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患者男,65岁,因突然胸前区剧痛,伴大汗、气促入院。体查:T不升,P70次/分,R26次/分,BP220/120mmHg。急性痛苦病容,神清,肺部听诊呼吸音低钝,可闻小水泡音。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入院查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左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诊断:胸痛原因待查: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肺部感染、高血压病Ⅲ期。查心肌酶均正常,次日上午再次突发胸前区剧痛。呼吸困难、晕厥、阿一斯综合征发作,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右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Ⅰ导联出现深S波,avR导联R波增高,V_1导联R'波较前增  相似文献   

2.
白黎  刘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7):6779-6779
对急性肺栓塞3例心电图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47岁。以阴道前壁膨出行阴道前壁修补术,术前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QRS形态:I呈qR型,Ⅲ呈Rs型,V1~V2呈rS型,T波直立。术后第3天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烦躁,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异常,继而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经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患者出现自主呼吸。查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5min后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肢导低电压。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男,66岁。因阵发性胸部不适1周入院。有心律失常史多年,2型糖尿病病史2年。门诊行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心率69/m in,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以冠心病心律失常收入院。24小时动态电图(Holter)检测(12导联同步记录分析):当窦性心率<55/m in,仅为窦性心动过缓,无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率>55/m in,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全程记录到17次房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时最大心率95/m in,发作时均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入院第13天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示:静止期心率77/m in,上升期最大心率165/m in,静止期、上升期和恢复期均为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心电图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既往无心肺疾病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首次、溶栓后及出院前系列心电图变化.结果 ①入院时首次心电图:心动过速26例(60.47%),右束支传导阻滞10例(23.26%);V1导联和V1~V2导联、V1~V3导联、V1~V4导联、V1~V5导联、V1~v6导联T波倒置分别为34例(79.70%)、20例(46.52%)、12例(27.91%)、9例(20.93%)、7例(16.28%)和2例(4.65%);SⅠ>0.1 mV、TⅢ倒置、QⅢ和SⅠQⅢTⅢ分别为23例(53.49%)、21例(48.84%)、27例(62.79%)和20例(46.52%).②溶栓后心电图:心动过速消失20例(76.9%),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4例(40%),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4例,SⅠ变浅、QⅢ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11例.③出院前心电图:心动过速消失;胸前导联T波直立数增加,ST段回基线,QⅢ进一步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结论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变化多变,需动态观察并密切结合临床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5.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致精神障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69岁,退休干部。因持续性胸骨后闷痛3小时于1999年4月23日入院。心电图示:V1导联至V5导联ST段抬高3mm至4.5mm呈单向曲线V1导联至V3导联呈QS型。入院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二十余年,无精神病史。入院后给予尿激酶、硝酸甘油等治疗,病情逐渐稳定。入院后35小时心电监护示间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值班医生当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约5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狂躁不安、谵语、幻觉等精神症状,立即予地西泮10mg缓慢静脉注射,无效,症状持续十余分钟,…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在肺栓塞诊断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肺栓塞及有相似临床表现的几组疾病心电图的对比,试图了解肺栓塞心电图的特点和心电图在肺栓塞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共入选364例肺栓塞病例.其中肺栓塞组197例,对照组共167例.对照组分为:1组冠心病心力衰竭组70例,2组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组47例,3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组50例.对364例患者的心电图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肺栓塞组心电图出现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V1导联S波粗顿或挫折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1Q3T3、胸前导联T波倒置出现的比率也是肺栓塞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表现以右心负荷增加和反射性的冠状动脉缺血为主要表现;S1Q3T3可能是电轴右偏的表现;每一个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难以承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任;动态观察心电图对肺栓塞的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60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心肌酶学的诊断,其中10例检查为急性心肌梗死。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心电图,并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单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J点能够有效辨识,T波为正负双向或倒置,弓背向上抬高0.4 m V;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J点不明显,无法有效辨识,T波呈现直立,弓背抬高0.8 m V。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进行心电图诊断,发现QRS的Q波和主波向下,结合规律性ST-T演变进行判断,并以心肌酶学变化进行协助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周立君  刘晶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2):2494-2494
患者男,30岁,因阵发性心悸1年,于2005年1月9日来我院就诊。临床诊断:心律失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韦金斯基现象。体检:血压130/80mmHg,心率78次/min,心律不整。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内径较大(55mm),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左心功能正常。心电图示V1导联持续纪录,呈现三种不同形态的QRS波群:(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室性期前收缩。(3)形态正常的QRS波群。V1呈rsR型,R波粗钝,V5,V6导联呈qRS型,S波宽钝,T波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QRs时限0.15s;每个导联均有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没有期前出现的P波,时限0.20s,宽大畸形,ST段与T波和QRS主波方向相反,为室性期前收缩;此后第一个QRS波形态时限正常。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韦金斯基现象。  相似文献   

