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血脑屏障通透性主要与脑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控制物质外排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转运体、内皮细胞间隙的孔穴以及胞吞、胞饮作用有关。芳香开窍中药由于自身脂溶性成分较易透过血脑屏障;麝香、冰片、石菖蒲能够抑制P-gp的外排作用,提升药物进入脑内浓度,亦可抑制Claudin-5蛋白表达,使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缝隙变宽等,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石菖蒲、冰片亦可增加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含量,提高受体结合率,促进内皮细胞收缩致紧密连接打开,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苏合香、安息香通过影响P-gp的外排作用,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在病理状态时,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通过降低炎症因子的含量,减缓该因子对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破损,麝香亦可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减缓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损伤从而稳定血脑屏障的结构,以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石菖蒲通过发挥抗自由基损伤作用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本文对芳香开窍中药对血脑屏障通透性调控作用进行研究。为今后研究单用或联合此类药物治疗脑部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芳香开窍药具有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芳香开窍药亦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其开放血脑屏障的机制可能与改变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以及影响P-糖蛋白的功能有关;其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则与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和降低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芳香开窍药对正常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四味芳香开窍药(冰片、麝香、苏合香、安息香)及其不同提取部位对正常小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各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3天后,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vans blue,EB)250mg/kg,采用甲酰胺浸泡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EB含量以评价药物对BBB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冰片全药(200mg/kg),麝香全药与麝香石油醚提取部位(66.6mg/kg),苏合香全药、苏合香石油醚与乙醚提取部位(1.332g/kg),安息香全药(1g/kg)与溶媒对照组比较,能极显著性地升高正常小鼠脑组织中EB含量。结论:冰片、麝香、苏合香与安息香四味药物对小鼠生理状态下的血脑屏障具有一定的开放效应,可能是该类药物芳香善于走窜而发挥开窍醒神功效的药理基础之一。实验结果亦提示药物的脂溶性部位可能是其作用于脑组织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5.
通过综合分析多年来有关醒脑开窍中药研究的文献,系统地揭示醒脑开窍中药(麝香、石菖蒲、冰片等)对血脑屏障(BBB)的影响。该类中药有效成分脂溶性强、分子量极小,易挥发;易快速透过BBB进入脑组织,并具有双向调节BBB通透性的作用,能改善BBB功能和保护脑组织;能引药上行,除了本身能透过BBB进入脑组织发挥作用之外,还可促进其他药物透过BBB,提高药物的疗效。加强醒脑开窍中药对BBB影响的研究,能更科学地解释"辛香走窜"、"开窍醒神"、"引药上行"的本质,对治疗脑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8.
芳香开窍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4味芳香开窍药(冰片、麝香、苏合香、安息香)及其不同提取部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30min再灌注1h后,小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vans blue,EB)250mg.kg-1,采用甲酰胺浸泡,荧光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EB含量以评价药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BBB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冰片全药(200 mg.kg-1)、麝香全药与麝香石油醚提取部位(66.6 mg.kg-1)能显著性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脑组织中EB含量;苏合香生药(1.33 2 g.kg-1)、安息香生药与石油醚提取部位(1 g.kg-1)有降低EB含量的趋势。结论麝香、冰片能对抗不完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异常增高,表现出对病理状态下血脑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苏合香与安息香的作用强度弱于麝香、冰片。该类药物对病理状态下血脑屏障功能的保护效应是其用于治疗缺血性脑病的药理学基础之一。实验结果亦提示药物的脂溶性部位可能是其作用于脑组织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味芳香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及其不同提取部位对D-氨基半乳糖(D-GaIN)敏化小鼠内毒素(LPS)攻击所致死亡的影响。方法:小鼠连续给药3d,采用D-GaIN敏化小鼠,尾静脉注射LPS 1mg/kg攻击,于攻击后1h、3h、5h、7h、9h、11h、24h、48h时间点观察小鼠的累计死亡百分率。结果:冰片(200mg/kg)在LPS致死性攻击后5~24h期间表现出显著的保护作用(P<0.05或P<0.01);麝香(66.6mg/kg)各提取部位在LPS攻击后5h时表现出显著的保护作用(P<0.05),其中石油醚提取部位在攻击后7h时仍表现出显著保护作用(P<0.05);苏合香(1.332g/kg)全药、乙醚及正丁醇提取部位在LPS攻击后5h时表现出一定的对抗趋势;安息香(1g/kg)乙醚和石油醚部位在LPS攻击后5~7h内表现出显著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麝香、冰片、安息香对D-GaIN敏化小鼠LPS的致死性攻击具有一定的对抗作用,提示具有一定抗内毒素作用,初步认为该作用是开窍药开窍醒神功效应用于热闭证治疗的部分药效表征,为其临床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一定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719-1721
