素对疗效的影响并计算治疗组间的比值比(OR)。结果 A组、B组、C组、D组治疗8周的有效率分别为37.50%、55.74%、60.00%、68.57%,4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73,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得出Logistic回归方程:P/(1-P)=e^(2.335-2.191X1+0.596X2+0.841X3),根据该方程可以计算出在相同治疗方法时,MELD分值≤29分者与MELD分值>29分者的OR值为8.944,在相同MELD分值范围时,D组与A组治疗方法的OR值为4.208,D组与B组治疗方法的OR值为2.319,D组与C组治疗方法的OR值为1.814,OR值均大于1。结论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例中MELD分值≤29分者疗效优于MELD评分>29分者,在一般内科基础上加核苷类似物及人工肝治疗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可以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脏》2018,(10)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早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疗效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HBV-ACLF患者235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ETV,0.5mg/d治疗113例,拉米夫定(LAM),100mg/d治疗122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治疗1、2、4、12周时血清生化、凝血功能及HBV DNA载量,临床特征及转归。结果 ETV组和LAM组患者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年龄:49.4比45.7岁,ALT:1170比1172U/mL,AST:932比904U/mL,HBV DNA:5.27×107比5.8×107 IU/mL(均P0.05)。治疗结束生化指标及HBV DNA下降率(HBV DNA:2.96比2.95lg拷贝/mL,P0.05)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发现,MELD评分20分或并发症多于2种的患者治疗1周时,ETV组与LAM组相比,生存率显著升高(95.7%比81.7%,P0.05)。治疗4周、12周时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0%比65.2%,36.6%比46.4%,均P0.05)。基线PTA及有无肝硬化对两组生存率影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TV组和LAM组在治疗终点时的有效率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6%比40.2%,P0.05)。结论 ETV对HBV-ACLF患者的早期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期生存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肝脏》2017,(2)
目的 探讨血浆透析滤过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接受血浆透析滤过治疗的HBV相关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短期预后(随访3个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间的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分析血浆透析滤过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41例患者血浆透析滤过治疗前的PTA为(18.33±7.75)%、TBil为(445.66±209.67)μmol/L、MELD评分为(32.08±6.75)分,3次血浆透析滤过治疗后第3天,PTA为(29.20±15.07)%、TBil为(396.88±151.78)μmol/L、MELD评分为(29.67±7.70)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26、2.042、2.026,均P0.05)。存活组12例,死亡组29例。存活组患者入院时合并肝硬化比例为16.7%,低于死亡组的68.9%(χ~2=7.351,P0.05);存活组诊断为肝衰竭至行血浆透析滤过治疗的间隔时间为(2.58±0.67)d,明显短于死亡组的(6.07±4.38)d(t=-4.167,P0.05);入院时存活组合并肝性脑病比例为83.3%,死亡组比例为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2,P0.05);存活组急性肾损伤(AKI)II期及III期患者比例为8.3%,而死亡组为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1,P0.05)。存活组患者3次血浆透析滤过治疗后第3天与治疗前相比,MELD评分下降(8.33±4.19)分、PTA增加(21.72±15.62)%,而死亡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MELD评分增加(0.55±6.66)分、PTA增加(6.38±17.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67、-2.633,均P0.05)。结论 血浆透析滤过治疗能改善HBV相关ACLF中晚期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治疗前具有肝硬化基础、肝衰竭病程长、AKI分期高的患者预后差;治疗72 h后,PTA、MELD评分有显著改善的患者预后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治疗HBV相关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本科住院治疗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157例,分3组,恩替卡韦组52例,拉米夫定组55例,对照组50例。3组患者均接受内科综合治疗,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组分别口服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指标包括:24周生存率,12周HBV DNA转阴率、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住院时间,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组患者的24周生存率分别为69.2%(36/52)、72.7%(40/55),高于对照组56%(28/50)(P均0.05)。治疗12周,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组较对照组患者的TBil、ALT、AST均显著下降(P均0.05)、PTA显著升高(P0.05);HBV DNA的转阴率分别为88.5%(46/52)、85.5%(47/55),高于对照组10%(5/50)(P均0.05)。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5±48.6)d、(79±44.3)d,低于对照组(124.3±58.5)d(P均0.05)。结论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可提高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TAF)初始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53例初始抗病毒治疗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TAF组30例,恩替卡韦(entecavir,ETV)组23例,采用广义估算方程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eantigen,HBe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计算Child-Pugh评分、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L)的差异。