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的SAH病例35例行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其中27例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以DSA和手术结果为标准,本组35例患者中CTA正确诊断动脉瘤24例27个,动静脉畸形4例,阴性4例;误诊1例,漏诊2例。CTA对SAH病因诊断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是80.00%。CTA对SAH病因诊断结果与DS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SAH诊断安全、快速、准确,可用作SAH病人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临床拟诊为SAH的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CTA诊断脑血管动脉瘤31例35枚(包括误诊1例),脑动静脉畸形2例,MoyaMoya病1例,阴性8例(包括漏诊3例);DSA诊断脑血管动脉瘤33例37枚;脑动静脉畸形2例,MoyaMoya病1例,阴性6例。结论 CTA成像可以快速、准确的判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可以作为临床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27例进行CTA检查,应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数字减影重建(NEURO-DSA)对脑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24例CTA异常病人均进行DSA对照检查,其中20例行DSA介入治疗,3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27例中CTA诊断为脑动脉瘤24例,3例未见动脉瘤改变,对24例进行DSA对照结果:后交通动脉瘤14例,前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2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同时存在2例,后交通与大脑后动脉瘤同时存在1例,1例DSA结果未见异常改变,诊断准确率为97%,动脉瘤数量为26个。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快速、准确,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与DSA基本一致,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结果,可以做为脑动脉瘤诊断首选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西门子多排螺旋CT头部CT血管成像(头部CTA)在临床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SOMATOM Definition AS多排螺旋CT机,对54例临床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或头部缺血症状的病例进行头部CTA检查,并对头部CTA影像与相关DSA影像进行对比,以此判定头部CTA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54例患者中,动脉瘤26例,单纯血管狭窄9例,单纯血管畸形3例,血管未见异常16例。结论:头部CTA检查具有对脑血管疾病敏感性高、无创伤的优点,在临床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诊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的价值.方法:对经CT平扫明确诊断的自发性SAH 24例患者,在入院后均做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就CTA和DSA诊断作一比较.结果:24例CTA检查后22例共发现26个脑动脉瘤,CTA能清楚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瘤颈位置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以DSA作为金标准,CTA灵敏度92.86%,特异度100.00%.结论:CTA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尤其是危重患者早期病因学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56例SAH患者行CTA检查,其中52例同时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CTA检查结果并与DS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56例患者中CTA检出动脉瘤43例,动静脉畸形(AVM)5例,静脉窦血栓3例,阴性5例;在同时接受DSA检查的患者中,发现动脉瘤45例,AVM5例,阴性1例,其中除1例CTA发现并经临床证实的动脉瘤DSA检查为阴性外,其余全部证实CTA诊断。CTA对SAH病因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5.8%,DSA分别为98%和100%。结论多层螺旋CTA对SAH的病因诊断是一种无创、快速、便捷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脑血管立体成像技术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准确性高,可显示血管的空间立体结构及周边关系,有助于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难度的评估,可作为急诊SAH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维CT血管造影(CTA)与平板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三维CT血管造影和平板DSA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等。结果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符合率93.75%,DSA诊断符合率9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3 mm的动脉瘤,CTA和DSA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3 mm动脉瘤,DS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与金标准平板DSA相似,诊断准确率高,CTA容易遗漏少数体积微小的病灶,必要时需CTA和DSA结合明确诊断,早期发现微小病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64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头颈部血管CT血管成像(CTA)的有关技术和影响因素。方法:分析64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144例,其中23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照检查。结果:144例CTA均能清楚显示4级或4级以上脑动脉血管分支,其中阴性33例、动脉闭塞11例、动脉变细或狭窄72例、动静脉畸形4例、动脉瘤23例、动脉钙化或斑块16例、其它20例。23例行DSA检查的病例中:CTA检查5例动脉狭窄病例仅1例DSA证实有狭窄,余4例中3例为阴性、1例为颅底小动脉瘤;CTA检查9例动脉瘤DSA均证实有动脉瘤存在;CTA检查3例阴性病例DSA检查也为阴性;另6例包括动静脉瘘、动脉闭塞、动脉瘤栓塞术后,两种检查结果基本符合。结论:64层螺旋CT头颈部CTA对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最高;对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需进一步证实;脑肿瘤患者加行静脉相成像对手术指导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CT、CTA、DS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CT、CTA、DSA影像表现,以提高对SAH之病因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SAH患者66例,男35例,女31例,年龄17~74岁,平均45岁,全部CT检查,其中55例行DSA检查,15例行CTA检查。[结果] CT检查,检出动脉瘤5例;DSA检查,其中检出动脉瘤45例,动静脉畸形6例;15例CTA检查,检出动脉瘤12例,动静脉畸形1例。[结论] CTA与DSA在SAH的病因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价值,CTA作为简便的非损伤性血管检查方法,对危重及术后复查患者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的诊断和治疗作用. 方法 36例SAH行CTA,其中16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结果 CTA检查的36例SAH中动脉瘤29例,脑动静脉畸形(AVM)4例,阴性3例.