9.
老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恢复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病历摘要男性,80岁,因咳嗽,发热1天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入院经检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经抗炎等治疗。2天体温恢复正常,5天后咳嗽减轻。入院时心电图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与近10年心...  相似文献   

10.
高德奎  赵武兴  高勇 《华西医学》2003,18(1):111-111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46岁 ,因头昏 2年突然晕厥1次入院 ,急诊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2∶1房室传导阻滞 (AVB) ,心室率 32次 /分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给予阿托品 1mg肌注后呈 3∶1AVB ,心室率 30次 /分。 2小时后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0 5mg后呈窦速 ,房室率为 1 4 0次 /分 ,数分钟后呈 2∶1AVB ,约半小时后呈图 1 (V1 导联 )之表现 ,约 2小时后呈 3∶1AVB ,心室率 36次 /分。药物治疗无效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图 1 V1 导联 ,窦性心动过速 ,交替文氏型AVB ,反向配对二联律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 心电图分析从图 1可…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3岁,一月前精神刺激后,经常胸闷,气短,心前区呈阵发性疼痛,不放射,近来胸痛加剧,肢体麻木,心电图结果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诊断冠心病?用心血管药治疗数天,效果欠佳,复查18次心电图都是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几天来又出现饱胀,便秘,排尿困难等胃肠症状,用新斯的明1mg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2岁,临床诊断:回盲部肿瘤,阑尾周围脓肿?冠心病。拟行剖腹探查术。心电图示(图1):窦性心律,心率86次/分,PtfV1=-0.04mm/s,Ⅱ、Ⅲ、avF导联ST段稍有下移,T波低平。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PtfV1异常,ST—T改变。患者入手术室后感心慌,行心电图示(图2):窦性心律。心率125次/分,P—R间期恒定0.12s,QRS波群呈正常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1交替,同时ST-IT也随QRS波群变化而呈交替变化。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二度Ⅱ型右束支传导阻滞(2:1阻滞),PtfV1异常,ST—T改变。经内科医师会诊,认为患者心功能不全,术中心血管意外,暂不宣手术。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68岁。因晕眩、心跳不适而就诊。心电图示:宽ORS波群心动过速,R-R间期规则,频率约155bpm.V1呈qR型,V2-V6呈RS型,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V1导联似乎可见P波,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即采用卫生部中卫瑞德公司生产的SCA-Ⅱ型三维立体心电图机作立体心电图检查。立体心电图示:时间、连续心电向量图快速、匀齐,额面(F)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54岁,因胸骨后疼痛2小时伴气急、出汗来院就诊,BP 135/90mmHg,心率86次/分,心电图见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V1导联室性早搏呈QR型,V2、V3、Ⅱ导联呈QS型,Ⅱ、Ⅲ、aVF、V1~5ST段导联抬高0.1~0.5mV,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胸导联T波异常高耸,V3达2.2mV,肢体导联QRS电压低下.室性早搏波形显现急性下壁、前壁心肌梗死图形(见图1).收住院后查心电图见Ⅱ、Ⅲ、aVF、V1~5导联异常Q波和QS型,V1导联呈qR型,Ⅰ、Ⅱ、aVR、aVL、V5、V6导联QRS终末波粗钝,其中Ⅱ、V1~3导联图形与图1室性早搏图形相似(见图2).血心肌酶谱升高,诊断为急性下壁、前壁心肌梗死,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查心电图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Ⅱ、Ⅲ、aVF、V1~4导联呈QS型.T波振幅下降,ST段尚未明显回降(见图3),数周后患者自感良好,要求出院,继续门诊随访.  相似文献   