结果 (1)对于HBVDNA,广义估算方程表明组别和时间无交互作用(Wald χ~2=2.07,P=0.56);患者各时间点HBV DNA载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χ~2=2.39,P=0.12);随时间变化,HB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212.29,P 0.001),两组患者治疗4周、12周和24周HBV DNA载量较基线均显著下降(P均0.001)。24周时,TAF组完全病毒学应答率显著高于ETV组[38.1%(8/21)vs 4.8%(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P=0.04)。(2)对于HBeAg,广义估算方程表明组别和时间无交互作用(Wald χ~2=9.39,P=0.01);各时间点的HBeAg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χ~2=0.84,P=0.36);随时间变化,HBeA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16.27,P0.001),TAF组患者治疗12周和24周HBeAg水平较基线显著下降(I-J值分别为1.29、1.14,P值均为0.001),ETV组患者12周HBeAg水平显著低于基线(I-J=0.28,P=0.02),治疗24周显著低于12周(I-J=-0.28,P=0.03)。24周时,TAF组和ETV组的HBeAg清除率分别为22.7%(5/22)和47.4%(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P=0.12)。(3)广义估算方程表明ALT、TBil、PTA及Child-Pugh评分组别和时间无交互作用(Wald χ~2分别为19.4、1.58、0.97和4.49,P值分别为0.38、0.45、0.62和0.11);各时间点ALT、TBil、PTA及Child-Pugh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χ~2分别为0.003、1.20、0.14和0.43,P值分别为0.96、0.27、0.71和0.51);随时间变化,ALT、TBil、PTA及Child-Pug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分别为8.86、12.24、14.12和76.25,P值分别为0.01、0.002、0.001、0.001)。12周和24周,两组患者ALT和Child-Pugh评分均较基线显著下降,PTA显著升高(P均0.05)。TAF组治疗12周和24周,TBil均较基线显著下降(P均0.05)。治疗12周,ETV组患者TBil水平与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J=24.42,P=0.11);治疗24周,TBil较基线显著下降(I-J=30.78,P=0.02)。24周时,TAF组基线ALT异常者的ALT复常率[63.6%(12/19)]显著高于ETV组[55.6%(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4)抗病毒治疗24周,两组患者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P=0.78)。TAF组和ETV组肝硬化并发症完全消失的患者分别为14例(46.7%)和9例(3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79)。(5)广义估算方程表明sCr、eGFR、TG和CHOL的组别和时间无交互作用(Wald χ~2分别为0.18、0.54、2.36和11.15,P值分别为0.67、0.46、0.12、0.001);各时间点sCr、eGFR、TG及CHO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χ~2分别为0.22、0.02、0.36、1.13,P值分别为0.64、0.90、0.55、0.29);随时间变化,sCr、eGFR、TG、CH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χ~2分别为0.19、0.26、1.38和0.008,P值分别为0.19、0.61、0.24和0.93)。结论 TAF初始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早期疗效显著,总体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恩替卡韦0.5 mg/d,口服。对照组仅给予综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48周后的生存率、肝功能变化、PTA和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8周生存率分别为71.4%和42.9%,治疗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χ~2=4.67,P=0.031)。治疗48周后,治疗组的PTA和TBil分别为(73±10)%和(55±13)μmol/L,对照组的PTA和TBil分别为(61±10)%和(89±2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003、-11.44,P=0.031、0.000)。治疗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为80.0%,对照组为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27)。结论恩替卡韦可提高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率,能够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2年5月于资阳市乐至县人民医院住院次数≥3次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3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81),门诊和电话随访5年,均行Child-Pugh评分和MELD评分,观察HBV DNA下降、阴转情况及肝功能指标,随访结束时对比两组临床结局。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肝癌、肝移植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32、4.33、4.71,P值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HBV DNA载量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t=20.60,P0.001);观察组治疗后HBV DNA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16.40,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 DNA累积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89%vs 6.67%,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Bil、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77、16.60、11.67,P值均0.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Bil、ALT水平显著下降(观察组:t值分别为25.18、23.33,P值均0.001;对照组:t值分别为6.15、7.20,P值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白蛋白水平显著上升(t=10.08,P0.001);观察组治疗后Child-Pugh评分和MEL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27、2.24,P值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hild-Pugh评分和MELD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t值分别为9.18、8.17,P值分别为0.001、0.03;对照组:t值分别为2.93、3.12,P值分别为0.01、0.04)。