目的:明确芳香开窍方药调控血脑屏障的意义和研究进展。方法:通过中国知网及相关搜索引擎检索近20年有关芳香开窍方药治疗缺血性脑疾病及其作用机理方面的文章,以药物、脑缺血及血脑屏障为关键词检索文献共355篇,用芳香开窍、血脑屏障等关键词对文献进行筛选,对筛选后文献进行阅读,最后应用文献30篇并对其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结果发现芳香开窍方药发挥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作用主要是集中在对血脑屏障的通透和双向调控方面。结论:脑缺血可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发生改变,回医善用香药治疗脑血管疾病,芳香开窍回医回药调控血脑屏障通透性可对脑缺血神经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芳香中药防治疾病,在传统中医学中有着重要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芳香中药及其活性成分能促进自主活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减少睡眠时长以及提高认知、学习、记忆能力。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迷迭香、苏合香、薄荷、石菖蒲、冰片、柠檬、麝香、香根草单方及其组成的复方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另外提神醒脑的芳香中药大多含有柠檬烯、α-蒎烯、芳樟醇、β-蒎烯以及1,8-桉叶素等成分,而这些成分也存在于镇静安神类芳香中药中,提示可能因其成分含量的不同表现出双向调节作用。从单方、复方和有效成分3个方面对具有提神醒脑、提高认知的芳香中药精油的药效及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筛选安全有效的芳香精油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并为新型复方提神醒脑芳香中药精油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多以化学药物配合心理咨询为主。抑郁症发病持续周期较长,常用的化学药虽然可以发挥良好的短期疗效,但长期服用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耐药性。而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方面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其用药强调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作用更加持久、缓和、稳定,更适用于抑郁症的长期药物调节。基于中医药理论结合抑郁症发病机制,对近10年来相关抗抑郁中药的作用及其机制加以梳理概括,以期为临床抑郁症的治疗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立MDCK-pHaMDR细胞模型和标准操作规程,用于评价中药化学成分透血脑屏障的吸收转运。通过MDCK-pHaMDR单层细胞的电镜下形态学特征、跨膜电阻、罗丹明123的胞内蓄积和双向转运以及阳性对照药咖啡因和阿替洛尔的转运程度等指标对MDCK-pHaMDR细胞模型进行评价。MDCK-pHaMDR细胞模型具有良好的完整性、紧密性和P-gp的稳定表达,阳性药物的转运结果与文献值一致。建立的MDCK-pHaMDR细胞模型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用于中药化学成分透血脑屏障的吸收转运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性与中药药性物组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对中药药性理论加以现代诠释,让全人类共享中华文明的成果,是当务之急。作者首次提出中药药性物组学的新概念,认为中药药性物组学是研究中药药性物质组组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并对中药药性物组学的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相互关系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药药性的科学研究,最终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医药理论的芳香类中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芳香类中药自古被用于瘟疫的预防,中医药防治疫病有独特的优势。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指南推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中医治疗方案中,医学观察期、确诊患者的临床治疗期及恢复期均选用含较多芳香类中药的中成药或方剂进行防治,部分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或中医药管理局还推荐多种其他使用芳香类中药的方式(外熏、艾灸、佩戴香囊等)防治COVID-19。芳香类中药"芳香辟秽、扶助正气"的功效在COVID-19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使用芳香类中药干预COVID-19的发生发展已成为共识。芳香类中药独特的药性、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值得开展广泛深入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可为后续COVID-19治疗及相应的药物开发提供参考。基于中医药理论探讨芳香类中药在防治COVID-19中的作用,并推测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为芳香类中药防治COVID-19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肥胖是由于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导致脂肪异常堆积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与遗传、免疫、情绪、环境、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肥胖增加了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骨关节炎和慢性肾病的风险,已经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目前市场上的减肥药有两大类,胰脂肪酶抑制剂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食欲抑制剂,治疗措施虽有效,但是存在许多不良反应,不能确定其安全性。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肥胖的疗效在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中得到广泛验证,以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肥胖为线索,阐述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肥胖的理论基础,从脂肪组织形成和代谢的关键因子角度,总结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肥胖的作用靶点,提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瘦素(Leptin)、解偶联蛋白1(UCP1)为其共性作用靶点,旨在为今后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肥胖的实验设计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阐述转化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及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发展概况。方法 将转化医学在中西医领域里的研究性、报道性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介绍该学科的发展及应用等。结果 转化医学已经被成功地引入到中医药学科的研究领域之中。结论 转化医学的兴起将会给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创新机遇。 相似文献
18.
中药抗肝癌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查阅国内外文献,对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肝癌的单味中药和复方进行了归纳总结。中药可以在多个层面对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从而有效阻止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减轻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加强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有望从中药中提取出抗肿瘤作用更显著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