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大黄不同提取工艺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海齐  刘佩洁 《中药材》2000,23(6):359-360
大黄为常用中药,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本文以大黄素为检测指标,对水提法、渗漉法、乙醇回流法等提取工艺进行比较,为优选含有大黄素制剂的前处理方法提供了依据。1 仪器与试药 CS-930型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939型自动薄层制板器(重庆南岸贝德仪器技术厂);微量定量毛细管(Drummond,USA)。大黄素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硅胶G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建立大黄蒽醌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中总蒽醌、游离蒽醌、结合蒽醌的含量,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大黄蒽醌提取工艺。结果大黄蒽醌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该优化工艺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黄蒽醌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建立大黄多糖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大黄多糖含量,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大黄多糖提取工艺。结果大黄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为3 h,第一煎加水量10倍,第二、三煎加水量8倍。结论该优化工艺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黄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大黄中结合蒽醌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研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以大黄中结合蒽醌的量为指标,对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及加水量3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各因素对结合蒽醌的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提取次数(A)>提取时间(B)>加水量(C),最佳工艺为:A3B2C3,即提取3次,每次1 h,加水11倍量.结论:该研究为含大黄制剂提供一种提取结合蒽醌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交试验法优选大黄提取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大黄中总蒽醌提取工艺。方法:以大黄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进行筛选。结果: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浸润时间三因素对大黄总蒽醌的提取有显著影响。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大黄用8倍量55%乙醇按渗漉法提取,浸泡12h,渗漉9h,大黄素含量>2.6%。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大黄总蒽醌提取得率作为检测指标,选择正交表L9(3^4)安排试验,筛选大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70%乙醇浓度,药材粉碎粒度为细粉,6倍量体积,流速3ml/min,为最佳渗透滤条件,经过三批样品验证,提取得率均在2.75%左右,证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大黄蒽醌类成分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筛选出大黄蒽醌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测定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其数据经处理得回归方程,根据方程和结合实践经验确定优化工艺。结果:用5倍量乙醇回流4次,每次0.5h,大黄粒度0.9mm的条件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本提取工艺设计合理,可作为提取大黄蒽醌类成分生产工艺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大黄通气口服液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提出量为指标,对木香、枳实等药材中挥发油提取工艺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考察因素为加水量、浸泡时间及提取时间;以水提取物得率和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总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煮提时间、煮提次数和加水量等因素对大黄通气口服液水提取工艺的影响;以干浸膏得率与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总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药液相对密度、乙醇体积分数及醇沉时间等因素对大黄通气口服液乙醇沉淀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的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4倍量水蒸馏2h;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h;优选醇沉工艺为浓缩至相对密度1.20(80℃),加入95%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50%,醇沉时间为24 h.结论:该提取纯化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任国强  刘照强  薛栋  曹旭  刘世恩  闫正  孙宏丽 《中草药》2012,43(7):1336-1339
目的采用一种微波加压萃取装置提取大黄饮片,并优化其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和蒽醌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大黄在微波加压条件下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与常压煎煮法、加压提取法、常压微波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微波加压提取大黄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6,操作压力0.20 MPa,提取时间20 min,浸膏得率达到44.37%、蒽醌提取率达2.44%。结论微波加压提取大黄饮片浸膏得率和蒽醌提取率明显优于常压煎煮法、加压提取法、微波提取法。  相似文献   

10.
魏友霞  姚鸿萍  于佳 《中成药》2007,29(5):766-767
肠功能恢复液是我院研制的中药新药,具有益气养血,行气化瘀,润畅通便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麻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其主要组成为大黄、厚朴、枳壳等药材。大黄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具有泻下、抗菌等作用。厚朴消积除满,下气宽中,厚朴酚、和厚朴酚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原作为医院制剂的肠功能恢复液采用传统的水煎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1.