结论长期抗病毒治疗能够改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远期预后,提高5年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HBV - ACLF)患者90 d预后的因素及抗病毒治疗对HBV-ACLF患者90 d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HBV-ACLF患者112例,根据入组时是否采用抗病毒治疗分为非抗病毒治疗组54例和抗病毒治疗组58例.非抗病毒治疗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抗病毒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存活率、抗病毒治疗短期疗效及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ALT均显著降低,胆碱酯酶(CHE)和HBV DNA转阴率提高(P<0.05);治疗8周后,抗病毒治疗组TBil和MELD评分明显低于非抗病毒治疗组,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明显高于非抗病毒治疗组(P<0.05).治疗90 d,抗病毒治疗组累积存活率明显高于非抗病毒治疗组(P=0.025).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HBeAg、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抗病毒治疗(P<0.05).结论 抗病毒治疗可提高HBV-ACLF患者的90 d存活率,是HBV-ACLF内科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HBeAg阴性、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也可降低HBV - ACLF患者的90 d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主要是观察血浆置换(PE)序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疗效。方法 在83例ACLF患者,采用PE序贯DPMAS治疗,随访90 d。结果 在本组83例ACLF患者中,早期29例,中期34例和晚期20例;在治疗90 d,早期生存率为65.5%,中期为38.2%,而晚期为15.0%(P<0.001);早中晚期ACLF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20.7%、52.9%和60.0%(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肝衰竭晚期(P=0.01),肝性脑病≥II级(P=0.001),血清TBIL≥350 μmol/L(P=0.008)和CLIF-SOFA≥10分(P=0.043)是ACLF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E序贯DPMAS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而对肾功能无不利影响,从而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整体生存率,且对早中期患者疗效较好,仍需扩大研究进一步证实。肝衰竭晚期,肝性脑病≥II期,血清TBIL≥350 μmol/L或CLIF-SOFA≥10分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HBV DNA对不同临床分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早、中、晚期患者HBV DNA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统计我院2004~2008年197例不同时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HBV DNA阳性情况,并统计早、中、晚期HBV DNA阳性与阴性组的3个月死亡率,入院2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分值变化情况。结果早期HBV DNA阳性及阴性组3个月死亡率分别为34%、7.4%(P0.01);中期分别为48.8%、44.4%(P0.05);晚期分别为80.0%、76.9%(P0.05)。早期HBV DNA阳性及阴性组入院2周△MELD值分别为3.6±4.8、0.8±4.1(P=0.01);中期分别为1.5±4.2、1.1±6.5(P0.05);晚期分别为-1.6±7.3、-1.1±5.8(P0.05)。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HBV DNA阳性对预后有影响,但中、晚期HBV DNA阳性对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涛  吉婧  刘鹏  纪恩茹  陈斌  黄裕红  孙克伟 《肝脏》2014,(12):924-929
目的:比较不同阶段的 HBV 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T淋巴细胞(TC)相关细胞免疫功能,阐述 DC-TC 轴在 HBV-ACLF 发病过程中可能的细胞免疫学机制。方法HBV-ACLF患者30例,分为早期组15例与中晚期组15例,另设健康对照组8例,以外周血来源的 PBMC 体外分离诱导培养 DC 与TC,应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 DC 细胞表型 HLA-DR、CD80、CD86、CD83、CD1α的表达率,及 TC 表面分子 CD3+、CD4+ T、CD8+ T 淋巴细胞百分比,并检测 DC 上清液中 IFN-α、IL-4的分泌水平,比较不同阶段 HBV-ACLF 患者免疫细胞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差异。结果与健康人比较,HBV-CLF 患者 DC 表型 HLA-DR、CD1α、CD83、CD80、CD86表达率显著下降(t 值分别为5.3356、13.269、10.8742、13.3685和23.021,均 P <0.01),DC 分泌因子 IFN-α显著升高(t 值为16.4569,P <0.01);TC 表面分子 CD3+、CD4+ T、CD4+/CD8+细胞比值显著下降(t 值分别为7.4441、12.5557、11.0771,均 P <0.01), CD8+ T 细胞百分比显著上升(t=4.4359,P <0.01);HBV-ACLF 患者中晚期组 DC 表型 CD83、CD86表达率显著低于早期组(P 值分别为:0.0000,0.0057),DC 分泌因子 IFN-α表达在早期组显著增多(P =0.0000),IL-4表达在中晚期组显著增多(P =0.0000),TC 表面分子中晚期组 CD4+ T 细胞百分比、CD4+/ CD8+细 胞 比 值 显 著 下 降 (P 值分别为:0.0268、0.0002),CD8+ T 细胞百分比显著上升(P =0.0001)。结论不同阶段 HBV-ACLF 患者的 DC、TC 功能状态均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中晚期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更为低下;HBV-ACLF 全病程存在促/抑炎性细胞因子功能紊乱,早期患者存在炎症因子过度释放,中晚期患者存在抗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5.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应用研究   总被引:80,自引:1,他引:79  
