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左心室构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及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将我科收集的3 67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左心室构型分为4组,分别为左心室几何构型正常组(NG组)1 468例,左心室向心性重构组(CR组)324例,左心室向心性肥厚组(CH组)792例和左心室离心性肥厚组(EH组)1 078例,比较4组的左心功能和房颤发生率。将患者是否有房颤分为房颤组593例和非房颤组3 078例,比较两组的左心功能和结构指标。结果 4组不同构型比较,EH组左心功能指标EF值最低(P<0.05)、E/A值最高(P<0.05)。与NG组比较,CR组、CH组和EH组的房颤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与非房颤组比较,房颤组的LAD、LVEDD、EF值、E/A值、LV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A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随着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几何构型的逐渐进展,房颤发生率逐渐提高,患者左心功能逐渐下降,E/A值是房颤发生的重要预测因素,左心室构型中的LVEDD和房颤的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伴左心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口服硝苯地平30mg每天1次,对照组42例口服氢氯噻嗪(HCT)25mg,每天2次,疗程为1年。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PGI2)水平较治疗前长升高(P〈0.05),内皮素(ET)和血栓素A2(TXA2)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左心室肥厚均明显逆转(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肥厚指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硝苯地平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是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连续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钾、心电图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组内LVMI及Tei指数比较以及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总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内酯可明显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降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给予替米沙坦治疗6个月.用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用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和E峰减速时间,并计算E/A比值.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减少(P<0.001),E/A比值明显增高(P<0.001),E峰减速时间明显缩短(P<0.001).结论 替米沙坦能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并改善其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特点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王卫淑王瑞英太原市北城区中心医院刘英近年来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已经受到很大关注,并证明在多种心脏病早期甚至心室结构和收缩功能改变之前已出现舒张功能障碍。本文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7,(10):139-14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检测计算二尖瓣瓣尖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与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的比值E/A,根据E/A将患者分为LVDD组(E/A≥1,n=92)和高血压组(E/A<1,n=76)。结果与高血压组比较,LVDD组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升高,高血压病程延长,血压变异性和脉压指数增加,合并高脂血症率、合并糖尿病率、合并房颤率亦升高(P<0.05),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程、血压变异性、脉压指数、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LVDD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对上述相关因素进一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程、血压变异性、脉压指数、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LVD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LVDD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高血压病程、血压变异性、脉压指数、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等,积极采取措施对合并上述相关危险因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其LVDD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得Tei指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另选2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测心脏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心室早期充盈速度及心房充盈速度,计算心室早期充盈速度/心房充盈速度比值,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期内径、舒张末期左室壁相对厚度,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等容舒张期、等容收缩期、左室射血分数,计算左室Tei指数,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明显延长,射血分数明显缩短,导致左心室Tei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i指数为临床评价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提供了一个简便、敏感、准确且全面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超声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对左室(LV)舒张功能及动脉顺应性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70例分为LV构型异常(A组,28例)和正常(B组,42例)两组。7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C组)。A、B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室内径、LV壁厚度和相对室壁厚度、LV质量指数、LV射血分数;记录二尖瓣口的血流频谱(E、A)和二尖瓣环的组织运动速度(e’、a’),计算E/e’;测左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最大及最小径,计算颈动脉顺应性(AC)、血管僵硬参数(β)及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结果 A组的左房、室较B组及C组扩大(P<0.05)。A、B组E/e’高于C组(P<0.05),e’/a’低于C组(P<0.05),A组E/A低于B组和C组(P<0.05)。A、B组IMT、β、Ep高于C组,AC低于C组(P<0.05);A组的β、Ep高于B组(P<0.05)。结论 EH可致LV舒张功能及动脉顺应性降低;组织多普勒评价LV舒张功能优于二尖瓣血流频谱。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0例,其中夜间血压下降率≥10%者为对照组(n=61例),夜间血压下降率〈10%者为研究组(n=8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24 h动态血压监测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以及左心室功能特点。结果研究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以及夜间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早期的血流峰值流速减慢,二尖瓣E峰值和二尖瓣A峰值的比较(E/A)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相比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正常者,更容易引起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0.
长期持续的高血压可造成左心室肥厚(LVH),LVH是高血压病心脏受累最常见的病理表现,在早期即可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一种良好的降压药,同时对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及心功能不全有良好的治疗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老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 mg/d口服对舒张功能的益处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随机分为螺内酯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 mg/d.记录患者于入选时、3个月后及6个月后舒张...  相似文献   

12.
王冬英 《中国药业》2013,22(5):47-48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坎地沙坦8 mg,每日1次,口服,连用16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经坎地沙坦治疗16周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范围,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左心室肥厚,坎地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和分析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采用缬沙坦单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访6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左心室肥厚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评价左心室肥厚的3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评价心率变异性的4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各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缬沙坦降压效果确切,且能够逆转患者左心室肥厚,改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缬沙坦80mg口服、每天1次,若血压控制不理想,加至160mg/d,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结果 40例患者经缬沙坦治疗8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4项心率变异性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3项左心室肥厚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肥厚及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30例(76.92%)恢复,对照组11例(28.21%)恢复,两组恢复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重量指数,研究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恢复,控制血压水平,还有可能对其左心室肥厚发展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玲  阳宁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7):2602-2603
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是心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个有力的预测指标,也是发生心血管病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LVH的逆转可能与预后的改善有关。我们观察氯沙坦(商品名:科素亚,由杭州默沙东公司生产)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EH)逆转LVH9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安博维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安博维组和对照组,于用药前和服药后1年,测量左心室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速度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速度、A/E值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测定血浆脑钠素(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E、A、A/E值、LVMI、BNP和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E、A、A/E、LVM1、BNP和hs—CRP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提高,A及A/E值下降,LVM1下降,血浆BNP及hs—CRP水平下降,但安博维组治疗前后各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安博维组的各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博维能够有效保护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血浆BNP及hs—CRP是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螺内酯对伴左心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改变,了解螺内酯对EH患者心肌胶原纤维代谢的影响。方法71例伴左心室肥厚的EH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35例,接受钙离子阻滞剂、13受体阻滞剂、ACEI和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药物治疗。螺内酯组3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螺内酯。2组的治疗时间均为24周。测量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血清PICP、PⅢNP和LVMI。3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治疗前的PICP、PⅢNP和LVMI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ICP、PⅢNP和LVMI均明显下降(P〈0.05和0.01),但螺内酯组下降更为明显,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观察期间,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患者血钠、血氯、血肌酐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螺内酯能进一步降低伴左心室肥厚的EH患者血清PICP和PⅢNP水平以及LVMI,副作用轻,是安全、有效、更理想的高血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付熠  王云开 《江西医药》2008,43(5):397-400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脉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氨氯地平5mg/d)、氟伐他汀组(40例,氨氯地平5mg/d加氟伐他汀40mg/d),连续治疗3个月。在用药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及血压水平,计算脉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PWT),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3个月后,氟伐他汀组患者血清TC、TG、LDL-C均显著降低,而HDL-C明显增高(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LVMI也明显降低,且氟伐他汀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缩小脉压,使降压更平稳,且能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