所有CTA检查结果与手术相符,其中经DSA检查的16例与CTA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CTA可作为SAH患者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及制定治疗方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05年9月到2006年9月收治入院的89例SAH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49例同时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CTA检查结果并与DS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89例患者中CTA检出动脉瘤70例,动静脉畸形9例,静脉窦血栓2例,阴性8例;在同时接受DSA检查的49例患者中,发现动脉瘤41例,动静脉畸形4例,阴性4例,其中除1例CTA发现并经临床证实的动脉瘤DSA检查为阴性外,其余全部证实CTA诊断.CTA对SAH病因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为100%,DSA分别为98%和100%.结论:64层螺旋CTA对SAH的病因诊断是一种无创、快速、便捷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显示血管的空间立体结构及周边关系,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难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的应用技术及其价值.方法 经肘静脉高压注射器注射,采用智能CTA扫描程序.探测主动脉层面造影剂浓度触发启动扫描.将数据导入CTA软件包进行MPK、MIP、CPR及VR血管成像重建.结果 主动脉CTA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例.主动脉瘤4例.双下腔静脉并盆腔动静脉瘘1例.主动脉血栓与钙化斑块6例.一侧椎动脉狭小/狭窄8例.椎动脉变异3例.脑血管畸形1例.脑血管变异2例.正常主动脉、椎动脉及脑血管属支11例.结论 16层螺旋CT的亚mm层厚,0.42秒/圈的速度、覆盖范围大的扫描.加上软件包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在血管病变的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所获得的血管图像有替代有创性DSA的趋势.将成为血管性疾病中一种无创而且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MRA与DS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脑动脉瘤36例,血管畸形20例,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12例)经MRI/MRA和DSA对照检查。结果:MRA可以对62例患者做出正确诊断,结合靶MIP、MPR和原始像,其诊断符合率为91.2%。对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为86.1%,动静脉畸形为85%,12例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与DSA相一致。3DPC及3DTOF可显示1-5级脑血管分支,2DTOF显示血管畸形具优势,3DTOF增强提高了动脉瘤的检出率。结论:MRA具有安全、可靠和方便的优点,是脑血管疾病筛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李建  鹿红军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1):819-820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怀疑动脉瘤破裂病人行CTA检查,分别用后处理软件VR、MIP、MPR进行成像,并与同期进行的DSA检查8例图像及1例手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2例CTA共发现动脉瘤25个,其中大脑前动脉瘤4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瘤7例。3例为多发动脉瘤。DSA共发现9个动脉瘤,7例与CTA相符。1例患者行动脉瘤手术夹闭。结论CTA用于脑动脉瘤诊断,快速准确无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应用.方法分析了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对26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行16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CT扫描原始数据经后台工作站多功能后处理技术处理,并比较CT表现与DSA.结果26例脑血管病变,CT血管造影(CTA)检出急性脑血管闭塞8例,血管狭窄2例,脑内动脉瘤9例, Moyamoya病2例,动静脉畸形4例.除1例CTA显示大脑前动脉动脉瘤而DSA未能检出外,其余病例CTA与DSA检查结果一致.结论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可作为脑血管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人42例,先作CTA检查,按狭窄程度不同,将病变血管分为基本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四级,并将其DSA结果作为标准,比较CTA对脑血管狭窄程度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 42例之中,CTA发现狭窄血管共249条.以CTA结果和DSA结果比较,提示CTA在诊断上述血管狭窄四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8%与100%、96%与96%、94%与98%、100%与100%.结论 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上,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前行CTA检查,与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CTA检查,检查出动脉瘤8例,动静脉畸形3例,其中大动脉瘤3例,小动脉瘤2例,一般动脉瘤3例;DSA检查发现动脉瘤9例.结论:CTA和DSA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A检查,与DSA结果对照,分析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CTA检出73个动脉瘤,其中单发43例,1例漏诊;15例多发(30个),漏诊1例多发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中瘤体直径较小的1个动脉瘤,CTA检出颅内动脉瘤数目与DSA符合率为93.59%;CTA、DSA测定颅内瘤内动脉瘤最小径、最大径及瘤颈宽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不同重建方法中以VR重建图像质量评分最高。结论采用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无创,安全,价格低廉,图像质量高,与DSA诊断准确率相近,临床应用价值高,但对部分直径较小、CTA无法明确诊断者,需配合DSA筛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颅内和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135例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动脉瘤62例、血管畸形26例、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47例)经MRA和DSA对照检查.结果 MRA可以对124例患者做出正确诊断,结合靶MIP、MPR和原始像,其诊断符合率为91.9%.对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为88.7%;动静脉畸形为84.6%;47例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与DSA相一致.3D TOF可显示1-5级脑血管分支;2D TOF显示血管畸形具优势;3D TOF增强提高了动脉瘤的检出率.结论MRA具有安全、可靠和方便的优点,是脑血管疾病筛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旋转DSA技术在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Artist FA数字血管造影系统,对46例疑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正、侧位及其中37例行旋转DSA检查.结果:25例确诊为动脉瘤,4例排除动脉瘤,12例狭窄患者,能正确评估狭窄程度及长度.4例动静脉畸形及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可清楚显示病变结构及瘘口.结论:旋转DSA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对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AVM)、血管狭窄的诊断更为安全,为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