目的 为进一步探索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 治疗重型肝炎临床应用疗效,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对88 例重型肝炎患者应用ALSS 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内毒素含量等,并对部分患者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含量、氨基酸谱等。比较重型肝炎不同期应用ALSS治疗效果。结果 ALSS治疗后,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血内毒素由治疗前(62 .41 ±28 .18)ng/L降至治疗后(43 .56 ±22 .15)ng/L( P< 0 .001) ,HBV 量由(2 588 ±1 534)copies/ml 降至(1 815 ±620)copies/ml( P< 0 .05) 。蛋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浓度下降,BCAA/AAA 比值由1 .18 上升至1 .52( P< 0 .05) 。早、中、晚期重型肝炎应用ALSS治疗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0 .9 % 、71 .0 % 、20 .5 % 。结论 ALS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可靠,在早、中期治疗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部分应答后加用α-干扰素组与未加用干扰素组的疗效。方法筛选出71例经NA抗病毒治疗后出现HBV DNA转阴,ALT复常半年以上,但持续未出现HBeAg血清转换的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干扰素组(n=38例)和单用NA组(n=33例),观察治疗4、12、24、36和48周两组患者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生化及HBV DNA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治疗36周时,联合组HBeAg阴转率为36.8%,高于单用NA组的15.2%(P=0.039);在治疗48周时,联合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2.1%和36.8%,明显高于单用NA组的18.2%和15.2%(P=0.030和0.039);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ALT、HBV DNA波动及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可辅助NA治疗,提高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解毒逐瘀方灌肠治疗HBV相关慢性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床疗效。方法:236例HBV-ACLF患者,根据入组时是否采用解毒逐瘀方灌肠分为灌肠组55例和对照组18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灌肠治疗短期疗效及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灌肠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3),灌肠治疗可显著改善早期HBV-ACLF患者总生存期(P=0.021),但对中晚期HBV-ACLF患者总生存期影响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肝性脑病、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及总胆红素水平是影响HBV-ACLF患者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1);肝肾综合征、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为早期HBV-ACLF患者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解毒逐瘀方灌肠可有效改善早期HBV-ACLF患者的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 α-2a个体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Peg-IFN α-2a 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将12周HBV DNA仍为阳性的患者分为延长疗程(72周)组、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酯)组及常规治疗(48周)组。在治疗前、个体化治疗后12、24、36周以及停药后随访24周分别检测HBV基因型(PCR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法)、HBV DNA载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HBsAg定量(ElecsysⅡ检测系统),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病毒学应答及HBsAg水平下降情况,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各组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 延长疗程组的持久病毒学应答(SVR)率(78.3%,18/2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38.1%,8/21),x 2=7.33,P<0.05 ;随访24周时的HBsAg水平平均下降幅度[(0.7±0.6)log10 IU/ml]也高于常规治疗组[(0.4±0.3) log10 IU/ml,t=2.11,P<0.05]。联合恩替卡韦及阿德福韦酯组随访至24周时HBV DNA水平平均下降幅度分别达到(3.9±1.1)log10拷贝/ml及(3.7±1.3) log10拷贝/ml,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t值分别为8.45和6.31,P值均<0.05),且该两组SVR率分别达到83.3%(15/18)及85.7%(12/14),也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X2值分别为8.20和7.78,P值均<0.05);HBsAg水平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0.8±0.5) log10IU/ml和(0.9±0.3) log10 IU/ml,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0.4±0.3) log10 IU/ml,t值分别为3.05和4.58,P值均<0.05]。Logitic回归分析显示HBV DNA载量和C基因型是影响病毒学应答的主要因素。结论 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早期应答不佳的患者可通过延长疗程至72周或联合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等核苷(酸)类似物进行个体化治疗,可明显提高SVR率并降低HBsAg水平。  相似文献   

19.
恩替卡韦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对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84例治疗组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 mg/d,9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患者存活情况、肝功能生化学指标、HBV DNA定量、PT,比较两组患者在早、中、晚期肝功能衰竭生存率的差异.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结果 在早期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治疗组存活率为63.3%(31/49例),高于对照组存活率39.7%(23/58例)(χ2=5.923,P=0.015).在中期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治疗组存活率为63.0%(17/27例),高于对照组存活率35.1%(13/37例)(χ2=4.854,P=0.028).在晚期肝功能衰竭患者中,治疗组8例,存活4例;对照组4例,存活1例.在血清TBiI>342μmol/L的50例患者中,治疗组存活率为56.0%,高于56例对照组的26.8%(χ2=9.351,P=0.002).在治疗4周时,治疗组HBV DNA载量下降3.95 lg拷贝/mL,高于对照组的1.78 lg拷贝/mL(t=5.847,P=0.001).结论 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早期及中期肝功能衰竭患者中,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能提高生存率,在晚期肝功能衰竭患者中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在TBil>342/μmol/L的患者中,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