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123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检出心肌桥57例,采用计算机辅助定量冠脉造影系统软件对心肌桥定量分析。结果57例中有56例为前降支肌桥,在冠脉造影投照位中以左肩位收缩期狭窄最严重,回旋支肌桥1例。肌桥长度平均18.2±5.1mm,肌桥前有动脉硬化或狭窄表现者15例。结论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心肌桥并非罕见,左肩位造影发现率最高,严重心肌桥可以造成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我院2002年6月~2005年7月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3886例人群中发现冠状动脉心肌桥55例,分析其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结果冠状动脉心肌桥发生率为1·5%,除1例为右冠状动脉心肌桥外,其余均为左前降支心肌桥。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P<0·01)。收缩期狭窄30%~99%,平均(55±18)%;肌桥长度15~30mm,平均(24·5±3·5)mm。12例有心绞痛症状,其收缩期狭窄均在75%以上。7例症状较重的患者,在其左前降支心肌桥内植入TAXUS支架后症状消失,其余有症状的病例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缓解心肌桥所致的心绞痛。12例随访1~3年,无一例新发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及左心功能不全。结论冠状动脉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可致心肌缺血。β-受体阻滞剂可缓解心肌桥所致的心绞痛。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可能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肌桥的发生率、心肌桥的性质及特征以及与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院2004年1月至2016年6月因胸痛、胸闷、心悸等心脏不适症状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心肌桥的特点。结果:(1)共收集25 204例患者,其中合并冠状动脉肌桥的患者共2 203例,发生比例为8.7%,以男性居多,以前降支肌桥为主,中段居多。(2)心肌桥患者合并高血压、心肌梗死、支架置入相对较多。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以右冠为主。对前降支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分析显示,27.7%(606例)的患者合并前降支狭窄,其中87%的患者以桥前血管狭窄为主。(3)纳入不同的因素,比较不同组间桥前血管合并狭窄的发生率,发现性别、年龄是否≥57岁、是否合并心肌梗死、是否合并PCI术、是否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等不同组间,桥前血管合并狭窄的比例有明显差异。结论: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肌桥的比例较高,男性多见,基本为前降支肌桥,部位以中段为著。桥前血管较壁冠状动脉、肌桥远段更易合并血管狭窄。年龄大的男性患者更易合并桥前血管狭窄,且发生心肌梗死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冠脉造影特点、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3例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的8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检出心肌桥8例,均位于前降支,心肌桥发生率为2.7%,心肌桥长度8~25mm,平均14.5mm。依据Nobel分级法,Ⅰ级3例,Ⅱ级4例,Ⅲ级1例。1例Ⅲ级患者同时并发冠脉粥样硬化,病变位于回旋支中段,狭窄<50%。8例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治疗后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选择性冠脉造影可用于心肌桥的诊断,心肌桥可能引起心肌缺血表现,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冠脉造影2871例中,检出心肌桥35,检出率为1.22%。心肌桥前段血管粥样硬化组的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为(68±15)%,无粥样硬化组为(54±14)%(P<0.01),心电图异常组的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63%±13%)重于心电图正常组(49%±13%,P<0.05),但与心绞痛的典型(58%±15%)与否(54%±15%)关系不大,左室肥厚者的肌桥收缩期狭窄程  相似文献   

6.
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肌桥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肌桥的临床及造影特点。  方法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90例 ,所有患者通过采用Judkins法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检查 ,每支冠脉均经多体位投照 ,以收缩期冠脉管腔直径压缩至少 5 0 %或出现吸吮效应作为确定肌桥存在的证据 ,同时以至少一支冠脉管腔狭窄≥ 5 0 %作为有意义狭窄。  结果 :90例患者中发现肌桥 19例 (2 1 1% ) ,其造影特点显示 ①按压缩部位分类 :前降支中段 14例 (74% ) ,前降支中远段 1例 (5 % ) ,前降支弥漫性压缩 1例 (5 % ) ,间隔支 2例 (11% ) ,前降支中远段加对角支 1例 (5 % ) ;②按压缩程度分类 :收缩期管腔直径压缩 <5 0 %者 4例 (2 1% ) ,≥ 5 0 %~≤ 80 %者 11例 (5 8% ) ,>80 %~≤ 90 %者 2例(11% ) ,>90 %~ 10 0 %者 2例 (11% ) ;③左心室造影显示异常者 13例 (68% ) ,正常者 6例 (3 2 % )。此外经造影证实合并冠心病者 2例 (11% )。  结论 :在肥厚型心肌病中肌桥为常见征象 ,明显高于其他患者 ,故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左前降支心肌桥为常见畸形,可在收缩期引起该处动脉狭窄,但对以舒张期为主的冠脉充盈影响很小。文献偶有伴前壁心梗的报道。本文对4例单纯前降支心肌桥合并前壁心梗的病人进行麦角胺试验,以观察有无冠脉痉挛的参与。 1920例冠脉造影,发现19例前降支心肌桥,其中4例有前壁心梗作为本文研究对象。4例男性患者平均30岁,有前降支不同部位的心肌桥,其所致收缩期狭窄程度为25~95%。2例冠脉造影与麦角胺试验同时进  相似文献   

8.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1422例患者均行64层CT扫描,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建和后处理,观察有无心肌桥,测量心肌桥的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所有肌桥病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CT结果对比。结果共发现104例119段心肌桥,平均长度及厚度分别为5.0±2.7mm、2.0±1.6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31%±17%。104例肌桥患者数学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发现42例44段肌桥,其长度为5.1±3.6mm、狭窄程度为70.2%±28.4%,与CT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64层CT可清晰显示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对其诊断有着特殊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冠脉造影证实的心肌桥病例.结果 18例心肌桥均位于左前降支,心肌桥长(7 mm~26 mm),平均14.7 mm,Ⅰ级6例,Ⅱ级9例,Ⅲ级3例.孤立性心肌桥6例,其余均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住院期间心肌桥病变均未行PCI治疗.β受体阻滞和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后,16例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无症状短肌桥不需要治疗;无论肌桥长短,有症状的患者应给予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能明显改善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缺乏大规模循证医学证据,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 (IVUS)研究造影“正常”的左主干及参考血管病变情况。方法 :113例患者 (男 78例 ,女 3 5例 ,平均年龄 63± 12岁 ) ,接受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及IVUS检查。造影检查常规选用左前及右前 +头位及足位来显示目标病变及左主干。IVUS检查及测量 :仅对前降支及回旋支的病变 ,检查左主干(81例 )。参考血管选用距目标病变 1cm内。结果 :IVUS发现 10 1例 (89% )造影“正常”近端参考血管有病变 ,面积狭窄率达 (4 5 9± 12 9) % ,10 3例 (91% )造影“正常”远端参考血管存在病变 ,面积狭窄率达 (3 9 2± 13 3 ) %。 5 1例 (4 5 % )造影“正常”左主干存在病变 ,面积狭窄率为(4 0 6± 18 3 ) %。结论 :IVUS可以准确地识别冠脉内有无斑块并帮助选择合适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