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因而要先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以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上常见,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如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因而首先要判定室性心律失常的恶性程度,选择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如需药物治疗,以选择何种药物为最佳。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合理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及时识别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因而要先考虑需要药物治疗时,以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要熟知所选药物的分类、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因而要先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以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因而要先考虑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以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到目前为止,这类药物对心肌病变,对有更严重的心脏病理状态的影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资料,当心脏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生理生化代谢紊乱时,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其的影响,要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5种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致老年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临床常见。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最常见的类型 ,尤其老年患者 ,随年龄增长 ,心脏传导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都有退行性改变 ,同时伴随不同的基础疾病 ,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作用反应较差 ,而对其副作用反应敏感。为了探讨临床常用的 5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致老年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特点 ,现收集了 36例病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收集本院近 8年来收治的 5种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致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 36例 ,男 30例 ,女 6例 ,年龄 6 1~ 88岁 ,平均 (6 8.5± 6 .6 )岁。…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80年代以来,快速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射频导管消融可根治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旁路相关的快速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和心脏正常的室性心动过速。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可明显改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预后,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  相似文献   

8.
注意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射频导管消融、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等非药物治疗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国内用于临床的新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多 ,但如何贯彻循证医学的原则 ,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概念和新策略。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两面性临床试验与临床实践均证明 ,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致”或“促”心律失常作用 ,即指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用药前没有的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恶化加重 (频率加快 ,持续难以终止等 )。前一种情况的经典例证是奎尼丁、索他洛尔…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呈逐年上升趋势。室性早搏在老年人中很普遍,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影响血液动力学效应,出现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引起猝死。临床上常用的心律失常药物存在一些不足,除部分药物疗效不够好外,药物的毒副作用,尤其是致心律失常效应,对心肌及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等明显限制了临床使用。因此,寻求一种疗效肯定,对心脏抑制作用小,适合于老年患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广大老年病学工作者的愿望。笔者近年来利用稳心颗粒在家庭病床治疗68例老年室性早搏,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药物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有近百年的历史,但迄今仍未找到一种既有有效控制心律失常又不增加患者死亡率的理想药物。因此,当前药物治疗的关键是要合理地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尽可能发挥药物的治疗效能,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尤家聪 《临床医学》2000,20(1):60-61
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或延长生命,随着对心脏电生理学与血液动力学研究进展,以及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研究的深入,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也在不断更新,不仅注重新药的研究与应用,更重于治疗方案与选择药物的合理性,即根据病人心脏电生理、心脏功能及全身情况选择方案及药物,使治疗更趋合理化或个体化。 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新观念 1.1 根据心脏电生理选择药物:心脏电生理异常是导致心律失常的根本原因,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是复杂的,不能仅用对动作电位的影响来解释,在不同的病人中,每一种药物的电生理及血液动力学副作用,均需参照临床表现来掌握,不注意心脏的电生理研究与探索,就会给用  相似文献   

13.
心律失常是心动规律和频率的异常.心房心室正常激活和运动顺序发生障碍,临床表现差异很大,重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要选择最佳药物治疗,必须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促心律失常作用(proarrythmia)是指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新的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的恶化。这个定义排除了药物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对原有病窦综合征(SSS,Sick sinus syndrome)、房室缺损、室内传导异常疾病患者诱发的心律失常(常指慢性心律失常)。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使用不当,均有不同程度的促心律失常作用,甚至导致猝死。因此有人提出将“抗心律失常药物”改名为“具有电生理作用的药物”,因为它们通过改变心脏组织的电生理作用,既可以“抗”,也可能“促”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5.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建胜  徐瑛 《临床荟萃》1995,10(6):268-270
心律失常为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是肯定的,但往往存在致心律失常及负性肌力等副作用。近年发现一些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综述如下。 1 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6.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金朝 《临床荟萃》1997,12(5):228-230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患者出现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新的心律失常称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proarrhythmic)或致心律失常(arrhythmogenic)作用,其发病率约为11%.1 作用机制1.1 加重或发生传导异常,致连续折返激动.已知钠通道阻滞剂具有:①抑制传导足以形成双向阻滞;②轻度抑制传导而不影响折返激动;③在病变、瘢痕心肌中抑  相似文献   

17.
阵发性房颤是临床较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若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诱发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理想,主要表现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心脏和非心脏的副作用,而且复律后房颤复发率较高。通过导管射频消融隔离肺静脉与左心房间的电传导是近几年来用于房颤治疗的又一新技术,可有效地预防心房颤动的发作。2001年10月-2005年8月,我科对62例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进行了电隔离术,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往往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常规应用抗心肌缺血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的同时又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难以耐受。为选择更适合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作者观察了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169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在积极抗感染的基础上,按心功能级别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血管扩张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钾镁合剂和洋地黄等.必要时联合使用心律平、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结果 显效132例,有效26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93.5%.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个性化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改善心肌供血,调节心脏自主神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其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上亦愈加受到重视,它是一种被证明为能降低心脏性猝死而降低总死亡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仅在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方面有其一定的地位,还在抗心律失常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与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第2代以索他洛尔、美托洛尔为代表及第3代以卡维地洛、拉贝洛尔为代表的β受体阻滞剂存在相当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其在心脏神经-电生理方面的影响较传统的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更为全面、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