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艳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28-30,33
综述目前围生期心肌病(PPCM)的发病率、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围生期心肌病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种族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围生期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学说有很多;目前,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学和临床,也会结合部分新的检测技术。随着围生期心肌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针对病因来治疗和控制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症状会更有效更安全,一些新的途径将会为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2.
何梦厅  孙昕  何珊 《当代医学》2016,(28):41-42
目的:通过对13例围生期心肌病分析,探讨其病因、诊断与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12患者经积极纠正心衰治疗后均好转。1例患者对治疗反应差,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结论围生期心肌病虽发病率低,但仍有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的可能,积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时的各种护理.方法:对21例围生期心肌病针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护理.结果:20例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治愈,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围生期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原因不明,只要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围生期心肌病发病诱因众多,治疗过程也比较复杂.本文从围生期心肌病发病诱因分析入手,结合围生期心肌病的病理特征归纳总结了若干诊治围生期心肌病的方法和手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围生期心肌病的监测及处理。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围生期心肌病的产科临床资料。就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作了阐述。结果 9例围生期心肌病占同期产妇13846的0.065%,初产妇7例,经产妇2例,3例发生于产前,6例发生于产后。结论 对于高危人群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孕期及产后监测及处理,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1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应用参附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胸闷、心悸、动则气喘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等心功能指标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在治疗心肾阳虚型围生期心肌病方面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黄芪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平顶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01年6月~2006年12月住院105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常规治疗;治疗组55例,给低分子肝素注射液5000U、12h一次、皮下注射,黄芪注射液30ml,加5%GS250ml内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连用7天。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与82%,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发生栓塞率明现低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黄芪治疗围生期心肌病效果好,并发栓塞率低,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黄芪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平顶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01年6月~2006年12月住院105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常规治疗;治疗组55例,给低分子肝素注射液5000U、12h一次、皮下注射.黄芪注射液30ml,加5%GS250ml内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连用7天.结果 治疗1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与82%,差异有显著性(P&gt;0.05).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发生栓塞率明现低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黄芪治疗围生期心肌病效果好,并发栓塞率低,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9.
围生期心肌病可以在围生期首次出现,可能使无心脏病的妊娠末期或产后(通常2-20周)女性,出现呼吸困难、血痰、肝大、浮肿等心力衰竭症状,类似扩张型心肌病者称为围生期心肌病.可有心室扩大、附壁血栓.本病的特点之一是体循环或肺循环栓塞的出现频率较高.本病约在每1300-4000次分娩中发生1例.也有人认为本病由于妊娠分娩使原有隐匿的心肌病显现出临床症状,故也有将之归入原发性心肌病的范畴.本病多发生在30岁左右的经产妇.其护理与治疗同样重要.我病区于2009年11月26日收治1例围生期心肌病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得到好转,实验室指标正常,于12月12日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观察围生期心肌病治疗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35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6个月后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测定了左心室舒张末期经(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经(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收缩率(FS)、二尖瓣峰值速度比率(E/A)、心室等容舒张期和等容收缩期之和与心室射血时间比值(Tei指数)、综合病程、病史、临床表现综合分析。结果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治疗前左心室扩大、Tei指数增高者检出率均为100%,明显高于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治疗前LVEF、LVFS测值减低者检出率均为100%,明显低于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治疗前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膜口反流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4.3%,57.1%,51.4%,明显高于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结论心脏彩超能够观察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转归,对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后随访观察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对于围生期心肌病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6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取的36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显效的患者与未治疗前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效果明显,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变小效果明显,显效患者治疗前后LVEF和LVED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生期心肌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加强围生期心肌病的治疗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病例≥30岁者8例,经产妇8例,误诊为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3例因输血输液加重病情,3例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结果16例好转,死亡2例。结论围生期心肌病多见于高龄妊娠及经产妇,诊断应与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鉴别,治疗主要是控制心衰,有指征者应抗凝治疗,难治性心衰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疗效。方法:27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分治疗组15例,对照组12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参麦注射液治疗。2周后综合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无明显副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生期心肌病明显改善心功能,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4.
围生期心肌病是类似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一种 ,无论在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上均有一定特点。作者收集 1989年至 1999年 10年间 ,广元市医院收治的 13例围生期心肌病与 1985年至 1999年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 5 0例围生期心肌病进行比较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广元市医院 1989- 1999年共收治住院孕产妇 95 5 6人 ,发生围生期心肌病 13例 ,均符合围生期心肌病诊断标准[1] 。年龄最大 38岁 ,最小 2 6岁 ,平均 32岁。有 12例病人来自边远山区。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对照组 ) 1985 - 1999年共收治围生期心肌病…  相似文献   

15.
崔军莉 《吉林医学》2014,(20):4447-4447
目的:对围生期心肌病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围生期心肌病(PPCM)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营养心肌、利尿保钾、阿司匹林、吸氧、扩张血管以及小剂量的洋地黄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50 ml 5%的混有(50~80)ml的SFI的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时候,加入SFI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PPCM)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间诊治的6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PPCM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效果良好,均好转后出院,新生儿无1例死亡。结论:加强孕期监测,积极预防及治疗PPCM的高危因素,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可以改善妊娠结局。治疗以强心利尿,必要时扩血管治疗,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围生期心肌病治疗效果。方法:5例目生期心肌病患者,在常规利尿剂、扩血管药物、洋地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卡维地洛片3.125 mg,2次/d,口服,每2周加量1次,直至最大耐受剂量或达最大剂量(12.5 mg),定期做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追踪疗效。结果:5例患者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径明显缩小(P<0.01),射血分数明显提高(P<0.01)。结论:卡维地洛具有明显改善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及抗左室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Fett  J.  D.  Christie  L.  G.  Carraway  R.  D.  喻银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1):1-52
目的:海地妇女围生期心肌病(PPCM)临床发病率较高,估计每300例活产中就有1例,较美国妇女发病率高10倍。本研究旨在验证有些海地妇女有可能存在尚无临床症状的迟发型围生期心肌病的假设。方法:海地Dsechapelles Albert Schweitzer医院(HAS)产科记录中连续25例经过常规心血管临床检查,无心血管系统症状,看似健康的妇女纳入研究,进行一项病例对照预实验,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心功能不全。结果:25例患者中有4例(16%)存在无症状性左心功能不全,随后病情恶化或好转,证实了无症状性左心功能不全或迟发型围生期心肌病的存在。关于围生期心肌病病理生理学的假设可以说明出现临床心衰前存在长短不一的潜伏期。结论:在孕期的最后一个月及产后早期对海地妇女进行筛查,有助于检出无症状性左心功能不全。对已知高危人群进行围生期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降低母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围生期心肌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计算Tei指数,并与2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间比较,围生期心肌病组LVDd、LVDs均大于正常对照组,EF值低于正常对照组,IRT明显延长,Tei值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Tei指数可简便、敏感的综合评价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整体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0.
<正>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是指既往无心脏病史,于妊娠最后1个月或产后5个月首次发生的以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以心力衰竭或扩张性心肌病样症状为主要表现。围生期心肌病在我国并不少见,尤其在农村和边远山区发病率高[1]。围生期心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系多因素共同致病,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