15.
3位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株洲市一医院(412000)钟云琴患者女性,36岁,因胸闷不适、心悸来本院就诊,结合病史及其它有关检查,初步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显示:在一长标Ⅱ导联中,出现二种QRS波群(附图),第1~4个呈qRs型,时限为01...  相似文献   

16.
张晓星  崔义兰 《现代康复》1998,2(5):423-423
男性,80岁,因咳嗽,发热1天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入院经检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经抗炎等治疗。2天体温恢复正常,5天后咳嗽减轻。入院时心电图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与近10年心电图相同)。住院5天后动态心电图检查为持续性完全性右柬支传导阻滞,轻度ST、T改变。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介绍 病人,女,68岁,主因外阴癌于2009年4月13日收入我科,经完善各项检查,于2009年4月1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外阴广泛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顺利.术后第5天排便时突然感到呼吸困难,胸痛,气促,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继之烦躁不安,晕厥,即刻卧床,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70%,心率138/min,动脉血氧分压51 mmHg(1 mmHg=0.133 kPa).心电图: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异常,D-二聚体13 013.6 ng/mL.立刻给予高流量面罩给氧、升压及试探性溶栓治疗,全力抢救,病人转危为安 ,经过专家会诊,为外阴癌术后并发肺栓塞.  相似文献   

18.
Brugada综合征:临床、电生理和遗传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rugada综合征的特征是 :①右侧胸前导联ST段抬高伴右束支传导阻滞。②心脏结构正常。③可发作致命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速、室颤。一种离子通道基因突变SCN5A导致右室心外膜某些部位过早除极是这种家庭性原发性心电疾病的病理基础。ICD可能是目前唯一有效的防止猝死的措施 ,现综述如下。1 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图标志如图所示 ,它的心电图主要特点是J点上抬 ,继之以下斜型ST段抬高和倒置T波 ,QT正常甚至缩短。这种变化在V1至V3 导联最突出。且伴不同程序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1] 。据报道 ,右胸前导联…  相似文献   

19.
希氏束进入心室后,在室间隔肌部的上缘分成右束支和左束支.左束支又分为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束支和分支的末梢部分再反复分支成浦肯野纤维,浦肯野纤维通过浦肌联结与心室肌相连.室上性激动在经以上室内传导系统传导过程中,出现的传导障碍(传导延缓或中断)称为室内传导阻滞,简称室内阻滞,又称房室束支传导阻滞,简称束支阻滞.当一侧束支阻滞时,激动从健侧束支下传并先激动该侧心室.与此同时,激动经室间隔心室肌传至阻滞一侧的心室,这一过程约需0.04 ~0.06秒,由此造成阻滞一侧心室的除极在时间上较正常时向后延迟约0.04~0.06秒.如此,两侧心室除极的不同步及全部心室除极时间的后延,使心电图出现QRS波群时间增宽和形态畸形的改变.在心电图上,根据QRS波群增宽的程度将束支阻滞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然而,所谓完全性束支阻滞并不意味着该束支绝对不能下传,只要两侧束支的传导时间相差超过0.04秒以上,延迟传导一侧的心室就会被对侧传导过来的激动所激动,从而表现出该侧束支完全阻滞的图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的心电图特征及对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心电图表现为CRBB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0例中无器质性心脏病者72例,有器质性心脏病者88例,其中冠心病2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甲状腺功能能亢进性心脏病5例,心肌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肺源性心脏病16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V5导联R/S≤1,QRS≥0.12s,V5、V6导联ST段下移或T波倒置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P均〈0.05)。结论CRBBB患者出现V5导联R/S≤1,QRS≥0.12s,V5、V6导联ST段下移或T波倒置,并有心律失常是诊断CRBBB伴器质性心脏病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