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IL-1β、IL-6在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水平,48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氟西汀治疗为期4周,对照组同期选择36名心身健康的正常人。结果抑郁症患者组治疗前血清IL-1β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血清IL-1β和IL-6水平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抑郁症存在免疫激活现象,经药物治疗后可使IL-1β和IL-6水平降低,IL-1β、IL-6与抑郁症病理生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在中学生中开展戒烟健康教育的效果 ,探讨社会、家庭、学校诸因素对学生吸烟的影响以及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于 1998年 10月~ 1999年 10月选择我市城、乡中学生各 2所 36个班的男女学生 2 6 0 0名进行了吸烟调查及教育效果评价。结果如下。1 对象及方法1 1 对象 选择我市第二中学、第二十七中学、翟坡中学及小吉中街学校的 36个班的 2 6 0 0名男女学生。1 2 方法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吸烟、吸烟开始的年龄、吸烟量、对吸烟认知的程度及态度、是否想戒烟、吸烟的动机等。教育前后使用同一内容问卷 ,不具名。调查分三步进行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心理改善状况质量的影响。方法 68例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于治疗前及治疗4、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进行1次疗效评定。结果评分结果显示试验组心理状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是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护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健康教育在孕产妇抑郁症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孕产妇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抑郁症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抑郁症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个体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第1周、第2周、第4周以及第6周的HAMD减分率以及HAMA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产妇抑郁症患者在采取抑郁症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个体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之后的HAMD减分率以及HAMA减分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贵阳市3609名中学生心理卫生现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贵阳市城区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贵阳市城区8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360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2300名中学生心理健康(63.8%),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36.2%。有1309A.(36.2%)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量表因子阳性检出率前三位分别为情绪不稳(46.2%)、学习压力(41.2%)、强迫(37.2%)。学习压力因子与其它因子存在显著相关。全体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1.89±0.57,属于心理健康范围。初中生与高中生、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初中生、初一与初三、高一与高三学生之间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女生低于男生;高中生低于初中生;普通中学初中生低于重点中学初中生。结论本研究显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及时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来提高其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对学习压力带来的不良反应应作心理调适;对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应及时深入进行心理诊断和必要的心理干预,从而预防和减少中学生心理障碍与心身障碍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陪护家属认知水平的影响,为提高监护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80名抑郁症患者陪护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观察组以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照组予以集体健康教育。观察患者住院全程,于患者出院前1天评定2组陪护家属的认知状况,统计患者自杀、外走、伤人、毁物发生率。结果出院时,观察组陪护家属对抑郁症的概念、治疗、转归及预防的认知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住院期间自杀、伤人、毁物、外走行为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抑郁症患者陪护家属的认知能力与监护质量,是预防意外事件发生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为制订今后口腔卫生工作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结合的方法抽取田林三中139名学生,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其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后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答题平均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19项内容,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初中儿童开展系统的口腔卫生保健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增强中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应该进行有计划、有系统、长期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探讨其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4例抑郁症患者,随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抗抑郁症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8%,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干预组患者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HAMD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高龄产妇孕早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2016年5月期间在某院住院部的高龄产妇,将100例高龄产妇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高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高龄产妇的生活质量和产前抑郁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高龄产妇的生活质量和产前抑郁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使产妇掌握孕期健康教育知识,降低产前抑郁症发生率,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神经学科     
药物加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 在1月6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匹兹堡大学心理和神经学教授Reynolds领导的研究小组报告,药物加上心理辅导疗法治疗老年性抑郁症要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疗法有效得多,而且,持续性的治疗可以显著地减低该病的复发率。这是根据他们所进行的一项包括124名病人、观察期为三年的临床分组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对老年性抑郁症研究的这类研究分析报告为首次发表。  相似文献   

11.
李会  魏中华  朱永鑫  周晓坤  马瑶 《河北医药》2013,(23):3658-3659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常常需要持续规律的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在患病1年内有1/3复发,而抗抑郁药服用依从性差占75%,抑郁症的复发与服药依从性有关,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自知力恢复,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对于疾病和药物治疗的态度在治疗依从性中起重要作用,提示抑郁症患者需要重塑价值观和信念。传统健康教育是通过知识改变行为,但行为也与价值观和信念有关,健康的信念和态度,是促成产生健康行为的动力。为此,我们将知-信-行模式引入对抑郁症的健康教育中,  相似文献   

12.
魏强  韩晓兰 《安徽医药》2017,21(5):841-843
目的 比较城乡12~15岁中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信念和行为的情况,为开展中学生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选取安徽省城乡在校中学生一共81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口腔健康知识认知方面,城乡学生在吃糖会引起龋病和预防口腔疾病首先靠自己方面的认知差别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细菌引起龋病、口腔健康影响全身健康、定期口腔检查十分必要、窝沟封闭可以保护牙齿方面,城市中学生的掌握情况要高于乡镇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口腔卫生行为方面,比较每天刷牙2次、使用牙线、使用含氟牙膏的比例,发现城市中学生明显要高于乡镇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城乡12~15岁中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信念和行为有较大差异,应加强对中学生口腔健康知信行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学生肺结核患者院外治疗的管理干预效果及其对学校结核病疫情控制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我所非住院登记治疗的28例学生肺结核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与管理干预。结果 28例患者全部得到临床治愈,6~8个月痰菌阴转28例,阴转率100%。结论通过分析中学生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做好非住院肺结核心理指导,重视病人的管理干预等措施,有利于促进学生肺结核患者的病情好转和痊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7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高于对照组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氟西汀治疗,且复发率低,是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较为理想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肥胖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社会问题。笔者于2004年对某市4所小学6~13岁的2 379名学生进行生长发育体格检查,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在4所小学采取按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1~6年级学生,对全部学生进行体检普查。年龄为6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对抑郁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6例于我院进行抑郁症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由责任护士进行健康教育,为实验组,另一组予以常规的治疗和护理,为对照组,连续观察10周,比较观察两组治疗依从性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学会正确自我评价,缓解了抑郁症症状,从而提高了治疗依从性,降低了抑郁症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何玉清  盛久灵  陈郁盐 《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635-1636,1638
目的:探讨小组心理干预对住院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12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心身康复科住院的8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且伴有焦虑症状的住院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小组心理干预,干预5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后HAMD和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进行小组心理干预后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焦虑情绪,巩固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佳魁 《北方药学》2023,(6):130-132
目的:为促进中学生社交,发展社会性,探讨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中学生进行分组试验,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组(心理干预)、B组(帕罗西汀治疗)、联合组(心理+帕罗西汀联合干预),评价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三组心理状态评分、GSE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社交回避及苦恼评分最低,低于A组和B组(P<0.05);联合组焦虑评分低于B组与A组(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GSES评分高于A组和B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比A组和B组更低(P<0.05)。结论: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心理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治疗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有效,联合干预可增强治疗效果,能够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平衡身心,对中学生日后身心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信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微信健康教育,分别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实施护理干预1个月及6个月后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在护理干预6个月后通过宫颈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对比观察其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1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SAS、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时,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宫颈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可进行适当推广。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有人把它比喻为心理“感冒”,它和感冒一样常见,据国外报道,正常人群中有8%-18%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1].而且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不断增加,心理压力增大,抑郁症正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生活幸福度的严重疾病,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造成的疾病负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排第3位[2].抑郁症的康复除及时治疗外,家庭和社会的帮助.特别是家庭成员的精心护理对于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