颜色量化分析在大黄炭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黄炭颜色量化的评价方法,使主观抽象的感官评价标准化和科学化。方法:对生大黄及同批自制不同炮制程度的大黄炭样品着色、未着色外表面及着色、未着色粉末颜色R(红),G(绿),B(蓝)值(简称RGB值)进行测定,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每个样品各颜色RGB值间都呈现规律R值G值B值,总RGB值与相应的R值,G值,B值的趋势保持一致。通过相关性分析,着色前后外表面颜色间呈高度显著相关性,r=0.899,P0.01;且无论着色与否,外表面颜色与未着色粉末颜色间均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08和0.639,P0.05。结论:未着色粉末颜色总RGB值可客观反映大黄炭的颜色信息,所建立的大黄炭颜色量化分析方法让抽象的视觉颜色转换成了量化具象的RGB值。这种视觉颜色的成功创建让感官评价的量化和标准化成为可能,将有利于中药品质评价准确性的提高,也为其他中药感官评价的量化和标准化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大黄附子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药材进行了定性鉴别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方中总的蒽醌类化合物进行了测定 ,并进行了乌头碱限量的测定。结果 薄层分离效果好 ,回收率 RSD<3% ,乌头碱含量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 该方法比较简单 ,重现性好 ,可作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黄炭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建立大黄炒炭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炭中大黄酚、大黄素含量。色谱柱填料为Kromasil-C18(4.6mm×150mm,5μm),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mL/min。结果平均回收率分别为大黄素98.43%、大黄酚98.32%,RSD分别为1.17%、1.02%。结论本方法重现性好、稳定、简单,可用于大黄炮制工艺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大黄微波萃取法与常用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微波萃取法(MAE)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特点,初步探索MAE的机理。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提取液中总蒽醌的含量,比较研究了MAE与常用提取方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水煎法)的提取效率;采用显微照相技术对大黄石蜡切片的细胞组织进行观察。结果:MAE的提取率最高,是超声提取法的3.5倍,是索氏提取法的15倍,是水煎法的1.5倍,且提取速度最快;显微观察表明,微波直接造成细胞组织的破坏。结论:MAE用于中药大黄的提取具有高效、省时的特点,为MAE在中药制药领域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京霞  陈琳 《中医药学刊》2014,(10):2396-2399
目的: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立小儿清热栓的提取工艺。方法:应用正交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大黄中5种活性成份及苦参中两种活性成份为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立小儿清热栓的提取工艺。结果:确立小儿清热栓提取工艺为:A1B3C1D1,即浸泡24 h后用8倍量的70%乙醇以1.5 mL/min的流速收集渗漉液。结论: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模式用于小儿清热栓的工艺评价。  相似文献   

16.
黄连降糖片粉碎和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黄连降糖片(黄连、大黄等)粉碎和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气流粉碎技术,以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为指标,考察大黄粉碎粒度对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指标,优选黄连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粉碎粒度以10μm为好;提取工艺确定为乙醇浓度50%浸泡时间40min,提取时间2h,回流次数3次.结论:该工艺提取的有效成分含量高,适合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定二黄散的质量标准。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二黄散进行定性测定。结果:方中延胡索、大黄定性检出。结论:方法简便快捷,薄层斑点清晰,重现性良好,可用于二黄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黔曲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鉴别方法鉴别木香、大黄、枳实,用HPLC测定橙皮苷含量,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4.0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2%磷酸水溶液(19∶8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3 nm。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重复性好、专属性强;橙皮苷线性范围为10.568~528.4 mg.L-1(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100.18%,RSD 2.73%,精密度RSD 0.37%(n=6),重复性RSD 0.88%(n=6)。结论: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方法,为中药炮制品配方颗粒在不具备饮片形态的情况下真伪鉴别提供示范性研究.方法: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法分别对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的一维红外光谱基本相似,仅在1 447,1 367,1 146,1 079,925,576 cm-1附近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形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二阶导数光谱在1 800~500 cm-1峰位置和峰强度的变化较明显.结论: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准确、简便,可用于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大黄是一味常用大宗药材,临床上配伍应用非常广泛。蒽醌类物质为其泻下作用主要活性成分,中医认为大黄泻下峻猛为大黄的毒性。有着"国老"美誉的甘草,一直被认为是解毒圣药,缓和药性,调和诸药。该文将大黄配伍甘草减毒作用分为煎煮过程、肠道代谢2个环节,分别从化学成分、肠道菌群、Ⅰ/Ⅱ相代谢、药物转运方面综述近年来大黄配伍甘草减毒的研究进展。二者配伍的物质基础和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甚至有相左的结果出现,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